電影《少林寺十八羅漢》告訴我們如何對待野蠻人

電影《少林寺十八羅漢》告訴我們如何對待野蠻人


疫情在家隔離期間,筆者抽時間看了電影《少林寺十八羅漢》。《少林寺十八羅漢》是由由項氏兄弟電影監製,奇樹有魚、項氏兄弟電影、精鷹傳媒出品,河南少林無形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喀什項氏兄弟影業、天津影娛、焱森文化、知道影業、吉吉向上聯合出品,張著麟、李希傑聯合執導,謝苗主演的少林系列網絡電影。影片改編自少林壁畫傳說,展現真實歷史背景下少林武僧保家衛國、抵禦侵略的壯烈場景,傳承千年來心繫家國蒼生和勇往直前的少林精神。該片於2020年2月20日在愛奇藝獨家上線。


電影《少林寺十八羅漢》告訴我們如何對待野蠻人


這部電影主要劇情是:以悟覺和尚為首的少林十八棍僧接到皇上的御詔,奉旨南下抗倭。江浙前線,棍僧救下一隊百姓,倭寇首領的親弟弟被棍僧所殺。棍僧帶領難民前往飛魚隘口,尋求駐守明軍的幫助。誰知飛魚隘口的明軍早已逃離,棍僧們只好先在此歇腳。渾然不知倭寇派出主力部隊攻打飛魚隘口,土城中僅存的百姓都是老弱婦孺,棍僧們決定留在土城幫助村民抵抗倭寇。生死存亡之際,十八棍僧共同抵擋了倭寇的進攻。但因師弟的衝動,幾位師兄弟被倭寇殺害。倭寇首領得知土城中有少林的和尚,派出了忍者部隊進行偷襲,以便發動最後的決戰,誓要攻下飛魚隘口,殺掉和尚為弟弟報仇。棍僧們為了掩護百姓們撤離,擺出了棍陣,以肉身阻止了倭寇的瘋狂進攻,成功讓百姓脫離危難。


電影《少林寺十八羅漢》告訴我們如何對待野蠻人


這個電影故事內容情節,與中國大陸上映的很多抗戰題材的電影比起來,並無太多新意,只不過是把故事的時代背景回推到明朝時期。明朝戚家軍抗倭故事彪炳史冊,中國人上過學讀過歷史的人都知道。這部電影選取明朝時期中國軍民抗擊倭寇的諸多故事中的一個,比較細膩的刻畫了少林寺武僧這麼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在抗擊倭寇的過程中,面對兇狠殘暴非人類的倭寇該如何抵抗的心路變化歷程。他們由最初的以尊重生命慈悲為懷佛系抗倭只打傷阻止對方施暴絕不輕易殺生,到後來被倭寇殘忍的所作所為所教育變為毫不留情消滅對方。


電影《少林寺十八羅漢》告訴我們如何對待野蠻人


筆者認為,少林武僧們初始面對倭寇的佛系態度,並不是偽善,更不是虛假仁義。他們作為出家人,一心向佛,與人為善,即使是面對惡魔,他們也不忘初心,希望先以自己的仁義之心仁義之舉感化對方,促使對方醒悟。這是一種比較專業的態度,佛祖心中留,慈悲為懷更是已經成為武僧們靈魂深處時刻存在的行動指南。日本國雖也是信仰佛教,卻沒能參悟到佛教的核心要義,沒能以仁慈之心對待世人。筆者印象深刻的是,這十八武僧中有一個武僧嫉惡如仇,在抗擊倭寇之處,由於打擊敵人的動作過於堅決過狠,還引起了作為領導的大師兄的不滿,二人還因此激烈的爭論過。筆者認為,做什麼職業,也不論信仰是什麼,都應該有這樣不忘初心的專業態度。


電影《少林寺十八羅漢》告訴我們如何對待野蠻人


電影以一些篇幅刻畫了倭寇的殘暴之處,他們面對手無寸鐵的中國老百姓,大肆殺戮,很多是虐殺;即使是對於老人和孩子,甚至是孕婦,都無絲毫之憐憫之心,極盡殘忍兇狠之能事。這些情節在筆者看來自然不是虛構的,一點都不誇張。畢竟日本人的野蠻殘暴,是其民族本性使然,別說是在數百年前的明朝時期,就是在人類文明進化到了上個世界上半葉,日本人依舊沒能進化到世界文明民族之列。倭寇的殘忍之處,深深教育了十八個武僧。他們意識到,對於野蠻的禽獸,對於毫無人性的敵人決不能手軟,講仁慈,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他們依靠老百姓的幫助,做了很多準備工作,佈置了很多充滿智慧的機關陷阱,在敵我力量懸殊的較量中,給予敵人毀滅性的打擊,保護了許多當地的老百姓。


總體來說,這部電影是一個小成本製作電影,場面並不宏大,故事情節相對簡單,所刻畫的少林寺十八羅漢形象個個有血有肉,讓人印象深刻。雖然這部電影觀眾總體評分並不高,但是並不影響筆者對於這部電影的喜愛。它刻畫了中國人性之善良,倭寇人性之無良,兩相對比,更突顯了中華文明的偉大之處,包容之處,以及強大頑強的生命力。


- 完 -


2020-3-9 寫於蘇州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