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小說對青少年的影響。你有哪些看法?

醜妞逆天


你好!

網絡小說對於青少年的影響是是非常大的,很多家長甚至老師都覺得看小說對於寫作等會有幫助,其實是弊大於利。為什麼這麼說?我們從網絡小說和正常書籍的本質來講。

正常的書籍,都是來源於生活,貼近生活,即使有虛構也不會有太多,會發現言辭質樸而又不失內涵。比如像【駱駝祥子】、【天局】、【快馬】等等,都是符合時代可能出現的各種人物和事情。

網絡小說,無外乎是修真、玄幻、異能等等這寫小說大部分都是從“屌絲逆襲”的方向來寫,所以就切合了超級多青少年的心理。會導致青少年不切實際、不自信、愛幻想的負面情況出現,由此,“看小說喪志”的言論也不是沒有道理。網絡小說言辭華麗,情節跌宕起伏,但是全部都是人大腦想出來的,與實際脫軌太多了,並不能對青少年的成長有幫助。

以上是我的我建議,望採納,點個贊,謝謝!


白起的微笑


我個人觀點是不贊成大家過多關注網絡小說,如果是業餘愛好,偶爾讀幾次也可以,但如果過多關注,就會成癮成迷,一旦成癮成迷,很難把握好度。

如果大家有迷上網絡小說的,不防試試注意力轉移的方式,做一些跟自己的興趣、愛好有關的事情。總而言之,網絡小說弊大於利。希望這篇文章對大家有所幫助。


溪上小草


開啟一個新世界的大門。

我在十幾歲的時候,語文課都是古詩,老舍先生,直到我現在才能體會到那種意境感覺。

不會去想象只會渾渾噩噩,開開心心的玩樂,你告訴我這個世界是什麼樣的,我就覺得這個世界就是這樣,你沒告訴我的東西我覺得不存在。

直到有一天我看一些網絡小說,我開始瞭解這個世界,主動的去了解。

網絡文學也有不好的,就是你把它當真的了,會淡泊你自己的三觀,有時候豬腳去偷去搶打臉啪啪,說實話讀起來確實很爽,我身邊這樣的小說反派也很多,很容易代入進去,當現實與虛擬結合在一起的時候,你會更受挫,比如小說裡順風順雨,現實卻處處受挫,人格就會很極端化,要麼很暴躁,要麼很內向,但是很少會抑鬱。

總體上來說一個事物,本身沒有問題,你如何使用才是問題。


時光不老不老不老


如果你是一個農村的孩子,除了教科書幾乎沒有課外讀物,除了貪吃蛇根本沒玩過其他電子遊戲,除了跟小夥伴玩耍從沒去過網吧,電視黑白只有三個臺,你就會明白有多麼地不可思議。

長輩只是把手機作通訊之用,而好奇心無比之強、學習能力無比之強的小孩卻能把一部手機玩出了花。
我第一次接觸了網絡,第一次知道什麼叫軟件,第一次玩qq,第一次知道移動夢網,第一次知道華娛、智樂,第一次知道什麼叫論壇,第一次把一部手機的術語性能摸得如此徹底……

最重要的是,第一次接觸了網絡小說,讓我如今非常感慨的事物。可能由於個人性格的原因,我在看網絡小說這條道路上學到了很多很多,儘管它讓我一度痴迷,錯過了很多,但我依舊視之如友。


答道電影


我從小就比較喜歡閱讀。

初中的時候讀者、意林、男生女生、荒村公寓、厚黑學、精選作文什麼都看。

高中開始接觸網絡小說,也是實體和網絡小說混著看,紅樓夢、明朝那些事、星辰變、極品公子、武俠以及一堆亂七八糟忘了名字的小說。好看的都能吸引我,然而,很明顯的一個區別在於:我看實體書不會熬夜,但看網絡小說從來停不下來。看實體書不會影響做作業,看網絡小說那段時間的作業全是抄的。

進來大學之後,沒人管著變本加厲。常年看小說看到1、2點才睡,上課基本不聽,除了沒有手機的時候,實體書完全看不下去了。走路上也看手機,和同學聚餐也看。那樣的日子只能用頹廢來形容,渾渾噩噩,不知今夕何夕。

網絡小說對我最大的影響在於使我沉迷其中,無法自拔,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花在看小說上面,以至於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小說的世界太過精彩,使我對現實生活中的各種活動基本沒什麼興趣(以至於26歲了還沒談過戀愛)。

上面這些問題並不能完全歸因於小說,我自控力比較多,懶散,沒有上進心才是更本質的原因,但要說網絡小說沒有影響覺得是開玩笑。

現在我還是喜歡看小說,完全沒有戒掉的想法,沒有中二沒有憤世嫉俗,順利考進了985,211,然後還運氣好的保了研。所以不必把網絡小說當做洪水猛獸,但也不能掉以輕心,因為能進好大學完全是我爸媽的功勞。


熱愛動漫的飛


很多人擔心網絡小說對青少年造成不好的影響,我完全不贊成這樣的觀點。

在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有人吐槽電視機會毀了年輕一代。

90年代的時候,人們擔心電腦遊戲會毀掉90後。

而現在,人們又擔心網絡小說,智能手機會毀了00後。

我想說的是,80後被毀了嗎?並沒有。

90後被毀了嗎?也沒有。

00後被毀了嗎?我相信一定不會。

網絡小說也是一種文學作品,請大家不要把它看成一種輕賤的文學。

首先,在網絡小說發展的20年中,他的讀者數量遠遠超越了傳統文學,直到現在,他的影響力依舊深遠。

如果論文學性,網絡小說確實不如傳統小說,但我認識的很多網絡作家,已經開始在他們的小說中探討宇宙哲學、社會價值,這是傳統小說無法比擬的。

實話說,我國的文藝水平是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的。

但網絡小說卻讓我看到了風靡世界的希望,前兩年一本網絡小說甚至讓外國人解毒。

希望網絡小說能夠儘快的發展起來,成為一個工業體系,將來可以和日本動漫、韓國影視劇比肩,為祖國偉大復興做出巨大貢獻。

很多青少年喜歡在課餘時間讀網絡小說,我完全贊成這種休閒方式。

這個世界沒有什麼能毀了一個人,除非是一個人不努力導致。

大多數網絡小說都會給人以正能量的思考。

我們也應該反思一下,為什麼人很多青少年喜歡網絡小說,那是因為他滿足了青少年的娛樂需求。

他只是娛樂方式的一種而已,只要不沉迷就好。

如果一個人要墮落沉迷,如果沒有網絡小說,沉迷小說的人,或者也會沉迷快手,王者榮耀等等。

所以,請大家不要讓網絡小說背上毀掉青少年的黑鍋。




沉默的肘子


首先,網絡小說也有一定文學基礎,青少年處在一個各項素質正在快速提升的一個關鍵時期,適當的閱讀網絡小說可以提升青少年的寫作水平,語言能力,想象能力。其次,網絡小說可以作為一個業餘愛好來看,在忙碌的學習之餘,可以轉移注意力,陶冶一下情操。

這是有利的一面,但凡事都有兩面性,有利就有弊。而且我認為,弊端要遠大於利處。下面我就分析一下網絡小說對青少年的弊端。

第一,對青少年身體上的影響。網絡小說具有很強的吸引力,而此時的青少年正處在意志薄弱期,自控能力比較弱,很容易喪屍自律性,並且會持續不斷的追下去。很多青少年會“不惜一切代價”去追網絡小說。有的通宵熬夜,佔用大量的睡眠時間,嚴重影響青少年的身體育。並且長時間的閱讀也會導致視力下降。繼而對青少年的身體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

第二,對青少年學業的影響。學業是青少年當前的主要任務。除了身體沒有比學業更重要的了。痴迷於網絡小說必將導致學習的時間縮短,學業的荒廢,並且也會導致上課時間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胡思亂想,降低學習效率。青少年是祖國未來的希望,知識是祖國前進發展的不竭動力。沒有了這些,必將導致一系列嚴重的後果。

第三,對青少年心理的影響。網絡小說雜亂無章。有一些是正能量的,但也不乏一些充斥著色情、暴力、血腥等不健康的內容。青少年缺乏有效的判斷和自控能力。長時間的閱讀會導致青少年心理的扭曲,情緒上的衝動和錯誤的價值觀,不利於青少年的積極向上。進而會導致他們走向墮落的深淵。

綜上來說,網絡小說對青少年的影響弊大於利,無論我們作為社會的哪一部分都有義務幫助青少年正確認識網絡小說的影響,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從而健康的成長。






哈哈論語


總體而言,我覺得弊大於利。

我本身就是個老書蟲,大約從初中便開始看網絡小說,於今也有十幾年的網絡書齡了,因此我將分別從青少年(親身體驗者)和家長(成年人)兩個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

對青少年而言,漫畫、網絡小說、遊戲就是這個時期比較流行的三種娛樂方式。歸結本身,這三種娛樂方式其實都是青少年探索未知世界,放鬆自我,強化認同感(包括對自己能力的認同,以及在圈子裡同學的認同)的重要方式。但是,這三種方式不像體育運動、音樂彈唱一樣,對青少年成長更為直接有利。而且更關鍵的是,這三種娛樂方式都很容易沉迷,這對自控能力較弱的青少年時期,是十分可怕、耽誤人的。

這裡不談漫畫、遊戲,僅談論小說。按照多年網絡小說的閱讀經驗,網絡小說的水平真的參差不齊,但一直以來包括現在都是以商業小白文為主。這也就是說,這些大部分的網絡小說根本談不上文學價值,完全是為了迎合人群心裡,為了帶給閱讀者愉悅感的爽文。畢竟,小白讀者永遠是最主流的群體,而作者為了獲得最高的點擊率,完成自己的商業價值,毫無疑問,小白文的確是他們最商業化的“聰明”選擇。不少名頭響亮的作者,靠著一招鮮吃遍天。“升級流”、“廢材流”、“退婚流”、“裝逼流”甚至不少都還作為了大IP,被改變成了遊戲、漫畫、電視劇,它們的確能取悅觀眾,有它的市場價值。

但是,它們對青少年成長有利嗎?儘管也有少數網絡小說質量頗高,但是作為剛接觸這個領域的人,尤其是青少年來說,如何能快速甄別好壞,體會文學價值?如何能把握自己不沉迷在這些套路小白文之中,更別提還有一些更加糟糕的低俗、色情小說,青少年更要抗住誘惑。

初中高中的學習生涯較為單調,小說曾給我打開了更為開闊的世界。其實我也不只是看網絡小說,經典名著我也很喜歡看,相比於正常上課,這些顯得有意思多了。不過相對來說,網絡小說更為新鮮、離奇,愉悅感強烈,但青少年時也只能偷偷看一會,大多時候經典名著也就作為了自己替代選擇。也因此所幸,對我成績基本沒有影響,一直順帆順水。可剛上高一時壓力不大,偷偷摸摸看網絡小說的次數更多了,已經有沉迷耽誤學業的徵兆了,後來果然遇到了明顯的成績下滑(父母發現後沒有表現強烈反對,只是告訴我現在學業很關鍵,可以等到以後有空閒了再看。學業的事情我一直表現很懂事,沒讓家長太操心)。察覺到後,我控制自己的方式只有一個,那就是不去觸碰。就好比你看了一集電視劇,那就想知道下一集劇情,如果你控制住自己不去打開平板、手機,一段時間後反而不會那麼想看。但是如果自控能力不強,就需要家長的合適干涉了。

對家長(成年人)而言,其實也不要太過於反感而小題大做了。

一方面、客觀的看,也不能全盤否認不存在網絡文學。有些作品是有一定的文學價值的,甚至可以帶給人引導和啟發;一方面、給青少年一些娛樂空間,作為排解、放鬆自我的方式,也是十分重要的。個人認為,家長對待這件事情,可以類比遊戲來對待,適量可以,沉迷一定要阻止。只要沒有沉迷上癮,給予青少年一點娛樂空間,反而是一件好事,成年人也會工作之餘打會麻將、看個電影、打會遊戲或者抽支菸來放鬆自己。

歸納一下,對於青少年,學業壓力大,不建議看小說。青少年學習任務重,已經是十分關鍵的時候,如果沉迷,那對人生的影響將是巨大。在對的時間做該做的事,順順利利的,這是青少年以及家長的共同的心願。


小舒的酒館不打烊


第一,青少年的主業是學習這沒錯。但是他們需要不需要娛樂?

第二,家庭里社會上給他們提供了什麼娛樂?

是那些人品低劣不堪,國籍還都是外國的小鮮肉嗎?

還是充斥著扭曲價值觀人生觀的郭小四之流的小說電影?

還是充滿消費陷阱和霸王條款的網絡遊戲?

還是因為佔道圈地有商業價值,而消失了的操場足球場籃球場?

或者還是有可以和跳舞大媽和諧共處的小區運動空間?

第三,在談網絡,遊戲,小說,動漫等等等等這些對孩子的壞處之前,可否先自己檢討下,自己多久沒帶孩子出去玩過?

自己教會了孩子什麼健康的娛樂方式?

是否可以坦白的承認自己的教育失敗,而不是怨早戀,怨網遊,怨動漫,怨小說,怨學校老師,怨社會黑暗?

如果沒有經過上述這些思考和自問,上來就怨這個怨那個,其實最該怨的就是家長自己。


蕾蔻爾


  對於人生觀和價值觀不健全不積極的青少年來說,網絡小說就是“文學鴉片”,或許它可以打發時間,從中找尋激情,找尋意淫的快感,填補內心的空虛,但是它更會麻痺人青年人的思想,侵蝕人的心靈,沉迷不拔,對社會產生疏離甚至逆反,使人逐漸消極。

  但凡事都有兩面性,對網絡小說,其中不乏優異的作品,而看網絡小說的人也不乏人生價值觀健康的青年人,更不用說一些自制力、心性極佳的青年人。這時,看網絡小說亦可變為一種學習、閱讀、品鑑,學習小說主人翁的堅毅、奮鬥向上的品行,閱讀作者展現在字裡行間的社會閱歷,品鑑小說中帶給我們的經典語錄、黑色幽默、故事情節等等。

  不過,總的來說,現在的青少年,因為其年齡閱歷和知識所限,在如今信息如此海量、教育如此僵化的大環境下,能有幾個在接觸網絡小說時具備健全的人生價值觀的呢?剛接觸網絡小說時,又能有多大的幾率看到真正值得一看的精品網絡小說呢?那麼,在不合適的時機看到不合適的網絡書籍,有長此以往的沉迷其中,如此久而久之,對青少年的身心發展都會產生極其不利的影響:性格扭曲、盲目自我、執迷不悟、冷漠寡情、品行浮躁,甚至心裡陰暗等等。。

  所以,整體講,網絡小說現在對青少年而言,還是害遠大於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