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年齡炒股最適合?年齡大了能炒股嗎?

L丨u丿丨


我認為炒股越早越好。最適宜的年紀應是剛參加工作就炒股。這個年紀一般人都是20多歲。

為什麼這麼年輕就炒股呢?

因為炒股需要很長時間的歷練。股民要想變的較為成熟一般至少要10年甚至20年才可能。假如26歲開始炒股,當炒個10多年,如果你是有點悟性的話,一般這時就應當開始走向炒股的成熟期了。這時炒了10多年的股民應是40歲左右了。

40歲是男人的黃金時期,有一定的腦力而且性格、心理、為人處事等各方面都開始步入人生的最高峰。這時的男人也進入了投資的最佳時期,如果這時能看透投資的規律。那麼他從40歲炒到60歲,他至少還有20年的黃金投資時期。這二十年的投資過程就可以造就他終生的財富頂峰。

此時他已六十歲了。

有股民會說都60歲了有多少錢還有意義嗎?是不是太晚了點呢?

我想說的是——絕大多數人80歲了還是有什麼成就。60歲有成就已經是很不錯了。

巴菲特說過人們最不喜歡的就是慢慢變富。但是絕大多數的人慢慢變富都做不到!

年紀如果已經到了我這個半百的年紀最好就別炒股了。因為身體不行了。身體步入中老年,腦力也不行了。這時的學習能力、身體的承受能力遠不如40歲以前。這時再學炒股就很難悟出炒股的真諦了。即便是最終搞懂了炒股的真諦,這時你的年紀也已經60歲以上。這時再進行大舉投資,就怕你有這心,沒有這命了。

年紀大的人最好是做低風險理財和國債之類的。身體真的是承受不了高風險的波動的刺激的。


孟可的思想空間


什麼年齡炒股最適合?年齡大了能炒股嗎?

關於什麼年齡炒股最適合,其實沒有絕對,當然,首先你得是一個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最好是學業完成之後,如果你上大學時還想著炒股,這自然會影響你的學業。炒股也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行業,最好進入社會,或者參加幾年工作之後,再想想炒股的事。

而且炒股前期需要幾年的學習過程,有可能這幾年當中,你不但賺不到錢,還有可能賠錢,所以盲目的全職炒股是不合適的。當你在股市中磨練幾年後,真正達到穩定盈利的程度時,也許已經人到中年了,所以說中年時期比較適合炒股,這個時候的人,有一定的社會閱歷,和沉穩的性格,以及相對較強的抗壓能力承受能力,而且這個時候也有一定的積蓄和閒錢,所以這個時期炒股相對比較合適。

至於年齡大了可不可以炒股,當然也可以。但如果已經七老八十才接觸股票的話,可以把它當成一個興趣愛好,豐富一下個人的老年生活,這樣是比較好的。如果依然在股市中抱有很大夢想的話,不是不可以,其實完全沒有必要。人到老年,還是有一個好的身體,比什麼都重要。

現在生活質量好了。有人說六七十依然還是壯年,頭不昏眼不花,所以這種狀況下,自然炒股也是可以的。總之,無論年齡大小,都要建立在身體條件允許有閒置資金的情況下,炒股才是適合的。




交易與感悟


炒股對年齡要求不高,但是也有基本的規則,最起碼得18歲以上吧,至於年齡大了也能炒股,年齡大了炒股心態會更穩當。

炒股的基本要求

  • 首先,具有自主的能力,能夠支配自己的金錢,炒股的錢需要賠的起,比如,拿出生活開支以外的閒錢來炒股,是可以抵抗投資風險的,就算虧掉也不要緊。

  • 其次,具有學習的能力,股票市場所包含的信息很多,新的概念層出不窮,基本面的識點也很多,如果沒有學習的能力,連炒股基本的知識都沒有,那還談何炒股票賺錢。
  • 最後,具有穩定的心態很重要,炒股不是每一次都會賺錢,也有虧錢的時候,面對虧錢能夠及時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對於下一次操作很重要,比如這次炒股虧錢了,然後就自暴自棄,胡亂操作,這樣是賺不到錢的。

年齡大同樣可以炒好股票

  • 首先,炒股是不分年齡大小的,只要能夠開立賬戶,在合規的情況下進行買賣,都是可以炒股的,在營業部裡我們就可以看到很多大媽大叔們在看盤炒股。

  • 其次,年齡大比較適合做中長線操作,短線操作對盯盤要求高,費時費神,年齡大了熬不住,中長線操作時間間隔長,不用時刻盯盤,比較適合年齡大的投資者。

  • 最後,年齡大的投資者心態方面要優於年輕投資者,年齡大的人,生活經歷豐富,遇到過很多挫折,面對困難時的心態要平衡的多,炒股時面對行情的發展變化,內心可以做到非常篤定。

總之,炒股對年齡要求不大,年齡大了炒股更有優勢,只要不斷的學習,進行總結,找出自己的一套方法,炒股是可以賺錢的。

進擊的大石


應該是大學的時候。說下原因請參考

首先,炒股投資是一個需要經驗的,良好的心態和比較強的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活動,越早接觸,體會就會的越多,經驗也越多。如果沒有經歷一次牛市和一次熊市,那根本不能體會資本市場有多瘋狂,也不會知道有多殘酷。等到三、四十歲,前怕狼後怕虎的年齡才開始接觸或者學習投資的話,總是會患得患失縮手縮腳,就算是不賠收益也可能大打折扣。


其次,越年輕越能夠承受的風險也越高,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你24歲畢業剛參加工作,手裡有1W塊錢投資本金(閒錢),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你完全敢把這1W的本金100%全部都投入進去,就算是炒股全賠了,你還可以再工作幾個月繼續積攢1W塊錢,繼續投資,但是當你35歲的時候有家庭有事業,你手裡有20萬積蓄,試問你敢把20萬全部投資到股票裡麼,孩子上學怎麼辦,丟了工作怎麼辦,父母生病怎麼辦?所以趁著年輕的時候摻雜哦投資


再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條就兩個字,複利,人類第八大奇蹟。給你分享一張表

解釋一下:同樣初始本金都是1W元,每年的年化收益假定都是10%,投資N年後根據複利公式總資產=本金*(1+年化利率)N次方,N=投資年數,

分別投資30年、20年和10年的收益率,有什麼不同,應該看得懂吧。


這公式裡本金和年化收益都是理想的假定值,只是想通過這個表和公式向你展示一下複利的力量,這裡還沒有算每年增加投入的本金金額,如果再把這部分加上,你可以算算,如果從20歲就開始投資,50歲的時候你擁有的財富是多少,畫面應該會很美。這也是巴菲特等投資大師,變成傳奇的方式。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解決你的疑慮,歡迎關注,一起討論交流。


子彈要飛一會


股票交易對於年齡的限制並不大,只要你符合從事股票交易的各項規定,具有一定風險意識,完全民事能力行為人都可以從事股票交易。但股票交易又是一項最複雜的交易活動,尤其是A股市場的股票交易可以說是投機交易的一個頂峰,因為A股市場不是以價值投資為基礎的,雖然一直在往價值投資的方向努力,但整體來說依然投機氛圍非常濃厚,市場是一群聰明人在博弈,如果你想在這場博弈中勝出,不僅需要智慧,需要經驗。從我個人的交易經歷中總結,一個人在45歲到55歲之間是從事股票交易的黃金期。



因為這個年齡段交易經驗最豐富,交易精力最集中,能夠控制的資金成本額最大,能夠保證交易的順利進行。如果過於年輕,比如在20歲到30歲左右,相對交易經驗更少,交易的穩定性會不足。如果年齡過大,交易的精力會不夠,也會影響交易的實效。當然現在有很多20歲到30歲左右的年輕人,交易的手段比較生猛,屬於新興的一代股民投資,但在股票市場是一場馬拉松,雖然可以百米衝刺,但比的是耐力和速度的均衡,牛熊轉換之後,大浪淘沙剩下的都是持久的人。

如果年齡超過60歲,不建議再從事股票交易,雖然很多人從事股票交易也沒有什麼問題,但畢竟歲月不饒人,年紀大了,有些形勢跟不上,同時如果年齡超過60歲,可能對於人生的理解會超脫出博弈的範疇,人生哲學和股票交易會形成衝突,也不利於交易計劃的完全執行。

綜上,個人認為45歲到55歲是交易的黃金時期,60歲以上逐漸淡化股票交易,享受生活。


小散李大鵬


炒股這件事情對於年齡沒有限制,筆者認為不要在太年輕的時候炒股。年齡大一點,經歷的事情多一點,膽子小一點(風險意識強一些)再炒股可能更好。

為什麼?

人生大不幸,少年得志。股市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走勢的隨機性,任何人就算對於股票一竅不通的人都可能在股市中獲得盈利。筆者5月買入一支股票(九安醫療),本來是要打持久戰的,因為美國將豁免110種醫療設備和電子元件等中國進口商品高關稅,利好公司的基本面;連續3個漲停了,現在封在漲停板有64000多手,週一高開的概率還很高。你說這30%的盈利是我的交易能力嗎?其實完全是我的運氣。

下圖是九安醫療,連續3天漲停。

年輕人在股市中遇到這樣的事情,一定會洋洋得意,認為自己的交易能力強,會選股票,這樣的事情經歷幾次就自封股神了,就會忽略股市的風險。“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是我在股市中的態度;一旦忽略股市的風險就會被反噬;就會虧損。

年齡小了看不透問題的本質,高估自己,低估風險在股市中要吃大虧。

虧損之後不服輸,套現信用卡炒股,借錢炒股,網貸炒股的大有人在,財不入急門;積重難返可能影響一生。

年齡大一點穩重,穩定,且有經濟基礎。

有經濟基礎是炒股成功很關鍵的一點。同樣是想要盈利10萬元,用10萬本金和100萬本金是完全不同的效果。

我們說財不入急門,有經濟基礎的人,對於股市的回報率和回報週期的預期更加合理,有耐心等待交易機會出現,有耐心等待等待牛市的到來。

筆者身邊炒股成功朋友,無一例外本身就有成功的事業,股市中的錢全部是手中的閒散資金。

深築牆,廣積糧,才能閒庭信步,你說呢?吃了上頓沒下頓,等著米下鍋的日子,怎麼能夠有耐心等待?

大家都知道在股市中耐心最關鍵,手中無本錢哪能有耐心。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總結:炒股的年齡不宜太小,沉澱一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再進入股市會更好。


外匯期貨股票全職交易員,資管團隊創始人。歡迎留言交流。


八位數花園


“炒股教育”,從娃娃抓起!此前證監會就聯手教育部發文,推動證券期貨知識融入課程教材體系。可見從小培養“財商”、跟投資理財思維是很有必要的。

  • 如果我們自小有基本的財商教育、投資理財教育基礎,相信青少年間會少了很多的“攀比消費、超前消費”等不合理現象,更不會有很多陷入校園貸的學生,以及大量入市胡亂炒股投機的股民群體、P2P理財狂熱暴雷等等

應該來說,股市市場作為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向適齡學生介紹一些證券期貨知識很有必要,從小培養,提高財商,增強風險意識肯定是非常之必要的,至於說,那個年齡段炒股最適合?年齡大了還能炒股嗎?

  • 獵人我的意見是從小就可以接觸股市,18歲就可以入市參與了,早了解早吃虧早成熟,方便以後更好的認知市場,做好投資理財規劃。

  • 至於年級大了,建議小部分配置優質核心資產好公司以及指數基金,就不要炒股,股票波動太大,壓力太大,容易心臟不好,傷身傷神!


股海獵人


巴菲特的成功不僅僅是他遵循價值投資,更重要的是他在年輕時期就進入了股市,利用時間優勢在股市積累了大量的投資經驗,堅持長期投資,耐心等待才有今天的成就。

如果哪個年齡段更合適,當然是建議理財觀念越早培養越好,因為年輕人失敗可以再次重來,一旦年紀偏大炒股,經歷了失敗要再次站起來就比較困難了,尤其看到一些年過半百的中老年人炒股失利基本會發生家庭危機。

那年齡大了可以炒股嗎?

1、炒股和年齡無關。無論是年齡小還是大,投資者都需要經歷在股市交學費的過程,年輕人初期本金不多,虧得起,也能瞭解市場風險,後期成功機會就多。老年人雖然資本雄厚,但是如果沒有控制好風險,一旦失敗也會影響後期炒股,都有利弊。

年齡大當然可以炒股,但更要小心謹慎,避免讓自己陷入難以翻身的境地,如果說人年紀一旦過了50歲再來炒股,在精力還有學習力方面就比不過年輕人,雖然可能會穩重和謹慎,但是難免還會磕磕碰碰,加上年紀越大,投入的資金或許越多,很顯然風險是更高的。

2,儘量小資金先穩定。最好是小資金先玩,哪天能穩定盈利了再投入較大的資金理財,現在很多人都是反了順序,都是大資金開始炒,不是嚴重虧損就是面臨深套,哪天真的穩定投資了本金也沒多少了,後期就很被動了。

如果小資金賺不了錢,模擬盤還不能穩定盈利,投入多少資金在股市都會虧錢,這點是要有清醒的認識,不要以為自己就能行,A股市場本身賺錢概率低,一旦盲目的用重金投資最後就會被當成韭菜,一旦踩雷就容易血本無歸。

總之:炒股是越早越好,因為年輕可以失敗重來,越早認識股市的風險越有利後期投資,雖然年紀大了可以炒股,但是學習過程是一樣的,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還是需要磕磕碰碰走過來的,也是要注意控制風險才行,年輕人可以失敗多次,年紀大了就要避免失敗了。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什麼年齡階段都可以炒股,我們有時候會看到新聞上說某某小朋友在股市裡收益了多少這樣的新聞。

其實炒股並沒有嚴格意義上年齡的限制,巴菲特也是從一個小孩子就開始了投資股票。炒股的關鍵是要有自己的認知和獨立的操作方法。

我國規定只要你有身份證就可以開立證券投資賬戶。開戶又分為開立證券賬戶和資金賬戶兩種。只有兩種賬戶開齊了才能進行證券的買賣。作為一個證券行業的從業人員,我遇到過十幾歲就開立證券賬戶的,也遇到過九十幾歲還在操作股票的。


kwy88


一般來講,20~40歲之間炒股是最合適的。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年輕能夠承擔失敗。

年輕的時候,我們最大的本錢就是自己。當我們有校園剛剛踏入社會,要不斷的積累經驗,收入水平是比較低。這個時候需要考慮的問題並不多,只需要考慮怎樣儘快的掙更多的錢是必要的。

因此,不管是投資股票還是投資自己,儘可能的隨著自己的意願去到處嘗試,總會有成功的可能。當然,相對於股市菜鳥基本上是1賺2平7虧損,有70%的人虧損。

對於年輕人來說,即使是虧損了,也積累了豐富的投資經驗,學到了更多的金融知識,不虧。

隨著年齡的增大,經驗的豐富,收入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年輕的時候每月掙3000元,可能到了中年就能夠每月掙1萬元。過去我們每月能擠出1000元來去股市投資,後期可能每月能拿出5000元。如果我們有了幾十年的投資經驗,虧本的概率會大大減少。



不過,相信人生20年總會遇到一兩次牛市。這個時候要好好把握,及時逃頂。當年齡不斷增大,我們本金的安全性是需要越來越強的。應當逐漸減少股票等高風險投資的配置,將我們的資產逐漸轉移到低風險基金、國債和銀行存款理財產品中來。這時候收益就不是首先要考慮的了。



所以,年紀越大越來越謹慎,就不要太想著賺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