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生活最終歸於平庸,那麼我們所謂的努力和所謂的詩和遠方有什麼意義?

谷原明


如果生命終歸於平淡,我們所謂的努力和所謂的詩和遠方也不過是回到了當下,迴歸了生活的本質罷了,沒有什麼不好的。

當然,這裡的不同之處在於——你是怎麼選擇和看待的:“平庸”還是“平淡”?你是甘於平庸?還是安於平淡。

平庸的生活很多,也許我們大多數人都難逃所謂“平庸”的結局吧——在他人的眼光和社會流行的評價標準下,在這個人多為患、欲壑難平的時代。但是,平淡的心理or心態卻未必是人人都能有的,實際上是越來越稀罕、難得了,無論你是平步青雲還是陷於困頓,亦或被歸於所謂的“平庸”中。

有一段時間我覺得自己已淪為平庸、快要被平庸的生活吞沒了。所以我內心痛苦不堪,且覺得沒有人能理解我,經常失眠、煩躁,覺得誰都比我強,想不通命運為什麼要這樣對我?

現在也記不清自己到底是怎麼走出來的?好像也沒有什麼特別的轉折點,沒有什麼特別的事特別的人出現了、敲醒或者拯救我了。就是自己在時間、生活的洪流中的一個人自我救贖、自我探索和獨立思考的過程吧。

通過大量的閱讀和遊歷、耐心的等待和觀察、獨立的思考和判斷,不糾結於眼前的得失對錯,放過自己也放過這個世界,不攀比、不抱怨,也不陷於一味的指責爭鬥中,讓自己多些冷靜和沉思,多點剋制和迴旋,時不時地跳出生存的現實,用歷史or長遠的眼光看看自己和周遭人的生存局面,也就慢慢釋懷了。

慢慢的,你會發現,人生最好的狀態不是燦爛、絢麗、轟轟烈烈,而是平和、坦蕩,平平淡淡才是真。我希望你能夠懂得和欣賞這種平淡,能夠讓自己慢慢的體味和擁有這種平淡,也能夠在人類的歷史文化中、在自己獨特的生命經歷裡沉澱這種平淡。不驚不怖,內心坦蕩、平和下來。就算有外界的騷擾和驚嚇,也能有所承受。心若深邃,又何懼波瀾?也只有這樣,你活的才是“平淡”而不是“平庸”。這樣的生活,同樣可以與詩相伴,與遠方同在。

生活的課堂上,我相信,“平淡”永遠是最真的修行。它離你不遠,就在你的心裡,等你……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