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去春來」大屏+小屏同頻共振 抗“疫”報道破圈傳播

導讀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多家主流媒體深入前線,傳遞權威聲音,互聯網UGC短視頻也以前所未有的數量和頻率登上電視大屏,成為嚴肅疫情報道中不失溫暖的表達,助力媒體抗疫報道創新升級,發揮了“破圈傳播”的影響力。

一、溫情短視頻鼓舞人心,普通人成為直播主角

從1月27日開始,央視新聞新媒體在央視新聞客戶端、今日頭條、抖音等平臺推出不間斷直播《共同戰“疫”》,直播的場次之多、時間之長,打破了央視新聞新媒體的記錄。

在2月25日的直播中,一名叫做黎婧的女孩引起了網友們的關注。這一天,她結束了在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長達13天的治療,和另外14名病友一起治癒出艙。她通過央視新聞手機直播了自己的出艙過程,吸引了259萬人次的觀看。

「疫去春来」大屏+小屏同频共振 抗“疫”报道破圈传播

黎婧是新型冠狀肺炎的一名輕症患者,2月12日確診後進入方艙醫院進行治療。平時就熱愛畫畫的她,在治療期間開始用紙和筆記錄自己的生活。她將醫生問診、護工送飯、病友做操等場景變成了一幅幅生動的Q版圖畫,拍攝下來發布在了自己的抖音號@AliceLee小貓上。她把身穿防護服的醫護人員稱為“大白”,因為就像《超能陸戰隊》裡的大白一樣,這些醫護人員時刻關心著病人的身體,救死扶傷。這些手繪畫很快就在抖音上走紅,黎婧的賬號一下子漲了30萬粉絲。她的故事也引起了央視新聞的注意,一位網友在直播中評論:“看了你的這些畫,感覺生病也不那麼可怕了。”

「疫去春来」大屏+小屏同频共振 抗“疫”报道破圈传播

除了邀請更多普通創作者進入直播間,央視新聞還向全網發起了以“武漢日記”為主題的短視頻徵集,優質內容在新聞頻道《東方時空》節目中集中展示。這些來自第一現場的溫情記錄,撫慰了許多焦慮和恐懼的心靈。

「疫去春来」大屏+小屏同频共振 抗“疫”报道破圈传播

2月18日,《東方時空》展播了抖音與人民日報新媒體共同推出的MV短片《美好終將到來》,引發全網共鳴。短片邀請了導演張一白作為藝術指導,匯聚了超過80支抖音用戶的短視頻作品,還原了每一位個體在疫情影響下的真實生活。在3分鐘的剪輯視頻裡,有火神山醫院的建築工人,奔赴一線的醫護人員,運送捐贈物資的志願者,與病毒作鬥爭的患者們,以及在全國各地為武漢加油的普通人……配上抖音音樂人創作和演唱的背景音樂《江城》,格外令人動容。

二、大小屏互動,展示宏大背景下平凡人的不平凡

在“人人皆是創作者”的時代,通過普通人的鏡頭,很多感人的故事,無需黃鐘大呂,就可以瞬間傳遍中國的每個角落。

疫情期間,CCTV6電影頻道《中國電影報道》節目開闢了特別欄目《最美的平凡》,記錄了疫情中的 “逆行”志願者。每一集節目都以網絡短視頻為引子,深入採訪當事人,還原視頻背後的感動。

2月17日,《最美的平凡》報道了一位火神山醫院的普通建設者:汪靜文。1月24日,來自中建三局的她在得知公司承建了火神山項目之後,立刻報名成為火神山醫院千百建設者中的一員,在大年初一和男友連夜趕到了施工現場。

在建設火神山期間,汪靜文用鏡頭記錄下了火神山的建設過程,分享在西瓜視頻的個人主頁“@葡葡萄萄牙牙”上。所有在火神山直播裡看不到的細節,建築工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一條闖進工地的小狗狗,都是她的Vlog素材。截至目前,她所拍攝製作的“火神山建造日記”一共獲得了超過200萬人次的觀看,被央視評價為“平凡的人也可以很偉大”。

「疫去春来」大屏+小屏同频共振 抗“疫”报道破圈传播

1月15日,奮鬥在疫情防治一線的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呼吸內科的副主任醫師餘昌平醫生確診感染新冠肺炎。2月1日,在入院治療的第16天,他發佈了第一條短視頻,向網友講述了自己從感染到治療的故事,同時也鼓勵大家要保持樂觀、懷抱希望。截至目前,餘昌平醫生共發了38條短視頻,最火的一條視頻獲得了近300萬次點贊和近30萬次轉發,他成了坐擁300萬粉絲的"網紅"。

「疫去春来」大屏+小屏同频共振 抗“疫”报道破圈传播

2月8日,央視新聞頻道《東方時空》欄目連線餘昌平醫生,報道了他的故事。半個月後, 央視再次連線餘昌平醫生,得知了他即將出院的好消息。央視新聞新媒體直播了連線過程,吸引了140萬人次觀看。餘昌平說,出院後“我會去做公益,儘可能幫助更多的人。”

大量民間自發創作和傳播的短視頻內容,藉助主流媒體的傳播和發酵,讓平凡人的不平凡,都得以被看見。

三、宅家戰“疫” , 每一個人都是時代記錄者

非常時期,人人都想為疫情做些貢獻。但對大多數不能奔赴一線的人來說,宅在家裡不給社會添亂,就是最簡單和有效的戰疫方式。長時間的居家隔離,難免會產生一些消極情緒。如何對人們的情緒進行正向疏導,同時引導人們豐富生活,主流媒體責無旁貸。

2月18日,央視新聞、北京日報、南方都市報等數十家媒體在抖音發起#我的戰疫時光#活動,截至目前,該話題在抖音上已經收錄了40萬個視頻,獲得了超過40億次播放。這個話題下,不僅有疫情通報、科普知識,還有網友宅在家中琢磨出來的各種新花樣。有人變身tony老師在家理髮,在客廳跳廣場舞,在廚房模仿DJ打碟,平板支撐、打羽毛球、打乒乓球等花式健身,甚至在床上假裝游泳……

這些創作者可能沒有想到,自己靈光一現的創意和創作,竟然可以上電視。2月24日,央視新聞頻道在《24小時》節目上展播了這一活動中徵集到的抖音短視頻,輕鬆有趣的短片,讓節目基調少了些許沉重。翌日,央視新聞又在微博上推出完整版的集錦小片,鼓勵大家用鏡頭記錄自己的“戰疫日記”。

「疫去春来」大屏+小屏同频共振 抗“疫”报道破圈传播

視頻裡第一個出現的是的天天小朋友一家。視頻中,天天一家拖上行李箱,戴上魔鏡,在室內進行了一場“豪華旅行”。視頻極具巧思:經過漫長的“飛行”,天天戴上了毛帽子和皮手套,打開了冰箱門,在冰櫃旁邊吃酸奶冰淇淋,假裝自己在東北旅遊;吃飯之前,天天爸爸假裝遞上菜單,天天媽媽則配合地點了一份“尊貴午餐”。午飯過後,天天爸爸帶著天天來到了自家的展示櫃前面,假裝在逛博物館,天天媽媽在魚缸和盆栽前拍照,假裝在逛公園;到了晚上,天天在浴室的浴缸裡“泡溫泉”,天天媽媽則在自家的衣帽間裡逛街購物。

「疫去春来」大屏+小屏同频共振 抗“疫”报道破圈传播

“天天小朋友家的春節旅行”視頻一出,很快就受到了網友的追捧。目前,該視頻已經獲得了170萬點贊和超過8萬次分享。各種“在家旅行”的模仿和翻拍短視頻瞬間火爆全網,成為人們枯燥宅家生活中的一抹亮色。正如央視新聞所說,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度過“我的戰疫時光”。無論是自娛自樂,還是自我提升,都是最鮮活的生活百態。

在疫情期間,民間創作者所記錄下的無數感人瞬間,從小屏搬上大屏,從小眾變成大眾,突破圈層,視頻傳遞的正能量被傳遞到更遠的地方,不僅在疫情防控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也將隨著這一段特殊歷史被長久銘記。

在短片《美好終將到來》的末尾,導演特意展現了武漢大學在春天的景象,櫻花盛放,遊人如織。滿樹的櫻花既代表了武漢的堅強,也象徵著美好的希望。

春天已經到來,疫情終將過去,抗疫勝利的這一天正在逼近。

(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供稿)

「疫去春来」大屏+小屏同频共振 抗“疫”报道破圈传播

輪值主編:朱新梅

「疫去春来」大屏+小屏同频共振 抗“疫”报道破圈传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