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將軍和農夫的故事

1984年3月的一天,一位身著老式軍裝的老人來到寧化縣,尋訪一位叫盧林根的老戰友。這位老人叫孔俊彪,是寧化籍三位開國將軍之一、原蘭州軍區副政委,他1933年加入中國工農紅軍,1934年參加長征離開家鄉,離家已經整整50年了。

开国将军和农夫的故事

這天上午,寧化縣幾位縣領導早早聚在縣招待所三號樓門外,等待寧化人民光榮的兒子孔俊彪將軍榮歸故里。大約10點左右,兩輛吉普車緩緩駛入招待所。孔將軍雖然年過花甲,但身上仍有一股指揮千軍萬馬的英雄豪氣。

據時任寧化縣武裝部政委周積源回憶,孔將軍聽完地方彙報後,隨即對他說:“我這次回寧化只住兩天,有件事請你立即幫我去辦。我有位老戰友叫盧林根,他和我同是城關角頭街人,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我們一起走上長征路。部隊到廣西馬頭山後,他身負重傷。他在彌留之際對我說:‘俊彪,你若有命回到家鄉,一定要告訴我的家人,我是什麼時候戰死、死在什麼地點!’由於戰情緊急,他交代後就鬆開了我的手,被當地的老鄉抬走了。當時我就答應他一定會把信息捎給他的家人。今天是我50年後第一次回老家,我要兌現當年對戰友的承諾。請你幫我查一查盧林根家有沒有後人,我要見他們!”

聽完孔將軍的話,周積源立即組織人員去尋找打聽。後來聽寧化招待所副所長張運玉說,他認識一位名叫盧林根的老人,現在就住在城郊鄉連屋村新田排小組,離城關15裡。周積源一行連忙驅車來到盧林根老人的家,老人見來的都是解放軍和地方幹部,感到非常詫異。

聽完周積源說明來意後,盧林根閉口不談自己當過紅軍,而是讓他的女兒馬上抓來一隻小狗和一小筐大薯,並自言自語地說:“他最喜歡這兩樣了。”

开国将军和农夫的故事

在跟隨縣武裝部的同志到達招待所後,孔將軍和盧林根四目相望,互相從頭到腳反覆打量。過了許久,盧林根終於開口了:“您好啊,您命大福大衣錦還鄉了。”孔將軍也激動地說:“您更命大福大還活著。”

原來,參加革命之前,孔將軍和盧林根都在寧化城關當店員,之後一起加入當地工人工會組織、少共先鋒青工隊。1933年在擴紅運動中,他們又一起加入工人師,後改為中央警衛師,1934年2月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三師,9月編入紅八軍團。當時,他們倆一直在部隊做宣傳工作,是親密戰友,又是老鄉,親如兄弟。

由於第五次反“圍剿”鬥爭的失敗,中央主力紅軍被迫實施戰略大轉移。1934年10月,孔俊彪、盧林根跟隨部隊踏上了前途艱險的萬里征途,他們所在的紅八軍團擔任全軍的右後翼,掩護軍委第一縱隊前進,相繼參加了突破敵人在贛西南安遠、信豐至贛縣王母渡和贛州、南康一線構築的第一道封鎖線,湖南汝城至廣東城口一線構築的第二道封鎖線,以及郴縣、宜章、樂昌一線構築的第三道封鎖線。

盧林根在突破第三道封鎖線戰鬥中被敵機炸傷了腿,身上數處受傷,但他依舊帶傷堅持行軍、戰鬥,並於1934年11月參加了悲壯慘烈的湘江戰役。1934年12月,由於嚴重減員,在黎平會議上中央政治局決定取消紅八軍團建制和番號,併入紅五軍團。

身受重傷的盧林根堅持到遵義境內的馬頭山時,傷口化膿惡化,他知道自己的傷勢很重,無法繼續跟隨部隊前進了,於是不得不跟一路伴隨他前進的孔俊彪道別,由後續部隊安排在當地一戶貧農家養病,他們這一別就是50年。

开国将军和农夫的故事

據盧林根老人回憶,遵義一別後,當地老鄉把他抬到山裡一個草寮子裡,他全身傷口感染化膿,發高燒,臭味難聞,昏迷不醒,多虧當地窮鄉親,用茶水替他洗傷口,拿稀粥番薯喂他。後來“白狗子”搜山,鄉親們多次將他轉移地方。最困難時,為了不連累老鄉們,他幾次想一死了之。可是一想到家人、一想到戰友,盧林根又咬牙挺了過來。

傷情好轉後,他到處打探紅軍的消息,想找到部隊,可是哪能找得到呢?他只好沿著紅軍部隊走過的路,沿途乞討,替人家挑東西、打腳伕、做短工,途中又患上瘧疾,骨瘦如柴。經過兩年多的跋山涉水,才回到寧化老家。解放後,盧林根從未對組織說起自己當過紅軍的事,也沒有向他人談及此事。直到孔將軍找上門來,他才將這段塵封的往事說了出來。

孔將軍聽了盧林根老人一番話後,激動地說:“在座的各位領導啊!我孔俊彪證明盧林根是老紅軍,我的戰友,他在第四、第五次反‘圍剿’和長征途中的無數次戰鬥中,衝鋒在前,輕傷不下火線,他是有功之臣。全國解放幾十年,他連自己是紅軍都不敢講,太令人心酸了,他應該受到黨和人民的尊重和照顧。”

隨後,孔將軍又關心過問了盧林根的生活狀況,並叫隨行人員給盧林根300元錢。上世紀八十年代這筆錢不是小數目,當時寧化縣一斤蔬菜才幾分錢。盧林根不肯收,他說:“你不要給我錢。你當官了,戰友情沒變,50年前在遵義我臨危時拜託你的話,還一直放在心上,我實在感動,有你證明我曾是紅軍戰士就行,今後我就能挺起胸,光明正大地告訴人們‘我是老紅軍’,這比什麼都珍貴!”說到這裡,盧林根雙手捂著滿是皺紋的臉泣不成聲。

孔將軍離開寧化後,寧化縣委讓盧林根享受失散紅軍的待遇。

开国将军和农夫的故事

闊別50年,孔將軍一回老家就尋找戰友,成為寧化當地的一段佳話,讓我們深切感受到革命戰爭年代老一輩結下的同志情、戰友情,感受到革命前輩低調、忍耐、頑強的意志品格。這些可貴的精神和高尚的品德值得我們後人學習、弘揚和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