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少將系列(3)——驍勇善戰的“紅色管家”丁先國將軍

將軍生平:丁先國(1909年8月—2001年11月11日),湖北省麻城市乘馬崗鎮丁家畈村人。1927年11月13日參加黃麻起義,1929年11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0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任紅四軍十師政治部主任、八路軍一二九師三八五旅七六九團政治處主任、冀南軍區一軍分區司令員、新四軍五師十三旅三十九團政治委員、新四軍五師十三旅二十七團政治委員、晉冀魯豫軍區十四縱四十一旅政治委員、中國人民志願軍後勤部副部長、解放軍總後勤部副部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2001年11月11日在重慶市逝世,享年93歲。

土地革命時期

丁先國(1909—2001),麻城市乘馬崗鎮丁家畈村人,1909年8月生,1927年8月參加本村赤衛隊,1927年11月13日參加黃麻起義,1929年11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0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先後任鄂豫皖紅四軍九師二十八團二營五連副班長、紅四軍十三師三十九團三營九連班長、紅四軍十二師三十六團重機槍連排長、副連長、政治指導員,紅九軍特務團政治處主任、紅九軍二十七師八十一團政治處主任、紅九軍二十七師政治部主任、紅四方面軍指揮部四局科長兼政治委員、紅四軍政治部組織部部長、紅四軍十師政治部主任。

開國少將系列(3)——驍勇善戰的“紅色管家”丁先國將軍


先後參與和指揮了攻打湖北新洲城、孝感縣雙橋鎮、黃安縣田樹崗、河南豆腐店、黃安縣洪石、沙口、七里坪、河南光山縣團山諸城等戰鬥。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

抗日戰爭時期,歷任八路軍一二九師三八五旅七六九團政治處主任、八路軍一二九師補充團政治委員、太嶽軍區三八六旅七七二團政治委員、冀南軍區一軍分區司令員、抗大總校高幹科學員兼排長、延安中央黨校第二部五支部學員、新四軍五師十三旅三十九團政治委員、旅政治部副主任、新四軍五師十三旅二十七團政治委員。參加了山西乘頭、河南崑山、奇襲陽明堡和神頭嶺伏擊戰等戰役和戰鬥。

開國少將系列(3)——驍勇善戰的“紅色管家”丁先國將軍


解放戰爭時期,任鄂豫陝軍區第二軍分區副司令員、第三軍分區副政委,晉冀魯豫軍區第13縱隊37旅副政委,第14縱41旅政委、1949年任解放軍第70軍209師政委。參與和指揮了中原突圍中荊紫關、南化塘及河南崑山等戰役戰鬥。參加了鄭州戰役、淮海戰役。

建國之後

1949年,丁先國擔任70軍209師政委。這時步兵正規軍已達到70個。隨著解放戰爭基本結束,步兵進行整編,較早撤消軍番號的是70軍,較早撤消師番號的是70軍的209師。丁先國改行後勤戰線。

抗美援朝時期,先後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後勤部第二分部部長、志願軍後勤部副部長。回國後,任總後重慶辦事處主任、主任兼政治委員,總後重慶辦事處主任兼後勤工程學院院長,總後勤部副部長兼重慶辦事處主任等職。

曾參與組織上甘嶺、金城等戰役的後勤保障,領導所屬倉庫、醫院、運輸部隊完成西藏平叛、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中的部分保障任務,組織實施西南地區部分戰略後方基地建設,參與領導籌備、組建後勤工程學院。按照上級部署,組織修建平戰結合的後方倉庫。

開國少將系列(3)——驍勇善戰的“紅色管家”丁先國將軍

丁先國將軍


1955年,丁先國被授予少將軍銜。先後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另外,因抗美援朝作戰,榮獲朝鮮政府頒發的一級自由與獨立勳章,二級國旗勳章。

建設解放軍後勤工程學院  

 

為適合我軍現代化、正規化發展的需要,1960年,丁先國將軍在軍委和總後的安排下,籌建了一個專門培養我軍後勤系統的專業技術人才的學校——解放軍後勤工程學院。

對軍委和總部籌建的要求,將軍本有多個選擇,原國民黨軍政府的大量軍事地區,都由我西南軍區接管後移交在總後渝辦手裡,可選用的場地很多。但將軍考慮新選用場地的建設投入大、時間長。將軍思考再三,要想多快好省的建成學院,最好的方案是......他毅然決定把總後渝辦自己偌大的馬家堡辦公區和幹部家屬區騰了出來(方圓近600畝)來建學院。   

將軍領命回到重慶,連續召開二十幾個專題會,兩個月不到就拿出了建院的整體方案和設計方案。從設計、修建第一棟教學樓,改建學員宿舍,到學校開設的幾個專業系,請哪些專家教授等等,每個環節將軍都親自過問!一年後,後勤工程學院建成,將軍為首任院長兼政委。  

開國少將系列(3)——驍勇善戰的“紅色管家”丁先國將軍

解放軍後勤工程學院  

 

將軍晚年對子女們說:你們現在都講學歷,那你們看看我是個什麼學歷?紅軍時上過"紅軍大學",抗戰時上過"抗日軍政大學",解放後上過軍事學院,最後我還建了個大學......

現在的解放軍後勤工程學院已經發展成為有校舍面積40多萬平方米,設有幾十個後勤管理工程專業,國內一流軍隊高等工程技術院校。是全軍重點建設院校之一,也是全國重點高等院校。

晚年一心奉獻,襟懷坦蕩

60年代初,國家自然災害時期,力行節約,將軍就利用廢舊布條自己動手打(編)布草鞋,除了自己穿外,還讓自己上中學和小學高年級的子女都穿布草鞋。他說:在長征途中,在延安、在抗大都打過草鞋,現在我們還是需要自力更生、艱苦奮鬥。

1970年,文革期間升任總後勤部副部長。1971年,總後勤部部長邱會作停職反省,丁先國即被免職。

1983年10月,丁先國離休,為他配的廚師、保健醫生和司機他一個都不要。他經常在住所周圍撿破爛,最終將撿破爛積攢起來的錢和一部分離休金共3200元捐獻給了貧困山區兒童。

開國少將系列(3)——驍勇善戰的“紅色管家”丁先國將軍

戰爭年代


丁先國將軍離休後,為他配的廚師、保健醫生他一個都不要。他還在住所周圍撿廢銅爛鐵舊報紙,積攢起來賣給廢舊物資收購站,最終將撿破爛積攢起來的錢和一部分離休金共3200元捐獻給了貧困山區兒童。   

丁先國將軍說:我沒有財產留給子女,甚至連當今普通百姓都有的住房,我也沒有,都是公家的。但是我有勇敢、忠誠和襟懷坦蕩......統統給了他們。希望能使他們受益,更希望能由他們傳承下去,這樣我和他們的母親才能在九泉下安心!   

丁先國將軍說:我這輩子從當紅軍到現在,跟著共產黨、毛主席南北征戰,時時和死神擦肩接踵,不怕流血流汗,不俱生死冤屈,為的是一個信仰:建立一個讓天下窮苦的老百姓都能吃飯穿衣、過上好日子,自己能當家做主的的新社會!我盡職盡責,為黨和國家做了自己應該做的工作,無所求也無所憾,黨和人民已經給了我很高的榮譽及待遇。

人物評價

新華社、人民網、人民網黨史百科:

丁先國將軍長期從事後勤指揮工作和政治工作,為人民軍隊的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作出了貢獻。他無論在什麼時期,擔任什麼職務,都認真負責,深入研究,嚴格要求、嚴格管理,出色地完成了各項任務。

八路軍武漢辦事處舊址紀念館:

開國少將丁先國將軍在戰場上驍勇作戰,屢立戰功;在後勤崗位上勤懇兢業。奉公克難,為前方戰役戰鬥的勝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和平的年代裡,節儉廉政,為後勤建設再立新功;退休後保持艱苦奮鬥的精神,淡泊名利,將自己的一生一切奉獻給了黨和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