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正了解黄金吗?它会退出流通市场吗?

黄金是货币的一种,说到黄金,我们就不得不说货币,货币作为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反映了一定的社会关系,以及私有制的出现。与其紧密相连的还有货币制度,货币制度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货币制度的内容包括,货币金属与货币单位,货币的铸造、发行及流通程序,金准备等。所以了解黄金,我们需要先了解货币制度的演进。


你真正了解黄金吗?它会退出流通市场吗?

金币

货币制度的演进

在货币制度发展史上曾存在着几种不同的货币制度,依次为银本位、金银复本位、金本位、信用货币制度。

银本位制

银本位是最早的货币制度,它以白银作为本位币。在这种制度下白银可以自由铸造,自由流通。而黄金不是货币金属,不进入流通。这种货币满足当时商品经济的社会需要,毕竟当时的商品经济并不发达,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银本位制的缺点便显露出来。由于白银价值不稳定,再加上储藏量丰富,开采较快,导致白银价值不断下降,这时黄金便应运而生。

你真正了解黄金吗?它会退出流通市场吗?

银本位


金银复本位制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商品交易中对金银两种贵金属的需求量都增加了,白银主要用于小额交易,黄金用于大额交易,便形成了黄金和白银都作为主币流通的局面。随着之后新大陆的发现,墨西哥和秘鲁丰富的银矿和巴西丰富的金矿先后被开采出来,随后欧洲分别进入了金银复本位制。

在金银复本位制度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跛行本位制。

在平行本位制下,它的主要特点是金银两种货币均按照实际价任意流通,兑换比例由市场决定,国家不规定,金银市场比价波动频繁,导致货币制度极不稳定。

随后进入到了双本位制,在这种制度下,国家进行了干预,规定了金银兑换比率的官方价格,市场兑换比率为市场价格,本意是为了克服平行本位制下的比价频繁波动。但由于官方价格缺乏弹性,便产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也就是著名的格雷欣法则。

在金银双本位的制度下,金银兑换比率存在两个价格,官方价格和市场价格,由于官方价格缺乏弹性,不能根据市场价格变化不能及时调整,因此就出现了金币和银币之间实际价值和名义价值的背离,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成为良币,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称为劣币良币会被收藏从而退出流通领域,劣币充斥市场,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这就是著名的格雷欣法则。


你真正了解黄金吗?它会退出流通市场吗?

金币和银币


随后便进入到了跛行本位制,在这种制度下,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流通,银币不允许自由铸造,金银兑换比率固定。在这种情况下,银币实际上下降到了辅币的地位,因此呢,我们也把跛行本位制看作是银本位向金本位过渡的中间形式。

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就是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在此货币制度下黄金作为唯一货币材料,相比以前的货币制度,白银已经退出了货币历史舞台。金本位下也是依次经历了三个制度,分别是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在金币本位制下,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流通中的辅币和价值符号可以自由兑换金币,黄金可以自由兑换。

金块本位制下,流通中的纸币或银行券并规定有含金量,金块作为纸币发行和流通的基础,达到一定数量的纸币才可以兑换为金块。这种体制下由于经济发展迅速,黄金有限,便又出现了金汇兑本位。

你真正了解黄金吗?它会退出流通市场吗?

金块


在金汇兑本位下,流通中的银行券可以间接兑换为黄金的货币。这时流通中的银行券具有含金量但其不能直接兑换为黄金,而可以兑换为外汇,外汇可以自由兑换成黄金。实际上是将本国货币依附在实力雄厚的外国货币上。

这也就是世界上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从而奠定了美元世界霸主的地位。

不兑现的货币制度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金汇兑本位无法摆脱黄金对商品的束缚,各国都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后实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你真正了解黄金吗?它会退出流通市场吗?

纸币


在此制度下,流通中全部都是不兑现的纸币,黄金已经不在国内流通,黄金退出货币历史舞台,这时便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用的纸币。

总结

伴随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在1976年初《牙买加协定》的签订,确认了各国实施的本国货币对美元的浮动汇率制度合法化、黄金非货币化。从此,全球进入了黄金非货币化时代,黄金不仅不再是交换的支付手段,也失去了国际贸易的结算功能,因而出现了黄金将成为一般商品的预期。所以说这一预期实现,黄金便失去了它的社会优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