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的明顯區別在哪裡?

金石影視


那麼,所謂的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線城市、四線城市和五線城市,實際上就是綜合了上述各類指標後對於一個城市的綜合評價。當然,對於我國一二三四五線城市的劃分,並沒有確定的標準,很多時候是大眾的一種認知習慣。在我國,一線城市通常是指在全國政治、經濟等社會活動中處在重要地位,並且具有主導作用和輻射帶動能力的大都市。所以,一線城市肯定是規模大的大都市,而且不僅規模大,還要“強”,這個強體現在政治、經濟、教育、科技等多方面。

北京夜間道路燈光圖

依據以上標準,我國大陸地區一線城市總共有四座,分別是北京、上海、深圳和廣州,這四個城市也是我國所有城市中GDP排名前四位的城市。2018年上述四個城市的GDP總量分別為,上海3.26萬億元、北京3.03萬億元、深圳2.47萬億元、廣州2.3萬億元。二線城市大多是指省會城市、副省級城市、東部地區的經濟強市或經濟發達的區域中心城市,和一線城市來對比,在人口、城市規模、GDP總量、科技水平、教育水平等方面都存在差距。深圳

不過,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推進,在二線城市中有一些城市的社會經濟發展開始脫穎而出,成為了二線城市中的佼佼者。為此,在2018年有研究機構又提出了新一線城市的概念,也就是介於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之間的城市,或者就是未來一線城市的候選隊員。2018年我國共有15座城市入選“新一線城市”,分別是成都、杭州、重慶、武漢、西安、蘇州、天津、南京、長沙、鄭州、東莞、青島、瀋陽、寧波和昆明。杭州


地理沙龍


一、一線城市是江湖,二線城市是道場

北京舉辦過奧運,上海舉辦過世博、進博,廣州舉辦過亞運,北上廣與世界同步,而二線城市這種機會相對較少。此外北上廣靠高房價獲取紅利、靠高門檻集聚精英,靠高物價控制流動人口。而二線城市往往靠宜居突圍,靠生活低成本吸引外來人員,二線城市則是人們尋找自我安慰的心靈道場。

二、一線城市是現貨,二線城市是期貨

全球品牌在早已搶灘一線城市的同時,眼睛巳盯上了二線城市,不少世界知名企業到一線去爭的是空間,到二線去爭的是時間。挑好一個正值上升期的二線城市,考驗的是以時間換空間的大智慧。要在工作與生活中尋找中庸之道,就去找你內心的“1.5線城市”,畢竟它們能在你有生之年變成一線城市。

三、一線城市有文化,二線城市有閒情

據前幾年《廣告大觀》的一份調查顯示,在一線城市,75%的人晚上7至8點才吃晚飯,在二、三線城市,70%的人傍晚5至6點就去晚餐。一線城市有白領文化,但白領沒有太多時間去享受。二線城市雖然沒有藝術節、電影節、美術館、歌劇院和話劇小劇場,唯獨有很多吃飯比你早、睡覺比你晚的閒情逸致。



四、一線城市比的是智商,二線城市比的是情商

相對而言,一線城市機會多又比較公平,二線城市潛規則多又講人際關係。當然所有城市皆有潛規則,整個中國都是熟人社會,沒有一個城市的所有機會能被同時屏蔽。但一線城市在拼智商,二線城市在拼情商,確是實實在在。問題就看你是智商高於情商,還是情商高於智商。


五、一線城市適合青春的前5年,二線城市適合青春的後5年

青春的軌跡大體相似,也許最理想的狀態是,滿懷激情的時候前往一線城市建功立業,在疲憊之際迴歸二線城市。“職業候鳥”前往二線城市已成趨勢,二線城市已不再是"敗者"復活的聖地,同樣也是機會之城。過去,出生地決定了個人命運,如今,城市遷徙只是人生一個小轉折,與成敗無關,與前途無關。


灩瀾一叟


我國經濟歷經三十年的高速發展,國內城市早已形成以北上廣深為首的長三角、珠三角、京津都市圈領銜發展的格局。從目前的現狀來看,其實地區之間的差異在縮小。所謂一線二線僅從城市面貌或建設水平來看,區別並不大,一樣的高樓,一樣的寬闊馬路,基礎設施建設也接近或達到其水平。

從經濟方面來看,二線城市也在快速接近一線城市水平,例如杭州、南京的平均薪酬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就已超過了廣州。但其實哪怕是強如杭州、南京、成都和武漢離北上廣深仍然相差甚遠,差在哪裡?最大的差別在於影響力和輻射能力!

北上廣深是全國的北上廣深,而其它任何城市都只能算區域性城市,這才是最根本最明顯的區別。之後的諸如城市建設、經濟實力、財政金融,科教文衛等等都不是一線二線的顯著區別。修地鐵,通高鐵,誰沒修?南京的地鐵里程早已超過了深圳,意味著南京成了一線了?顯然不是!


其實所謂的一線城市更多的是一種時代賦予的認同感,象徵中國經濟建設的成就。由於先發優勢和政策因素及歷史機遇,北上廣深得以迅速發展,從而讓更多的國人通過這四座先發展起來的城市實現了各自的理想。久而久之北上廣深四大一線也就成了約定成俗的概念,而這種自發自帶的光環才是難以超越的,即便某個城市在經濟上超越了,也難以獲得這種一致的認同感。

經濟差距不是主要區別,最主要的還是在於國民的高度認同感、北上廣深對於國家政治、經濟、戰略上的重要性以及影響力的區別,而這幾點其它城市還無法達到這個高度。


極度深寒


還得看行業,就比如能源領域,山西是國家能源革命試點省份,國家級的太原能源低碳論壇剛剛閉幕,聯合國副秘書致辭,總書記致賀信,這種級別的行業論壇,即使北京上海也很難舉辦,因為北京,上海在能源領域就很弱


用戶1199819758032


一線和二線最重要的差距,一個是人口體量,還有一個就是企業實力。

目前新一線呼聲最高的兩個城市,一個是杭州,一個是成都。

杭州企業實力已經比肩甚至超過廣州,但是杭州人口體量不夠。

成都雖然人口體量夠了,但是企業實力太差勁,內陸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杭州面積是廈門十倍,平原面積是閩南兩倍,但是人口只有閩南一半。這就是杭州始終無法真正超過廣州的最重要原因。



用戶5292821012661


一線城市與二線城市最大的區別:人口規模、經濟發展規模、城市建沒規模、生活水平、消費指數,經濟(工資)收入、富裕程度、城市影響力等。

有的根據城區常住人口數量劃分:一線城市1000萬以上人口,新一線城市500萬一一1000萬人口,二線城市300一一500萬人口。

有的根據政治地位,經濟實力,城市規模,區域輻射力等來劃分。

而仲量聯行,基於GDp、人口、富裕程度、投資、零售額、居民儲蓄、教育基礎設施、土地出讓量和零售數量來區別一、二線城市。

有的則根據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劃分,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城市多樣性和未來可塑性。

根據2017年城市分級劃分:一線城市4個,新一線城市15個,二線城市30個。


舞動人生124


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二線城市的人衝向一線城市求發展,一線城市的人逃向二線城市找安逸。而到底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之間有什麼樣的差異,不知你有沒有細想過。

如有雷同,這不可能!如有不合理,小編不是說了只是我小小的矯情了一下嘛,絕不代表任何立場哦!

一:一線城市房價會漲,二線城市房價要降。

一線城市的房價居高不下,3萬一平的比比皆是。二線城市的房價一降再降,空城鬼城滾滾而來。

二:一線城市是戰場,二線城市是道場。

一線城市高薪高壓,物價飛漲,交通擁擠,強者雲集。二線城市人文宜居,旅遊勝地,悠閒生活,心靈釋放。

三:一線城市是資優股,二線城市是概念股。

一線城市國際品牌進駐,高新技術產業雲集,是資優股。二線城市努力趕超,建立經濟開發區,是未來的一線城市。

四:一線城市拼智商,二線城市拼情商。

一線城市相對公平,機會多,但拼能力,拼智商。二線城市講交際,講關係,熟人社會潛規則多,拼情商。

五:一線城市有閒錢,二線城市有閒情。

一線城市工資較高,隨處可見小白領,小幹部,但每天忙忙碌碌,城北到城南,交通一堵大半天過去了,雖有閒錢,卻不一定有時間。二線城市5點下班,5點半到家,之後的時間,聚個小會,搓個麻將,小公園裡繞一繞,家常裡短談一談。

六:一線城市有優越感,二線城市有歸屬感。

大城市有著大城市人的自豪感和優越感。小城市有著小城市的溫馨感和歸屬感。

七:一線城市GDP取勝,二線城市CPI取勝。

一線城市有著陡高的GDP,卻有著擁堵的交通,沉重的霧霾和低度的幸福感。二線城市有著絕高的CPI,宜居指數佳,卻也有著侷限的發展,滯後的科技。

八:一線城市適合青春期,二線城市適合壯年期。

一線城市有著滿懷激情和夢想的人,二線城市有著置業候鳥的落腳。但無論哪裡都是生命的進程。

九:一線城市是“浮萍之城”,二線城市是“一生之城”

一線城市有著北漂海飄,租來的房,買來的郊區房,在市中心飄著或是在遠離市中心的地方浮著。二線城市一生城叫做家鄉,生在這裡,長在這裡,埋葬在這裡。

十:一線城市對失敗者陌生而包容,二線城市對失敗者熟悉卻壓抑

一線城市有著千千萬萬的不成功者,頻繁的人員流動,彼此之間陌生卻給失敗者已舔舐傷口的孤獨空間。二線城市有著你這樣一個不成功者,有著三姑八姨,鄰里鄰間千千萬萬的關注著,關心關注卻不知為何有些喘不過氣。


豐登街


北京上海城建規模明顯比二線城市大,深圳廣州與二線城市差不多。房價水平北京上海深圳明顯高於二線城市,工資水平北京上海深圳要高一點,但高出的幅度不大,廣州無論是房價還是收入水平與強二線城市沒有差別。


俗不可耐151798807





克己復禮79881362


1、人口總量

2、建成區面積

3、體現經濟規模的各指標(GDP、財稅、消費總量)

4、交通、政治、文化、教育、醫療 中心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