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硬筆不是書法,因為寫不岀濃淡、乾枯和粗細的變化,你怎麼看?

郭保莊之古今齋


我認為,硬筆書法也是書法。並且硬筆也能寫出很多變化來。原因如下:

第一,不能以古代沒有硬筆書法,而認為當代硬筆字不屬於書法。

我們都知道,古代是沒有硬筆書法的,書法家都用毛筆寫字。而隨著人類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發展,那麼在當代很實用的硬筆字也是越來越受歡迎了!雖然說,我們要傳承傳統文化,但是我們在沒有丟失傳統的同時,也是在創新的,這個也沒有任何矛盾。我舉個反例,假如古人開始用的硬筆,那麼今人如果用毛筆寫就不是書法了嗎?顯然是不對的。所以說,雖然我們用的是硬筆,但是傳承的是毛筆法度。

第二,書法是書寫漢字的法則,而硬筆字就是遵循的這種法則的!

書法法則是很嚴謹的,不是說用了毛筆寫字就屬於書法,因為如果寫出來的字沒有法度可尋,即使是毛筆也不能稱為書法。反過來說,如果我們用硬筆寫字,那麼完完全全都是跟著這個法則來寫的,那麼硬筆字肯定就是書法!我這個不是教條主義,古人為我們今人留下的都是精華,所以我們要學習!

第三,毛筆書法是主幹,硬筆書法是枝葉!

我們學習硬筆書法的基礎就是毛筆書法。有了古人的雄厚基礎,我們才能把書法延續下去!學習硬筆不是追求寫的和毛筆一模一樣,而是不失古法的同時,加以創新。我們不能破壞這個大樹主幹,我們要保護它,要利用好這個主幹資源,才能讓我們今人的書法越來越好!

綜上所述,認為硬筆書法不是書法的肯定是不準確的。雖然硬筆寫不出毛筆的那麼多的線條豐富變化,但是硬筆書法有它自己的特點,所以我認為硬筆書法也是書法。

以上內容為強哥個人淺見。插圖為強哥硬筆書法習作!


強哥書畫


自己喜歡就好了,別人怎麼看管他呢🤣



小小年紀不學好


硬筆當然是書法,至於沒有濃淡枯溼粗細的變化,主要是技能技法的磨練還不夠,原因在人,而與硬筆無關。



〔硬筆書法研究班 抱庸習作〕


縱觀毛筆書法的發展沿革,從毛筆被髮明使用,到形成比較成熟的毛筆書法,也經歷過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而硬筆在中國從被廣泛應用至今,也不過區區百年的時間,究竟技能技法如何“開懇”,硬筆書法審美如何“深植”,還處於摸索階段,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

〔硬筆書法研究班 楊嘉麟習作〕

硬筆寫出輕重濃淡肥瘦的變化,已不是硬筆書法的難題,當下已有不少平民書家,可以用鋼筆、中性筆去近似表達“毛筆”書寫的效果,以硬筆直臨《聖教序》《靈飛經》的不在少數。關鍵之處其實就是點畫結字的書法技巧,熟練掌握硬筆的書寫特點。

〔硬筆書法研究班 武建兵習作〕

客觀上,硬筆完全像毛筆一樣去表現書法特徵是不可能的,但同時,硬筆的簡約幹練、挺勁硬朗是另一種線條美學。硬筆與毛筆哪個藝術美感更佳,取決於審美觀點。



〔硬筆書法研究班 姫愛民習作〕

就好像看白種人與黃種人,西方美與東方人。白種人一定就比黃種人好看嗎,我看是未必的,如果黃種人經濟軍事文化全面超越白人,主導世界文化潮流,黃種人則成為“地球貴族”,誰更漂亮恐怕又是一說了。


〔硬筆書法研究班 致虛守靜習作〕

抱庸淺淡。


抱庸詩書


隨便寫的。見笑



家居空氣汙染治理


應該可以吧



翰韻書堂


有人說硬筆不是書法,因為寫不出濃淡、乾枯和粗細的變化?這種書法說明這個人對書法的瞭解還真的是有限。濃淡、乾枯和粗細變化是書法表現元素中的幾個,它並不能決定一篇作品算不算書法。

舉個例子,說起國畫,大家首先一定想到的是水墨、潑墨這些表現手法,墨分五色等,那白描算不算國畫呢?就沒有墨色變化,線條也基本沒有粗細變化,但誰敢說白描不屬於國畫。

書法也是,古代的篆書,特別是那種鐵線篆,就是一根很細的線條,沒有濃淡變化,沒有乾枯,也沒有粗細變化,但你能說這種篆書不是書法嗎?

南宋初年,有一個叫吳說的書法家,他寫的遊絲書在當時就甚是有名,甚至宋高宗趙構也對他高看一眼,宋高宗趙構雲:

“至若紹興以來,雜書、遊絲書惟錢塘吳說,篆法為信州徐兢,亦皆碌碌,可嘆其弊也”。

上圖就是吳說的遊絲書,從頭到尾幾乎一樣粗細的線條,沒有濃淡、乾枯的變化,你說這是不是書法?

宋徽宗的瘦金體也沒有濃淡、乾枯的表現,難道瘦金體也不能算是書法?

明以前的古人寫字,對於墨色的濃淡並不是很注重,也很少在書法作品中去體現墨色的濃淡變化。明代書法中加入淡墨,在書法作品中也有了墨色的變化,最有名的當屬董其昌。後來明末的王鐸善用漲墨法寫字。那請問,明以前的書法是不是書法?

硬筆書法因為工具的限制,雖然不能產生強烈的濃淡、乾枯和粗細的變化,但是通過一些小的技巧也是會有這些變化的。例如寫硬筆字的時候,紙張下面加一個書法墊,通過控筆訓練就能產生一些微妙的粗細變化。或者在書寫工具的選擇上,使用美工筆、1.0的中性筆、秀麗筆等,都是可以寫出具有粗細變化的作品來。現在的鋼筆使用的墨水不是碳素的那種,反而在用鋼筆創作的時候會有一些墨色的變化來。

硬筆《啟功絮語》

但是,我想對於書法來說,這些知識錦上添花的手段,並不屬於必須的。硬筆書法要想真正具備書法的價值,一定要在繼承傳統書法的基礎之上,再有所創新。而這種創新更多地應該是在書法風格上面的創新,而工具的表現,始終應該處於從屬位置。

以上是南山為硬筆書法打抱不平,多說了一些,不當之處還望指正。


翰墨今香


有人說,硬筆書寫的不是書法,表現不出濃淡乾枯和粗細變化,怎麼看?

一、硬筆書寫絕對是書法,要真正深入研究硬筆書法,才能體會到硬筆書法的魅力。

二、硬筆雖然與軟筆有區別,但是硬筆書寫的用筆技巧、書寫靈變絕不亞於軟筆。硬筆字相比軟筆字顯得更幹練、硬朗、瀟灑,更受大眾喜愛。

三、只有創作硬筆書法時才能感受到那種令人陶醉、淋漓的快感。硬筆書法既能表現出風花雪月般溫柔,也能體現出刀光劍影的豪氣。

四、硬筆雖然沒有毛筆的歷史悠久,但硬筆書寫方便、快捷,具有實用、欣賞、收藏的多重價值。

五、今天的硬筆工具已經漸漸取代毛筆在生活中的地位,繼而逐步完善發展成為一種藝術。而毛筆因為沒有方便實用功效,退到了只有靠展覽才能有發揮表現的空間,因此相對來說,硬筆書法比毛筆書法發展空間更為廣闊。

六、至於說硬筆沒有濃淡乾枯和粗細的變化,主要是書寫技法還沒到火候,與硬筆無關。當今已有不少書法愛好者,用硬筆(鋼筆、中性筆)去書寫作品,表達出了毛筆書寫一樣的效果,所以說用硬筆寫出溼枯輕重濃淡肥瘦的變化,已經不是硬筆書法的難題。





文筆逍遙


硬筆書法,是近幾十年來新立的一門書法藝術,是毛筆書法分支出來的,曾經一度,被很多人質疑其藝術性。

硬筆更多的是強調其實用性,通過發展,已經形成了其藝術價值,也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不能一味的否認它。

在筆畫表現力,確實不如毛筆來得更暢快,是因為硬筆特有的條件限制所致。如果想要表現出毛筆的筆意,需要研習者付出多倍的努力去克服,方能達到一定的水準!

在選筆方面,可以選用0.7或者1.0的中性筆,秀麗筆等,筆畫表現力更強,粗細相對好控制一些!這樣同樣能把硬筆寫出毛筆的氣韻,前提是,你的功夫到家,對筆的把控能力要強,特別是1.0以上的中性筆,對於初學者,是沒辦法駕馭的。

不管毛筆還是硬筆,只要有普遍的人喜歡並研習,它總歸是藝術,並且發揚光大!


斌少追夢


硬筆書法是一種書法藝術,它與毛筆書法的區別主要體現在筆畫的粗細上,在運用技巧上與毛筆也有很大的不同,是兩種不同的運動模式,有去其肉筋存其骨之感。

目前,硬筆書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不僅是因為它具有攜帶方便、書寫快捷、使用性強的特點,更重要的是從中體驗到了毛筆書法所不能給予的藝書術享受。

由此,我也以其為樂,即興動筆。

(硬筆習字)











綠色蕭月


硬筆書法本身就是個笑話,唯筆軟則奇怪生鄢,硬筆非得模仿毛筆,本身就是在做字,屬於美術字範疇。中國的書法講的是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做字而非自然書寫,永遠也不會有神采一說,勉勉強強可以用漂亮來形容。硬筆書法,我個人認為現在有點跑偏了。其實硬筆書法作為實用的技能,能快速,流暢,漂亮的書寫即可。如果一味的模仿毛筆,不如直接用毛筆豈不更方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