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系列之三十三——《師父》


《師父》是由北京世紀夥伴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千和影業有限公司等聯合出品的動作片,由徐浩峰執導,廖凡、宋佳、蔣雯麗、黃覺、宋洋、金士傑等領銜出演。

《師父》講述了南派宗師陳識北上開武館,由此觸發一段民國武林傳奇的故事。《師父》於2015年12月10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陳識 演員 廖凡 南派宗師。陳識因佛山戰亂家破人亡,輾轉南洋十三年到中華武術中心——天津,深知自己是門派的全部未來,到天津一心開武館。但天津武林規矩森嚴,外來人要開武館,挑戰非同小可,稍有不慎,性命難保。

趙國卉 演員 宋佳 師孃,嫵媚堅決的天津女人,是俄國餐館女侍應,對陳識早已芳心暗許,婚前與他“約法三章”。師父與師孃西餐廳結下連理,開武館立足、完成詠春北上使命,師孃守候左右,譜寫亂世摯誠之戀。

鄒榕 演員 蔣雯麗 武林操盤手鄒館長,決定武行乾坤的“女中英豪”。“天津18館”武士會,鄒榕繼承亡夫館長之職。威望甚高,置身津門武行,深諳武行之理,面臨各大勢力覬覦執掌權,巧思妙理,將武行帷幄股掌中。

鄭山傲 演員 金士傑 津門武行正宗老大,恪守武行潛規則,滿懷武人之氣。認為“武館必沒落,前途在軍界”,聯手館長操縱整個江湖,這盤大棋因詠春師徒出現亂了陣腳。一句“不想老”說出他英雄暮年的真實心聲也恰恰道出他的困境。

耿良辰 演員 宋洋 暴脾氣的車伕,痞氣小混混。收想振興陳識將壞“天津街頭不亮鐵器”規矩的耿良辰收為徒弟,這對師徒挑釁整個民國武林。耿良辰是刺頭,拜師本意是覬覦師孃美色,練功踢館使他成天津街頭的傳奇。

林希文 演員 黃覺 鄭山傲徒弟,外省督軍的副官,軍閥勢力天津執行者。認為“武館必沒落,前途在軍界”,聯手館長操縱江湖,因陳識亂方寸。軍閥戎裝,渾然傲氣,“我以為這輩子見不到一個有骨氣的人”,誇讚別人更標榜自己。

李博  飾  永年武館應戰拳師。

麥迪娜  飾  茶湯女。

劉妙  飾  神州武館弟子。

艾琳  飾  神州武館弟子。

民國年間師父陳識為完成“詠春北上,弘揚武學”的使命,來到天津。

初來乍到的師父在一次因緣際會下,於一家西餐廳邂逅了師孃並一見鍾情,後經人說親二人喜結連理。

為了在天津開武館立足,師父陳識收當地青年耿良辰為徒,徒弟需按照江湖規矩代替師父踢館,二人由此被捲入一場江湖鉅變。

最初二者各懷心事,卻在經歷了一番“生死劫難”後,生出難以割捨的情義。

師父本以弘揚武學為終生寄託,徒弟只是他圓江 湖之夢所藉助的手段,卻在不經意間為其命運所牽繫。

徒弟飛揚勇決,放蕩不羈,卻總在重要關頭堅守使命。他們既初心仍在,卻也難負真情 。

廖凡為拍攝《師父》“閉關”兩個月刻苦練功,每天早晨凌晨四點就起床“死磕”刀樁學習詠春拳,開機前累計練習功夫超過了720個小時。

《師父》繁重的武打戲份,常讓廖凡傷痕累累。膝蓋、肩膀多處受傷,其手指多次被兵器砍傷,左手險些骨裂。面對受傷,廖凡總是先顧拍攝,往往是等到拍攝結束後,才去處理傷勢。

《師父》在烈日炎炎的高溫天氣下拍攝,主創們要身著厚重的長衫、西服、盔甲等戲服,手拿重量級兵器“耍功夫”,每場戲下來都會汗流浹背 。

《師父》是宋洋與導演徐浩峰合作的第三部武俠片。宋洋並不會功夫,為了拍攝該片被導演送去泰安的一所武術學校專門習武。

徐浩峰與廖凡在拍《師父》之前達成過協議,如果廖凡拳法能夠練好就對外告知其是詠春,練不好就另起名稱。

2015年, 《師父》獲第52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徐皓峰獲獎。最佳女配角,蔣雯麗提名。徐皓峰獲最佳改編劇本。

2016年, 《師父》獲首屆金羊獎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宋佳獲最佳女演員獎。金士傑獲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最佳男配角獎。第23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影片獎。徐皓峰獲第十六屆華語電影傳媒盛典最佳編劇獎。

2017年, 《師父》 獲第九屆海峽影視季,最受臺灣觀眾歡迎的大陸電影獎。第3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廖凡提名,最佳女配角蔣雯麗。

《師父》中武林故事,並非印象中的家國大愛、快意恩仇的熱血江湖,是一曲悲歌。該片故事充滿悲情色彩,當徒弟因師父而死,師父並未醒悟,依舊為自己的大業知難而行,最終卻倉皇而逃。

徐浩峰對人物塑造和故事構造都突出寫實,是現實武人,並非臆想的武俠,他們的真實生存。宗師不過是凡人角色,和武打片那些快活馳騁的大俠大相徑庭,使得這個故事別有一番滋味。

《師父》是一部“動作電影”,更是一部呈現動作內在慾望的“身體電影”,通過“師父”,徐浩峰已然開創了一個電影的神秘門派。

《師父》中的角色不是粗糙武人,而是紳士武者,是精緻的傳統紳士階層,是傳統社會的代言人,徐浩峰不具備香港武打片中日漸重複的纏鬥模式,而是代以傳統紳士的有理有節,輸贏風範。

《師父》整個故事線條清晰、節奏明快,劇中人物性格簡潔明朗,武打動作精煉,是一部良心之作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