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班的心情比上墳還難受,看著每月1萬5的工資又不敢辭職,感覺要壓抑了怎麼辦?

鄒大仙很菜


月薪1.5萬,上班如上墳。

其實這種狀態太普遍了,不僅僅是拿多少月薪的事情,而在於你乾的事、你當下的狀態到底是什麼樣子。

在深圳這座一線城市,拿著高薪的人比比皆是,但你要問他們每天快不快樂,每天上班的心情如何,八成都不會告訴你每天很好。

我一個朋友,一個月和你工資差不多,稅後1.5萬。但是每天都在出差,總公司在北京,在深圳就是在出差。工作就是到處跑。

他是因為即將要二胎了,再加上公司平臺也不錯,所以一直在公司沒動。估計以後也不會輕易動。

我認識的一個前同事,那就不是月入過萬,而是幾萬了。二胎,深圳沒房,最近在看房。大女兒在讀書,深圳的學費就不用說了,還有各種培訓班費用。

小兒子剛出生,老婆沒上班,活得多累呢~ 他們為什麼這麼累? 因為他們工作,純粹是為了賺錢養家,為了賺更多的錢。

所以只能在現狀,即便上班如上墳,但是隻要有還算可嘉的工資,能熬著就熬著吧!工作為啥呢?還不是為了賺錢!

可是明明剛出社會的時候,擁有第一份工作的時候,完全不是這樣的心情呀~

反正我記得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充滿了幹勁的,加班算個啥,週末無休都行,只要能把工作幹好。

領到第一份薪水的時候,別提成就感有多強了~ 就算日子沒有現在這般自得其樂,可幸福感卻比現在要強得多。

這中間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差距呢?

1、價值感不足

剛進入職場的時候,我們都沒什麼能力,一切從零開始。幹啥都很新鮮,努力把一件事情做好,努力創造價值,獲得領導和同事的認可。 我們從零幹到1,那種幸福感別提有多強。

但是隨著時間越來越久,在一份工作的崗位待的週期越來越長,對所有工作都瞭然於心,已經沒有更多的動力了。

再加上身邊都是熟悉的同事,交集往來變少,大家為了各自的利益在努力,你也變得越發老油條了,工作也只是為了賺錢;

2、沒有空間了

這個空間不僅僅是學習的空間,還包括個人成長的空間。在一家公司待的越久,你就越知道這家公司會有什麼樣的以後。

你會清晰地從這幾年的路線週期中,看到自己的變化。從一開始快速進步成長,到後來那根曲線再也沒有任何波動。

對於這樣的現狀,表示無力,再也沒有動力。

所以上班如上墳,要麼選擇創造要麼選擇離開

創造是為自己創造空間,脫離這種上班如上墳的環境;離開就是換一家公司吧,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能重新再來;

但是離開只能治標不治本,因為在一家公司待的週期始終是有限的,到了時間,你又會遇到同樣的問題。

那個時候又該怎麼辦呢?

所以最好的辦法,應該是學會為自己創造空間,創造學習的路徑,創造新的價值歸屬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