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輩京劇大師的孫子曾孫都在幹什麼?

他們的祖輩都是京劇名伶。在國人大多對京劇藝術敬而遠之的今天,他們既要面對喧譁的人世,又要面對血液中的京劇基因,生活況味如何?有座老戲臺的楹聯是這麼寫的:“君為袖手旁觀客,我亦逢場作戲人。”

前輩京劇大師的孫子曾孫都在幹什麼?

譚正巖


譚正巖——譚元壽嫡孫,譚門第七代傳人


目前已傳承七代的譚家是京劇史上最重要的家族,沒有之一。梅蘭芳在回憶錄《舞臺生活四十年》中寫道:“譚鑫培、楊小樓的名字就代表著中國戲曲。”

譚鑫培生於1847年,是名老旦譚志道之子。他創立了老生“譚派”。1905年,他出演了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 這出戏幾乎成了現今“譚派”的代名詞。

譚正巖是譚家第七代,行內人稱“譚少”。小學時,開明的父母問正巖,是願意移民加拿大還是學戲,他選擇了後者。

譚正巖喜歡足球、網球和邁克爾·傑克遜。他認為21世紀的京劇演員需要偶像化包裝,所以和一個小眾樂隊合作了兩首有京劇元素的電子風格歌曲。一首叫《大旗》,一首叫《一戰成功》。“大旗”的含義不言而喻,而《一戰成功》,正是譚家傳唱了一百多年的《定軍山》 的別名。


前輩京劇大師的孫子曾孫都在幹什麼?

蕭岱青


蕭岱青——名醜蕭長華曾孫


對於蕭岱青來說,上世紀的京戲是“家珍”。

1904年,京劇藝人葉春善機緣巧合,在吉林富商牛子厚的資助下,成立了喜連成科班。為教授學生,葉延請了自己的好友、丑角名家蕭長華作為總教習。為全心教戲,蕭長華輟演八年,並一直伴隨著科班直到其1948年解散。44年中,喜連成改名富連成,培養了700餘名學生,

1978年,中國戲校恢復傳統戲教學,迎來的第一批學生中就有蕭長華的曾孫蕭岱青。畢業後,蕭岱青加入中國京劇院。偶然的機會,蕭岱青出演了李翰祥導演的《一代妖后》,漸漸以影視為正職,退出了戲劇界。

“學戲是一個審美教育。你受了傳統文化的薰陶,知道什麼人、什麼事是美的,這對於一個演員太重要了。”

前輩京劇大師的孫子曾孫都在幹什麼?

裘繼戎


裘繼戎——名淨裘盛戎嫡孫


今年,裘繼戎以一種最離經叛道的方式讓億萬人瞬間記住了他。在一檔名為《中國好舞蹈》的電視節目中,他在《越人歌》的曲調中跳了一段街舞。

提起京戲的淨行(花臉),有句話叫:“十淨九裘。”毫不誇張地說,裘盛戎先生創立的裘派幾乎統治了建國後的花臉舞臺。

裘盛戎之父裘桂仙即是晚清著名花臉,被目為銅錘正宗,其子裘少戎完整繼承了裘派,但天不假年,於39歲溘然離世。去世前一年,裘少戎將兒子改名裘繼戎,並送入北京戲校。

被朋友愛稱為“裘裘”的裘繼戎,在學戲的同時,漸漸迷上了邁克爾·傑克遜的機械舞,他說,把傳統文化的理念而非形式表現出來,是對傳統更大的尊重——至少,它看起來確實挺酷的。


前輩京劇大師的孫子曾孫都在幹什麼?

方旭


方旭——裘派傳人方榮翔嫡孫


裘派除了本家傳人裘少戎之外,方榮翔是另一位聞名遐邇的繼承者。

他16歲即拜裘盛戎先生為師,並跟隨師父各地巡演,是裘先生手把手帶出的高徒。

樣板戲《奇襲白虎團》中,方榮翔的一段“趁夜晚出奇兵突破防線”至今風靡。

作為方榮翔的嫡孫,方旭基因裡早就埋下了花臉的種子。11歲的時候,奶奶對家人說:“讓方旭學戲去吧。”從此,方旭就隻身來京,像一個普通的戲曲專業學生一樣,開始練功、吃苦、參賽、搭班的常規流程。

2008年,方旭獲得了央視第六屆全國青年演員電視大賽金獎。以“方旭”作為關鍵詞進行網上搜索,他7歲唱《赤桑鎮》視頻的旁邊,是他26歲時演出《赤桑鎮》的視頻。嗓音、韻味自然比兒時成熟許多,但唱詞和腔調卻幾乎一模一樣。

前輩京劇大師的孫子曾孫都在幹什麼?

李鑫


李鑫——武生李萬春嫡孫


算上李鑫這代,李家往上四世名伶。他的曾祖父李永利是晚清民國紅極一時的武淨。祖父李萬春聲名更為煊赫,在關公戲和猴戲方面建樹尤為突出,上世紀20年代,很多達官貴人以能請到李萬春、藍月春合演《戰馬超》為榮。那時,李萬春僅僅十幾歲。

李鑫的父親李卜春是北京京劇院的著名武生,哥哥李陽鳴則是兩兄弟中繼承家學的那個。李鑫沒進戲校,成年後在影視界盤桓了一圈兒,又在費城定居了六年。“其實還是唱戲,唱我們李家的猴戲。您別說,美國觀眾真懂,臺上怎麼回事兒全明白。”

2013年6月,李陽鳴英年早逝,一直視大哥為師長的李鑫毫不遲疑地接過了李派大旗。《鬧天宮》《挑滑車》一出一出搬上舞臺。

6月13日晚上,李鑫發了一條朋友圈:“妻子誕下一名男嬰,李家第五代第一個男丁。這個使命原本從來沒有想過會由我來完成。”

前輩京劇大師的孫子曾孫都在幹什麼?

梅瑋


梅瑋——四大名旦之首梅蘭芳曾孫


“男的幹不過梅蘭芳,女的幹不過劉喜奎。土都到這兒了。”晚年的譚鑫培,有次談到異軍突起、聲勢幾乎壓倒自己的新秀梅蘭芳,一邊指著自己胸口,一邊忿忿地說。

梅瑋體胖,但扮上《貴妃醉酒》的楊玉環,做幾個“海島冰輪”的身段,很有點兒曾祖梅蘭芳先生的意思。

梅瑋從小就被送往少年宮學《二進宮》,但和自己的祖父、著名工程師梅葆琛先生一樣,他不是梨園行的,而是北大中文系的高材生。現在梅瑋在護國寺梅蘭芳紀念館工作,他時常粉墨登場,為參觀的朋友露兩手。

為適應新時代,梅瑋和家人成立了梅氏傳媒有限公司,開設了微博賬號,通過巡演和互聯網宣傳梅派藝術。

2015-01-16 來源:時尚集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