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化骨鱔吃腐肉長大的有劇毒!真是這樣嗎?科學解釋在這裡

之前我寫過一篇文章,介紹了關於鱔魚的坊間傳聞,說的是鱔魚望月的老俗話,最後證明不過是鱔魚缺氧的時候露出水面吸氧而已。在農村還流傳著關於鱔魚的另外一種傳說,就是化骨鱔吃腐肉,身有劇毒,人吃了會中毒死亡,如果被捕獲到這種鱔魚的話,最好還是放生為好,不能吃。

闢謠:化骨鱔吃腐肉長大的有劇毒!真是這樣嗎?科學解釋在這裡

其實這個老俗話主要觀點有兩部分,一是鱔魚吃腐爛的東西,二是生長年限比較長的鱔魚有毒,最好是不要吃。下面我具體從這兩個方面來分析,如下:

1,鱔魚吃腐爛的食物:鱔魚屬於食肉魚類,性格非常生猛,在淡水養殖中,成年的鱔魚幾乎處於食物鏈的頂端,稻蝦田和塘口以及溝渠裡面的活物,幾乎都是鱔魚的天然餌料。我們平常給鱔魚投食的餌料主要都是鮮活的餌料,比如螺螄,蚌殼,小魚小蝦以及很多大小不等的浮游動物,要麼就是新鮮沒有發黴腐爛變質的動物性餌料,比如各種家禽牲口的下腳料,以及冰凍的魚肉等等。由上面可以看出鱔魚在絕大部分情況下,都是吃的沒有腐爛變質的餌料。但是鱔魚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又是吃腐爛的生物屍體的。這個特殊情況就是鱔魚在幾度飢餓的情況下和食物幾度缺乏的情況下,才會吃腐爛變質的餌料。和小龍蝦一樣,在極度飢餓的情況下,鱔魚吃腐肉,還會自相殘殺,大鱔魚吃小鱔魚。但是畢竟這屬於特殊情況。

闢謠:化骨鱔吃腐肉長大的有劇毒!真是這樣嗎?科學解釋在這裡

腐爛的魚肉

水生魚類吃腐爛的生物屍體,在東南亞和我們這邊的一些小說裡面比較常見,記得很多小說和電影裡面,都會有這樣的經典橋段,就是將活物放在一個大籠子裡面,然後放入水下面,讓水裡的食肉性魚類,不停的攻擊活物,等活物死亡之後,這些魚類會瘋狂的攝食活物的屍體上面腐爛的肉,由於不給這些魚類任何其他餌料,所以這些食肉性魚類指會吃腐爛的屍體,據說這樣餵養的魚類長得快,而且長的非常大。據說魚肉非常好吃,但是有毒,人吃了會死亡。這個傳說我不知道真假,反正我是從來看見過的,根據我的分析,可能源於普通人對鬼神的敬畏才會形成這種說法。不過鱔魚吃腐肉還是真實存在的,但是吃腐肉對鱔魚本身來說,有很大的危害,這就是我們要說的第二點。

闢謠:化骨鱔吃腐肉長大的有劇毒!真是這樣嗎?科學解釋在這裡

2,生長年齡比較長的鱔魚最好不要吃,因為有毒:無論鱔魚是否吃腐肉,自然環境下生長起來的大規格的老鱔魚體內都含有大量的毒素和寄生蟲。這個其實是很好理解的,鱔魚生活在自然水域裡面,沒有人工干預的情況下。水體沒有經過長期持續的消毒殺菌處理,水裡裡面含有大量的有害病菌和大量的寄生蟲。以及其他有害物質,典型代表就是重金屬離子和農藥殘留物,還有大量的有機質聚集在水體裡面在缺氧環境下,會生成大量的硫化氫,亞硝酸鹽,有機磷和分子胺的等有害物質。這些有害生物和有害物質的存在,會導致鱔魚生長不健康,有可能出現頭大身子小的情況發生,而且硫化氫和亞硝酸鹽的濃度過高還會導致鱔魚的神經系統麻痺,容易引起鱔魚死亡,而各種病菌和寄生蟲會導致鱔魚生各種病,嚴重的也可以引起死亡,重金屬離子和農藥餐禮物被鱔魚吸收後留在身體裡面無法降解,會形成富集效應,也就是說這些毒素在鱔魚體內會越聚越多,即使不死,這些鱔魚也成了毒鱔魚,被人吃了之後可能會導致人體重金屬中毒。

闢謠:化骨鱔吃腐肉長大的有劇毒!真是這樣嗎?科學解釋在這裡

頭上的包是亮點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沒有,哪些被稱之為化骨鱔的大鱔魚,頭部往往會長兩個大包,除開迷信的說法不談之外,其實這些包就好比人類身上的腫瘤一樣,屬於病理性的具體變現,本質上就是有毒物質,一般有經驗的農民朋友和養殖戶捕獲到這類鱔魚之後都不會販賣也不會自己吃掉,大部分時候都會放生。這種做法是正確的,因為這些鱔魚體內聚集的某些有毒物質即使是在高溫烹煮之下,也是無法去毒的,比如重金屬離子,怎麼烹煮還是會留在鱔魚體內,被人體吸收之後會轉移到人體內聚集起來,最終會導致人體重金屬中毒。

上面我具體分析了關於化骨鱔形成的原因,主要原因還是兩方面的一是鱔魚吃的餌料方面出了點問題,其次是鱔魚所處的生態環境除了問題,要想杜絕人工養殖條件下化骨鱔產生的概率,就必須從這兩方面入手。

闢謠:化骨鱔吃腐肉長大的有劇毒!真是這樣嗎?科學解釋在這裡

具體的解決思路如下:

1,餌料投餵方面:鱔魚屬於食肉性魚類,性格兇猛,主要以各種小型的魚蝦類以及大量的浮游動物為食。養殖戶常用的鱔魚餌料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鮮活的動物性餌料,具有代表性的包括螺螄,河蚌,蚯蚓,水蚯蚓,黃粉蟲,蒼蠅蛆等等。其次是新鮮的肉類,比如各種魚肉,螺螄肉和河蚌肉,家禽和家畜的下腳料等等。這些動物性餌料最主要的一個特點就是新鮮,沒有腐爛發黴變質,也就是說不是腐肉。人工養殖條件下,養殖戶大多數時候都會想盡一切辦法,來獲取上述的餌料,根據實際情況來看,養殖戶用心培育上述餌料,基本上可以滿足鱔魚生長繁殖過程中的所有事物,保持餌料來源多樣化是關鍵。在缺乏鮮活餌料的情況下,養殖戶還會收購哪些冷凍保存良好的肉類來投餵給鱔魚吃,一句話儘量保證鱔魚不吃腐爛的肉類。

闢謠:化骨鱔吃腐肉長大的有劇毒!真是這樣嗎?科學解釋在這裡

餌料投餵是關鍵

這裡就要求養殖戶加強管理,注意餌料投餵充足豐富,保證鱔魚不餓肚子,這樣鱔魚就不會吃腐爛的肉類。也就不會出現高溫天氣下消化不良的情況發生,也就不會出現腸胃疾病,由於腐肉裡面含有大量的有害病菌和寄生蟲,鱔魚在飢餓去情況下吃了會導致各種各種疾病,同時會被寄生蟲寄生。

2,鱔魚生態環境的保護和維護方面:除了保證鱔魚餌料充足之外,還要確保鱔魚生態環境正常健康。養殖水體正常健康的標準是要求水體溶氧量充足,水質清新,水藻和浮游動物豐富,有機質在有氧環境下正常降解。這樣一方面可以確保鱔魚的天然餌料充足,不會出現餓肚子的情況發生,其次還會減少有還病菌和寄生蟲的大量滋生,防止鱔魚被病菌和寄生蟲感染治病,引起死亡和營養不良。

闢謠:化骨鱔吃腐肉長大的有劇毒!真是這樣嗎?科學解釋在這裡

對於水體裡面的農藥殘留物和重金屬離子的汙染,養殖戶的防止措施是儘量減少農藥使用次數,同時儘量少用含重金屬離子的化學藥品,比如硫酸銅溶液,高錳酸鉀,過硫酸氫鉀複合鹽等等。這樣從源頭上杜絕了這兩類有害物質的滋生。其次最好在管理過程中做好水草的移栽工作,鱔魚養殖需要的水草主要包括水花生和水葫蘆兩類。其中水花生生長繁殖快,而且盤根錯節,會額外增加許多空隙,給鱔魚提供了很多很好的棲息活動的地方。而水葫蘆是所有淡水水草中吸汙能力最強的水草,尤其是對重金屬離子和農藥殘留物的吸收能力非常強悍。因此在鱔魚養殖過程中,這兩種水草是養殖戶使用最頻繁的,不過要注意水葫蘆移栽的時候,做好大量滋生的防備工作,以免出現爆塘,覆蓋整個水面的現象發生。

闢謠:化骨鱔吃腐肉長大的有劇毒!真是這樣嗎?科學解釋在這裡

硫酸銅溶液

小貼士:關於望月鱔的說法正確的及時應該死生長年限比較長的大鱔魚,而且頭上長了兩個大包的,才是望月鱔。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會發現比較稀有的紅色鱔魚和白色鱔魚,這些都是基因變異造成的,除了顏色之外,其他方面與普通鱔魚沒有兩樣。不過由於稀缺性,這些鱔魚往往被人拿去當寵物養起來,而且賣給別人,價格還不低。

闢謠:化骨鱔吃腐肉長大的有劇毒!真是這樣嗎?科學解釋在這裡

變異的紅鱔魚

總結:

我本人的觀點是這樣的,關於化骨鱔的說法,除了上面的分析之外,更多的還是人們處於對生長年限過長的生物一級鬼神的一種天然的敬畏之心。我記得小時候,所謂年久成精就是這個道理,用靠譜的方法來說這些生長年限長的頭上長包的化骨鱔,由於體內含有大量的重金屬離子,而且高溫烹煮都無法消除,因此還是建議不吃,捉住放生才是最好的處理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