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售賣,農業怎麼提高附加值?

夢裡花籮


大家好!農業要實現自身的價值,現在除了售賣,還有很多途徑的!

靠售賣來實現農業的價值,是傳統農業的做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也帶動了其它產業化的飛速發展,特別是農業!以前都是傳統農業,如今依靠互聯網的農業,把農業帶向了另外一個天地,農業產業化一條龍,特色農業產品,新型農業等!除了單純的生產,加工製作也做得有聲有色!這樣農業的附加值也是成倍的增長!


輝哥42


大家好!我是農村豔豔姐,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農業怎樣提高附加值,就只能走深加工這樣路,自產自銷,自己加工。首先要有質量好的農產品。利用各大網絡平臺瞭解並接受它。比喻我們這裡主要是產稻穀,廣積四號,優質稻,飯特別好吃,軟糯,帶著香味。我前不久賣稻穀才126元一百斤,如果加工成大米可以賣3元一斤,一百稻穀可以加工60斤大米,也就有180元比賣稻穀要強多了,米糠還可以餵雞,做其他的飼料,是無添加的,餵養出來的雞,特別好吃,肉質鮮香,吃著也放心,現在的人特別講究吃,只要是好東西,很多人不會在乎價格。特別是這次的疫情發生之後,很多人開始嚮往農村,新鮮的空氣,無汙染的山泉水,還有農民自己種的綠色有機蔬菜,是城裡人用錢都買不來的。農村裡的有機蔬菜吃不完,可以加工成壓縮蔬菜,有的小孩不願意吃蔬菜都是買的壓縮的蔬菜乾,吃起來脆脆的,口感特別好。如果把蔬菜經過深加工,價值肯定要提高很多。現在很多農產品如果生產過剩只能倒掉。農民的一年就沒有收入,如果能把他們加工下,不僅能保存久一些,還可以增加附加值,何樂而不為。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都是農業的發展方向。也是農民朋友的希望。謝謝大家的分享!





農村豔豔姐


我是生於農村、工作在農村的閒來吹殼子,歡迎您和我一起關注三農。

關於提高農業附加值,除了售賣我覺得還有以下幾個方面:

1、農產品深加工。可以對生產的農產品進行深加工,把農產品變成工業產品。這種深加工可以大幅度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舉一個簡單例子,比如蘋果如果統一收購可能就2元一斤,但是如果加工成蘋果醋,單價就可能一二十一瓶,蘋果的附加值就提高了。

2、附加概念。很多農產品在附加了概念之後,身價倍增。這種增加的價值,就是概念的附加值。比如普通的大米可能就3到5元一斤,如果給大米附加上富硒產品,可能富硒大米就價值30元一斤。

3、與服務業結合。可以結合觀光農業、採摘農業等模式,可以提高附加值。比如你平時買的黃瓜2元一斤,但是到農莊採摘新鮮黃瓜,可能就會3元一斤。


閒來吹殼子


  加工農業是指生產可用於農產品深加工的農作物和進行農產品加工生產的產業的總稱。發展加工農業可以有效地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幫助農民提高收入,也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要途徑。

  在我國普遍存在著農產品賣難的問題,很多地區的農戶雖然有很好的農產品卻找不到賣家或者只能低價出售給收購商,因而出現有的農戶增產不增收的尷尬局面。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正是解決這一難題的有效措施。

  目前,在我國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不僅極其必要,而且有著廣闊的市場空間和巨大的發展潛力。 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可以開拓農產品的新市場,為農業的發展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食物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不僅要吃飽,更要吃好,吃的營養,吃的健康。高檔食品,保健食品、無公害綠色食品尤受人們喜愛。從國內市場看,在大中城市形成了對綠色食品的旺盛需求,綠色食品的售價高出普通食品50%至1倍以上,在國際市場上,高檔的食品加工產品也為人們所看好。因此發展加工農業是具有很大潛力的。同時,我國加工農業的發展水平遠低於世界水平,因此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僅以食品為例。據介紹,發達國家食品工業產值約是農業產值的1.5~2倍,而中國食品工業產值還不到農業產值的1/3;發達國家農產品加工率達到80%以上,中國農產品加工率只有45%。提高農產品加工水平是提高我國農產品國際競爭力,打入國際市場的保證。

  加工農業是實現我國農業產業化的必由之路,現我國壽光等地在農產品加工業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發展,大大提高了當地農產品競爭力,打開了國內外市場,有效的改善了當地農民的生活水平。相信經過我國農產品加工技術和設備的不斷提高,我國農產品加工行業會更加成熟,為我國現代農業助力。





木原園


農產品的價格是隨著市場價格而波動的,同類的產品很難在大環境的條件下在價格上佔據優勢。

比如說到西瓜的價格,當市場大宗農產品批發價格在1元左右時,那麼一般情況,市場零售價格在2元左右,如果遇到上市高峰,那麼批發和零售價格則很快就下滑,當產地批發價格不足以支撐生產成本(包括用工等),那麼農戶只有讓西瓜爛在地裡,而市場零售價格有可能還是在2元左右,也就是說,這個2元是維持從運輸、銷售方面的基本成本的。



瞭解了這些,那麼你就有可能明白為啥農戶那裡遍地都是不值錢,而超市、市場上的價格還是比較貴了!

在這裡我再談談如何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

這裡簡要介紹一下,個人認為,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有兩個概念。一個是可見的,一個是不可見的。



先談可見的,比如對產品的包裝、對產品的加工、對產品質量品質的提升、對產品產地的宣傳等等,都是一些提升產品知名度,市場認可度等方面的工作。如果有更好更強的技術,開發一些加工產品,比如做成飲料、果乾、提取天然成分等等。這些都是可以提高產品的附加值,但同時也加大了成本。



再談不可見的,相對於可見的而言,不可見的常常集中在採用一些栽培技術、高品質,抗病的品種,一些省工的栽培方法和品種上。



比如這幾年大家逐步認識和關注的省力化栽培。我在這裡以甜瓜白富美為例,簡要介紹一下。栽培白富美甜瓜,一是該品種優良的抗病抗逆特性,高產優質,易於管理;二是採用地爬式粗發管理;三是採用草莓套種,當然也可以單獨栽培;四是無可比擬的早熟性,22-24天即可上市。採用這些特點和方法,那個都可以在生產中降低成本,基本上可降低各種成本60%左右,這些折算下來,也是降低了成本,增加了產品的附加值。

歡迎關注果農之友馬博士,歡迎大家多提寶貴建議!


瓜農之友馬博士


你好:農產品除了售賣,怎麼提高附加值?這個問題是廣大農民群眾一致關注的問題之一。因為產後直接售賣,產值很低。投入與回報持平,出現了種植農產品不花算的現象,嚴重挫傷了農民種地的積極性。怎樣才能有效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讓廣大農民朋友們增加收入。我想注重抓好以下幾點:

一是由國家和科研單位,大專院校連手對農產品附加成什麼產品進行技術分析和研究。如:現在市場上有很多農產品進入了深加工,有些農產品進行精細分揀,分等級出售,有些農產品裝入保鮮袋或包裝盒上市,這些都提高附加值的成功經驗,值得很多農村農民兄弟姐妹們學習借鑑。

二是要以一個村或幾個村聯合為單位進行農產品附加值提升工作,要形成一定規模,眾人拾柴火焰高。形成規模才能夠實現價值最大化,才能發展起來。個別農戶無法實現附加值產業的發展,也做不大做不強。

三是農產品要有大戶或專業合作社集中連片種植一種產品,可以分析研究如何產後加工,提升產品的競爭力,增加產品附加值。

四是深入開展市場調研,掌握市場需求情況,確定調整種植業結構調整計劃,為產後加工成什麼產品做出科學的選擇。

五是加強與電商平臺合作,擴大市場份額,搶佔市場先機,適時對外發布信息,提升產品附加值。


張才凹


除了售賣,農業還有很多非常精妙附加值可以提高,很多人都已經做出來了,收入比之前翻了幾倍。

第1想法:農業旅遊的發展,像日本這幾年流行的,把稻田設計成好看的形狀。把農村建設的更加漂亮。單單農田圖畫這一塊,就提升了很多旅遊的價值。

第2想法:農村秸稈回收利用,比如很多人把稻草收集起來,做成各種各樣的稻草人。出賣給各個旅遊景區,小公園。成本低,製作簡單,變廢為寶,創造了不一樣的價值。

第3想法:把農田當成開心農場來打理,一塊一塊出租給那些城市很少看到農田,不能體味農作物生長的小朋友的家長。星期天或者是放假期間,小朋友可以上自己租的菜地裡施肥或澆水,收穫的時候自己可以動手採摘,平時農田主可以幫忙打理。這樣既提升了農田的利用價值,又讓城裡的小朋友能接觸到大自然,能感受到萬物的生長。

提升農業附加值想法很多,思路也很多。只要多想多看多做,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hg侯哥


很高興為您回答問題:

如今休閒農業已經成為了一個熱潮,休閒農業能夠延長農業的生產鏈,實現農業、農村、農民價值的再創造,這可以說是三位一體的農業附加值提高方式。通過農業產業鏈的延伸,價值的再創造,能夠進一步對農業的價值進行挖掘。

2015年的1號文件提出推進農村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融合發展,這樣才能夠增加農民的收入。但是要實現收入的增加,就需要延長農業的產業鏈,提高農業的附加值,具體體現在:積極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生態休閒旅遊觀光以及文化價值教育。

與此同時,要加大對於鄉村旅遊休閒基礎設施的投入,包括線上線下營銷能力的提高。當然,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的同步在線也是不可或缺的。

這裡舉一個例子,浙江安吉是中國美麗鄉村建設的發源地,這個地方的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做得非常好,他們以前的主產也是燒石灰。特殊之處在於安吉是黃浦江的源頭,當地為了保證上海人民的飲水安全健康問題開始做產業轉型。當地政府的具體措施是以安吉是黃浦江的源頭為主打的賣點,接著再通過相關的規劃設計和相應的宣傳,把上海人拉到安吉來休閒旅遊,現在不僅僅是上海人喜歡到安吉去旅遊,也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遊客。

鄉村旅遊和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結合主要是體現在,第1個是挖掘農業本身的賣點和消費者的需求,抓住消費者消費迴歸自然的需要。農業和第二產業的結合,主要是產品的加工和精細化生產。農業和第三產業的結合,是包括互聯網的營銷和文化創意產業的挖掘,具體可以體現在產品包裝的創意上以及和消費者休閒體驗活動的融合。


北岸木子在這裡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共同討論這一話題。


北岸木子


每年的開春頭號文件都是有關農業方面的,特別是提高農民收入,提高農業方面的附加值更是讓人值得關注。

提高農業附加值這個事情,農業部在2016年10月印發了《關於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政策措施的通知》,《通知》明確要求,進一步將政策細化實化,推動財政、稅收、用地、金融、基本建設、用電等扶持政策落實到位。積極推動探索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多種方式。大力推動培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多元主體。重點支持帶動或輻射農民分享二三產業增值收益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龍頭企業,強化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基礎作用,支持農民創業創新特別是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創新,積極發展行業協會和產業聯盟。著力推動建立農村產業融合多形式利益聯結機制。積極推動創新發展訂單農業,建立穩定購銷關係,鼓勵發展股份合作,強化工商企業社會責任,強化龍頭企業聯農帶農激勵機制,健全風險防範機制,加強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體系建設等形式利益聯結機制。認真推動實施農村產業融合試點示範工程。

近年來,農村一二、 三產業充分開發農業的多種功能和多重價值,通過產業間相互滲透、交叉重組、前後聯動、要素聚集、機制完善和跨界配置,交叉融合成新技術、新業態、新商業模式,使綜合效益高於每個單獨的產業之和,並將農業流出到工商業的就業崗位和附加價值留在本地、留給農民。目前有四種融合模式。

1.同一新型經營主體、同一農產品品種在同一區域內,推進農業一產向二三產業自然延伸。主要是引導農民以資金、土地經營權、交售農產品入社或入股的方式組建合作社發展加工流通。現在很多鄉鎮一級在國家第二輪土地確權後,很多人外出務工,後就將確權的土地交給鄉鎮來流轉,流轉後成立合作社,交給經過培訓的新型職業農民來主導經營,提高附加值。

2.不同經營主體如農產品加工流通企業向前延伸建設基地帶動農戶,向後延伸發展物流和營銷體系。企業向農戶和新型經營主體注資,農戶向農民合作社和企業注資或以土地經營權入股。企業、合作社和農戶將長期形成的訂單關係、契約關係固定下來。比如某個農業龍頭企業在農村建設基地,向農民提供農資投入品和技術服務,由農民種植後交給龍頭企業來進行加工銷售,以此提高農業附加值。

3.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將一二三產業在自身內部融為一體,打造農業與文化生態休閒旅遊融合發展新業態。具體的解讀就是成立休閒農莊,休閒農莊提供農產品採摘、農耕文化體驗、餐飲、特色民宿等服務,和旅遊公司、拓展機構公司、親子教育體驗公司等等合作引流

來帶動農業增收。

4.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向農業各個環節滲透融合,將產業邊界逐步模糊化。將“農業大數據”和“互聯網+”等新代信息技術向農業生產、經營、服務領域的滲適,發展農村電子商務、農商直供、產地直銷、社區支農、會員配送、個性化定製等新型經營模式。運用農業物聯網硬件設備採集數據,形成可追溯體系,提高農產品食品安全,打造品牌化農產品來增值增收。


老段侃農


日前,國內某水果電商推出了*甜度值的鮮橙預售。電商通過光譜測甜儀進行分揀定級,每顆橙子都創新性地被貼上了明確的甜度值數字標籤。該電商不參與上游種植,而僅為農戶提供產後服務,橙子採用統一品牌,通過O2O方式銷售,銷售收入雙方分成。

  長期以來,國外農業服務機構可對每一顆水果的品質、大小、規格進行分類篩選,同一級別的各項指標均相同,售賣通常能以“個”為單位。相比之下,國內不缺優質的農產品,但缺少後期的分揀、定級和營銷服務,品質通常參差不齊,大多隻能論斤出售。產後加工、儲藏、銷售等環節損耗嚴重、效率不高,已成為農業產業發展的“軟肋”,而這些環節的服務恰是農產品實現高附加值的關鍵。

  目前,我國農業社會化服務的供求結構不合理,多元化需求尚難滿足。統計顯示,農戶對社會化服務需求度*的是信息服務、金融服務、銷售服務,集中在“後半段”;而農戶現實中接受外部服務*多的則是技術指導與培訓、農資購買服務,集中在“前半段”。可見,服務的供給與實際需求未能合理匹配。

  與國外不同,我國農業服務業多重視產前、產中服務,對產後服務重視不足。目前,農業產前的種苗繁育、農資供應等服務領域已經高度成熟,農業產中*急需、勞作程度*繁重的農機作業、病蟲害防治等服務有了很大發展,但農業產後的服務仍很薄弱。對農戶來說,地是租的、人是請的、機械是僱的、農資是批發的,已完全實現社會化服務。但銷售卻往往不能體現優質優價,因此農產品“後半段”服務更顯重要。

  隨著農村勞動力大量外出、各類資本爭相下鄉務農,我國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前景被持續看好。現代農業是一個永不衰退的行業,農業產後服務業也完全能夠做成“百年老店”。季節性影響大、流通儲存要求高等特徵對農業產後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以服務的規模化來彌補經營的細碎化應當是農業產後服務業發展的方向。我們期待隨著國家對“三農”扶持政策的深入,現代農業穩定高收益的吸引,農業產後服務這片“藍海”被越來越多的市場主體所認識和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