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過的盧馬的人都死了,劉備為何沒事?

Avrola™


自古英雄有三樣東西:寶劍配強者、良駒擇明主、美女愛英雄。

千里這種動物不但耐力好、速度快,並且還很有靈性,非明主不伺候,所以即便那些抓過這匹千里馬的人,但無法控制它全都被剋死。

為什麼說的盧馬有靈性?

因為在劉備還未與曹吳三分天下之時,的盧就已經選擇了劉備跟隨到死。馬的脾氣也跟人一樣,能力越大脾氣越大,而作為這種良駒,沒有王者之氣的人騎上它就會被剋死。

《三國演義》裡面說,此馬眼下有淚槽,額邊生白點,這種相貌換做人就是哭相,在馬臉上也是克主人之相,也就劉備這種有王者之氣的人才不怕被克,天生命硬嘛!

的盧馬克主人,在三國裡面也是有依據的:

  • 的盧原是張武的坐騎,兩軍交戰時,他被趙雲一槍就給弄死了。

  • 後來劉備派龐統出征,讓他騎的盧,而龐統也就坐上這匹馬後,在落鳳坡被亂箭射死。

騎過的盧的都慘死, 而劉備不但沒事,關鍵時候的盧還救他一命。

劉備被劉表夫人所害,設局在襄陽謀害劉備,在寬數丈的檀溪河岸,劉備覺得自己肯定會死,因為前有溪水湍急,後有追兵將至。

誰知危機關頭,的盧馬一躍而起直接奔到對岸,讓劉備逃脫,所以這馬在關鍵時候救了劉備的命,也說明它不但不克劉備,懂得擇明君而事。

那為什麼的盧會選擇劉備呢?

  • 原因一、劉備生性善良、為人正直、忠義。

劉關張桃園結義世人皆知,劉備待兄弟二人重情重義,關羽被東吳設計害死,劉備不顧他人勸說,硬是舉全國之兵與東吳速戰,這也導致蜀國亡國,但劉備也未曾後悔過。

不僅對待關張二人重情義,劉備對下屬也是謙和、寬厚,所以的盧才不會克劉備,動物是有靈性的,它懂得應該選擇什麼樣的人。

  • 原因二、劉備性格溫柔,與剛烈之馬合稱。

中國自古就有陰陽之說,不管是人還是動物在一起,一陰一陽、一剛一柔才是中庸之道,陰陽並存貼合自然。

劉備的性格柔和,性格剛烈的的盧能在他身上找到一種舒適感,它自然喜歡劉備。

  • 原因三、天下之主,王者之氣。

的盧很早就看中劉備有成為帝王的命運,所以它很早就選擇了劉備。我們世人居家建房時也會請風水師傅選個福地,螞蟻也會選擇離水遠地勢高的地方,而作為有靈性的的盧當然也會選擇有帝王之相的劉備。

這跟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君而事是一樣的道理,的盧乃千里馬,常人難以馴服,但在真龍天子面前,它遇到了真主,所以也變得服服帖帖,好生伺候劉備。

曹操就曾誇過劉備:“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所以的盧選擇救劉備也是它具有別人無法擁有的見識,劉備也才會起的盧而安然無恙。


大國布衣


在三國中,劉備有一匹寶馬叫的盧馬,據說這匹馬妨主,除了劉備之外,騎過這匹馬的人都死了,特別是龐統就是因為騎了的盧馬而命喪落鳳坡。那麼,為何唯獨劉備也騎了這匹的盧馬就沒事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一二。



伯樂在《相馬經》中寫道:“的盧,馬白額入口至齒者,名曰榆雁,一名的盧。奴乘客死,主乘棄市,兇馬也。”所謂的的盧馬就是額上有白色斑點的馬,古人認為的盧馬是兇馬,妨主,不能騎此馬。然而,三國的劉備就有這樣一匹的盧馬,不僅沒有妨主,還在關鍵時刻救了劉備一命。

據陳壽的《三國志》記載,當年,還是屌絲的劉備在被呂布打敗後,如喪家之犬的劉備只好投入了曹操的懷抱,兩人相談甚歡。曹操一開心就將自己的的盧馬送給了劉備,劉備欣然接受,並且一直作為自己的坐騎,曹操難道真的就這麼好心嗎?實則不然,曹操送馬看似是在拉攏劉備,但是的盧馬“妨主”的傳言,曹操作為富二代見多識廣,應該也是知曉的。那麼,這樣看來曹操送一匹兇馬給劉備,顯然是為了坑劉備呀!



然而,曹操是萬萬沒有想到,這匹的盧馬不僅沒有妨主,反而救了劉備一命。話說,當年劉備投奔劉表後,由於干涉劉表家事,被蔡夫人和蔡瑁所忌恨。後來,蔡瑁設計謀害劉備,但消息走路,劉備得到消息後,立馬跑路。由於劉備慌不擇路,騎著的盧馬到了檀溪邊。而此時追殺劉備的追兵馬上就要趕到,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間,劉備的盧馬忽然從水中湧身而起,一越三丈,飛上對岸,擺脫了追兵,救了劉備一命,的盧馬完成了其一生最富傳奇的表演,也成就了的盧馬“義馬救主”的千古佳話。



再後來,劉備派龐統入蜀攻取益州,劉備看到龐統的坐騎瘦弱,為了表現自己對龐統的重視,就將自己的坐騎的盧馬贈送給了龐統。然而,這個龐統就是一個倒黴蛋,騎著劉備的的盧馬還沒有嘚瑟兩下,就中了埋伏,被敵人誤以為的盧馬上之人就是劉備,被亂箭射成了刺蝟。可以說,龐統就是因為的盧馬而死,真的應了“的盧馬妨主”的傳言。那麼,劉備也騎了那麼久,為何就沒有事呢?

我們不妨從劉備的創業史中發現端倪,劉備先是救援陶謙,陶謙不久就病死了;緊接著,呂布攻取徐州,劉備暫時投靠呂布,很快呂布就被曹操擒殺;隨後,劉備又投靠袁紹,袁紹在官渡之戰後,一敗塗地;最後是劉備投奔劉表,劉表不久之後也病死了。於是,專家認為的盧馬“妨主”不假,但是劉備更毒,跟誰誰死,他是妨人,所謂以毒攻毒,最後劉備就安然無恙了。

總之,古人所謂的“的盧”妨主,純屬就是迷信,只是因為很多事情就是那麼湊巧,於是大家最後就將其聯繫在了一起,並且越傳越玄,而無辜的的盧馬就只能背“妨主”的鍋了。各位,你們認為呢?


密探零零發


的盧妨主,大多數人,是看《三國演義》瞭解的。


在回答問題之前,先說一下的盧馬的大概情況:劉備依附劉表,劉表手下的降將張武,陳孫在江夏叛亂。劉備帥軍討伐。一眼相中了張武的坐騎——的盧馬。趙雲三個回合挑了張武,將的盧馬搶來獻給劉備。之後班師襄陽,劉表見此馬不凡,也非常喜歡,劉備將馬轉送給劉表。

劉表的謀士蒯越聽其兄蒯良(會相馬)說過的盧馬的特徵:“眼下有淚槽,額邊生白點,名為的盧,騎則妨主。”建議劉表不要騎乘。劉表又將馬還給了劉備(有點不仗義哈~)。

劉表賓幕伊籍當時在場,將此信息告知劉備,劉備很不在乎,用他的話說“但凡人生死有命,豈馬所能妨主哉!”

後來蔡瑁設計殺劉備,將劉備逼到檀溪,一度讓劉備也認為它是妨主的。關鍵時刻,的盧馬越出檀溪,不但救了劉備一命,還將劉備駝到水鏡莊,知道了伏龍鳳雛之名。

再後來劉備入川攻取雒城時,鳳雛龐統馬劣(有可能是預警),將龐統掀翻。劉備出於關心,和龐統交換馬匹,結果龐統死於落鳳坡。


的盧馬一共四個人騎乘過,(或許還有,不然張武從哪得的?)張武被殺,劉表不久也病逝,龐統更是死於亂箭之下。唯獨劉備沒事,不但沒事,還得到謀士,當了皇帝,活了六十多歲。

那麼的盧究竟妨不妨主呢!用劉備的話說,生死有命,關馬什麼事情呢?這樣的回答想必大家也不會滿意,那麼再說一種可能,看看這種解釋合不合理一些!

評書藝術家袁闊成老先生給了一個解釋。當時蒯越給劉表解說的盧妨主的時候,話沒說完。沒說的就是,妨主歸妨主,但是一旦碰到帝星,不但不妨,還旺主。因為劉表不可能當皇帝,所以就沒說。陳武、龐統、劉表都沒有帝王命,騎上都死了,劉表作為一方諸侯,福源深些,沒有立刻死去,而是病了死。這種說法也是有些依據的,見《三國演義》原著第三十四回,劉備躍馬過檀溪的時候,引用了一段蘇軾的詩詞,全詩就不說了。撿兩句主要的:

西川獨霸真英主,座下龍駒兩相遇。

我是虹貓大俠,感謝您的閱讀、點贊、評論、關注!

虹貓大俠


在三國裡,的盧馬跟赤兔馬一樣,也是難得一見的寶馬,日行千里,渡水如履平地,它的主人是劉備。雖說如此,但是的盧馬跟赤兔馬不一樣,它的名聲很不好。劉表帳下有個叫蒯越的人,曾借他哥哥蒯良的話說,的盧馬眼中有淚槽,額上生白點,有“妨主”之相。也就是說,的盧馬會剋死自己的主人。

蒯越說的話很有道理,因為在演義中,騎過的盧馬的張武和龐統都死了,甚至連打算搶奪的盧馬的陳孫也死了。然而,劉備得到的盧馬之後,不但沒有被剋死,反而被它給救了一命。

那麼,騎過的盧馬的人都死了,劉備為何卻沒事呢?下面我將根據演義的記載,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不是的盧馬有問題,是騎的盧馬的人有問題。

張武和陳孫,本來是投靠了劉表的,誰知道他們非但不知反省,反而在江夏擄掠人民,打算起兵造反,跟劉表對著幹。當時劉備到了荊州,劉表對他甚好。劉備一聽到這個消息,當即請命要去平定叛亂。劉表隨後撥給了劉備三萬精兵。劉備領著兵馬,帶著關羽和張飛,就去討伐張武和陳孫二人,張、陳二人迎戰。

劉備看到張武騎的馬後,當即驚歎道:“此馬必能日行千里。”語音一落,趙雲挺槍進攻張武,張武縱馬來迎,結果不到不個三合,就被趙雲一槍刺落馬下。趙雲殺死張武后,打算將的盧馬牽走。陳孫看到後,立即追擊趙雲,想將的盧馬奪回。張飛大喝一聲,手持丈八蛇矛,將陳武刺死。

張武和陳孫要是棄惡從善,不要去做那些傷天害理的事,劉備自然不會去討伐他們,他們也就不會死了。由此可見,張武和陳孫並不是被的盧馬害死的,而是他們內心的貪慾害了自己。

當然了,龐統騎的盧馬會死,是他想以自己的死為代價,讓劉備起兵討伐劉璋。可見不是的盧馬害死了龐統,而是龐統害死了的盧馬。

其次,凡人生死皆有命,不是一匹的盧馬所能左右的。

話說劉備得到了的盧馬後,雖然也很想佔有它,但是他還是剋制了自己的慾望,將此馬獻給了劉表。劉表非常開心,樂悠悠地騎著它回到城中。劉表的謀臣蒯越看到後,問道:“此馬是何人所送?”劉表回答:“是劉玄德送的。”蒯越就說:“我去世的哥哥蒯良,是一個善於相馬的人,他曾經說過,的盧馬眼中有淚槽,額邊生白點,會妨礙主人的。張武就是因為此馬而死的,主公你千萬不要騎它!”

劉表這等庸俗之人,一聽到後,感到非常害怕,第二天就將的盧馬還給了劉備。劉備騎著的盧馬正要出城時,碰到了一個叫伊籍的人,他告誡劉備:“的盧馬,會剋死主人,不能騎。”劉備卻說:“每個人的生死,都是命中有定數的,豈是一匹馬所能妨礙的呢?”

不得不說,劉備說的話很有道理。一匹馬,會剋死自己的主人,顯然是一種迷信的說法,是不可取信的。對此,我還想說的是,劉表懼怕的盧馬,劉備不懼怕的盧馬,兩人的眼界和心胸,高下立判!

最後,的盧馬救過劉備的命,可見騎過它的人,有時還會“因禍得福”。

劉表手下有個叫蔡瑁的人,很怕劉備會影響劉表,改變劉表“立愛不立嫡”的決定,於是幾次三番想要謀殺劉備。幸好伊籍,提前將這個消息告訴給了劉備,劉備才星夜離開荊州,逃到了新野。蔡瑁得知後,又生一計,在劉備居住的地方,偽造了一首“反表詩”。詩云:

“數年徒守困,空對舊山川。龍豈池中物,乘雷欲上天!”

劉表看到後,當即大怒,不過之後猛然醒悟,覺得此詩必是有人偽造。蔡瑁一計不成,又生一計,打算讓劉表,以“公子年幼,恐失於禮節”為由,請劉備前來荊州。劉表不察,果然中計。

劉備沒有辦法,只好又前去荊州。蔡瑁暗中慶幸,讓多位將領,埋伏在劉備的附近。後來又是伊籍,將此事稟告給了劉備。劉備聽到後,騎著的盧馬,奪門而逃。蔡瑁則帶著五百軍士,追擊劉備。話說劉備騎著的盧馬,行了很遠路後,看到了前面有一條大溪,擋住了去路,眼看後面的追兵就要到了。劉備只得縱馬下溪,最終越過了檀溪。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玄德乃加鞭大呼曰:“的盧,的盧!今日妨吾!言畢,那馬忽從水中湧身而起,一躍三丈,飛上西岸。玄德如從雲霧中起。

總結

的盧馬,只是一匹馬而已,它怎麼有能力克死自己的主人呢?況且劉備有“天子之氣”,怎麼可能會被的盧馬克死呢?

那麼,大家怎麼看待此事呢?

專注三國史,喜歡三國的朋友,歡迎關注、轉發和評論!

元哥說三國


首先拋開《三國演義》故事情節真假的問題不說,就事論事,就以《三國演義》的內容來討論這件事。

在討論本題之前,先說兩個其他的例子。

第一個:很多人看過動漫《犬夜叉》,犬夜叉的父親犬大將有三把劍,分別是鐵碎牙,天生牙,叢雲牙。叢雲牙是一把霸道之劍,來自於黃泉,幾乎沒有人能控制住這邊劍,持劍之人都會被劍反噬,除了犬大將。為什麼?因為犬大將足夠的強,強到令叢雲牙也心甘臣服。


第二個:劉邦攻破咸陽,駐軍霸上。范增對項羽說“霸上有祥雲聚集,為天子之氣”。最終劉邦果然打敗了項羽,建立了漢朝。

我想借以上兩個例子回答一個這個問題。

第一個例子:只要你足夠強,就能臣服人所不能臣服的事物。的盧馬妨主,張武龐統先後死於馬上,但是劉備沒有。為什麼?劉備乃帝王之相,的盧馬妨主之勢,在劉備帝王之氣面前,也只能臣服。

第二個例子:君權神授,貴人自有天助。憑什麼劉邦頭頂能有龍氣聚集,八成是假的,這個事情自然為了神話劉邦,君權神授。同樣,的盧馬能飛躍三丈檀溪,只是羅貫中為了表明了劉備乃貴人,不該命絕於此的手法罷了。


以上僅為一家之言,如有不當之處,歡迎討論。


小鎮月明


一、的盧馬的真實性探究

的盧馬確實是存在,而且確實曾經是劉備的坐騎。

《相馬經》是春秋戰國時期孫陽(伯樂)所撰,是中國最早的相馬術著作;《馬政論》也是古代官方對馬政的重要論述;此二種對馬匹的專著中都有的盧馬的記載。


“馬白額入口至齒者,名曰榆雁,一名的盧”(《相馬經》); “顙上有白毛謂之的盧”(《馬政論》)。

可見,的盧馬的確存在,其還有一個名稱就是榆雁,而且有個顯著特點就是馬額頭是有白色的鬃毛。

西晉時期名臣及文學家、思想家傅玄曾作《乘輿馬賦》,裡面就描述劉備從曹操處得到一匹的盧馬;南北朝時期裴松之對《三國志》作注,就記載劉備曾經騎的盧馬越過檀溪,從而躲過劉表帳下蒯越、蔡瑁的加害。

可見,劉備確實曾經擁有的盧馬這種坐騎,至於兩處記載是不是同一匹馬,有待考證;最起碼證明《三國演義》中劉備的的盧馬不是無的放矢。

二、的盧馬妨主真假探究

《相馬經》與《馬政論》都認為的盧馬會對騎乘者帶來性命危險,是一種不詳的馬匹。

“奴乘客死,主乘棄市,兇馬也” (《相馬經》);“上有旋毛及白毛者,馬白額入口至齒者,謂之的吻,兇”(《馬政論》)。

換句話說,此種馬是誰沾誰倒黴,誰騎誰就死。甚至《三國演義》中由於陳武是的盧馬的主人,結果被趙雲一槍挑死;龐統替劉備騎了的盧馬一次,結果萬箭穿心而死。

那麼,的盧馬真的妨主嗎?所有古人都認為是誰騎誰就倒黴嗎?

筆者認為,的盧馬妨主之說太絕對了,存在以偏概全嫌疑。的盧馬毫無疑問是一種良馬,但每匹好馬都有自己的脾氣,的盧馬也不例外,應該屬於一種性子特別烈的馬匹。俗話說,好馬配好鞍。何況一匹好馬也要一個知馬懂馬之人來作為它的主人,當遇到騎術不好、又不懂馬的騎手,極有可能命喪其蹄下。

的盧馬向來有“妨主”之名,卻不曾妨害劉備,反而在檀溪救過劉備性命。唐太宗李世民就擁有許多名馬,的盧馬也是其中之一,也沒見李世民最終是死在的盧馬上。南宋詞人辛棄疾曾作詞要騎著的盧馬,“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難道他不怕功業未成,就命喪的盧馬下。

可見,的盧馬妨主之說也存在不實之處,不能絕對認為的盧馬是一種不祥之馬。吃飯也能噎死人呢,難道說吃飯就是一種不安全行為。


安定郡小書生


這當然是演義裡面特意安排 的情節,用封建迷信說明劉備是真命天子,得天獨厚,比別人運氣好。的盧馬讓他在蔡瑁手中逃脫大難不死,還因此碰到司馬徽知道了諸葛亮。此外,原文也說過了,的盧妨主只有一次。取西川時龐統騎它死於亂箭,以後就不會再妨劉備了。

文學作品安排這樣的情節是因為大眾喜聞樂見。簡簡單單的神化就形象的告訴了大家劉備非常神奇,不平凡,必能成大事。從文學創作來看,這比費勁還原歷史中劉備真實的的才能,性格,毅力要強多了,因為這些東西寫出來大眾也未必看得懂。


Su57


《三國演義》第34回講劉備得了張武的一匹寶馬,於是騎著回荊州城。劉表看到劉備得了這麼雄駿的一匹寶馬,稱讚不已,劉備就做個人情把這匹馬送給了劉表。劉表大喜,騎回城中。這時劉表的謀士蒯越對劉表說:“此馬眼下有淚槽,額邊生白點,名為 的盧 ,騎則妨主。張武為此馬而亡。主公不可乘之。”於是劉表就把這匹馬還給了劉備。後來劉備就一直騎著這匹馬。當劉備謝別劉表,前往新野駐兵時,劉表手下的另一個謀士伊籍對劉備說這馬是“的盧”馬,乘則妨主,勸劉備不要再騎了。沒想劉備對人生十分達觀,說一個人死生有命,不是馬所能妨礙的,就繼續騎著此馬。


後來在街上遇到徐庶,徐庶也告訴他馬是好馬,就是會防主,就建議他把馬先送人,等出事了在拿來騎,劉備當場就不高興了,我們知道三國演義裡劉備以仁義自居,向這麼損人不利己的事情,劉備能幹出來嗎,肯定不能,就不當一回事,這匹馬不到沒妨劉備,反而在檀溪救了劉備一命,後來在遇到劉備是又說此馬妨的動庸主,妨不動明公!!

  1. 一匹馬能左右人的命運嗎。肯定不能的,至於徐庶那樣說我覺得徐庶只是為了在劉備面前刷存在感,他想試試劉備是不是向劉表一樣的弱主,結果他是滿意的,感覺他的出現向毛遂自薦一樣的,至於其他人說的盧妨主,不過就是人云亦云罷了。騎過的盧的人死了就說妨主,太牽強了。有點說不過去。


  2. 的盧馬名氣太大,很多人都知道他雖是好馬,但是不吉利,然而得到他的人,一聽說妨主,難免心裡有陰影,誰都怕死,不想因為一匹馬而搭上自己的命,一匹馬而已,有它沒它都一樣,不能去冒險,萬的盧妨主一說的是真的,那這個玩笑就開大了,這是心裡作祟,要是學劉備不信也就罷了,誰騎都沒事,要是信了,難免心裡不踏實一天老想他會不會妨主啊,有些事很怪偏偏越來意越容易出事

我是小陳,多多支持關注。


漢中小陳


的盧,也稱"的顱"。此馬額上有白色斑點,故古人認為馬妨主。伯樂《相馬經》:“的盧,馬白額入口至齒者,名曰榆雁,一名的盧。奴乘客死,主乘棄市,兇馬也。”

三國時期劉備有坐騎“的盧”,馬為曹操所贈 ,奔跑速度飛快。《三國演義》中說,的盧馬原為劉表手下降將張武擁有。後張武造反,趙雲斬殺張武奪馬,劉備欲送此千里馬給劉表。劉表謀士蒯越認為此馬"眼下有淚槽,額邊生白點,名為'的盧',騎則妨主。"還以"張武騎此馬而亡"佐證,劉表就找藉口將的盧馬還給了劉備。

2."人中劉備,馬中的盧"。網絡配圖

劉表幕賓伊籍將此馬"妨主"消息透露給劉備,劉備卻不予採納。《三國志·蜀志·先主備傳》說:"荊州豪傑歸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陰御之。"

後蔡瑁欲設計害劉備,劉備慌忙從酒席中逃走,騎的盧走錯了路來到檀溪。此時,前有數丈寬的檀溪,後有蔡瑁追兵。劉備對的盧大聲說:"的盧,的盧!今日妨吾!""今日急,不可不努力!"的盧領會劉備意,一躍三丈,擺脫了後面的追兵,救了劉備一命。自此以後,劉備對救命的盧無限珍愛,也就沒有"的盧妨主"說法了。

裴松之注引《世說新語》說:"備屯樊城,劉表禮焉,憚其為人,不甚信用。曾請備宴會,蒯越、蔡瑁欲因會取備,備覺之,偽如廁,潛遁出。所乘馬名的盧,騎的盧走,墮襄陽城西檀溪水中,溺不得出。備急曰:'的盧,今日危矣,可努力。'的盧乃一踴三丈,遂得過"。

劉備出兵入蜀時,因見龐統坐騎老弱,就將自己珍愛的的盧寶馬贈予龐統。龐統剛騎上的盧,便被蜀軍當作劉備亂箭射死在落鳳坡,無形當中又救了劉備一命。

6.落鳳坡(今四川省德陽市羅江縣白馬關鎮)。網絡配圖

由此看來,的盧寶馬妨軍師將相等一般人,而不妨有帝王相的劉備,甚至還會救他。所謂"人中劉備,馬中的盧",我看附會的成分很多。


漢水白石言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這句詩是辛棄疾寫的,是用來形容的盧的速度非常的快,在當時的環境下非常的惡劣只有的盧這樣的馬才是真正的好馬。如此可見的盧這個馬是跑得非常快的戰馬,日行千里,夜行八百。誰要是能夠擁有這一匹馬的話,在戰場上肯定是如虎添翼,但是在歷史上例如這個馬擁有很壞的名聲,曾經他的很多主人都已經死在馬上了。唯獨只有劉備這個人過得非常的好,多次救過劉備的性命。


難道劉備就是真正的真命天子嗎?“的盧防主”就在當初的時候,劉備就已經聽說了。但是他還是想要這匹馬,覺得人才是最重要的,根本不關馬這樣的事情,所以不相信那些封建思想,一直都把的盧當做自己最好的馬,騎在身邊,就連很多人都知道劉備有這麼一匹白馬了。

既然的盧害死了他很多主人,那到底是有哪些主人呢?為什麼劉備就這麼自信呢?

的盧曾經是張武的坐騎,因為劉表不要這個寶馬,最後又歸還到了劉備手裡。

當初劉表手下有一個叫做張武的降將,而這個張武有一心想要去造反,奪得劉表的位置,恰好劉備在劉表手底下做事。劉備就派趙雲和張武打了一仗,當時劉備看張武的這匹馬長得非常的好看,於是就非常的心動,趙雲自然是明白了劉備的意思,花了幾下的功夫就把張武殺死了。果然就是常山趙子龍啊,殺這個人不費吹灰之力。而這匹馬自然被趙雲送給了劉備,劉備非常開心,於是到了劉表的面前。


劉表見了這匹馬也非常心動,劉備自然是明白他的意思,所以就把這個寶馬送給了劉表。見到劉備這麼真誠,劉表也收下了這匹馬,兩個人一起去喝慶功酒了。但是到了第2天的時候,劉表手下的一個謀士說,這匹馬叫做的盧,張武就是因為他而死,在古代就有著“的盧防主”的名聲。說劉備送他這麼一匹馬,就是想要害死他,還不如立刻還給劉備做一個人情比較好。


於是第2天劉表就把這匹馬還給了劉備。劉備自然就是高高興興的收下了,當初張飛還不願意把這個馬給劉表,結果還是回到了自己這裡了。當劉備騎著這匹馬,四處征戰的時候,尋訪了很多謀士,有一個人在路邊上說,這匹馬是不好的,的盧防主,不要劉備,不要騎這匹馬,而這個謀士就是徐庶。但是劉備就偏偏不信,認為這所有的事情都不關馬的事情,的盧真的是一匹好馬,所以就一直騎了下去。

那麼的盧到底是不是讓劉備帶來了好運呢?

劉備差點被人謀害了,多虧的盧相救一躍千丈,才能夠使劉備脫離險境

當時很多人就非常嫉妒劉備,尤其是劉表的小舅子蔡瑁,當時所有的權力都是在他小舅子身上,而劉備想要搶奪劉表的權利,兩個人自然是勢如水火。就假裝劉表的名義,將劉備引到了當時的城裡面。等到把劉備殺死了,再跟劉表講,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

而當時劉備就趕來赴宴了,可是感覺這是一個全套,於是就立刻準備逃走了,當時蔡瑁把三個城門關掉了,還有一個城門是通向河邊的,讓劉備無路可走。最後劉備選擇了這一個城門走下去,現在的盧就飛快的奔馳,不小心掉進了河裡,的盧不可以繼續動下了,但是後面仍然有追兵。


這個時候劉備感到非常的危急,感覺自己就要死了,於是就對的盧說我們今天就要死在這裡了,但是的盧像聽懂了人話一樣,從淹沒的水裡中突然跳了下來,就像一匹白龍馬一樣,一蹦三千丈。立刻從河裡面跳到了懸崖上面,就此劉備得救了。


所以對的盧這匹馬非常的珍惜,其他他是一匹真正的好馬,多年以來就陪伴在自己身邊,把他當做自己最寶貴的東西。但是看來,這個的盧馬就只能有一個主人,而其他人想要騎的話就必須死。

劉備是的盧馬的真正主人,其他的人騎這匹馬必須死。

當初劉備帶領著蜀國的大批軍馬去攻打西川,而當時龐統也跟著劉備,他們想出了一個計謀就能夠打贏劉璋。他們兵分兩路,龐統去走小路而劉備就走大路,通過一實一虛,就一定能夠取得勝利。而當時龐統的馬就不行了,劉備看到這樣情況,趕緊就把自己急得多年的白馬送了出來,而這個白馬就是的盧馬。

就這樣龐統非常的感動,於是就騎上了這匹馬,和劉備約定,等自己攻下了這個城池,在城裡面相會。但是卻沒有想到,這是他和劉備的最後一面,當時敵人認為,劉備他們一定會走小路的,所以就在路上埋伏了下來,也就是鳳落坡這個地方。


雖然大家不知道這個劉備長什麼樣,但是他知道劉備是騎白馬的,所以等他們大軍過來的時候,山上所有人就放箭,將騎這個白馬的人殺死,也就是龐統死在了這個地方,龐統號稱鳳雛,結果落鳳坡就是他的葬身之處。


劉備見龐統死的時候就非常難過。說龐統不應該死的,完全都是因為自己。看來地圖只能夠是擁有一個主人,而其他的人必須是要死的。劉備有漢氏血統,真正的真龍天子,所以才不會被的盧妨礙到,而其他人卻沒有這麼好運。

誰知道的盧最後的下場是怎麼樣的嗎?歡迎在下面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