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一個"斷、舍、離",父母當斷則斷的及時放手應該這樣做才好

每一個孩子和父母之間的關係,都要經歷"鳥大離巢,孩大離家"的過程。小的時候,看到小小人兒捧在手裡愛不離手,哪個人把孩子抱去親熱一會,父母心中也可能會醋意連篇,這是一種愛意的佔有慾,相信很多爸爸媽媽曾經都"小氣"過。

給孩子一個

然而,孩子和父母之間的親子一場,就是父母早有預謀的"斷、舍、離"。而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就要做到當斷則斷的及時放手,這樣才能夠給孩子充足的能力施展機會,在當斷則斷的及時放手上,實際上還有著很大的學問。


在這個當斷則斷的學問裡,父母要做的就是給孩子一個"斷、舍、離"的緩衝期,一點一點地放手,最後才能讓孩子更有信心地接受父母的"當斷則斷"。作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要知道"鳥大離巢,孩大離家"這句話深意,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我們一天天退後的時候,那種忍著擔心、學著放手的情緒真的很難熬,但為了孩子的未來和成長我們只能這樣去做。

給孩子一個

在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以聚集為最終的目的,只有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以"分離"為目的。我們不可能時時刻刻都陪伴在孩子身邊,即便是小時候不離手、不離身,最後也會經歷一種突然分離的沮喪和不捨。相信每一位父母養育孩子的最終目的,都是希望可以看到孩子站在高處去看世界,希望離開父母的庇護之後,孩子們可以生活得更好一些,因為親子關係一場,我們最終都會走向斷舍離的目的地。


那麼,親子關係一場,我們需要如何做好"斷舍離"的當斷則斷呢?

1、親子關係的"斷",父母要保留自我

親子關係的"斷",就要在於父母如何去看待親子關係,首先我們需要意識到讓孩子獨立的重要性。其次,父母一定要做好保留自我的夢想和毅力,雖然在孩子的陪伴和夢想上很難兩全,但是我們要知道有理想的父母,在生活中對孩子的影響力也非常可觀。

給孩子一個

都說孩兒大不由娘,我們又何必去緊抓著孩子,讓孩子不得空隙、又給自己的生活處處添堵呢?如果父母平時對孩子表現得日夜不離,眼裡、心裡都是孩子的話,孩子對父母同樣也表現得難捨難分,這樣的依戀、不捨又如何能做好親子關係的"斷"呢?

給孩子一個

所以,父母在生活中需要做好自我保留,不要每天圍著孩子打轉,給孩子一些充足的成長空間去發揮,讓孩子去體驗世間的冷暖,可以有效避免孩子的分離,包括上學、獨自外出所產生的焦慮和沒有安全感。


2、親子關係的"舍",父母要做好狠心的決策

親子關係的"舍",父母要做好狠心的決策,在孩子的成長之中免不了磕磕碰碰,作為父母要捨得讓孩子去經受磕磕碰碰,不要擔心孩子摔跤、也不要擔心孩子會摔疼、摔破皮,因為不經歷風雪,又何來春暖花開?教育孩子也是如此,孩子不經歷懵懂時的磕磕碰碰,不經歷走路的頭破血流,又如何有能力去應對萬千世界的變化無息呢?

給孩子一個

都說孩子難離娘,而娘又何嘗捨得離開孩子呢?日日夜夜點點滴滴他們都在操心著孩子的成長。如果有一天孩子突然離開爸爸媽媽,那種不捨、難離,會讓孩子內心極度沒有安全感,甚至害怕和除父母之外的人接觸。

給孩子一個

所以說,作為父母我們要適當地讓孩子吃吃苦,讓孩子在吃苦當中更加堅強一些。擁有著超強的自理能力,這樣在步入陌生社會的時候,這股超強的自理能力,才能讓孩子擁有"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之勢力。


3、親子關係的"離",要給孩子鍛鍊和表現的機會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父母需要了解到,孩子離不開父母並不是在給孩子鍛鍊的機會,而孩子的能力要往往在沒有束縛的環境裡更超乎想象。每一個孩子都有自身的優勢和亮點之處,如果孩子總是生活在父母的庇佑、管制和約束之下,那麼孩子的優勢和亮點自然也無處綻放。

給孩子一個

曾經在欣賞《海底總動員》這部電影的時候,對影片中小丑魚爸爸馬林印象深刻,因為小丑魚爸爸馬林跟現實生活中的父母實在是太相似了,即便是送尼莫(兒子)上學的時候,也跟老師各種不放心的交待,可能在馬林爸爸的眼裡,兒子尼莫的能力就那麼大吧。

給孩子一個

沒想到在一次意外中,尼莫被抓走完全離開了馬林爸爸的庇佑,在一路的瘋狂尋找中,馬林爸爸擔心兒子都要擔心瘋了,但是離開馬林爸爸庇護後的尼莫,展現出了他獨立、勇敢的一面,最終也歷盡艱難勇敢地返回了大海,而之前總認為尼莫這不行,那也不行的馬林爸爸,最終也通過這次的"斷離"對兒子刮目相看。

給孩子一個

所以說,很多時候適當地讓孩子離開父母強大的庇佑,讓孩子去獨立承受生活或學習的一面,也更能夠激發起孩子自身的潛能和優勢,讓他知道自己到底有多棒、對自己充滿自信心,才能夠完成偉大的夢想和目標。


我是2歲寶寶的爸爸,孩子的成長,爸爸絕不能缺席,“爸媽快來看” 的育兒老爸每天分享育兒經驗,一起感受孩子成長的快樂......

養娃,其實等於我們重新過了一個童年,和孩子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