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演繹的農民與真實農民,一樣麼?

李子柒演繹的農民與真實農民,一樣麼?

一名14歲輟學,在外打工幾年又回鄉拍視頻記錄山裡生活與美食的李子柒火了。央視給她宣傳,白巖松為她站臺,據說外國的油管上都收穫了幾百萬粉絲,年入5000萬廣告費。

她的美食視頻火爆的同時,還帶動了李子柒網店中美食的銷售,據說一年來交易額已經7000多萬元。一個“視頻內容+電商”的典範就這樣誕生了。

有多少讚美,就有多少質疑,李子柒也不例外。有人說她根本就不是在拍攝生活,而是商業公司包裝出來的產品,她的目的無非是為了賣農村特產,為了賺廣告費。

賺錢,其實並無可厚非。無論是演員,還是作家,還是畫家,他們每個人工作都會賺錢。魯迅先生也為了賺生活費硬著頭皮給報刊投稿,路遙寫出《平凡的世界》卻還要為五斗米折腰。

藝術與金錢的關係非常簡單,只要金錢是藝術的副產品便不會有錯。只要不是把金錢看成藝術的目的和全部。

在這裡,我不想對此過多討論。似乎,我們也說不清李子柒到底屬於前者,還是後者。本文只想談一談,李子柒演繹的農民是否是真實的中國農民?

李子柒演繹的農民與真實農民,一樣麼?

在每一段視頻裡,李子柒都穿著漂亮的民族服飾,或是紅色披風,或是狐尾毛領的夾襖,或是翩翩起舞的闊腿褲……

李子柒演繹的農民與真實農民,一樣麼?

她的臉白皙粉嫩,似乎吹彈可破;她砍翠竹、削木頭的手看起來纖纖細長;她即使下地挖野菜、上樹摘水果、灶臺前面燒火做飯,她的臉還是那樣的白,她的衣服還是那樣潔淨如新。

她的每一個鏡頭都加入了濾鏡效果,綠的山、綠的水、紅的花、金色的烤羊排……

但是,李子柒演繹的農民與我認識的農民完全不一樣。

不用說三十年前的農村是多麼的落後,泥濘的道路,低矮的草房,種地靠牛馬,收割靠雙手,農民一年到頭的忙活在田間地頭。

如今機械化的時代,農民的生活有了極大的改變。但是,農民仍然是農民,他們仍然沒有擺脫貧窮的生活,糟糕的基礎設施與衛生條件。

李子柒演繹的農民與真實農民,一樣麼?

一位農民親戚告訴我,承包20畝地,一年下來去掉肥料、農藥和地租,也就收入1萬元,每畝地只有500元的淨收入。如果扣除人工成本,種地是虧本的。

於是,留在農村種地的人,也會在農閒的時候去城市中打零工,要麼是開出租,要麼是建築工地、生產線、飯店等不需要多少知識和技能的行業。

李子柒演繹的農民與真實農民,一樣麼?

走進農村,你極少能發現衣著潔淨、皮膚白皙的人。那些在村裡養豬、養雞、養牛的農民身上,更是幾米外就能聞到一股動物糞便的味道。

至今,大多數農村人家裡仍然不具備取暖、洗澡條件,如廁還是在露天的地方蹲坑。

他們的雙手,無論男女都會長滿老繭;他們的臉,無論男女都被太陽雕琢上印記,30多歲的年輕人看著也就像是40歲。

李子柒演繹的農民與真實農民,一樣麼?

糧食的價格逐年下降,農村較少的收入來源,讓每一家都捉襟見肘,因此,借錢成為農民永恆的話題。

在常年辛勞與貧窮的蹂躪之下,“農民”兩個字寫在他們的臉上,印在他們的心裡。

可是李子柒演繹的農民卻是一副唯美的畫面,我們看不到塵土、看不到疲憊、看不到老繭、看不到貧窮、看不到太陽蝕刻皮膚的痕跡。

我們看到的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愜意,看到的是一個清新亮麗的美女,在山清水秀的田園裡過著仙女一般的隱居生活。

所以,李子柒的視頻生活無法代表中國農村,李子柒也無法代表中國農民。她只是為久居城市的人提供了一個對美麗田園生活的幻想,對手工製作有機食物可能帶來健康的一種盼望。

如果你真正關心農村和農民,不妨真正走進農村,用你的雙眼親歷農民的生活。與農民朋友聊聊天,握握手,去落敗的農村小學裡看一看那些缺愛的留守兒童,或去山區、農村小學支教。十個村,八個村合併的學校,已經招不到像樣的老師了。

總之,李子柒只是視頻風口上的那隻飛豬,只是賺取了美女與窮苦農民形象強烈反差導致的眼球效應。只是用高超的拍攝技巧與濾鏡,慰藉了亞歷山大、內心孤獨的城市網民迴歸田園的野望。

磐石之心,知名評論人,《解密小米》《互聯網黑洞》等書作者,專注於金融、科技、互聯網、房產等領域的趨勢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