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想讀書還來得及嗎?

我愛亢小丹


30歲,如果你還不讀書,你難道還想80歲的時候,再去讀書嗎?

01

你此後的每一天,都比今天要“老”

兄弟,或者,姐妹,我也不知道是男是女,更不知道你現在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但我相信30歲的人,肯定都有了一點生活閱歷。

我也30歲,我也時常後悔,在上學的時候為什麼沒有好好讀點書,相信你也如此。

但,這是人生的必經階段,在那個時候,我們都年輕,都衝動,都以為自己無所不能,根本靜不下心來去讀書。

而到了30歲這個年紀,我們已經走過了30年的人生旅程,也感受到了現實的壓力。而此時,你可能上有老下有小,但總比40歲的時候,中年危機,要強很多。

而,此時將是你今後幾十年人生裡,最年輕、精力最充沛的巔峰時刻。我們固然沒有辦法回到20多歲的年紀,也沒有辦法像20多歲一樣去好好讀書。但是30歲有30歲的讀書方法。

02

30歲的人讀書,無外乎兩個問題

成年人讀書,注重解決實際問題,你現在想通過讀書,達到什麼目的,基本來講,有兩個:
(1)多賺錢;
(2)讓自己和家人過得更幸福。

針對第1條,你就讀一些能夠幫助你賺錢的書,這些書可能是“直接”的,比如財富、理財、投資類書籍。

也可能是“間接”的,比如先提升你的一些技能,通過專業技能的提升,讓你升職加薪或者做副業賺錢。這兩條路都能走通。

針對第2條,讓家人過得好,除了物質生活過得好,還是精神生活。如果你們家總是吵吵鬧鬧,那這樣過下去有什麼意義呢?

只有達到精神層面的交流與共鳴,家庭裡面才會更加和睦。當你們讀書,思想境界到了一定水平的時候,這樣的家庭,才會處處充滿愛意。

所以,不要猶豫,現在趕緊就去讀書、大量讀書,幾年以後,你一定不會後悔現在的選擇。

如果你不會讀書,可以看看我的“讀書方法論”,20種讀書方法,讓你1年讀完100本。在我的主頁左下角哦。
我是千城,讀完1000本書,走過1000座城。歡迎【關注】我,一起拼命努力,實現加速崛起!

在下千城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來分享我的讀書所思。

就在前天,我還有同學從北大、清華、哈工大、復旦、師大、深大,獲得碩士博士畢業的。同學中,有的畢業就考上考上研究生,有的畢業工作幾年考的,有的在社會這個大學讀無字天書的,孜孜不倦不斷堅持看書的,都有,無論20多歲,還是30歲多歲。著名哲學家黑格爾46歲才當上教授的。



我大學畢業來深圳,遇到一個復旦的老鄉,他在金融圈工作了8年,一個月收入就好幾萬,在深圳東站那裡買了一小產權房,他這個條件了,還準備考研,那時他報的是清華管院,那次沒過,第二年他上了上交大MBA。

感覺人這一生,把家庭搞好,工作做好,其他有兩樣最值得,就是修養和學識(讀書)。這兩個可以無止境,而讀書如果獲得博士學位,也就等於學界的一個公認。


人這一生活到老,學習到老。我和同學就感嘆,學習可以改變一個人,你的認識不同,看的世界也不同,可以說讀書對於成長就是重生。有限的生命,看都是一生,學習和學習就是不同的

讀書的意義很朋友都有很好的解答。我說下我這幾天自己看書的體會。

現在工作是心理諮詢,而這個工作也需要不斷學習,而看書是個學習重要途徑。我從書中獲益良多。我想書中很多前輩的經驗,若是自己工作所來,不知何年何月才有,還可能領悟不到,人家有那麼好的經驗,而我又需要,我為什麼不看呢?他節省了很多時間,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確實有道理!




我這幾天讀心理大師歐文亞隆的書感覺:易懂、哲理、活氣、真實、暖心、共鳴、平易近人、佩服他又佩服自己、給自己無限可能,成為他那樣的人,或成為別樣他的自己,成為我自己。這對我是非常有幫助的。


是讀書讓我遇見未見的自己。讓我有非常好的感覺。讓我把諮詢做的更好,也賺得諮詢費,因為做得好來訪者才會找你。盡在也讓我這本書的打算,以前雖然有,但是看了亞隆的書更讓從可能變成現實,給我了啟發,思想上和實踐方法上的都有。我也才30歲,我想只有讀書還會繼續,不會停下來,即使以前沒讀過,現在開始也一點都不晚。

雨果生前寫在筆記本上的最後一句話是:“愛,就是行動。”

不掛多少歲,30,40,50。。。100,如果你想讀,就行動吧!

從心理學上說,讀書也是有很多好處的,對認知的改變很大的,上面說的重生,也是由此而來。另外可以讓人思想保持活力,長壽。


如果你也想讀書,不管以前有沒讀,現在開始都一點不晚。如果朋友們,對心理學感興趣,可以關注我,可以私信我,一起讀書。心理學是我的專業,我會看的多些,其他的我也會感興趣,凡是與人類與自然有關的,我都有興趣。當然還有無字天書。


解憂心理醫生


很準確的說一句30歲開始讀書,一點都不晚,而且很高興,你已經開始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30歲開始拿起書來了,恭喜你!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我也是一個30歲,才開始重新拿起書的人。 最近我生活中碰到一些挫折。才猛然的發現,讀書原來是那麼的重要!

1.讀書可以理清邏輯思維。

大家都在討論邏輯思維,邏輯思維可以幫我們理清思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邏輯思維,如果邏輯思維清晰的話,就可以幫助我們更快的解決問題,找到方案。這個可以通過讀書獲取!

2.讀書可以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每個寫書的人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每篇文章都都是各種推敲,各種經驗總結!背後還有多少人員的校對和更正,使我們能夠得到更好更準確的知識儲備。

3.讀書是快樂的。

當你開始認真閱讀的時候,你就會發現自己是快樂的,會想要多點的去翻閱書本。想要去看更多的書!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人們的大腦會分泌一種叫“多巴胺”的物質。這種物質跟戀愛分泌的物質是一樣的。它可以讓人產生興奮和幸福感!

所以在你不快樂的時候多讀書是最好的。

為什麼要提到30歲讀書呢?我認為你應該是生活碰到了瓶頸了。只有在碰到問題的時候,我們才會想到去突破!又害怕為時已晚!

無論什麼時候,讀書都不會太晚,最怕的就是你想不起來要去讀書。一起努力吧!讀書會帶你找到你的新的方向!






花間一家


想讀書在任何時候都不晚。

我在2010年本科畢業,2016年才考上研究生。今年剛剛研究生畢業,已經年滿30,我並沒有覺得我的選擇有什麼錯,而且我的家人和朋友都非常的支持我,我本人也在這個奮鬥和追求的過程當中收穫了很多,我覺得這是增加人生厚度的選擇。

在上研期間,有很多同學都是已婚並且有過孩子的爸爸媽媽。個別年紀大的甚至達到了快40歲,他們也和20歲出頭的小姑娘一樣,或者揹著書包拿著早餐,早早的到教室等待老師的到來。在練習和作業的過程當中,表現也非常的努力用功,並沒有覺得他們的年齡會對他們的學習造成什麼困擾,反而因為有了人生的閱歷,在知識點的把握和人際溝通方面都有著獨到的見解。所以在這樣的氛圍下,大家並沒有覺得年齡是什麼問題,大家能夠同樣感受得到的是積極奮進,共同學習探討的心和毅力。在畢業之後大家也仍然是非常好的朋友。上學期間,年輕的小妹妹們和年長的大姐姐大哥哥們之間,也是有著良好的溝通,大家並不覺得年紀大了再去上學是一件怪異的事情,反而會非常的尊崇和尊敬,畢竟在有著家庭和工作的雙重壓力之下,還能選擇繼續上學的人實在不多。不為其他,只為這份毅力和決心,就應該值得人尊敬。

所以30歲再選擇讀書,一點也不遲啊。你既然問到了這個問題,就說明你已經有了一半的自我的信心。希望你可以早下決心,早做決定,畢竟30歲之後的人生還非常長,我們要做的是儘量拓寬自己人生的寬度和厚度。


WendyZn


首先需要澄清下這個問題,提問的這個朋友,意思應該是30歲後再回到學校讀書。按照這個方向,談談我的個人經歷和體驗。

我是2005年本科畢業,2015年通過提前面試和統考後開始讀在職MBA,2018年畢業,在這3年間,除了寒暑假外,其它的週末時間基本是在上MBA課程,一路走來,能夠堅持下來,並順利畢業,箇中體驗和感悟一起分享下。

一、上半身的投資回報率更高

在所有的投資領域中,知識的投資回報率排名第一,我們獲得的知識,給我們帶來認知能量的提升,認知能力提升我們看待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隨著也帶來工作能力的提升,收入提升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縱觀國內收入排行榜,收入排名前十的CEO,無不是高學歷、愛讀書之人,如果用投資回報率來計算,印證了上半身投資才是

二、讀書獲得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友誼和圈子

讀了MBA之後,發現還多友誼和圈子。

新的友誼給你帶來更大範圍的交際,更高層次的人給你帶來更開闊的視野和格局,通過朋友間的影響,不斷傳輸到你的身上。

曾經有一個流行的說法,你的收入就等於你周圍朋友收入的平均數,當你的圈子質量更高時,整體的收入平均數就會提升,你的收入也會被“帶動”提升。並不是說你的收入立即提升了,而是說明你的圈子質量更高了,給你所帶來的潛在收益更大了。

三、讀書抬高個人格局

上了MBA課程後,發現之前在工作經常的問題得到了理論原則的解決,即從認識層面昇華到認知層面,格局在不覺中得到抬高。

1、看待問題的視角發生變化。從低緯度看待問題,只是看到局部,從高緯度看到問題,看到了全貌。這時自然會感慨之前自己是多麼渺小和無知。

2、解決問題的系統性。

格局提升後,解決問題的思維更具系統性,抓住了問題的本質,牽一髮而制全身。同時在考慮問題解決方案時,不僅考慮了可能造成的短期結果,還考慮導致的中長期影響。

 

在上MBA課程時,有一位老師簡單用了9個字描述了在職讀書的狀態,“醒醒神,學倆詞,認認人”,有調侃的成分,但也強調了再學習的必要性。如果以後還有機會繼續讀書,我仍然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參加。


飛墨筆記


這個問題,要看你讀書是為了什麼?不過不管為了什麼,開始讀書都是好事。

如果讀書是為了獲得學位,進一個好學校,確實是有點晚了。但如果是提高自身技能,修養,任何時候都不會晚。

我現在40歲了,前幾年因為突發事件,有段時間沒有工作,於是從網上買了《古文觀止》認真讀了起來,現在大部分都會背誦了吧,看完這本書,才發現古人早早就告訴我們很多道理,只是自己年輕時不在意,自以為是,導致自己對問題沒有看清,並因此而錯失機會。也這是基於這個原因,後來我帶著五歲的兒子和我一起讀古文,開始時我一句他一句,這樣讀了兩年,上了 一年級後,學了拼音,也就他自己讀了,我在旁邊看著。也因為一起讀書的原因,我和孩子的交流比較多,而且都不是那種瞎聊,而是對某一件事,某一篇文章進行探討,我也從中悟到更多的知識和見解。

歷史上有很多很晚了才開始認真讀書的人,比如說蘇軾的老爸蘇洵,就是結了婚以後才開始讀書的,蘇洵家裡不富裕,確切說比較窮,但他老婆是書香世家,所以很認可老公讀書,她自己操持家務,打理家庭,幾年後,家庭富裕了,老公帶著孩子讀書,後來三人一起赴京趕考,兩個兒子都高中進士,三人都是唐宋八大家。而蘇軾更是詩詞文書法都很好,在文學上是中國歷史的標杆高點。

開始吧,不要覺得晚。任何事情,只要做了,都不晚。


彥曰


沒有什麼來不及,只有你願意不願意

記得我上學的時候讀到羅曼·羅蘭的一句話:“大部分人在二三十歲上就死去了,因為過了這個年齡,他們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後的餘生則是在模仿自己中度過。



我當時不明白,後來我才明白。很多人到了二三十歲後就沒有勇氣了。自己給自己加了限制,不再去嘗試。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人的身體大育到此時就成熟了。還是因為經歷多了,受傷多了,不願意勇敢去改變了。

我在29歲的時候,由於害怕30歲的到來,就焦慮起來。也是那時候,我開始堅持讀書。以前也讀書,但是一年也就一本書。而現在基本上一個月最少也讀一本書。



基於讀書帶給我的改變,我覺得什麼時候讀書都不晚。而且有時候年齡大,對於讀書反而是一個優勢。由於經歷多了,你更能懂得書中所寫的內容,有共鳴,能更享受讀書。

我們都知道複利的作用,在讀書這件事上,也是如此。難怕你每天只讀100字,你一個月讀3000字,一年就是3萬六字。而且以後,你讀書的速度也越來越快。

所以,沒有什麼來不及,只是你願意不願意。而且你有時間去想來不及的問題,不如立即去做。有時候想太多,就是一種拖延症。建議你看一下《微習慣》這本書,能幫助你克服拖延症。我的主頁裡有寫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感興趣的,可以看一下。

關注我,探索人生的一二三。


思考與行動1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只要你想,50歲都來得及!30歲不過是人生的三分之一,精彩才剛剛開始,而且想讀書什麼時候都不晚的。

古話不是說活到老學到老嗎?

最好的學習就是自發的學習。

小時候我們的學習可能更多是被動的被推著往前走,30歲是一個人心理成熟的年齡,會思考以後的方向,會理性地做計劃,所以這時決定的學習方向是理性的、有可行性的,而不是衝動和盲目。

有志不再年高,無志空活百老。人生就是一種學習、生活、實踐的過程。活到老學到老,到什麼時候都需要學習,人就是學習一輩子也有學不完的知識。

說說我自己吧,我不能說讀書是從30歲才開始,但是我職場上真正開始全身心學習是從30歲開始的。

那時候我剛結婚,可能這份責任鞭策了我。我突然開始發奮圖強,工作上更加拼命,學習上也不斷進取。

上了很多培訓班,買了很多勵志書和專業書,也結實了許多行業內的精英人士。

學習這回事,真的是你越投入越發現它的有趣,知識可以讓你也慢慢變成一個有趣的人,並且會形成這樣的正向循環:你越努力學習,就越有成就;越有成就,就越會熱愛學習。

要想改變命運,要想改變家庭的生活,必須得學習,無論是學習書本知識或者是學習生活技能,這都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希望你能發奮讀書,用知識改變生活,用知識改變命運。

30歲其實依然很年輕,幸福的日子在向你招手,努力吧,年輕人!

最後,感謝悟空老師的推送!

歡迎大家轉發並關注我,@丁路遙知事。


丁路遙知事


首先,我認為無論什麼時候讀書都來得及,無論什麼時候讀書都是有好處的~30歲,大好的青春,更應好好珍惜讀書的機會~

1)我覺得問這個問題的原因是

到了30歲,被生活所迫,看清了現實逐漸意識到讀書的作用,但又不知道有沒用,想問問別人的意見

很多人,年輕的時候總看不到讀書的樂趣和作用,認為讀書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重要。

人大多數時候只看到了當前的利益,看不清未來的發展形勢和方向,而忽略了讀書對生活的意義。現在還有很多人被讀書無用論影響著~



2)怎麼開始好好讀書

①掌握閱讀的方法

閱讀並非一看就懂的。很多人有過這樣的感覺~書本的每個字都懂,但連在一起就看不懂了。

說實話,《窮查理寶典》這本書,很多人都說從中學到了很多的知識,很多有用的方法,但是到現在為止,我買了這本書兩年了,還是看不懂。

要能夠閱讀,最基本的是認字,理解詞句的意思,所以首先要做的是多看,多讀。

其次,讀書很花時間,要學會提高閱讀的效率。

一本書並不是從頭到尾,一字不漏的閱讀才叫讀書。掌握一本書的最快閱讀方法,先讀書名、目錄、前言、後記,瞭解完整本書的基本內容,找到自己最想讀的那些內容進行詳細的讀

②掌握選書的方法

讀書的目的,無非消遣和獲取信息

我相信到了30歲,突然間意識到想要讀書,大多情況下是想從書本獲取知識。

所以選書是十分重要的。

選書,首先是圍繞著目的出發~

比如,我想提高英語水平,那就讀關於英語方面的書,如果想考會計從業資格證,那就讀關於這方面的書~

其次,假如,還沒想清楚自己想讀些什麼,先讀閱讀類的書。這方面的書,能夠提升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能力提高了,讀其他方面的書就變得容易一點~


六月思諾


種一棵樹的最好時間是10年前,其次是現在。

想做一件事,任何時候都不晚,只要你從現在開始!

01過去和未來都是現在的變身

人生包含過去、現在和未來。在這三個階段中,誰最大?誰最重要?

大家經常去參觀旅遊,每到寺廟時都會去拜佛,祈求佛的保佑。然後你會發現,在寺廟的大殿裡,通常有三尊佛,一尊叫過去佛,一尊叫現在佛,一尊叫未來佛。你注意看的時候,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從位置上來說,一般現在佛是放在中間,體量上來說,一般現在佛更大。大家有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為什麼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當中,現在佛最大,現在佛在中心?其實這是一個小小的暗示,它是在告訴你,其實過去佛和未來佛它都是現在佛的一個化身。

過去是已經完成的現在,未來是現在的延續。過去和未來都是現在的化身。

所以在時間概念上我們一直上了一個當,其實,根本就沒有過去,過去是已經完成了的現在,其實沒有一個未來,因為未來就是現在的繼續。所以為什麼現在佛更大,是因為你的過去是由你的現在決定,為什麼未來佛也沒有現在佛大,因為你的未來也是由你的現在決定。

為什麼要說這段話?其實就是要告訴大家,其實現在,當下,此時此刻才是時間當中最重要的。現在的,當下的,此時時刻的才是真正的時間的中心,它才是最重要的東西。所以當你活出了當下,當你活在當下,其實你是活出了你的人生。因為你的人生的過去是由你的現在決定的,你的人生的未來仍然是由你的現在決定的。

所以當你好好的,真正的,用心的活出你的現在,你就已經等於善待了你的過去,你也就善待了即將到來的未來。

你唯一能把握的就是現在。

所以,請從現在開始!此時此刻開始!

02 80歲開始都不晚,30歲開始晚嗎?

80歲的爺爺奶奶們,他們都在幹啥?

80歲的模特爺爺王德順,1936年出生於瀋陽。24歲做話劇演員,49歲開始研究形體啞劇。2年後,將中國的啞劇第一次帶上世界啞劇舞臺;57歲創造“活雕塑”,在北京的首演引起轟動。此外,他還參演多部作品,有《天地英雄》、《闖關東》和《重返20歲》等。

老人身材硬朗,精神矍鑠,不時向人問好。據悉,他每天健身2小時以上,每週一次速滑。

81歲“學霸奶奶”薛敏,剛剛從天津大學畢業,會五門語言,會做Excel表格,會用PS,攝影、滑冰、游泳、騎車、田徑,也不在話下……

有人說,一大把年紀不好好安享晚年,折騰這些有什麼用?另一位“學霸奶奶”李路,或許就是最好的答案。

83歲的清華學霸李路,退休後學電腦,學用智能手機,學網購……然後,被阿里巴巴從3000多份應聘簡歷中篩選而出,聘請為“產品體驗師”,年薪40萬。

摩西奶奶說,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

人的一生,能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是幸運的。有自己喜歡的人,才會生活得有趣,才可能成為一個有意思的人。

如果你真的想好了要去做一件事,任何時候開始都不晚。

尼采說,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一種辜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