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朱婷的崛起看王一梅的落选,郎平真的弃用她了吗?

前言

喜欢女排好几年了,一直想去了解一下2013年的朱婷和王一梅,想去重温一下两代女排核心并肩战斗的场面,也想去看看两代女排核心的接力。这几天终于得空去看了2013世界女排大奖赛澳门站的所有比赛,剪辑了王一梅和朱婷的得分集锦。

在此之前,我经常会看到有自媒体喜欢用‘悲情’来形容王一梅,‘遭郎平弃用’仿佛成了王一梅的标签。看完之余,我也在想,如果那个曾经撑起中国女排低谷时期主攻线的、球迷口中耳熟能详的大梅要用‘悲情’二字来形容,那还有那么多千千万万的排球人该用什么来形容?不适合一个球队战术体系就要用‘弃用’二字来形容吗?


从朱婷的崛起看王一梅的落选,郎平真的弃用她了吗?




郎平并没有弃用王一梅

说郎导弃用王一梅,其实对郎导来说是不公平的。经过伦敦四分之一决赛的惨败,郎导在2013年上任之初,主要任务是考察队员来重新组建新一届女排国家队。于是下定决心在全国“海选”,全国比较突出的运动员基本上全在国家队走了一遭,但是主力框架基本上还是伦敦留下来的那些“老人”,而王一梅自然也在其中且参加了2013年中国女排的所有赛事。在2013世界女排大奖赛澳门站的比赛中,横空出世的朱婷完成了国家队处子秀,而与她搭档场场首发的就是我们口中的大梅。郎导派王一梅与当初一传防守并不太好的朱婷搭档主攻的目的就是为了锻炼王一梅的后排一传防守,就像黄子忠解说时说的,郎导是要把压力给到王一梅,让她自己去解决问题,说明郎导仍然对王一梅抱有希望。

从朱婷的崛起看王一梅的落选,郎平真的弃用她了吗?




王一梅不适合郎导组建的国家队战术体系

人们常常称赞如郎平和朱婷这样的“伯乐与千里马”的师徒佳话,然而王一梅在她最好的年纪却没有遇上如郎平这样的“伯乐”。

在朱婷横空出世之前,无论是陈忠和的北奥周期,有“黄金一代”的老本可以吃,还是蔡斌时期的“假接应真主攻”打法都对王一梅这位重炮手不接一传想尽了办法。而王一梅过早的、严重的的伤病也使得她的状态远不如从前。

  • 从技术层面来说

到郎平接手时期的国家队,王一梅已经25岁了,技术动作早已经定型。这时的王一梅其实处在一个很尴尬的地位,进攻远不如从前犀利,而一传防守也是漏洞。在郎导考察队员的整个2013年期间,王一梅的表现并不怎么好,在她与朱婷搭档主攻的那些比赛中,进攻并没有朱婷亮眼,一传防守与朱婷来说半斤八两的感觉,失误还偏多。而且朱婷还不到19岁,王一梅已经25岁了,朱婷还有更多的可塑性和潜力,而王一梅技术基本已经定型,巅峰已不再。对于这样的两个队员,朱婷自然比王一梅有更多优势,更值得培养。朱婷就像一张白纸,等着郎导来挥毫泼墨,终将有一天成为她最满意的作品。郎导想要搭建的是一支高快结合、攻守平衡的队伍,而大梅没有一传、上步慢使她无法融入郎导的战术体系。


从朱婷的崛起看王一梅的落选,郎平真的弃用她了吗?


  • 从心理层面来说

12伦敦周期是中国女排进入新世纪以来最低谷的时期,无论是10年世锦赛排名第10,还是伦敦奥运四分之一淘汰赛输给日本,最重要的是连亚洲霸主的地位都没有保住,更别提几次输给泰国、韩国这样的小快灵队伍,把该输的不该输的都输了个遍。而13年亚锦赛的“384”历史最差成绩应该是伤透了郎导的心,这也是郎导推翻国家队重组的最重要原因了。而郎导曾说过,球队是需要胜利来增加球员信心的,而一支经常输球的队伍中,球员是会怀疑自己的。


从朱婷的崛起看王一梅的落选,郎平真的弃用她了吗?

王一梅给我们留下的感动与回忆永存

尽管大梅没能在郎导的手上得到重用,但是这丝毫不妨碍她曾是中国女排的核心人物。伴随着年龄和伤病的到来,巅峰不在是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的时期。她曾撑起中国女排低谷时期的主攻线,用一记记势大力沉的扣杀带给我们一次次美好的感动与回忆,成为球迷口中耳熟能详的‘大梅’。而如今,廉颇老矣,但记忆永存。


从朱婷的崛起看王一梅的落选,郎平真的弃用她了吗?

而如今,每当在看到大梅与朱婷并肩作战的画面,都觉得满满都是感动。有时也会幻想,若大梅在2013年真的把一传防守练出来了,那么后来是不是也能得到去里约的机会呢?是不是会和朱婷一起开启一个属于中国女排的更强盛的时代呢?

而如果也只能是如果。如今的大梅还在因热爱而坚持着活跃在排球赛场上,不论后路多艰难坎坷,她永远是那个“大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