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喜歡"膩"在父母身邊?安全感是個好東西,也許寶寶很缺乏

很多家長都有一個困惑,那就是自己家的寶寶,非常的粘人

,經常一看到自己就粘上了,就算有時候待在一起,寶寶也會時不時的過來膩歪一下再繼續自己的事情,這讓不少的家長既欣慰又頭疼。欣慰的是,家長認為寶寶的這種膩歪行為和心理,是一種親情的表現,證明自己在寶寶心中擁有著無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而頭疼的是,寶寶太粘人,有時候會對自己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比如說自己需要做飯的時候,寶寶非得膩歪,就耽誤了做飯的時間等等。

另外,家長還擔心另一面,就是寶寶這麼的粘人,說明寶寶本身的獨立性非常差,一旦有一天離開了自己,那麼寶寶是不是就會喪失基本的生活能力呢?所以,很多家長都想盡辦法想要幫寶寶改正這種粘人的習慣。

寶寶喜歡

寶寶黏人習慣的產生

但是,要幫助寶寶糾正一種習慣,首先需要明白的,就是寶寶為何會產生這種習慣,如果不對寶寶的習慣養成原因做一個明確的調查,而是一味的告訴寶寶"不要粘人",幾乎可以肯定的說,不會達到任何的效果。

家長首先可以看一下,是不是自己平時陪伴寶寶的次數和時間都很少,因為寶寶如果長期缺乏家長的陪伴,那麼本身就會缺少安全感,當自己的安全感來源(父母)自此出現的時候,孩子就會抓住這個機會,充分的想要從來源處獲得更多的安全感,而粘人、膩歪就是孩子獲得安全感的一種表現,能夠讓孩子釋放安全感不足所造成的一些緊張心態等等

也就是說,粘人的行為表現,是寶寶本身釋放負面情緒和精神壓力的表現。所以,如果家長平時陪伴孩子的時間過少的話,那麼就需要重視下"親子時間"的安排

了,最好保證每天都有一定的時間可以和寶寶之間進行互動溝通,讓寶寶獲得足夠的安全感,從而降低負面情緒的產生,那麼興許釋放的表現,也就是粘人的行為就會相應的減少了。

寶寶喜歡

但是有些家長就表示,我經常陪伴我家的寶寶啊,為何寶寶仍舊是一副粘人的樣子呢?

當然,寶寶粘人的原因,並非只有安全感不足夠這一種原因,還有一種就是習慣性原因,寶寶因為形成了一種長期的習慣而導致長久的粘人。通常來說,寶寶還處在嬰兒期的時候,時時刻刻都是有家人陪伴的,而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家長並沒有意識到應該逐漸的變換對待寶寶的態度,而是一直像小時候那樣和寶寶"膩歪",這就會讓寶寶形成一種習慣,習慣性的喜歡粘人。

當然,因為習慣而粘人,還存在另一種因素,那就是交際障礙。寶寶本身的交際能力比較粗糙,不喜歡認識新的朋友,不喜歡交際的話,家長就成為了孩子唯一的"朋友"、"傾訴對象",從而寶寶有任何的事情、問題等等,都會和家長進行交流,交流的頻繁性也就就表現為"粘人",另外,因為親子之間的關係太過密切,導致寶寶對家長的依賴性急性增強,從而讓粘人表現更加的突出。

所以,想必家長也應該明白,是時候培養孩子的交際能力了(有需要的家長朋友,可以翻閱我們之前關於培養孩子交際能力的文章,裡面對如何培養孩子的交際能力,有詳細的分析和方法推薦),前期不需要強迫孩子主動社交,可以採用引導的方式,幫助寶寶尋找新的朋友,讓孩子慢慢的降低對父母的依賴性,從而改掉粘人的習慣。


寶寶喜歡


除了習慣和缺乏安全感,其實並不之所以粘人,還有一個非常發性因素,那就是分離焦慮。分離焦慮的成因比較複雜,是一種複合型的因素,而不是單一的心態所造成的現象。通常,並不的分離焦慮既和寶寶本身的生理情況有關係,同時也和寶寶的心理環境有關聯。簡單的說,這種情況是多種不當育兒習慣所造成的綜合表現。

寶寶喜歡

所以,要想讓寶寶變得不再粘人,除了能夠給予寶寶足夠的陪伴以及加強寶寶的交際能力、降低寶寶的依賴心理之外,還需要注重寶寶的生理問題,確保寶寶在快速成長期的營養需求,並且採用正確的早教理念來培養寶寶,引導寶寶產生健康的心理環境,才有可能避免寶寶養成粘人的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