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需要找軟件開發公司做軟件而不是自己建立技術團隊?

地瓜就是土豆


1、建立自己的技術團隊,時間成本、人力成本都很高

人力成本:總所周知現在的程序員工資是超過大部分行業的工資的,一個技術團隊的建立和維護是很費錢的。一個技術團隊的組成並不是幾個寫代碼的程序員就完事了,完整的技術團隊包括了,產品設計、UI設計、前端開發、後端開發、產品測試、運維等等。如果真心想把自己的產品做好,組建團隊人員的質量上肯定不能差,有經驗的開發人員工資就更高了。當然如果公司不缺錢那就忽略費錢這一條。

時間成本:有的公司在想到要做軟件開發的時候,覺得這個產品很新穎肯定能火,功能這麼有特色,心血來潮就想要做一個,這種類型的公司想要組建自己的團隊,時間上肯定是來不及的,都想很快看到成果,在人事招聘上是很費時間的,招來的人也不一定能夠勝任。一來二去時間浪費掉了。

2、根據自己公司的規模和自己軟件產品的大小,很多公司其實沒必要組建自己的團隊

上一條講到了各種成本都是很高的,我自己開發的預算也並不是很充裕,又想很快的看到產品最終的樣子和運營情況,這個時候找軟件開發公司就解決的開發時間的問題

3、軟件開發公司擁有成熟的開發技術團隊,也能提供後期維護

既然軟件開發公司出來找項目,必然自身的實力是必須要有的,完整的團隊,相對較短的開發時間,豐富的項目開發經驗。相比之下找開發公司效率上提高不少,也省心。


理想的程序員


工資成本高,維護成本高

互聯網時代,尤其是移動端app的高速發展,市場上互聯網人才的需求量急劇增多,同時薪水也水漲船高,以北京為例,前端的薪水普遍在10K以上,後端開發基本在15K以上(有很多公司前後端分離,前端的薪水是普遍高於後端的),我們按低配置算,一個最起碼的軟件開發技術團隊,一個UI,一個前端,3個後端,一個ios,一個安卓,測試和運維咱們都不算,技術總監咱們假設是技術入股,開很低薪水,單單隻這七個人,公司為軟件開發技術團隊總體支出的成本保底在10萬+,這還不算產品部門,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全棧工程師,一個人頂幾個人用,但相對也貴。從需求到產品成型,我們按三個月來算,三個月上線,開發成本30萬,但,這之後的軟件開發技術團隊的工資,你還是需要支付的,你又不可能把整個軟件開發技術團隊給開了,並且系統上線後的維護成本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提供一個數據以做參考,比較規整的軟件開發技術團隊,在一線城市,做一款app的費用一般是100萬打底。具體的開銷因團隊成員而異。

關鍵性技術人才難找

有一個不得不去面對的事實,創業型軟件公司,技術性人才很難找,筆者就是個程序員,但筆者不是太喜歡去創業型軟件公司。從程序員的角度去看這個問題可能更清楚一些,首先,創業型軟件公司給不了豐厚的待遇,在大公司裡你卻可能拿到十倍之差的薪水,比如之前筆者待過一家創業型軟件公司,在北京5k的薪水,一個人幹了一個團隊的活,從產品需求,到ui界面,到前端、後端、測試、運維、客服、培訓,半年的時間邊學開發語言邊寫的一套系統,產品上線後,大概四五個月的時間才融到的第一筆資金,團隊裡才進了一個有經驗的前端幫助開發,前後大概一年的時間。這裡有一個問題,程序員到了30歲以上,不得不面臨一個東西叫“中年危機”,相信這個年齡段的小夥伴們已經深深感受到了,這個年齡段,身體不如剛畢業的小年輕,加班不如他們,激情早已退去,薪水也比他們高,對於以盈利為目的的公司,無疑是一種負擔。這也是為什麼說程序員都是吃青春飯,在還能編程的年齡,去大公司做開發,薪水高,平臺大,待遇好,這個選擇一定是首選。這也是程序員不太願意選擇創業型軟件公司的原因。而創業型軟件公司,要想找到價值觀一致、技術好、有經驗、還能帶團隊,並且要的薪水少的程序員,可想而知其中的困難程度。

團隊溝通成本高

大家在一起,組建一個團隊,一定是要相互磨合的,能在一個創業型軟件公司聚集起來的團隊成員,一定是價值觀相同,但公司每發展到一定階段,都會遇到新的問題來考驗大家的凝聚力,比如缺錢發不下工資的時候,比如戰略融資夥伴的選擇上,比如對待產品及競品的態度上,大家往往會有不同的態度和意見,這些便會產生矛盾和摩擦,最終可能會因理念不同而導致分崩離析。一個公司的銷售團隊以及技術團隊的拆分,絕對會給帶來毀滅性的打擊,尤其是關鍵崗位上的人的離開。這是其中的一種溝通成本。第二種溝通成本,是在具體工作中產生的,開發任務,一般都會以團隊的形式存在,然而,現實中你是很難招齊所有崗位的人的,剛招進來的人,熟悉業務、磨合需要一段時間,還不一定能留下,軟件開發技術團隊中不同部門溝通矛盾經常出現,現在公司常見的是,產品部門需求頻繁修改與開發部門之間的矛盾,這些是團隊的隱形成本。

時間成本不等人

有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不經歷過創業可能想不通,創業型軟件公司要的系統的初衷是,“一個可以用的產品”。但程序員理解的“可以用的產品”是能預見到的bug和漏洞全都解決的、已經優化了的、對未來業務有擴展的系統。其實創業型軟件公司真正想要的產品是什麼呢?讓我們換個程序員的視角去理解,是產品上線,主業務能走通就可以了,什麼數據參數驗證、什麼代碼重構,其它的都無所謂,融資之後再迭代解決,但你首先“要把他做出來”,我們要先有錢,能養活自己再談其它的,沒錢,公司掛掉了,一點用都沒有。這是來自於資本的時間壓力。第二種是來自於市場的時間壓力,互聯網產品更新速度快,死得快,新生的也快,一片藍海市場,誰都想分一杯羹,最先佔領市場的可能不是最終成功的,但一定是佔據先機的,誰能在第一時機把用戶聚攏起來,流量上去了,資本會追著你投資。市場的時間壓力,不僅僅是創業型軟件公司面臨,大公司一樣存在,馬化騰在一次公開演講中提到,微信團隊在開發的時候有三個團隊同時開發,都叫wechat,時間不等人,不管那麼多了,誰最先做出來,用誰的。最後廣州團隊勝出,而成都團隊只差一個月。可見時間成本對一個項目來講有多重要。


程序員小樊


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是社會進步的表現,人是這樣,公司亦應如此。這是社會分工不斷細化並深入發展演化的結果。

(1)技術發展的結果

軟件技術發展到今天,專業的軟件開發早已經不是小打小鬧寫寫代碼能搞定的了。軟件開發是一個系統工程,專業的軟件開發水準需要組建專業的團隊,也需要專業的公司管理和運營。除非大型公司,很難支撐起一個高水平的軟件開發團隊。同時,軟件開發已經成為一個非常主流的行業,行業的水已經足夠深,這為行業內發展出專業的軟件開發公司提供了足夠的騰挪空間。

(2)經濟發展的結果

一個經濟體的繁榮發展一定帶來微小企業的蓬勃發展,我國目前經濟高速發展,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了空間,中型和微小企業佔比不斷提升。同時,信息化快速發展的外部環境下,互聯網+概念深入人心,各個市場主體為了改善經營,對軟件開發提出了旺盛的需求,這就帶來了軟件開發業務的爆發式增長。經濟高速發展,以及微小企業的蓬勃發展和互聯網+浪潮帶來了軟件外包需求的大幅提升。

(3)市場發展的結果

中小微企業對成本敏感,一般無力承擔高水平軟件隊伍組建的巨大成本。對無數傳統行業市場主體而言,軟件開發相關業務佔比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大,只能處於企業主業務流程之外的從屬地位。對這些企業的軟件相關業務工作量而言,外包才是趕上這波互聯網+大潮的經濟實惠的最佳市場選擇。

個人認為軟件開發市場還是會進一步專業化,在不斷細分的領域內形成更多更強但未必更大的專業軟件開發公司,這可能是一個趨勢。

一家之言供參考。


剛好想說


簡單說明,自己做軟件技術團隊的話要走很多隧道的,要有足夠的人才物力的投資,也不知道成功與失敗。

而軟件公司就是為解決以上問題而成立的,運用自己的專業彌補別人的所缺,就如同高通自己專業做好自己的芯片就行了,沒必也要創立自己手機品牌,如果非要這樣做會很累的。



星河傳說


軟件開發重來都不是一個人可以快速完成的,技術人員也不是為了一款軟件而生存的,自己就一個軟件需要開發,組建一個團隊這樣子是不划算的,相對於請開發公司開發軟件來說自己組建的經費已經可以開發好幾個軟件了,所以你覺得自己就開發一款或幾款軟件的情況下有什麼必要組建團隊呢?當然如果公司對於軟件的需求經常改變或者有很多軟件要開發的情況下是可以考慮自己搞一個團隊的。


懷若先生


首先技術你可以不懂,但要了解未來的發展,比如人性


太陽Focal


節省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