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聯新刊|營造學社90年:在古建築裡發現中國

重走過如同恢弘交響曲一般的營造學社古建調查中的關鍵點,我們希望完成三重時空的對話:建築自身的時代、學社數十年前的發現和今日現狀。

三聯新刊|營造學社90年:在古建築裡發現中國

點擊圖片,一鍵下單

「營造學社」

記者 | 劉周巖

中國的古代建築有價值嗎?這個現在看起來太過顯然的問題,答案在九十年前還不甚清晰。

1924年,年輕的中國留學生梁思成前往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學習建築,英國人弗萊徹(Banister Fletcher)編寫的《世界建築史》是建築系學生必讀書,其中有一幅著名的插圖“建築之樹”:主幹是希臘、羅馬,生長出枝繁葉茂的近現代歐洲各國建築。這棵樹上還有一支早早分叉出去的小枝椏上,上面標註著“中國、日本建築”,沒有任何細節、不在“文明”主線之上。同一時間在日本東京高等工業學校學習建築的劉敦楨也閱讀了這本教材,他有一樣的感受:西方中心主義的視角令人難以接受。

可面對著中國大地上無數的宮殿、廟宇、塔樓、園林,當時誰又能說得清楚,它們建築結構上的特點、造型和佈局上的美學原則是什麼?從唐、宋到明、清,中國建築怎樣一步步發展而來?現存最早的木構建築是什麼、在哪裡?遍尋美國的圖書館,梁思成發現這些最基本的問題也沒有答案。唯一的線索似乎是父親梁啟超寄來的,剛被國內學術界發現不久的宋代《營造法式》。然而在缺少實物對照研究的情況下,這本塵封千年的建築工程規範還是未經破解的天書——“鋪作”“卷殺”“襻間”“生起”“偷心”,基本術語的含義都是巨大的謎題。

三聯新刊|營造學社90年:在古建築裡發現中國

梁思成在正定隆興寺測繪,這是重要的宋代木構建築。

國際學界缺少對中國建築的認識和研究,這些知識在本國文化傳統中同樣被遮蔽。不同於金石書畫受到重視,為傳統士大夫鑽研欣賞、收藏愛護,對於建築,中國文人階層認為這不過是屬於“匠人”們的形而下技藝,不具過多的精神價值。

梁思成曾感慨中國建築的遭遇:“在隋唐建設之際,沒有對秦漢舊物加以重視或保護。北宋之對唐建,明清之對宋元遺構,亦並未知愛惜。”一代代如此循環往復,直到進入二十世紀,中國與世界相撞,如同其他領域有形無形的遺產,中國建築迎來了危機時刻:或者找到自己的特點,使無論古建築保護還是新建築設計都能延續傳統的精華,或者尚未來得及理解自身就走向消亡。

和梁思成一起前往美國學習建築和美術的林徽因1926年接受了美國同學對她的採訪,談及祖國現狀,21歲的她慷慨激昂:“至今還沒有多少中國的建築師,一些騙人的外國人發現很容易裝扮成非常精通各種建造方法,讓城市充斥著荒謬可笑而令人討厭的他們所謂的新式時髦住宅。

我們悲傷地看到,我們本土的、特色的、原初的藝術正在被那種‘跟上世界’的狂熱粗暴所剝奪。

這篇刊發於當地報紙的英文訪談,標題透露出他們來美國讀書的動機:《中國姑娘獻身於拯救她國家的藝術——在美國大學讀書的菲莉斯·林(林徽因)抨擊正在毀壞東方美的虛假建築》。

三聯新刊|營造學社90年:在古建築裡發現中國

1934年林徽因在山西汾陽小相村靈巖寺。她參與營造學社多次田野考察並在學社刊物發表文章。

時代的風潮下,一場建築領域的“整理國故”運動迅速開展。兩代人共同承擔起這一重任:清末民初的政壇元老朱啟鈐——數年前還高居北洋政府的核心領導層從事新政建設,他從自身開創現代市政和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經歷中關注到古建築問題,又因發現《營造法式》的契機,創建了“中國營造學社”。梁思成、劉敦楨這兩位傑出的留學生學成歸國後成為學社研究工作的實際主持者。朱啟鈐放棄了宦途生涯,梁、劉也暫別大學教職和開創建築事務所的優厚回報,他們全身心地建設起這個緊密而高效的小團隊,自籌資源、自訂規劃,以私人社團的名義開展了古建築調查研究。

從1932年學社工作全面開展至抗日爆發前的五年內,學社成員走過中國上百個縣市,尋訪近千處古代建築,對它們第一次做了現代科學方法下的測繪記錄與研究,其中許多建築的意義是首次被認識,例如明確了五臺山佛光寺為中國唐代木構建築實證。

抗戰爆發後,學社輾轉流離,克服艱辛繼續學術工作,因地制宜在我國西南地區開展了一系列古建築調查。

三聯新刊|營造學社90年:在古建築裡發現中國

唐代塑像被梁思成稱為佛光寺四絕之一。王旭華 | 攝

無論因其現實價值還是浪漫想象,營造學社的工作在今天為人們津津樂道,在當時卻是十足的冷門。這幾位先行者大膽將自己的才華“賭注”在尚無人問津的古建築研究上,恰逢天時地利,他們獲得了空前的回報:中國古代建築的基本原則和發展譜系首次擁有了令人信服的系統解釋。營造學社的成功在世界學術史上也是一個罕見的特例,個人天才與團隊協作達成了精妙的平衡,研究過程則結合了細緻入微的案頭規劃與田野考察中的大膽冒險和不期而遇,最終得以在知識的空白地全速開進。

九十年後回看他們的工作,今天的建築史學者們仍能感到震撼與共鳴。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劉暢教授告訴本刊,每當他去調查一處古建築都會嘗試找出營造學社當年的圖紙、報告,然後發現自己最想了解的那個數據,就清晰地標註在泛黃的紙張之上。

天津大學建築學院丁垚教授則說,閱讀學社先輩留下的對一處處古建築的研究總感到自己甚至那些建築的幸運,它們得以在尚未消失之際被“超過國際水平的最優美的圖紙並以最古雅的漢語文風”所描繪。

三聯新刊|營造學社90年:在古建築裡發現中國

大霧中的趙州橋 | 李英武 攝


三聯新刊|營造學社90年:在古建築裡發現中國

梁思成當年繪製的“河北趙縣安濟橋現狀實測圖”

那是一個學術大發現的年代。經歷了清末民初和新文化運動的觀念震盪,中國知識界在三十年代進入更細緻的學術建設工作——如同鬆土播種後,一顆顆果實開始結出。與學社工作差不多同時,梁思成的弟弟梁思永就投身於另一新興學科考古學,參與主持殷墟遺址發掘,確立中國歷史的可信開端。

對地上與地下遺產的尋找,都是要在其中發現中國,回答我們是誰、確立自己在世界文明中位置的大問題。不同在於,甲骨文等地下材料是首次出土,那些無言的地上建築則早已矗立千年——無論寺、塔、橋、院,多數都在不同朝代中一直被使用乃至翻修維護,但只停留於實用層面,營造學社對它們的“重新發現”才激活其深層含義。

關於這個傳奇學社的具體成立時間,學界一直有不同說法,我們以朱啟鈐發表的《中國營造學社開會演詞》為依據,其中註明該次立社大會時間為中華民國十九年(1930)二月十六日。2020年正好是學社成立90週年,本期封面原計劃於二月推出以為紀念,因武漢新冠肺炎疫情緣故進行了調整。

三聯新刊|營造學社90年:在古建築裡發現中國

薊縣獨樂寺觀音閣。1932年春,梁思成考察、測繪了獨樂寺,並用了兩個月完成考察報告,成為日後營造學社考察古建築的一個標杆。| 肖予為

本期封面故事以詳盡篇幅,介紹了營造學社的創辦背景和發展歷程,尤其是此前較少為人關注的創始人朱啟鈐的作用——一位從晚清走來的政壇風雲人物,何以獲得遠見卓識,利用自身資源促成一門學科的繁榮。

我們也在2019年深冬,分數路重新踏訪了學社當年考察過且屹立至今的7處重要古建築:薊縣獨樂寺,這是1932年學社進行的首次田野考察,也是中國人古建築研究的里程碑時刻;1933年學社先後訪查的宋代木構正定隆興寺、遼金建築群大同華嚴寺與善化寺、世界現存最高的木結構古建應縣木塔、千年石拱橋趙州橋;1934年學社考察的山西古建築群晉祠;以及1937年“七七事變”前學社最後一次也是最高潮的發現,“古建築第一瑰寶”唐代木構五臺山佛光寺。

重走過如同恢弘交響曲一般的五年田野調查中的關鍵點,我們希望完成三重時空的對話:建築自身的時代、學社數十年前的發現和今日現狀。

三聯新刊|營造學社90年:在古建築裡發現中國


更多精彩報道詳見本期新刊

「營造學社」

點擊圖片,一鍵下單



三聯新刊|營造學社90年:在古建築裡發現中國


本期更多精彩

| 封面故事 |

  • 營造學社:在古建築裡發現中國(劉周巖)
  • 中國營造學社,一個學術傳奇(劉周巖)
  • 獨樂寺:解碼《營造法式》的第一把鑰匙(薛芃)
  • 隆興寺:宋代木構大觀(艾江濤)
  • 華嚴寺與善化寺:在大同觀看遼金建築群(薛芃)
  • 看到應縣木塔(唐克揚)
  • 趙州橋:千年石拱橋的“舊”與“新”(艾江濤)
  • 晉祠的煙火氣(張星雲)
  • 佛光寺,何以為古建築第一瑰寶?(張星雲)
  • 營造學社西南考察記述(祝燁臨)

| 社會 |

  • 熱點:醫生陶勇的受難和抵抗(劉暢)

| 經濟 |

  • 市場分析:疫情全球升級,對世界經濟會帶來多大影響?(謝九)

| 文化 |

  • 電影:《DAU》:柏林電影節的輿論風暴(顧草草)
  • 電影:誰是列夫·朗道?(張星雲)

| 專欄 |

  • 邢海洋:“宅家”的牛回頭了
  • 袁越:抗癌里程碑
  • 卜鍵:帶上“黑龍江艦隊”去中國
  • 張斌:建築與糖果
  • 宋曉軍:埃斯珀想要的是一支“實心海軍”


今年是中國營造學社成立九十週年。1930年,在朱啟鈐、梁思成等知識分子的努力之下,以中國古建築為研究對象的學術團體中國營造學社創立,並逐步壯大,對中國古建的研究和保護產生了重要影響。在本期#封面大使#建築師#

張永和看來,直到今天,營造學社的觀念依然指導著當代的建築實踐,“因此我們關注材料、結構,關注建造的方式及過程。2001年,我和當時中國幾位年輕建築師在柏林辦展覽,取名‘土木’,其實也可以叫‘營造’,因為我們就是要致敬中國建築傳統。有趣的是,歐洲現代建築的先驅之一,密斯·凡·德·羅在1959年也曾給建築下定義,他說:建築是你小心翼翼地把兩塊磚頭放在一起,就從那兒開始了。完全和中國建造傳統如出一轍。”

三聯新刊|營造學社90年:在古建築裡發現中國

點擊上圖,聽建築師張永和聊聊營造學社對中國建築師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