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認為米飯和哪道菜最下飯?

品味人生2020


有什麼適合拌米飯吃的下飯菜?

大家好,我是娜妮,很高興回答這個問答。適合拌米飯吃的菜的挺多的,我覺得一般適合拌米飯吃的菜,應該有菜、有肉、有湯,最好還有點辣,這樣拌在米飯裡,米飯沾滿辣香味,吃起來比較入味,而且菜裡面有肉和青菜,營養更均衡。

符合上面所述的菜還是比較多的,例如魚香肉絲、水煮肉片、辣椒炒肉等,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道杏鮑菇炒回鍋肉,香辣適口,開胃下飯,感覺能多吃一碗米飯。

這道菜的做法也非常的簡單,比平時做的回鍋肉多加了杏鮑菇,杏鮑菇沾滿辣香味感覺比肉都要香,下面就跟著娜妮來看看這道菜的具體做法。

杏鮑菇炒回鍋肉——香辣適口,開胃下飯,很適合拌米飯吃

【食材】:五花肉250克、杏鮑菇1個、蒜苗3根、紅辣椒1個

【調料】:小米椒3個、蔥1段、蒜4瓣、姜1塊、生抽1勺、豆瓣醬1勺、白糖1匙、鹽少許、料酒1勺、植物油適量

【美食步驟】:

1、五花肉洗乾淨,蔥切段,薑切片,然後將五花肉、薑片和蔥段一起放入高壓鍋裡,加入冷水,再加入1勺料酒,壓12分鐘,用筷子插一下,能將五花肉插透就可以了,將五花肉撈出,放入冰箱裡冰一下。

(tips:五花肉要冷水下鍋,如果時間充足的話,可以使五花肉在水裡慢慢冷卻後再放入冰箱裡冰一下)

2、將冰過的五花肉從冰箱裡拿出來,然後切成厚薄均勻的肉片,將杏鮑菇洗乾淨切成小的滾刀塊,蒜苗摘洗乾淨,切成段,紅辣椒切成條狀,蒜切片,薑切片,小米椒切成小段。

(tips:蒜苗梗和葉子要分開,後面炒菜的時候分開放入鍋裡)

3、鍋里加入植物油,油燒熱後,將五花肉片放入鍋中,小火慢慢煎制,兩面煎至金黃後,將五花肉撈出。

(tips:煎五花肉的時候要用小火慢慢煎制)

4、鍋底留油,油燒熱後將姜蒜片、小米椒放入鍋中炒香,加入1勺豆瓣醬,翻炒後再加入蒜苗梗、辣椒,繼續翻炒均勻。

5、將杏鮑菇倒入鍋中,翻炒入味,將杏鮑菇炒軟後,再將五花肉倒入鍋裡,加入少許鹽、1匙糖,1勺生抽,翻炒均勻,撒入蒜苗葉就可以出鍋了。

(tips:蒜苗葉要最後放入,翻炒幾下就可以出鍋)

杏鮑菇炒回鍋肉之內容總結

(1)為什麼要將五花肉放入冰箱裡冰一下?

答:五花肉如果煮熟後直接切的話,五花肉太軟了,很難將五花肉切成片,五花肉皮和肉會很容易斷開,所以最好是先將五花肉放入冰箱裡,五花肉遇到冷氣,會迅速收縮,變得堅硬,這時再拿出來切得話,會很容易切成片,而且可以將五花肉切的更薄一些。如果有時間的話,可以讓五花肉在水裡浸泡一會,再放入冰箱裡,這樣五花肉可以在浸泡的過程中吸收充足的水分,後面放入冰箱裡冰過後,可以將水分鎖在肉裡面,這樣五花肉吃起來就不會太柴了,炒熟後會更軟嫩一些。

(2)為什麼蒜苗梗和葉子要分開切?

答:這個很好理解,這樣便於後面分開放入鍋中,蒜苗梗比較硬,也比較粗,所以不容易炒熟,蒜苗葉子比較軟,也比較薄,基本下鍋就會熟透,所以蒜苗梗要提前下鍋炒一下,沾滿醬香的味道,蒜苗葉要在最後出鍋前再加入到鍋裡面,蒜苗葉能保留蒜苗的清香味,吃起來更美味。所以在切蒜苗的時候,蒜苗梗和葉就要分開切,分開放。

(3)為什麼要將五花肉煎制一下?

答:五花肉裡一般含有大量的油分,煎制一下,可以將五花肉裡的油分給煎出來,這樣五花肉吃起來就不會太膩了,而且後面加入的杏鮑菇是比較吸油的,這樣煎製出來的油分可以被杏鮑菇吸收,杏鮑菇吃起來會更入味。兩者相輔相成,都能吃出最好的味道。

(4)生抽為什麼最後加入?

答:一般我們炒菜的時候,生抽都會提前加入,讓菜充分吸收生抽的鹹香味,但是這道菜,前面我們已經加入了豆瓣醬,菜能夠吸收到充足的鹹香,後面我們要最後加入五花肉,之前的醬香味已經被菜吸收了,這時味道明顯不足,所以我們在加入五花肉後要加入1勺生抽,這樣五花肉也能吸收的鹹香味,整道菜的味道都很濃郁。

杏鮑菇炒回鍋肉之小貼士

1、肉片不要切的太厚,如果刀工不是太好的話,也要保證肉片要切得厚薄均勻,這樣後面煎制的時候可以一起煎黃,一起出鍋。

2、調料的話,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調整,如果比較喜歡吃辣,可以加一些辣椒油。

3、杏鮑菇要切得小一點,這樣更容易熟,更能吸收足夠的油分和調料,吃起來更入味。

4、煎五花肉的時候要用小火,不要將五花肉煎糊了,否則就太硬了。

結語

以上就是我給大家介紹的杏鮑菇炒回鍋肉,非常的美味,拌在米飯裡每一粒米飯都沾滿的菜的香味,開胃下飯,沒準還能多吃一碗米飯,大家有時間也做一下這道菜吧。

感謝大家抽時間瀏覽我的分享,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您,如果您感覺還不錯的話就關注我吧,我會每天跟大家分享美食的,歡迎大家評論、轉發、收藏,您的認可就是我前進的動力!

娜妮家常味


吃米飯時什麼菜最下飯?

食無邊,良有界,深深地相信,美食是撫慰人心的不二法門,更多美食問答,請關注覓源良食,讓我們給您答疑解惑!

題主說,他最喜歡青椒炒肉絲,對於題主來說,這是他認為的最下飯的菜餚,您覺得吃米飯的時候什麼菜最下飯?您先聽聽我的故事,期望您能夠喜歡,但無論與否,您都可以和我互動,我會在評論區等您!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家是老媽做飯,不是老媽做的不好吃,只是老媽做的家常菜都不太適合吃飯,也就是題主說的沒有適合吃米飯時的下飯菜;

我這樣說大家可能不太容易理解,我拿某一天晚餐舉列,我媽做飯一般都是這樣搭配,比如:臘肉炒菜薹、臘肉炒蒜苗,滷菜店買的鴨脖子、蘿蔔燒肉,雖難我能體會老媽的良苦用心,她兒媳愛吃鴨脖子,但是吃晚飯的時候,鴨脖子不太適合在這個時候吃,另外吃起來也非常麻煩,菜薹也好,蒜苗也好,雖難都是當季的新鮮食蔬,但真不下飯;

在下筆回答這道問答題之前,我問我老婆,你是如何理解下飯菜的,老婆簡潔明瞭的說,對於她來說,下飯菜約等於自己喜歡的菜餚,不一定是大魚大肉,我比較瞭解她的飲食習慣,和我也比較接近,所以只要是我下廚房做的晚餐,對於她來說,基本上都算的上是下飯菜,也就是題主說的吃米飯時最下飯的菜餚,我一般都是這樣做的:

一、芹菜丁炒肉末,這道菜非常下飯,家常又營養、而且食材經濟實惠、做法簡單;

芹菜對我來說,是我不太喜歡吃的蔬菜,但唯有這種做法我愛吃,做法也簡單,蔥薑蒜、幹辣椒在鍋中爆香後,放入少量的豬肉肉末,快速滑散,炒至變色後放入一勺的豆瓣醬,炒出紅油後,放入切好的芹菜丁,放入食鹽、白砂糖、生抽調味後,一盤聞著香吃著美,特別下飯的芹菜丁炒肉末就做好了,吃米飯時有這道菜,是不是非常下飯?

二、川香水煮牛肉,肉片嫩滑、蔬菜鮮嫩,湯紅油亮,口味麻辣鮮香,搭配米飯,吃完一碗又一碗,你敢說你不愛吃?

水煮的菜餚,因為口味麻辣鮮香,比較對我老婆的胃口,這樣的水煮菜對於她來說都是下飯菜,她愛吃,水煮千張、水煮肉片、水煮魚片,但我覺得水煮的菜餚最簡單的算水煮千張了,土豆片打底,千張搭配火腿腸,放入幾個事先煮好的溫泉蛋,別提多下飯,這道水煮牛肉,您喜歡嗎?反正我很喜歡;

三、家常菜,魚香茄子炒肉片,魚香味的,微微酸甜,特別下飯;

離家大約5站路的地方,有一家美食城,由於在美食城不遠的地方有一所大學,所以這家美食就變成了大多數師生的食堂,經濟實惠不說,而且裡面的小吃都非常對我的胃口,我特別愛吃這家美食城的煲仔飯,老婆每次去必定魚香茄子的煲仔飯,所以在我的心中,只要茄子炒制時入味了,就非常下飯;

四、家常毛豆米炒肉丁,這道菜老媽炒的我特別愛吃;

毛豆米都是夏天才能吃到,記得小的時候,放學回家,等著媽媽做飯,每次有毛豆米炒肉丁,我就非常開心,將一勺毛豆米,放在米飯中,米飯同豆米肉丁,一同入口,非常下飯,後來長大才知道,豆米中是含有能夠讓你的味覺感受到鮮美的物質的,不下飯才怪;

五、回鍋土豆肉片,焯過水的土豆片再次回鍋翻炒,入口的感覺不會比回鍋肉差;

在大學讀書的那幾年,吃食堂,這道土豆肉片我經常吃,我特別愛吃那種煮的非常軟爛的土豆片,粉粉糯糯的,連同湯汁一起澆在米飯上面,大口吃飯,大口吃土豆片,可惜現在很難再有機會去吃食堂啦,想念食堂師傅做的那碗回鍋土豆肉片,特別說明,食堂的回鍋土豆肉片基本沒有肉;

吃米飯時什麼菜最下飯?

下飯菜每個人的理解都不一樣,原因就在於大家的喜好不同,吃米飯時什麼菜最下飯?哪會有標準答案,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所以以上是我給大家介紹的五道我愛吃的下飯菜,有這麼幾道菜,吃米飯最下飯,它們是:

1、芹菜丁炒肉末,這道菜非常下飯,家常又營養、而且食材經濟實惠、做法簡單;

2、川香水煮牛肉,肉片嫩滑、蔬菜鮮嫩,湯紅油亮,口味麻辣鮮香,搭配米飯,吃完一碗又一碗;

3、家常菜,魚香茄子炒肉片,魚香味的,微微酸甜,特別下飯;

4、家常毛豆米炒肉丁,這道菜老媽炒的我特別愛吃;

5、回鍋土豆肉片,焯過水的土豆片再次回鍋翻炒,入口的感覺不會比回鍋肉差;

我給大家推薦的這幾道下飯菜,希望大家喜歡,不喜歡也沒有關係,依然會感謝大家的閱讀和長久以來的支持,如果您有您的想法,可以在評論區給我們留言,分享您最喜歡的下飯菜,我們在評論區等您;


我們將無聊瀝乾水分、把喜悅放入鍋中燉煮、將孤獨在菜板上切成薄片,出鍋前撒上一把期望與開心,我們總是不斷告誡自己,我們儘量做到恰如合適、通過原創圖文,在文字與圖片之間為您分享一道道菜餚!

覓源良食


米飯和哪道菜最下飯?

我覺得米飯可以配的菜挺多的,最好都是熱菜。涼拌菜應該不適合吃米飯。

下面給你推薦幾個素菜和葷菜

素菜:酸辣白菜、熗上海青、魚香茄子、辣椒韭菜、雞蛋蒜黃、酸辣綠豆芽

葷菜:泡椒雞珍、回鍋肉、黃燜雞、辣子雞丁、魚香肉絲、豆豉魚、麻婆豆腐、臘肉炒幹豆

介紹了這麼多,你喜歡哪一個呢?我的口味是以酸辣為主,米飯這樣搭配個人感覺還是不錯的,你不妨也試試,感覺好的話對於推薦者來說是一件高興的事


趕集朱師傅


一,對與我來說就辣椒炒肉了,因為我自己喜歡吃辣嘛!所以我覺得這道菜比較下飯。

二,對於喜歡吃辣的的人來說,只要辣的都下飯,但對我個人而言我就選辣椒炒肉了,又有辣椒又有肉。

三,辣椒炒肉這道菜我可以吃好幾碗米飯。




西北炸雞小楊


最喜歡的三道下飯菜,這是比較有特色的四川小菜。

1.涼拌折耳根,從小就喜歡吃。每年過年去外公家,我們幾個小孩沒事幹的時候,每個人拿上一把鐮刀,跑到土邊上的田埂上就開始挖,常常把別人的田埂挖壞。有人經過的時候就躲起來,害怕被罵。每次挖回去,就著折耳根,能吃兩大碗米飯🍚

2.爛肉豇豆。酸酸的泡豇豆遇上剁細的肉,彷彿天生就是絕配。

3.拌兒菜。兒菜本身有一股苦味,經過晾曬,苦味會減少很多。曬到半乾的兒菜,放上油潑辣椒🌶️,姜蒜顆粒,鹽,就超級美味,每次吃飯,吃上幾根,香辣爽脆,有嚼勁,百吃不厭。

還有好多喜歡的,就不一一列舉了





六枝


朋友你好!

很高興能夠回答這個問題,做為農村的孩子,當然少不了自制的下飯菜了。因為小時候上小學的時候是寄宿生,每週星期天都需要自己帶著米扛著箱子翻山越嶺走八九公里走到學校,那個時候學校只負責幫我們蒸飯,菜都是我們自己帶,所以我們都會帶足一個星期的糧食。那麼重點來了,是那幾道菜讓我們能夠在學校優渥成長呢?

接下來給大家推薦幾道經常出現在農家飯桌上且容易製作的下飯菜。這道菜在我們家鄉叫做渣辣妹兒,製作非常簡單,就是把玉米打成粉子,加入適量的辣椒,然後放在罈子裡面,半個月之後就會變成酸,然後再用菜籽油炒一下就可以了。

作為湖南人,不得不提到的就是酸辣子了,這道菜不管是在鄉下還是在城市,都能經常在餐桌上看見,獨特的酸味配合辣椒本身的辣味,屏幕前面的我已經在不停的咽口水了。

在我們鄉村,每家每戶都會種植蔬菜,像豆角,辣椒,玉米都是屬於必種作物。所以農家都會用這些新鮮的食材製作一些酸菜。酸豆角自然也是比不可少的,製作方法跟前面兩個都很相似,製作簡單,炒起來也非常容易,而且保存時間也比較長。


農村大松哥


米飯是最主要的主食,幾乎每個人都吃過,米飯和麵食不同,不可以直接吃它,必須搭配菜才能吃,一碗白白的大米飯是無論吃不下去的,因為實在太清淡無味了。我就從沒吃過白米飯,必須搭配菜一起吃。我家裡算是比較喜歡吃米飯的,所以,每天都必須炒各種菜一起吃。

由於米飯本質就是屬於清淡味道,大多數人都喜歡吃比較開胃的菜,來沖淡米飯的無味。要說什麼菜和米飯最好搭配,那就看個人口味了,有的喜歡吃下飯菜之類的,比喻酸菜炒肉,辣椒炒雞蛋,麻婆豆腐、麻辣魚、椒麻雞等等,這些都屬於重口味的下飯菜,搭配米飯一起吃特別好。但是也喜歡吃清淡口味的,特別是南方人都熟屬於清淡口味,他們又愛吃米飯,搭配的菜就更不一樣了,比喻各種煲湯,雞湯、清蒸魚,各種清蒸海鮮等,這些算不上下飯菜,可以人家口味就是清淡啊,只能說一方水土有一方人,口味不同,吃的就是不一樣。

吃米飯時什麼菜最下飯?我個人就是屬於重口味,特別愛吃麻辣和酸辣的下飯菜,來和米飯一起吃,比喻

1、麻辣魚,又麻又辣,紅彤彤的特別的下飯,尤其魚片鮮美可口

2、水煮魚,這個比麻辣更好吃,魚肉更是鮮美可口,超級下飯

3、麻婆豆腐,這是我最愛做的,家人最喜歡吃的下飯菜,湯汁可以泡米飯一起吃,還可以拌麵條,一口一勺超級下飯。

4、酸菜炒肉無論是大白菜酸菜還是酸菜魚酸菜,炒肉都是好吃無比,超級下飯

5、椒麻雞,我們新疆的特色美食,真是又麻又辣,雞肉鮮美可口,和米飯一起吃,再好不過了。

上面這些就是我和家人愛吃的米飯好搭檔,大凡和辣,重口味的菜,我都喜歡和米飯一起吃,

小夥伴們,你們吃米飯最愛的下飯菜是那道菜?歡迎留言分享喲

我是頭條號天山可可,美食達人,擅長新疆菜,每天更新不同的新疆美食和風土人情,記得關注我喲!


天山可可


吃什麼菜,這個看個人口味,每個人的口味都不一樣,我自己個人比較喜歡土豆絲微辣.清蒸側魚.青菜.湯,還有一樣最重要的就是我家鄉的白切狗肉特別好吃,雖然出門在外很少能吃到,但是我每次回家就一定要吃個夠,特別香😍😍😍


小勞144


說到吃米飯什麼菜最下飯這個問題我感覺每個人的回答都是不一樣的,首先說南北飲食習慣,和地域性的飲食口味,北方口味偏重些,上海,廣東清淡些,四川湖南辣一些,所以說口味不同導致吃米飯的下飯菜不同,我是東北人,我吃飯簡單,大蔥和醬基本我餐餐都吃我感覺最過癮,我在成都呆過那邊主要以麻辣為主,水煮魚之類的,說不好聽的湯都是辣的,所以個人感覺每人的下飯菜都是不同的,此回答僅限個人觀點謝謝


天空之城征途


我是七十後的,八六年才分田到戶有大米飯吃,記得小夥伴說他中午家裡煮白米飯,當時我們很多同學都挺羨慕的很,直到家裡來客中午大米飯,偶爾也隔差三五煮一頓,最好的伴菜就是青菜豆腐湯和新鮮的鹹菜加飯裡拌豬油,那個香鮮饞水滿口,若說現在,簡單一點就是魚香肉絲或宮保雞丁,我特別喜歡吃肉,紅燒肘子和梅菜扣肉,香辣牛腩更佳[大笑][大笑][大笑][大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