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學校真的都是為了盈利嗎?看了問答區,信念要崩潰了,沒一個人為良心教育說句話?

大眼李少一


本人認為,盈利並非可恥的事情,民辦學校家長不助學學校怎麼維持下去?學校本身自己投資,自己聘老師,維持學校的正常運轉都需要錢的,國家不會給補貼,只有政策上的免稅優惠,這是過去了,因為那時候國家教育是短板,需要民辦教育來做補充,提倡支持全民辦教育!現在教育需求不一樣了,家長需要更專業更精良的教育,高質量教育的需求促進教育的改革和教育市場的變革,公辦的有政府財政開支做支撐,民辦的私立學校在此時還承擔著重要的教育角色,這是時代所決定的歷史產物,應該歸類為特別教育,有這種特別需求的家庭,家長自然需要自己掏腰包來支持你孩子所想進的私立學校,給提供服務的學校提供資金報酬,理所應該的事啊!不盈利怎麼支撐學校正常的運轉?私立學校的教育內容也必須遵照教育部統一的教育內容來對學生進行教育,如果教育質量不好,自己就是砸自己的飯碗了,私立學校就是以教育質量的優劣做支撐,家長不會傻到去私立學校燒錢。所以教育良心一定不會缺失,如果你質疑,可以不必把孩子送進去,如果你想進沒有那個經濟實力,也別嫉妒羨慕恨,非要扣上私立學校唯利是圖的帽子,也請不必道德綁架私立學校及教師。平常心對待孩子教育,理性投資。正規私立學校的活力應該在教育質量的管理,純績效工資制,業務考核週週進行,月月考,教師不合格給進修機會提高業務,在不及格降職降級,甚至解聘。快捷靈活,所以促進老師不斷學習,提高業務,維持業務。這點公立老師確實不能比,沒這麼大業務壓力。公立教師職稱上去了,就清閒了,越是高職越懈怠,學校也不在給更多的教學任務,即使有安排教育任務,放在一線教學也是心生怨恨的不少。普通老師到是衝在教育一線,職稱難上,更是委屈,在努力,也是上不去工資,高級的進修機會有進取心的老師挨不上,只能通過全員培訓才能得到機會,遠遠是早就落後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教育理念。維持現狀也是無可奈何的選擇。


鋸沫老樹的粉絲


早些年,認識一個長輩,是一個民辦高中的校長,有一次跟我父親在吃飯,我在旁邊聽了他們的對話。

那個時候我還在上初中,印象不是很深了,但是有那麼一段話我記得:“其實辦這麼個學校掙不多,就是想著能給想學習又找不到學校的學生提供個好點的地方,咱現在這個社會,考不上高中的孩子你讓他們去上中專?那這輩子基本上也就看到頭了。”

其實很多老前輩在辦學的時候真的是在考慮孩子的教育,不過現在大家都覺得辦學能掙錢,慢慢地也就忘了教育的初衷了。


速克


已經答了這麼多了,偶是財經領域的,雖然大學沒讀過,但是研究過不少。

說幾個吧!

西湖大學,施一公院士,原清華大學副校長創辦。由於現在只招博士生,本科還得過幾年再說,相信是情懷吧!是民營公司老闆捐助加上杭州市大力支持,希望有好的發展吧!

汕頭大學,廣東省政府,汕頭市政府與李嘉誠基金會共同創辦,其實起步時是李嘉誠一個情懷吧!結果還是變成公辦學校。

寧波大學,翻看寧波大學校史,是1986年船王包玉剛先生捐資創立。寧波大學與汕頭大學一樣,都是公辦大學。

黃河大學是 中國第一所中外聯辦綜合性高等學府,於1985年5月在 正式成立。黃河大學由 和美籍華裔聯合創辦。秦元勳校長離校後,學校內部種種原因,造成學校辦學困難。人才流失嚴重,於1991年整體合併到鄭州大學。

可以看出新中國成立後不是沒有優秀的私立大學,也是良心的大學,最後的結果都不美好。以公辦私助的汕頭大學與寧波大學活的非常滋潤。黃河大學已經不存在了。

最後再說一個,武漢學院。會不會成為民辦高校,不以盈利的標杆呢!

武漢學院簡稱“武院”,地處湖北省省會武漢,是一所由批准設立的私立,由主管,非營利性,英國皇家協會(ICAEW)武漢唯一的授權機考中心,華為首家設立“ICT培養基地”的本科院校,湖北省唯一一所一本招生的,擁有“國家級眾創空間”和“雙學士學位”教育資格。

為什麼說這個學校呢!是因為現在這所民辦高校控制人為陳一丹先生。陳一丹是誰?騰訊公司創始人之一,與馬化騰一起創業的。

2015年6月,舉辦方武漢一丹教科文發展有限公司加大投入,武漢學院第一期總投入達20餘億元,主要用於新校區的建設及師資投入,該校成為國內投資額最大的民辦之一。

陳一丹從騰訊離職一直致力於慈善事業,目前捐款已經達到百億之多。

有沒有求證一下,到底良心嗎?聽說一般一半的學生能得獎,幾乎學費減半是真的嗎?

別的高校幾乎都賣給了國內教育機構到香港的去上市的公司,個人更希望陳一丹先生把教育事業當一輩子事業做下去。為中國民辦高校樹立標杆。


文子說社保


我來說句公道話。民辦學校的校舍,設備,師資等全部都是私人投資的,如果不是做慈善,那肯定是要考慮經濟回報的。這些人未必都是大款,錢多的沒處用了!好多人還是集資或者貸款,傾其所有財力開辦學校的,不賺錢怎麼的了?放在誰身上都一樣,背油唱燈影的事,沒人願意去幹,是你你幹嘛?民辦學校講求經濟效益天經地義,無可厚非。

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不要只關注它掙了多少錢,而是要看它掙錢之後產生了怎麼樣的社會效果,是否對社會有利,是否造福人類。不要片面的以為講求經濟效益就是唯利是圖,見利忘義,不承擔社會責任,而去一味地指責,貶低它。

多年以來,由於財力短缺,各級人民政府對教育的投入不足,遠遠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民辦學校吸收社會閒散資金,興辦教育,恰巧彌補了這一缺陷。民辦學校的興起,既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又緩解了國家困難,與國與民都是一件好事,一舉兩得。

民辦學校因為不受體制限制,管理方式靈活,評價機制嚴格,競爭獎勵機制完善,近些年取得了不菲的成績,好多躋身名校行列,成績斐然,趨之若鶩。當然也有一些學校為了提高知名度,千方百計招攬優質生源,這也是引起社會非議的主要原因。

其實,萬事同理,追求自身利益只要不對社會造成危害,我們就沒有理由不容許它存在,何況它還對社會有益,為教育做出了貢獻呢!


今論壇


如果不是為了利益誰能幹,現在不管是幼兒園,小學,中學,高中,大學都有私立和民辦,主要目的就是利益,但是現在的私立學校真的把教學抓的很緊,他們也真的為孩子的未來著想,我認識一個私立學校的老闆,他是小學初中高中都有,他聘用的老師都是非常優秀的退休老師和大學畢業生。對老師要求特別嚴格,對學生也非常負責,我覺得現在的私立學校收費合理,我還是支持私立學校的。


時光耀


教育這塊蛋糕很大,都想切一塊,因為國家統不過來。辦學初衷,的確有想真搞教育的,國家允許,難得一展宏圖,覺得自己的教育理念比之國教更高一籌。但大部分都是為了賺錢去的,君不見滿世界的教育培訓機構?一言以蔽之,就是為了賺錢。既然國家不投資,辦教人也不能喝西北風,總得賺點。至於受教人選擇公立還是私立是周瑜打黃蓋願打願挨,當然要看自己的腰包是鼓,還是不鼓了。


無為258115


此問題若說都是是有點過了,但要是講絕大多數是為了盈利,那是勿容置疑的事實。試想,當資本將教育做為一種產業來辦時,它必然反映出資本逐利的本質來,它不攢錢,難道它是來做善良事業?當然我們現有政策歡迎民間資金興辦教育,以彌補教育資源某些不足,這是可取的。社會上同時有些有識之士與慈善機構及人士,為了教育事業的發展,他們也在無私奉獻捐資辦學,不求回報!


一強90594460


一味的要求學校太多,真不知道現在的家長咋想的?算一算,目前的家長,也是以前放養長大的,當初你們的家長又做過什麼?學校又做過什麼?對比一下現在,學校的提升比以前變多了!但是,中午的校園再也沒有了孩子們的歡笑聲,這是誰造成的?還不是你們這些家長不作為,家教不作為,出事都賴學校。


縹緲海Y


1.無論是國營教育還是民營教育,“教育”就是“教育”!目的就是“長善救失”!目的也只能是“長善救失”!!!必須純粹得徹徹底底!決不允許以“盈利”為目的!!!決不允許!!!

2.當“最簡單最純潔的校園”都“跪拜銅臭氣”時,全都是“未來的貪官汙吏”!!!整個世界就沒有“朝氣蓬勃的翩翩公子端莊淑女”!還談什麼“少年強”???!!!


丁香88577228


應該說有兩類,一類不為利益,做公益,因為已經是億萬富豪了,這邊辦學做個好名聲。能賺就賺點,不賺虧了無所謂,主業在盈利。另外辦學的你給我說不為盈利,就為了辦學,你腦殘還是辦學的腦殘?沒巨大的經濟支撐你有錢買地建樓請教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