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老年人用的微信名字?

蔣華浪


其實網名就是一個代號,估計起名時人們也是隨意發揮,起個自己喜歡的名字,讓它在這虛擬的網絡世界中能代表自己。我這個許大米,是幾年前第一次接觸網絡時女兒臨時給我起的網名,許是夫姓,大米是我家最早養的那隻貓,沒想到這個許大米倒成了我的大名,我自己也適應了這個有趣的網名,因為它,讓我結識了那麼多新的朋友,因為它,讓我感到我又回到了青春的年代。


許大米95


起網名,大多是根據自己的喜好,也有少數人是隨意起的,還有標新立異,獨闢蹊境。

我則是依據自身的由來而起,我兄弟姐妹六人,五人在老家,只有我一人過繼給叔父在外地。所以,倍感孤獨。

即使瀋陽是塊福地、寶地,可我還是忘不了老家。那裡有我幼童的記憶,那裡更有我的親兄弟姐妹。

在我的潛意識裡,瀋陽是我做客地方,始終是我的暫居地,落葉歸根,老家才是我的歸宿地。

孤獨漂流客居人,由此產生,我老伴說有點淒涼,不好。可我倒覺挺好,符合我自身遭遇,符合我的意境,不改了,就是它啦。




孤獨漂流客居人


我的微信名字有些複雜:大龍小龍,光頭強。大龍小龍是我後來加上的。而光頭強是我女兒第一次給我買的智能手機那一天她的女兒給我起的,這也不是空穴來風,因為女兒的女兒的姥爺在人生這條路上經歷的太多太多,45歲年齡的時候開始脫髮,十幾年過程中就成了個光頭強。聽起來有點不雅,內心還有些牽強,但又覺得外孫女給了她姥爺這唯一的禮物🎁還是勉強收下不改了,為什麼後來又加個大龍小龍呢?聽起來有些煩索但也是有根據的,因為老伴與我相濡以沫幾十年她屬龍,而我輸蛇🐍,通常也稱呼小龍,為了把我兩個緊緊聯繫在一起,現在雖然老了更應該伴兒來伴兒去相互照應,安度晚年而得名。大家覺得呢?


用戶名落地生根


我姓馬,性子野。新疆人,加之普氏野馬又是新疆獨有。所以網名野馬,這就QQ,微信裡一直用野馬。年初因為好友讓我下載抖音,抖音裡野馬已經有人註冊。我只能叫老野馬。八月上了頭條,野馬,老野馬都不能用。只有用野馬老了😄😄😄


野馬老了


適合老年人用的《今日頭條》註冊號?



暗示意。如,SN北郭。想象:為老家縣名取一前個拼音字節。北郭,其,郭氏,來自北方,徙途南方至今。

好記。如,SN北郭。

獨特。如,SN北郭

不要怪怪。或,生僻字,讓網民丶網友不好記憶。

不要近似。

不要諧音。

不要搞笑。

以為是,或,不是?


SN北郭


網名其實就是一個代號,與人區分開來就可以了,當然,起一個具有代表意義的網名也蠻有趣味的,可以的起一個古怪、讓人難以理解或者太長彆扭的網名就毫無意義了。

給老年人起網名,我個人認為實名最好。老年人畢竟閱歷豐富,在某一領域有所成就,讓別人一看便可知道是你,通過網絡能夠認識更多的朋友和興趣愛好者。

我周圍不少老年人,網名就是自己的真實姓名。這樣不為起什麼網名而糾結,對個人來說也是一種推廣和宣傳。看那些名人巨星,有幾個網名不是自己的真名。當然,也有人取了一個較為個性的名字,畢竟是少數。

所以,建議老年人的網名還是實名最好。因為,我就是我。



我行我攝


我自認心直性耿、咋想咋說,就叫《言為心聲》了。

個人建議:把你的微信名,作為你的特徵符號為好

――讓人一看,就知道你是什麼類型的人――如“文如其人”、“北京大媽”、“仗劍走天涯”……

――讓人一看,就知道你的愛好、嚮往――如“大海”、“峨眉山”、“春光”……

我不大讚成使用自己或者子孫的名字,更不贊成使用一些動物名字來命名自己的微信名字的!

我反感的是那些使用了莫名其妙的、不知所言何物的微信名字(我就不舉例了)!


言為心聲124271091


我的微信名字‘山野詩翁’取自於工作性質,20多歲參加工作到地質勘探隊常年爬山涉水在野外,幾十年來工作之餘唯一愛好就是讀點閒書或在筆記本上寫寫感想,寫點小詩,以便打發寂靜的長夜,隨著時光進展,學會了投稿(以前寫書信手作稿,後來是電子信箱),在全國各地報紙及文學刊物上先後發表詩歌數百篇,所以取名山野,,,詩翁,,,寓意山鄉野外愛寫詩的老頭,,,,


山野詩翁


老年人微信名最好用自己的名字,或者是和自己名字相關的成語。用與自己心情相符合的,我就是。



陽光明媚54625


其實本人以為建立微信名,沒有適合不適合的,只要覺得能體現自己的境界或者愛好都可以。當然你也可以標新立意,喚醒沉睡已久的萌動,來詮釋自己的優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