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解區塊鏈」區塊鏈可以改善全球金融體系

「迅解區塊鏈」區塊鏈可以改善全球金融體系

3月7日,三位貨幣和加密貨幣專家在麻省理工學院(MIT)比特幣2020年博覽會上討論了央行發行數字貨幣所面臨的挑戰及其前景。

「迅解區塊鏈」區塊鏈可以改善全球金融體系

小組成員承認,區塊鏈技術可以改善 現有的全球貨幣體系,然而,他們認為,在區塊鏈的隱私性、互操作性和可伸縮性方面仍然存在重大挑戰。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官員:各國央行不得急於採用區塊鏈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經濟學家索尼亞.達維多維奇(Sonja Davidovic)警告各國央行,在沒有首先對技術進行適當審查的情況下,不要急於實施區塊鏈系統。

她表示:“我們所看到的是存在一個炒作的現象,人們很快會轉向選擇技術,只是因為它的流行。”

“區塊鏈確實是這樣。這樣做的結果是,我們看到各國央行直接參與其中,而沒有經過對技術進行測試以驗證這個概念、通過公開招標過程選擇供應商以及公開徵詢意見的適當過程。”

儘管央行可以使用一系列分佈式系統,但達維多維奇表示,沒有一個系統顯示出強大的隱私性和互操作性。這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官員補充說,各國央行在實施這些技術時面臨著放大的風險,因為它們通常將開發外包給第三方公司。

“這是最薄弱的環節。你可以擁有一個安全的系統,但如果操作系統的人點擊了一封網絡釣魚電子郵件或可被非法利用的安全漏洞,那麼你最強大的系統將無助於安全。”

區塊鏈系統能否支持數萬億交易量?

麻省理工學院數字倡議(MIT Digital Currency Initiative)研究的科學家、前英格蘭銀行(Bank of England)官員羅伯萊.阿里(Robleh Ali)預測,央行數字貨幣最終將呈現多種不同的“混合”形式。

“你最終可能會看到一個混合方案。我不認為每個央行都會選擇同一種系統。它們如何相互作用將是關鍵,因此您可以將它們分類為一個單一的系統。”

波士頓聯邦儲備銀行(Federal Reserve Bank)應用金融技術研究主管鮑勃.本奇(Bob Bench)斷言,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無法按比例調整以滿足央行的需求。

“BTC非常有趣,因為它主要是交易價值。但是,如果你試圖創建一種供零售使用的央行貨幣,比如中國,去年僅通過微信就創造了40萬億的交易量,那麼你需要一種能夠一次又一次地轉移價值並可以快速實現的貨幣,而不至於崩潰。”

儘管承認區塊鏈可能發揮作用,但這位美聯儲官員敦促各國央行考慮將“對政府貨幣的充分信念和信任”納入區塊鏈的風險考量因素。

支付寶微信成為數字央行儲備的組成部分

貝奇補充稱,隨著中國人民銀行自2019年6月起開始為這兩個平臺直接提供資金支持,支付寶和微信已成為全球數字央行的儲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