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口頭禪: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間造孽錢,什麼意思?

布蘭德老頭


江山父老能容我

江山指國家政府廣電總局,父老指聽眾觀眾,廣電總局不反對,觀眾朋友愛聽,就是我郭德綱的幸福。

不使人間造孽錢

不做違背良心的事,不做能力範圍以外的事,我郭德綱就是一個說相聲的,在臺上講講,博大家一笑,輕鬆一下,減輕一下現實工作生活壓力。

好樣的!郭德綱先生,再堅持十幾年,到花甲之年時,就是相聲大師郭德綱啦。




庸者智也


“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間造孽錢。”這句話是出自唐伯虎的詩《賣畫》:不鍊金丹不坐禪,不做商賈不種田。閒來寫幅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詩中原句的意思是我不煉丹也不坐禪,不做生意也不種地,不偷不搶,有時間就畫幅畫,靠賣畫為生,不花昧著良心或通過不法手段掙來的錢。

郭德綱說這句話的意思是父老鄉親能接受他這個人,能接受他表演的相聲,願意花錢買票看他說相聲,他不會昧著良心通過不道德或不法手段去賺錢。他說這句話也是和他的早年經歷有關係,郭德綱曾經三次進北京,最困難的時候甚至到了窮的吃不上飯的地步,租住在小平房裡,沒飯吃就喝水度日,在小劇場表演相聲最慘的時候只有一個觀眾去聽相聲,因為經歷過很多困難,吃過很多苦,後來成名賺到錢之後才會很感謝觀眾讓他掙到了錢,也知道掙到的錢來之不易。

因為這句話本身就是一句褒義的話,也可以說是愛誇的話,郭德綱是個很聰明的人,郭德綱說這句話首先可以給觀眾一種他是好演員的感覺,因為自己都說了“不使造孽錢”,觀眾自然就會聯想到這個演員應該不會騙人,這也是一種心理暗示,郭德綱一次次在相聲裡說這句話就會一遍遍的加深觀眾對於這句話的印象,時間長了,不管實際情況是什麼樣的(觀眾也不會知道)觀眾也會自然的把這句話放到郭德綱的身上。

從成名之初就一直在強調自己“不使造孽錢”,這也是郭德綱自己在給自己建立人設,暗示觀眾“我不會騙你們的錢,我人品好,掙的錢都是乾淨的”,而且在郭德綱的相聲中也多次提到自己曾經艱苦的“歲月”,雖然有時候只是相聲的一個包袱,但這也是在暗示給觀眾“我曾經吃過很多苦,很不容易”這樣的印象既博取了同情又樹立了自己正面的形象,而且這句話還是一句古詩中提煉出來的,並沒有很直白,給人自誇的感覺還不會太明顯,所以常說這句話也是一種給自己拉攏觀眾的方法。

無論是演藝圈還是相聲圈,作為藝人,能展現在觀眾面前的必然是自己光鮮亮麗正面的形象,在觀眾面前說的話的最終目的也必然是給自己建立一個正面形象的人設,所謂的明星,背後的事情是觀眾絕不會輕易知道和看到的,所以在現在這個“眼見都不一定為實”的社會里,一句話無論說了多少次,無論說的多麼好聽,也並不能說明一個人的人品如何,作為觀眾,我們只看演員的表演就可以了,演員的所有鏡頭前的話我們也只當做一句臺詞就好了。


Lee博爵


這兩句詩出自郭德綱之口,經常用在他的相聲表演裡,一般說完這句話就該鞠躬向觀眾致謝了。而這首詩的全文是這樣:沒來由此去經年,總把新人換舊顏。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間造孽錢。

這首詩是借鑑唐伯虎的《賣畫》:不鍊金丹不坐禪,不做商賈不種田。閒來寫幅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郭德綱曾經在《三笑才子佳人》中飾演唐伯虎,對於唐伯虎也有著自己的理解。

唐伯虎這個人大家都很清楚,他的這首詩說出了他的心裡所想,我不信道來不信佛,不求這些虛妄之物給我造福;不屈尊富貴不願身負勞役之苦,我有手藝,閒的時候畫幅畫買賣錢就可以養活自己,我這錢絕不是那種通過不正經手段弄來的“造孽錢”,而是憑自己雙手掙來的乾淨錢。

從兩首詩的字面意思來看,兩人要表達的都是差不多的意思:我靠自己本事吃飯生存,不搞那些歪門邪道。換個意思是就算我一生貧困潦倒,處處被打壓,我也不會與世俗同流合汙,我要堅持自己的原則。

熟悉老郭經歷的人都知道,老郭一路摸爬滾打,經歷了世態炎涼,看的更透徹,他知道,捧他的是觀眾,而他回報給觀眾最好的就是說好相聲,他不止一次在臺上說過,只要觀眾愛聽,我們就一直說,好好說。鋼絲們贊起來!


小破孩的吃瓜時光


這句話後面還有一段:“郭德綱于謙,代表德雲社,向我的衣食父母致敬”。說完,老郭攜謙兒嫂一起,向觀眾老爺鞠躬致謝。

什麼意思,郭德綱在相聲中已經講過很多次了。

角兒與觀眾

其實在整個演藝界(包括影視、歌手、曲藝),郭德綱這一輩人乃至往上贅述到馬三立、李雪健這些老藝術家,和現在的所謂流量明星之間,最大的區別就在於,老一輩藝術家,把觀眾視為衣食父母,他們心中比誰都清楚,個人藝術修養再高,失去了觀眾,就沒有出路。

特別對於曲藝界的人來說,老年間藝人還被稱為戲子,屬於傳統社會三教九流中最不入流、最低賤的行業,戲子一詞不論來源如何,最終都發展成了一個頗具貶義的詞彙,包括梅蘭芳先生這種響噹噹的、留下了無數藝術瑰寶的大師,曾經在他的圈子裡再受尊重,再大婉兒,也是屬於不入流。

那個時代,藝術家要成角兒,除了本身的藝術修養,還離不開有權有勢的人來捧,權勢可以把人捧上天,捧成角兒,但藝術是脫離不了人民的,所以再大的角兒,再有權勢背景,老百姓認同了,藝術生命才會長青。

把戲子這頂帽子終於從頭上摘去,這是幾代人的共同努力,所取得的成就。

現如今,明星、演員,似乎早已忘記了這一點,再也沒有人知道,藝術之路離不開粉絲的追捧,他們似乎天生高人一等,賺著比誰都容易的錢,叫著比誰都大的苦。當然,我也不是一杆子打死所有明星演員,像胡歌這種演員就值得尊重。

老郭的藝術生命

老郭確實是一個把觀眾就是衣食父母掛在嘴邊的人,並且他也確實做到了這一點,因為老郭的人生,經歷了太多,看透了太多,他比誰都清楚,自己就是個小黑胖子,只不過多了一膀子力氣。

當年到北京闖蕩,吃了多少苦,連二環都不讓走(誤),有人可能會認為,那不過是成功之後,編出的一段苦難故事,以證明自己多不容易,誠然,這種做法確實不少見,但老郭的苦,我們是可以看見的——

某衛視那個著名的視頻,老郭當年為了混口飯,在高溫天氣下,一個人在僅能容人的玻璃籠子裡生活一整天,吃喝拉撒睡全在裡面,還要供人觀賞,哪怕是在動物園,那鐵籠也比老郭的玻璃籠子大好幾十倍。

這是一段經歷,也是一段屈辱,如果不是實在沒轍了,誰又願意像個動物一樣供人觀賞嘲笑呢?

後來老郭遇到貴人,侯耀文先生收他為徒,他才在相聲這個講出身、講師門的圈子裡立足而已,然後有了登臺表演的機會,有了北京相聲大會,有了現在的德雲社。

老郭曾講過,他最初講相聲的時候,臺上兩個演員,臺下一個觀眾,彼此都很尷尬,觀眾上個廁所,臺上兩位演員都不知道該暫停還是該繼續,這個故事後來也被郭德綱編成了段子,觀眾只知道這是個段子,聽著搞笑,卻不知道背後的辛酸。

然而也正是那個觀眾,讓老郭明白了,吃著這碗飯,哪怕只有一個觀眾,也要為他表演完整場,這是職業道德,是尊重觀眾,也是尊重自己。

那個觀眾,是老郭的衣食父母,現在滿坑滿谷的觀眾,也是老郭的衣食父母。

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間造孽錢

我們再回到老郭這句口頭禪。

江山父老,就是衣食父母,就是觀眾。謝謝觀眾對我們的包容,讓我們有口飯吃,不至於流落街頭,甚至走上邪路。

反過來說,假如觀眾不能容我,那麼我該怎麼生存呢?也許,還在那個玻璃籠子裡當動物,這還是樂觀情況,畢竟算份工作,更可怕的是,可能走上頭蒙拐騙的犯罪道路。

這可就真的是造了孽了。

所以,對於老郭和他的德雲社來說,即便是現在已經成為了亞洲第一男子天團,但他永遠不會忘記,觀眾是自己的衣食父母。

在聽德雲社相聲的時候,老郭能抓住一切機會調侃,有時候調戲謙兒嫂,有時調戲同行,也會調戲觀眾,但每次他致謝觀眾的時候,我能從他眼中看到真誠。



也可自話


“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間造孽錢”,這並不難理解,大致是表達了郭德綱對觀眾的感謝。通常郭德綱演出時,在開頭或結尾處會說出這句口頭禪,說完後,還會不斷的表示感謝觀眾。大致意思:觀眾們如此抬愛能賞口飯吃,我不賺昧良心的錢。在不同場合,也會有不同的含義,但大多時候都是表示感謝。當年在《歡樂喜劇人》的舞臺上,這番話更多的是發自郭德綱內心的感慨。當岳雲鵬的相聲接近尾聲時,郭德綱走上舞臺表示:“

感謝《歡樂喜劇人》給了相聲這麼個平臺,讓大家知道相聲還活著,而且還活的很好。江山服老能容我,不使人間造孽錢,郭德綱代表德雲社,向我的衣食父母致敬,謝謝各位。

那麼在《歡樂喜劇人》的舞臺上,郭德綱說這番話時非常感慨,不單是感謝了觀眾,還感謝了這個平臺。這是因為在此之前,除了晚會和比賽,相聲節目已經很少在綜藝節目上出現了。尤其是德雲社的相聲,總被主流相聲界排除在外。在這裡,郭德綱的這番話意味深長,即感謝了觀眾,也感慨有這麼個平臺能夠容納德雲社的相聲。

由於郭德綱與主流相聲界意見不太一致,所以他總是被批評相聲低俗等,這導致郭德綱總是遊離在主流相聲圈之外。這時候更加彰顯了觀眾們接納他的重要性,郭德綱在巡演時,也不厭其煩的表達這一觀點。郭德綱的這番話有時候勝過千言萬語,例如:主流媒體《人民日報》曾經用千字長文,介紹了郭德綱師徒艱難的成名之路。這時侯如果郭德綱不理睬(回應)顯然不太合適,長篇回應的話,又會顯得捉襟見肘(多說無益),短了又無法詮釋內心的感慨。這時候這番表達的不長不短,恰如其分的表達了郭德綱想說的話:

“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間造孽錢。”這個回答非常智慧,多說無益,這番話是恰到好處的詮釋了這篇文章,這與主流相聲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從《人民日報》的這篇文章來看,郭德綱的成功與其他相聲演員有所不同。郭德綱憑藉著對相聲的執著與熱愛,憑藉著紮實的相聲功底,在劇場一步一腳印的走過了10個春秋,才換來了今天的成就。郭德綱是以劇場為核心,高度依賴觀眾的口碑,所以他經常將觀眾視做衣食父母,他比電視上成名的相聲演員更知道觀眾的重要性。縱使有很多人批評他一味地迎合觀眾,批評他的相聲沒品味?沒內涵?他都不在乎。他在乎的是觀眾的口碑,這也是郭德綱能夠贏得眾多粉絲的重要原因之一。每當媒體或記者誇獎郭德綱的成就時,他往往就會表示:“

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間造孽錢”。意思是說,這都是承蒙觀眾們的厚愛,賺錢不能昧良心,憑本事吃飯。形成反差的是主流相聲演員,他們大部分是拿工資說相聲,甚至有些商演都會拿補貼。我們看《南國都市報》的報道,每張票最高可以補貼到825元,這補貼力度確實不小,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也就很難體會到“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間造孽錢”的含義所在了。

相聲與話劇戲曲有所不同,郭德綱會根據不同的演出場所和觀眾,演繹不同的作品。例如:他在人民大會堂演出時,就會表演一些比較傳統的大段子(包袱少,有品味)。在一些小園子演出,就會挑一些包袱密集的段子。也就是說,郭德綱會根據受眾人群來調整自己的作品。即使是全新的作品,每場演出時也都會有所不同,因為郭德綱和于謙60%是在舞臺上臨時發揮出來的,劇本只是一個主題大綱。那麼主流相聲,通常不會根據地點觀眾變換而調整作品。往往幾年表演下來,也不會調整作品。例如:《姜昆“說”相聲》是從2015年開始巡演的,如今已經4年多了,今年已經演出了90場。當時他的相聲中融入了街舞、rap嘻哈等元素可能是當下流行,基本不會因為場地觀眾變換而改變內容,這與郭德綱的演出有很大的差別。那麼有時候高雅相聲做不到的事,還得看郭德綱的相聲,

雖然有人說郭德綱的相聲格調不高,但絕對不妨礙他的作品能夠傳播正能量,一些主流相聲演員也只能望塵莫及。

郭德綱與觀眾之間形成了良性的互動關係,觀眾真捧,他就真賣力氣,一時間郭德綱將笑聲和快樂傳遍了大江南北。筆者認為,傳播快樂也是一種正能量。一位名叫曼琳的鋼絲,由於喜歡郭德綱的相聲,不僅自己受益匪淺,還自發的與其他鋼絲募捐了60萬,給一個10歲白血病小姑娘捐款。這就是相聲的魅力,鋼絲們因為喜歡聽相聲而走到一起,同時將快樂傳遞給別人,類似曼琳這樣的鋼絲還有很多。雖然部分同行,總是批評郭德綱的相聲不高雅,但郭德綱用自己的方法傳遞著快樂,卻著有不一樣的奇效。

李亮是來自陝西的一位小夥子,他來到北京的目的是見一位救命恩人。由於他當年為了生活,身患重病沒勇氣面對,正式聽了郭德綱的相聲挽救了他。他認為:相聲不治病,但能治心。

2012年時,郭德綱海外巡演到洛杉磯。一位大姐突然跪在郭德綱面前,連聲道謝。原來這位大姐身患7年癌症,飽受著死亡的威脅病痛化療的折磨。她正是聽了郭德綱的相聲,才讓她有了活下去的動力。所以這位大姐,專程趕往洛杉磯來跪謝郭德綱。下圖是洛杉磯大姐和李亮截圖。

筆者看到他們的故事,深受感動。這就是我們傳統相聲的魅力,相聲雖然不能治病,但它可以傳播快樂,傳播快樂就是傳播正能量。郭德綱的相聲如此受歡迎是有原因的,正所謂:“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間造孽錢”,這時侯再看這句郭德綱的口頭禪,有些感慨萬千。看到觀眾們有如此的回饋,感覺那些所謂的批評指責都不是事,他10年的堅守都是那麼的值得。郭德綱憑本事賺錢,又能將快樂傳遍千家萬戶,不管主流相聲界如何看待?相信郭德綱都會在相聲史會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不知大家是如何看的呢?


明辨是非123


沒來由此去經年,總把新人換舊顏。

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間造孽錢。

這是著名相聲演員郭德綱的七律詩詞。它所表述的意境就是:政府不打擊我,而觀眾又捧我的場,喜歡我,是對我藝術的肯定,因為我靠的是本事吃飯,不去和那些不良風氣同流合汙。可見郭德綱人格的魅力!

細心的讀者是否發現,郭德綱七律詩詞中的最後一句出自於唐伯虎的《賣畫》,整段詩詞是這樣的:不鍊金丹不坐禪,不做商賈不耕田。閒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說明唐伯虎的一生佷執著,任何事情都得靠自己,閒著沒事就寫寫字、作作畫。不用挖空心思,違背職業道德去獲取那些不義之財!

郭德綱引用了唐伯虎《賣畫》的最後一句,也表明了他的心態:即使我郭德綱貧困潦倒、處處被打壓,我也不會與你同流合汙,不上春晚或者某檔綜藝,不是我沒能力,而是我不想妥協,我靠的是自己,我靠的是票房收入。每一份錢都是靠門票積累而來!決不違背自己的良心去做一些不光彩、不道德之事!

這就是我所理解的主要意思,也是我們所要遵循的細則,我相信每個人只要具備如此坦蕩的心態,生活定會更加燦爛輝煌!您認為呢?





閒情小達人


郭德綱口頭禪: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間造孽錢,什麼意思?


“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間造孽錢。”這句話是出自唐伯虎的詩《賣畫》:不鍊金丹不坐禪,不做商賈不種田。閒來寫幅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詩中原句的意思是我不煉丹也不坐禪,不做生意也不種地,不偷不搶,有時間就畫幅畫,靠賣畫為生,不花昧著良心或通過不法手段掙來的錢。

郭德綱說這句話的意思是父老鄉親能接受他這個人,能接受他表演的相聲,願意花錢買票看他說相聲,他不會昧著良心通過不道德或不法手段去賺錢。他說這句話也是和他的早年經歷有關係,郭德綱曾經三次進北京,最困難的時候甚至到了窮的吃不上飯的地步,租住在小平房裡,沒飯吃就喝水度日,在小劇場表演相聲最慘的時候只有一個觀眾去聽相聲,因為經歷過很多困難,吃過很多苦,後來成名賺到錢之後才會很感謝觀眾讓他掙到了錢,也知道掙到的錢來之不易。

因為這句話本身就是一句褒義的話,也可以說是愛誇的話,郭德綱是個很聰明的人,郭德綱說這句話首先可以給觀眾一種他是好演員的感覺,因為自己都說了“不使造孽錢”,觀眾自然就會聯想到這個演員應該不會騙人,這也是一種心理暗示,郭德綱一次次在相聲裡說這句話就會一遍遍的加深觀眾對於這句話的印象,時間長了,不管實際情況是什麼樣的(觀眾也不會知道)觀眾也會自然的把這句話放到郭德綱的身上。

從成名之初就一直在強調自己“不使造孽錢”,這也是郭德綱自己在給自己建立人設,暗示觀眾“我不會騙你們的錢,我人品好,掙的錢都是乾淨的”,而且在郭德綱的相聲中也多次提到自己曾經艱苦的“歲月”,雖然有時候只是相聲的一個包袱,但這也是在暗示給觀眾“我曾經吃過很多苦,很不容易”這樣的印象既博取了同情又樹立了自己正面的形象,而且這句話還是一句古詩中提煉出來的,並沒有很直白,給人自誇的感覺還不會太明顯,所以常說這句話也是一種給自己拉攏觀眾的方法。

無論是演藝圈還是相聲圈,作為藝人,能展現在觀眾面前的必然是自己光鮮亮麗正面的形象,在觀眾面前說的話的最終目的也必然是給自己建立一個正面形象的人設,所謂的明星,背後的事情是觀眾絕不會輕易知道和看到的,所以在現在這個“眼見都不一定為實”的社會里,一句話無論說了多少次,無論說的多麼好聽,也並不能說明一個人的人品如何,作為觀眾,我們只看演員的表演就可以了,演員的所有鏡頭前的話我們也只當做一句臺詞就好了。


會飛的豬000006


說到相聲這門藝術,在國內最出名的相聲團體就是德雲社,不知有沒有哪位小夥伴和我一樣要聽著相聲睡覺的,郭德綱的相聲小編也聽了不少,相信常聽郭德綱的相聲的小夥伴也都知道,郭德綱最喜歡說這樣的一句詩,那就是:“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間造孽錢。”

說一下郭德綱說的比較多的一句話,也就是:“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間造孽錢,郭德綱代表德雲社全體員工向我們的衣食父母致敬!”這句話應該很多聽相聲的小夥伴都非常的耳熟,那麼這兩句詩(小編不清楚這個詩文一句詩怎麼算的,所以就說這是兩句詩吧),說到這兩句詩的來歷,還要提起唐伯虎。

相信大家對於唐伯虎這位人物,生性不羈,但是卻懷才不遇,自己的才華一直沒有得到重用,這是唐伯虎非常苦惱的,也導致唐伯虎後來命運多舛,落魄而死,郭德綱的這兩句詩就是借鑑了唐伯虎的詩詞《賣畫》:不鍊金丹不坐禪,不做商賈不種田。閒來寫幅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

其實唐伯虎的這段詩詞不難理解,也是表達了當時唐伯虎的心境,我既不修仙求道也不念經信佛,沒有什麼高尚的信仰,更不會依靠這些不切實際的東西,不願意經商也不勞累務農,全憑藉的是自己的手藝和本事,有時間就畫幅山水畫,賣錢來養活自己,“造孽錢”指的就是不是正經手段得來的錢,造孽之事無非坑蒙拐騙,不仁不義之事,這錢來得正大光明,都是憑藉著自己的本事得來的。

這下相信大家也都理解了郭德綱那句:“江山父老能容無,不使人間造孽錢”的意思了,感謝各位衣食父母支持相聲的發展,給相聲這門藝術留下了容身之所,我郭德綱不做昧良心的事,錢都是憑著自己本事賺的。

這句話更多的意思就是對於觀眾的感恩,也有網友給出了更加深層的理解,“不使人間造孽錢”也可以理解為不與社會的主流同流合汙,郭德綱年輕的時候也出來闖蕩憑本事吃飯,但是當時的相聲發展不及現在,空有一身本事,但是卻沒有用武之地,當時北京的主流相聲看不起郭德綱,不願意收留,反覆幾次,世俗也磨平了郭德綱的稜角,變得圓滑的郭德綱依然沒人看得起他,既然如此,郭德綱自能自立門戶,為了生計郭德綱不得不這麼做,從小劇場開始,一步一步成為了相聲界的領頭羊。

時間過去了這麼久,郭德綱依然不願意和當今的主流相聲混為一談,德雲社能走到現在,全是憑藉的觀眾的支持,除了感恩的意思之外,其他的意思我就不用和大家贅述了吧。


零到無窮大


二十年前,“相聲已死”就成為國民共識,聽著不可樂的相聲那還能叫相聲嗎?當說相聲的高居廟堂,不入市場,這相聲還能不死嗎?所以說,老藝人老觀眾作古後,相聲就該壽終正寢,老是吊著不死,倒是奇哉怪哉。


可是,苟延殘喘中,還在給相聲數秒送終時,牛人郭德綱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

不鍊金丹不坐禪,桃花庵裡酒中仙。閒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

相聲居然就這麼枯木逢春,又活過來了。


這首詩原作者是大才子唐伯虎。小唐的意思是,我不去搞那些虛偽的、不著邊際的、往自己臉上貼金的貌似高覺悟的玩意兒,我覺得自己覺悟低也沒問題,這樣挺好的,我不蒙人、不騙人,就靠著自己的真本事畫畫,靠能力賺錢,不去花不義之財,不做虧心之事,想畫就畫,不畫誰也管不著我,我這錢啊,可能掙得辛苦,但掙得乾淨。

能說這話的人,看似閒雲野鶴的散仙兒,其實是需要底氣的,需要真才實學的,一般人沒有這個膽量。


這句話說的簡單,做起來太難呢。

上面發工資的歌手、藝術家、作家敢說自己不唱、不演、不寫指定主題旋律格調的歌曲、作品,能自己養活自己嗎?

不能說沒有人敢說這樣的話,但恐怕敢說這話的,比大熊貓都少,實在太稀缺了。

過慣了依靠投餵的安樂日子,一旦停止供血,你讓他們去找一碗飯吃,他們是既礙於面子不想找,找到的也吃不飽,藝術細胞都已經被教條、僵化了,離開那個溫暖熟悉的窠臼,外面自然界的空氣、風、陽光會讓他們絕望的。

去當個小區保安都嫌你老,到大街上要飯也沒人搭理,要不了幾天就會餓死的。


就拿相聲演員群體來說,你的演出要是沒有電視臺的攝像機對準著,沒有在一個華麗的劇場演播室裡,演出的門票沒有各單位支持,不是領導派的,沒有糜耗各級行政資源,你們當是有幾個真正的觀眾會去捧場?

大家不妨回顧一下,最近那些個靠幾首詩來助威加油、表達愛心的相聲演員,他能不能靠本事賣門票養活自己?

可是郭德綱他就敢捐上一百萬,人家明說——我是靠父老鄉親對我的認可賺錢,他們是我們的衣食父母,除此之外沒有不義之財。


這是真爺們!

經歷了多少磨難和風雨,熬過了多少餓肚子的時候,衝過了多少別人精心編制的阻擊線,坐過多少年冷板凳,懷才不遇的郭德綱才能在相聲界殺出一條血路,混出名堂,才能在皇城根站穩腳跟。

其實真實的郭德綱,表面粗狂,但並不是猛男,不是一個大大咧咧的人,更不是一個大言不慚的人。

相反,郭德綱的性格內向,還有幾分卑微。這跟遺傳有關,也和經歷有關。

當年天真的郭德綱滿懷憧憬到京城闖蕩,卻發現理想那麼豐滿,現實是那麼骨感,在廟堂內你就是想"當一條跪著的狗,大爺們都不給你機會。"


但郭德綱不是吹出來的,也不是捧出來的,他沒有背景,沒有資歷,沒有人緣,只能靠自己一步步打拼。

不過他有毅力,有真才實學。

郭德綱8歲的時候,就開始正式拜師跟高祥凱學藝,他學的是評書,自己不是那麼喜歡,有點枯燥,但學徒的生活比想象的更難以忍受。

每天早上師傅還沒有醒,自己就必須早早起床收拾屋子、給師傅沏茶,忙完了就哪也不敢去,規規矩矩等師傅起床教他背段子。

每天早上四五點,他都會起床去河邊喊嗓子、背段子、唱曲子,因為去晚了,晨練的叔叔阿姨和爺爺奶奶來了,自己就不能專心了。

郭德綱風雨無阻,頑強堅持下來,一練就是N年。

後來郭德綱才跟常寶豐老師學相聲,終於走上了"正"道。


郭德綱第一次登臺非常搞笑,搞笑的不是他讓別人笑了,而是臺下幾百人沒有一個人被他逗笑。

但郭德綱還是混開了,成為相聲界的大拿,目空一切的大鱷。

郭德綱的目空一切不是無根的狂妄,他是有後臺的。

他的後臺就是觀眾,有了觀眾買門票他才有恃無恐,才敢笑對某某臺的封殺。

說句實話,隨著年紀增加,不怎麼愛看郭德綱的相聲,但其他人的相聲更不愛看,相聲這種表現形式被他提上了一個高度,但還需要相聲後輩繼續努力,表達出更多樣化更有生機的繁榮形態,一枝獨放不是春,郭德綱先生想必也樂見相聲事業由他提引後,早日做到萬紫千紅春滿園。


郭德綱先生的為人,我是欽佩的,他媚俗但不媚權,面對芸芸眾生,俗人世界,他挺胸做人,不唯唯諾諾。

一個藝人能靠實力賺錢,還有餘力捐錢,確實難能可貴。一個相聲演員,在新時代裡還能有那麼多粉絲,著實不易。就衝這點,也值得點贊。


歷來現實


在舊社會,在天橋賣藝的說書的民間藝人。靠嘴皮子吃飯。可以說是那時社會的最底層 。我說個段子,我把圍觀的大夥逗樂了,多謝大家捧場,拿著盆收賞錢。沒辦法,靠這個養家餬口。


我們每個人壓力都大,需要緩解心情。正所謂笑一笑十年少,聽上一段搞笑的相聲。緩解了一天壓抑低落的心情,這不很好嗎?

你們大家給“我”面子,願意聽聽我說相聲,我一開說,必定搬把椅子湊過來聽“我”扯。多麼虔誠!“我”不把大家逗樂了開懷一笑,對不起這江東父老對“我”的信任啊。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你看“我”在場上,有時說著說著,自己都忍不住笑場,臺下跟著轟然大笑。“我”有成就感啊。“我”付出了屬於自己的辛勤勞動,給大家換來歡樂。而大家願意花銀子來看“我”的相聲專場。這本身就是乾淨的等價交換啊。

江山父老能容“我”。“我”真心感謝大家對我的信任和支持。以後會以更多優秀的作品來回報大家對我的厚愛。


不使人間造孽錢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相聲基本功說學逗唱,每一項都是經過常年汗水鍛煉出來的。你看“我”在臺上如何瀟灑自如,可曾看到過我在臺下所付出超出常人的艱辛? 所以,每掙的一分錢都是清清白白乾乾淨淨的。都是“我”付出辛勤汗水換來的。 郭德綱老師,你說我說的對不對啊?別潛水,出來演講一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