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先鋒”潘建偉:沒料到物理是簡單的學科,人生的價值是貢獻

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都依靠別人的勞動,我必須盡力以同樣的分量,來報償我所領受了的和至今還在領受的東西。——愛因斯坦

2016年8月16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長征二號運載火箭發射成功。墨子號成為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標誌著我國在世界量子衛星領域已處於領先地位。

在我國量子衛星行業不不斷髮展的日下,也有一批又一批專業的科學家湧現在我們的視野,亦如中國著名物理學家潘建偉。可以說,潘建偉是這一事業的核心人物。衛星發射當天,潘建偉不由得想到酒泉附近的敦煌,千年前,中國是世界的中心。千年後,中國想要回歸世界中心,科技是首要的一環。如今,他正在成為民族復興的重要參與者。

“量子先鋒”潘建偉:沒料到物理是簡單的學科,人生的價值是貢獻

記憶的缺陷,超乎尋常的天賦

童年的潘建偉,記憶力的差勁使他忍受折磨。英語差勁的同時,使用母語竟然也會使得他感到頭疼,背拼音成為了他記憶之中最痛苦的一件事。等稍微長大些,潘建偉上了中學,他發現了居然還有像物理這樣簡單的學科。

潘建偉每天晚上躺在屋頂看星星是,物理課本中的一系列知識都在他的腦海中一一閃過。他開始明白,自己可能在這方面,有一些超乎尋常的天賦。

“量子先鋒”潘建偉:沒料到物理是簡單的學科,人生的價值是貢獻

大學時期,深受愛因斯坦的啟發

愛因斯坦說:“人生的價值,應當看他貢獻什麼,而不應當看他取得什麼。”大學時期的潘建偉,學習的是物理理論專業,前途在那時看來是很迷茫的。直到他讀到愛因斯坦的傳記,深受啟發。

他把愛因斯坦的照片貼在自己的床前,以此時刻激勵自己。人這一生,如果只是追求物質的富足,那他並不能成為一個獨立的人,唯有精神的富足是永恆的。

“量子先鋒”潘建偉:沒料到物理是簡單的學科,人生的價值是貢獻

傳承先輩遺志,回國報效祖國

潘建偉在美國留學時,大使館組織留學生前去觀看電影。在這次觀影中,潘建偉瞭解到了先輩的事蹟。在“兩彈一星”元勳中,有這樣一位先生叫做郭永懷,是近代力學的奠基人,但是後來因為飛機失事遇難了。在查看現場時,人們發現他和勤務員的身體緊緊地抱在了一起,保護住了國家重要的科研數據。

潘建偉被先輩的事蹟深深地感動了,不禁淚流滿面。他說:“我一定要回去”。為了那些再也回不來的人。傳承先輩的遺志,讓中國科學站立在世界的前沿。

潘建偉的美國導師曾經問他:“你的夢想是什麼”,他回答到:“我的夢想,就是想在中國有一個像你這樣的實驗室。”如今,潘建偉的量子實驗室已經站在了世界頂端的地位,但他還在思考,如何讓這個實驗室永遠地成為世界頂端。

物質的富足隨即帶來的是精神的空虛,安逸和舒適也不應該成為生活的享受。

人不能只為自己而活,我們要注重身邊的人,甚至是那些我們不認識的人。如果做到了這樣的地步,那這個人的胸懷,將會如同大地般博大,更會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