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後迅速回暖,魔幻的“原油價格戰”

我們又見證了一歷史性時刻的發生。

3月9日,美股開盤暴跌,標普500指數開盤不久,指數一度狂跌7%,觸發第一級熔斷機制。截至收盤當日,納斯達克、標普500、道瓊斯跌幅分別為7.29%、7.60%、7.79%,其中跌幅最大的道指從開盤價的24,992.36美元一路下跌,至股市收盤時價格為23,851.02美元,跌額超2000點。

暴跌後迅速回暖,魔幻的“原油價格戰”

此次週一的美股崩跌,是史上第二次觸發熔斷機制,上一次還是在23年前的1997年10月27日。

因亞洲金融風暴衝擊外溢,當日道指暴跌7.18%,這也是熔斷機制自1988年引入後首次觸發。在熔斷機制推出前一年的1987年10月19日,道指遭遇史上單日最大跌幅,達22.6%。為了避免此“盛況”的再次發生,美指“熔斷機制”就此誕生。

一般情況下,美股當天下午3點25分前,如果標普500指數下跌7%和13%,分別進入熔斷機制的第一和第二階段,交易各暫停15分鐘,如果當天跌幅超過20%,則進入第三個階段——休盤迴家。不過,熔斷機制採用以來,美股未曾因標普500指數暴跌13%和20%而停市。無獨有偶的是,美股史上的這三次暴跌都發生在“星期一”。

黑色星期一

觸發美股此次熔斷的誘因是因為上週五石油輸出國組織與俄羅斯談崩了,無法達成進一步減產150萬桶/日的協議。

暴跌後迅速回暖,魔幻的“原油價格戰”

倔強的“戰鬥民族”絕不忍氣吞聲,立馬錶示:“減產協議對俄羅斯毫無裨益,只會讓昂貴的美國頁岩油佔據更多的市場份額。如果減產協議再度延長,將會讓全球石油市場都被美國頁岩油佔據,這是自虐行為。”

氣急敗壞的沙特在隔天就發動了“自殺式油戰”。沙特國有油企——沙特阿美宣佈,4月賣往亞洲的原油定價下調4~6美元/桶;4月賣往美國的原油定價下調7美元/桶,這些都是史無前例的折扣。

最令人瞠目結舌的是,沙特阿美賣給西北歐煉油商的旗艦級阿拉伯輕質原油折扣擴大到8美元/桶,售價低至10.25美元/桶。相比之下,俄羅斯旗艦級烏拉爾原油(Urals)每桶折價約為2美元。很顯然,沙特“槍口”瞄準的是在歐洲市場的俄羅斯油企。

暴跌後迅速回暖,魔幻的“原油價格戰”

另外,伴隨著沙特大幅降價的舉動是大幅增產原油。據悉,沙特下個月的產量將遠超過1000萬桶/日,甚至可能達到1200萬桶/日的紀錄高位。本月產量為970萬桶/日。

知名投行高盛發佈報告稱,將2020年第二季度布倫特原油價格預期調降至30美元/桶,並警告油價“可能下跌”至20美元/桶附近。

這可不是沙特第一次發動“油價戰爭”,但上次的對手另有其人。

時間往回推6年,2014年11月,沙特為了遏制美國頁岩油的發展,不顧原油供給過剩的情況大幅增產。布倫特原油在2014年至2016年期間,油價從100多美元跌至25美元水平,而美國頁岩油靠著借債活了下來,雖然代價是倒閉了近百家能源公司和高債務率。最後,歐佩克+不得不拉攏俄羅斯實施減產。

暴跌後迅速回暖,魔幻的“原油價格戰”

如今以沙特為首的歐佩克組織卻對俄羅斯下手,兩者間大有一種“農夫與蛇”的意味,但為此買單的卻是全球市場,當然也包括沙特自己。

據Wind資訊統計的16個全球股市重要指數中,9日除了美國三大指數外,英國富時100、德國DAX、法國CAC40、日經225、澳洲標普200等9個指數盤中跌幅,甚至當天收盤跌幅超6%。歐洲三大股指更是盤中跌逾8%,跌幅靠後的為中國上證指數跌約3%。

沙特宣佈“價格戰”之後,3月8日(中東地區許多國家的交易時間是週日至週四),沙特TASI指數重挫8.32%,至6846.36點,而沙特阿美的股價也首度跌破IPO發行價。自2019年12月上市以來,沙特阿美每股32裡,3月9日一度跌至每股27裡,總市值在1.5萬億左右。此前沙特阿美市值一度高達2萬億美元,超越蘋果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暴跌後迅速回暖,魔幻的“原油價格戰”

“殺敵一千,自損兩千”的沙特帶著全球資本玩“蹦極”,目的就是期望用最快的速度給俄羅斯、美國和其他產油國帶來最大的痛苦,以期將它們逼回談判桌,然後迅速逆轉策略,一旦各方達成協議就開始減產。

“石油輸出各國遲早還是會坐下來談,而未來決定股市前景的關鍵仍然是新冠病毒疫情的走向。”天驕資產管理公司總裁兼執行長、投資專家郭亞夫表示。另外,對於油價的後期走勢,大部分機構及專業人士持較為樂觀的態度。

鹿死誰手?

就在第二天,俄羅斯方面就傳出了新的消息,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表示,歐佩克+合作的大門並未關閉,下一次歐佩克+會議計劃在5~6月召開。

不過,俄羅斯在暗示跟歐佩克繼續合作的可能性的同時,依舊不忘秀一下自己的“肌肉”,俄羅斯能源部長亞歷山大·諾瓦克表示,原油產量有增產50萬桶/日的能力,俄羅斯石油公司可增產30萬桶/日。諾瓦克將週一油價暴跌的鍋全都甩給了沙特,他認為週一油價下跌是沙特阿美聲明的結果,沙特阿美油價降低的聲明導致了市場的恐慌。

暴跌後迅速回暖,魔幻的“原油價格戰”

亞歷山大·諾瓦克(左)和沙特能源部長哈立德·法利赫

瑞銀認為,隨著全球經濟下半年復甦,預計布倫特油價將在6月末重回62美元,下半年將進一步漲至64美元。花旗此前也預計,在全球需求反彈之後,四季度布倫特油價或回升至每桶58美元。

國內專業人士認為,作為全球三大主要石油生產地區的美國、俄羅斯和沙特,都不希望看到石油長期在30美元以下,不然誰都無利可賺。同時,目前油價已大跌30%,把大部分(如果不是一切的話)的風險都釋放完畢,包括疫情所暗示的需求萎縮風險。可以大概判斷的是,沙特與俄羅斯會重回談判桌,這是未來不遠處的催化劑。

另外,作為全球最愛發表言論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對此事也有著自己的觀點。美股大跌後,特朗普在推特上連發了三篇推文談論此事。他認為導致股市下跌的原因,是沙特和俄羅斯在為了油價“打架”,加之媒體散播恐慌。

暴跌後迅速回暖,魔幻的“原油價格戰”

不過,特朗普的另外一個觀點或許是事實,他表示之前被普遍認為導致股市下跌的沙特壓低油價的事件,對美國消費者來說是件“好事”。

就在2014年,美國汽油價格跌落到3美元/加侖以下,降低至2010年12月以來的最低價格,由於油價下跌,美國消費者轉向購買皮卡及SUV,導致轎車、電動車及混動車的銷量有所下滑。

美國最大汽車經銷商AutoNation Inc.首席執行官Mike Jackson表示,“如果油價繼續下跌或保持在低價水平,消費者向皮卡的轉變是很驚人的。美國人就是喜歡大車。”所以對於喜好皮卡和SUV的美國人來說,油價越低自然是越好的。

這從福特F系列在美國的榮譽就可見一斑。福特F系列上市70年以來,已累計銷售3,700萬輛。截至2019年,福特F系列皮卡連續第43年成為美國皮卡銷量冠軍。同時,它已連續第38年成為全美最暢銷車型。這就意味著,從1981年開始,福特F系列就開啟了其輝煌歷程,而這剛好是美國擺脫第二次石油危機後的節點。

暴跌後迅速回暖,魔幻的“原油價格戰”

那麼油價下滑是否會影響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風向呢?

目前多家新能源汽車企業的股價已經大幅下跌,一方面是在油價下滑的背景下,燃油車的使用成本下降導致投資者對新能源汽車需求的擔憂;另一方面,在補貼退坡、造車成本仍然較高的情況下,投資者對於未來新能源汽車產業走向擔憂。

不過,也有專家認為,油價下跌本身,對於新能源汽車市場影響有限。雖然未來新能源汽車的產業整體走向仍然是未知數,但油價將對於運輸成本、生產成本等工業生產整體造成也有影響,這包括對燃油車也會有影響,而目前中國的油品零售價格已經接近於地板價,因此對於燃油車所帶來的成本下降影響將比較有限。

此外,一個有意思的消息是,據外媒報道,特朗普已悄悄要求沙特停止“油價戰”。特朗普認為暴跌的股市對他的政治前景來說是個壞兆頭。不知是上帝感受到了特朗普“虔誠”的祈禱,還是其它原因,截至發稿,三大美股實現反彈,其中道指上漲2.72%,納指增長2.26%,標普500指數漲幅2.46%。另外,歐洲股市普遍反彈回升,增幅在2%~4%區間。

暴跌後迅速回暖,魔幻的“原油價格戰”

沙特阿美和沙特TASI指數在3月10日一開盤就開始反彈,迴歸到30裡呈上漲趨勢,目前沙特阿美每股31裡。雖然一天的反彈不足以說明什麼,但可以看出,全世界的投資者對石油價格迴歸正常的信心很高。

或許在資本市場眼裡,沙特和俄羅斯之間的這場“戰爭”,就像拌嘴的倆口子,當下氣氛嚴肅,甚至還影響到了村裡的氛圍。不過支持者和旁觀者普遍認為,鬧過脾氣後的沙特會與俄羅斯重歸於好,只是“鬧彆扭”的時間長短而已。不過現在全球金融秩序儼然來到一個新的轉折點,疫情和油價帶來的雙重衝擊將再次令全球市場生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