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國貨,勞斯萊斯沒它都不行

運營小妹兒:“最近你推薦的電影都還不錯啊!”

木根兒:“我不想寫影評了,我想寫寫汽車...”

運營小妹兒:“你知道奧斯卡還有一部關於汽車的電影獲獎了麼?

”木根兒:“啥?不知道啊...”

運營小妹兒:“叫《美國工廠》你去看看吧,最佳紀錄長片!”

木根兒:“難道這回講的是通用麼?”

運營小妹兒:“寫個影評吧...”

木根兒:“嗯...嗯?”

這件國貨,勞斯萊斯沒它都不行

是的,木根兒的影評時間又開始了,今天的電影名字叫做《美國工廠》,不知道有多少小夥伴們跟我一樣,覺得這肯定是在講述美國自家的汽車工廠有多厲害;不過,看完電影之後我才發現,這個故事有兩個品牌是關鍵詞,一個是通用,另外一個就是福耀

這件國貨,勞斯萊斯沒它都不行

影片大概講述了在2008年通用汽車受到金融危機的衝擊,經營狀況慘淡關閉了位於俄亥俄州的代頓工廠;這時候福耀挺身而出為當地解決了2000多個就業問題以及日後面臨的坎坷之路等等。拋開影片中中國與美國員工工作理念的不同等等,咱們今天就聊聊這兩個品牌在影片中的背景。


這件國貨,勞斯萊斯沒它都不行

(一)“08年到底給了通用怎樣的打擊?”

老百姓買不起車

2008年的金融危機我想大家還歷歷在目,雖然國內受到的影響很小,這多虧了宏觀調控和中國人的消費習慣;而美國則不同,貸款和信用消費在08年已經成為美國人主要的消費手段,所以,這裡有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再次出現,那就是“次貸危機”,說白了就是貸款了還不起,那麼銀行為了止損只好斷貸;這樣一來,美國人沒了對於“大件兒”的消費能力,汽車就成為了第一個受到衝擊的產業,突然的銷量下滑,打了通用汽車一個措手不及,從而突然崩塌。

這件國貨,勞斯萊斯沒它都不行

站的越高摔得越狠

要知道,那年的金融危機已經不能用數字來統計損失了,所有報告基本上都是用比例來告訴大家這場危機有多恐怖,然而通用汽車在美國的市場佔有量無需多言,越龐大的企業損失的越多,大企業先崴了泥,倒閉什麼的已經成為了那時最常規的手段。

這件國貨,勞斯萊斯沒它都不行

工人的雪上加霜

這裡還要說一下美國藍領的工作狀態,冬暖夏涼,公司福利應有盡有,要是領導敢批評我,我就組織工會去扳倒你,用咱們的大白話講就是這都是給慣的,所以面對金融危機,通用汽車如此龐大的員工數量,通用只有兩個選擇,要麼就是打腫臉充胖子,保證員工數量,堅持不降薪,但是這無疑帶給通用更大的打擊;其二就是降薪裁員,這麼一鬧,底下的“大爺”們可就不樂意了,罷工,辭職屢見不鮮,左右都是不給通用留活路。

這件國貨,勞斯萊斯沒它都不行

(二) “福耀到底有多厲害?”

說完了慘狀,咱們再來說說福耀集團,用最簡單的方式說明吧,如果各位有時間可以看看自己玻璃左下角的商標,上面的“FUYAO”就是指的這個福耀集團,這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汽車玻璃供應商,沒有之一。

這件國貨,勞斯萊斯沒它都不行

2015年福耀在美國建廠,不過也不是一帆風順,雖然解決了當地的就業問題,但是美國藍領還活在自己滋潤幹活的世界裡,完全不理解加班和低薪,所以難免就產生矛盾,再加上福耀嚴格的管理模式下,不少員工都是在工作與不工作之間左右徘徊,所以虧損是必然的,生產力低下的福耀在美國也舉步維艱。

這件國貨,勞斯萊斯沒它都不行

不過在企業與員工之間磨合好了之後,這種窘境逐漸得到緩解,在2018年,福耀美國工廠終於

扭轉了盈虧,而縱觀全球的玻璃製造業,即使在一家工廠虧損的狀態下,福耀仍然成為了大大小小汽車品牌的供應商,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把全球的汽車攪和在一塊兒,拎出來三輛車,這裡面就肯定會有一輛車用的是福耀玻璃。

這件國貨,勞斯萊斯沒它都不行

最開始,福耀玻璃一直被家用代步車型所青睞,原因很簡單—物美價廉,到後來,福耀玻璃逐漸成為了奔馳、寶馬、路虎、雷克薩斯甚至勞斯萊斯、賓利這類品牌的供應商,人們對於福耀玻璃的看法也有了很大的轉變。

這件國貨,勞斯萊斯沒它都不行

不久前福耀還向美國新增加100多個就業崗位,主要是用於控制機器,以及從事輔料處理等工作。“福耀的目標是朝著自動化、智能化的工業模式發展,從而減少了人力工作效率低風險大的弊端,不過,並不是所有的工作都會被機器替代,重活和難乾的活會由機器替代。

這件國貨,勞斯萊斯沒它都不行

中國企業在國外發展難免會碰壁,在看過影片後你可能會氣憤,可能會覺得自豪,可能會覺得福耀在美國發展的艱辛,但是作為受到全球三分之一汽車品牌信賴的供應商,它的實力終歸會獲得所有人的喝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