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寶推薦》——品相完美 順治通寶 寶福局


《曬寶推薦》——品相完美 順治通寶 寶福局


《曬寶推薦》——品相完美 順治通寶 寶福局


公元1644年,清軍攻入關內,清愛新覺羅·福臨至北京,即皇帝位,改元順治,成為清世祖。在清軍剛入關時,允許明錢流通,但不久即嚴禁使用明錢及其它古錢,獨行清錢。為加強國家對財政的控制,開始仿明代銅錢形制鑄“順治通寶”,與前朝“崇禎通寶”一併行用。在北京設鑄錢局試行鑄錢,於工部、戶部開設寶源局、寶泉局,揭開鑄錢序幕,後隨著天下統一,在各地開錢局,並鑄"順冶通寶"。順治年間對制錢成分有明確規定,即銅七成,白鉛(鋅)三成,為合金,稱之為"黃銅",一千銅錢稱為一串,年鑄一萬二千串稱為一卯即每開一期的額定數稱為"正卯",正卯以後凡有加鑄數稱為"加卯"。

順治通寶是清世祖順治年間(1644-1661年)所鑄錢幣。順治一朝,此錢只通行平錢一種,定製為紅銅七成,白銅三成搭配鼓鑄。"順治通寶"是明清以來最重的制錢,無論成色、樣式還是分量都成為定製,對後繼年號錢影響很大。順治年間為了穩定經濟前後進行了五次改制,最終取得成功;確立了清代的貨幣體系。隨著五次改制同時產生了五種形式的順治通寶聞名於世,史稱"順治五式"。

清代福建省錢局所鑄之錢,代字為“寶福”,其鑄錢局稱寶福局。按定製,寶福局令福建布政使司,督糧道稽察, 由福州府理事同知稽查專管, 並設監察官一員, 協辦官一員 。

此枚寶福局順治通寶,為圓形方孔的銅幣,其形狀外法天內法地,取義精宏。錢面直讀“順治通寶”四字,錢背鐫滿文,字跡清晰,十分美觀。整幣以精銅鑄造,品相完好,十分精緻,包漿渾厚溫潤,字體端莊規矩,筆畫圓潤工整,為難得一見的精品。現在是收藏家們青睞的對象,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