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學教授姚飛:企業間交叉創新加持未來拓展性

人民網北京3月11日電(楊僧宇)3月10日,人民網首屆“科技創新企業優秀案例徵集”活動第一期線上內審會如期召開,北京化工大學教授姚飛作為評審專家對企業案例進行了點評,他表示,整體項目領域不盡相同,都體現了共同的特徵,都是圍繞著信息化時代最前沿的發展來推進下一步整體經濟和產業。

針對案例浪潮通軟“大型企業高端ERP軟件開發項目”,姚飛表示,我認為這個項目非常具有前景,它有三個特點:

第一,項目的定位準。企業發展的過程當中重要的是管理和技術兩個層面,管理層面的發展比技術更加重要,優秀的管理者是非常稀缺的。在現有的技術發展中,需要我們以更好的技術支撐來輔助企業管理,ERP恰恰起到這樣的作用。這個定位解決的是企業管理的迫切需求,是專業領域的通用軟件,定位非常好。

第二,開發基礎好。在很多年前,浪潮華光激光照排就已經全國知名了。浪潮涵蓋企業需要的多個業務,相比國外競品軟件它很瞭解中國人使用習慣。

第三,涵蓋業務廣。一方面是指企業內部管理的應用面廣,財務、人力、資源,包括資產和營銷各個方面,都涵蓋了。另一方面它的應用包括軍工、建築、營銷、學校、醫院等各個行業。它對社會的貢獻和未來拓展性都非常的大。

對此,他建議,正因為業務非常廣,而它又屬於專業軟件的通用型,建議在更多應用中劃分為幾大類,在每一個類別裡聚焦,分類管理。要做好終端服務,在未來的市場營銷中把二次開發的服務做得更好。

針對數碼視訊“5G超高清便攜揹包系統項目”,姚飛認為,第一是項目定位準確,把5G技術結合到終端應用,他選擇了一個非常好的點。通過直接面向To C的領域,面向To B的用戶。To C的用戶,目前並不太關注和接受目前5G的終端解決方案,但是To B的解決方案,需求非常大,能夠保證該項目有足夠多的市場需求。

第二是技術鏈條完整。該項目不僅找到5G技術的終端需求,同時對涉及到的關鍵技術都有很好的解決方法。比如採用人工智能的算法來解決算法的難度,在聚合傳輸和集成方面,把一個大的設備做成便攜的揹包,而且可以兼顧低功耗和電池的長續航。

為了項目的順利推進和進行,姚飛提出兩個建議。第一,要注重成本控制,我們感受到從2K到4K的超高清是線性的增長,但機器增長是指數性的,要付出更多的成本。第二,除了關注競品廠家的5G超高清產品,也要關注WIFI6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因為行業的變革不一定來自於同類型產品,公司可以同步的去做WIFI6的應用。

“數碼視訊,5G項目非常好,但是在成本控制上還有優化的空間,而聽了中興通訊的邊緣技術,對成本控制與算力、時延方面做了很好的處理,不同企業之間可以互相交流。浪潮的ERP,我覺得也非常好,比如我在國家文物局專家組就有這方面很大的需求,需要做全國文物的雲,但是有一個非常難解決的問題,就是溯源。浪潮的多雲架構是針對海量數據非常好的解決方案,我建議浪潮可以和專門做數據安全的公司進行合作,進行互動交叉,可能會有更大的效果。”姚飛說。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