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巖:世外桃源水洪池

濟源的崇山峻嶺之間有個古村落,湛藍的天空下,上百年的古宅,數百年樹齡的古樹,加上原生態的厚密植被,古村落猶如“世外桃源”,恬靜古樸,原始又美麗。

它名叫水洪池村,位於濟源市思禮鎮西北部晉豫兩省交界處的高山之巔,海拔1470米,有“中原海拔最高的鄉村”之稱。村周圍,金錢豹、大鯢、鷹隼等珍稀野生動物經常出沒。村裡的200餘口人曾用10年時間,挖山洞鑿崖壁,建成了14公里長的盤山公路,打通了出村通道。

2019年歲末,我們驅車探訪。沿著王屋山盤山公路行駛,又進入佈滿碎石的無名小路,道路越走越窄,周圍變得安靜,偶有喜鵲或烏鴉騰空而起,振翅發出叫聲,更增幾分寂寥。天突然下起細雨,汽車拐入通往水洪池的盤山公路,地勢越發險峻,路旁越來越濃的白霧,像幻影一樣,快速在山谷間飄逸。順著九曲十八彎的山路,我們終於抵達水洪池村。

水洪池屬於典型深山區,自古交通閉塞,與世隔絕。它山高林密,村落風貌古樸原始,如同鎖在農耕時代的琥珀一般。


李巖:世外桃源水洪池

雪中水洪池村景


古村落只有40餘戶人家200餘口人,目前耕地多被流轉,村民不再種植莊稼,加上山裡沒學校,大部分年輕人都搬遷到山下生活,村子裡只剩下20餘名留守老人。村中老屋都是石板砌築,均為上下兩層,二樓用來存放糧食不住人。村中到處是石碾石磨石制牲口槽,低矮的廁所也是石頭壘砌。


李巖:世外桃源水洪池

老民居


村中很多老屋人去樓空,門上掛著“無人居住”的牌子。仍有人居住的老屋門口,整齊碼放著一人多高劈好的柴火。

古村多古樹,水洪池也一樣。這裡有5株樹齡在250年至350年的古樹。古村東北方向是蟒河旅遊自然保護區,東南方向是九里溝旅遊風景區,山頂奇嶺遮掩宛若城牆,小村落位於山頂的一窪平地上,平地俗稱“天池”,村名由此而來。水洪池村的地理環境造就了獨特的山頂小氣候,令它成為避暑好去處。

水洪池周邊風光極美,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遊客們稱它“美得像九寨溝一樣”。

水洪池處於深山區,從前,自山上到山下只有一條兩三米寬的小路,村民下山到思禮鎮購物後要坐車到九里溝,再從九里溝徒步回家,單趟需要三四個小時,所有東西都要靠扁擔挑上來。

為改變這種狀況,在老支書苗長才帶領下,水洪池村民前仆後繼地連續修了10年路。如今,苗長才已搬到山下居住。62歲的村民苗小軍參與了修路全過程,他說,當年,村民除了種地,無論春夏秋冬都在義務修路。有兩位村民在修路時犧牲。

村中央一處院內,63歲的李姓村民說,30多年前,他也參與了村裡的修路。最苦的時候大雪下了尺把厚,大家剷掉積雪,摸出石頭壘堰,手腳凍得生疼,卻沒有一個人抱怨。

路修通後,村民生活大為改善。苗小軍說,他先是到臨近的高速公路工地打工,年紀大了,就在水洪池周邊山上挖藥材貼補家用。幾年前,他在思禮鎮買了房搬下山居住,他放心不下山上散養的雞和十幾個蜂箱,時常獨自回村照看。談及現在的生活,苗小軍怡然自得:“糧食在山下買,菜是自己種的,豐衣足食,挺好。”

水洪池村風景秀美,也是紅色文化富集之地。史料顯示,1942年7月,中共晉豫區委在山西陽城土河建立了濟源縣抗日民主政府,組建了“濟北抗日遊擊大隊”,後擴編為“濟源縣抗日武裝大隊”。1943年6月,中共濟源縣委、縣政府到濟北沿太行山一帶開展活動,曾駐水洪池村辦公。當時縣委、縣政府帶領縣大隊,深入群眾,開展減租減息,宣傳抗日,在水洪池、竹園溝、五指河以及東邊的閻營、任莊等村建立了抗日民主村政權,領導群眾生產度荒,動員青年參加縣大隊,壯大人民武裝力量,開展游擊戰爭,壯大了抗日根據地,擴大了游擊區。

如今的水洪池,依靠豐富的自然景觀和文化資源,吃上了旅遊飯。

如今,濟陽高速公路穿越了美麗的水洪池村通往山西,這條觀光高速上,水洪池是其中漂亮的一站。


李巖:世外桃源水洪池

村中古樹


李巖:世外桃源水洪池

通往水洪池村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