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和澳門“發錢”了?為啥港澳總是發錢?

前段時間,網絡上被“香港和澳門撒錢了!”的新聞給刷屏了。事情是這樣的。2月26日的時候,香港財政司長陳茂波於立法會上宣讀了新一年的財政預算案。香港特區政府表示,將會推出一項1200億港元的“救助計劃”。

其中,凡是18歲以上的香港永久居民每人都能得到1萬港元(摺合為人民幣為8916.63元)的現金補助。據悉,這次救助計劃涉及人群約700萬人,涉及金額約710億港幣。

是不是覺得非常羨慕呢?其實,不僅是香港,早在2月24日的時候,澳門特區行政就已經公佈:現已完成《2020年度現金分享計劃》行政法規草案的討論。現在決定,將會提前發放本年度的現金分享款項,預算開支約為71億元澳門元。

行政會還表示,以往一般都是在7月開始發放現金分享款項。但是,因為考慮到新型冠狀肺炎給澳門經濟民生帶來的影響,所以現在才決定提前到4月份發放。

香港和澳門“發錢”了?為啥港澳總是發錢?

據報道,澳門特區政府將會向每名永久居民發放1萬澳門元(摺合為人民幣約8645.29元)的現金,並且還會向非永久性居民發放6000澳門元(摺合為人民幣約5187.17元)的現金。

其實啊,澳門是年年都會給百姓發錢的,這個政策實行至今已經10多年的時間了。這次提前發放,也是因為疫情的影響,所以考慮到百姓正遭受疫情困擾,乾脆就把這筆錢提前發出來了。

香港和澳門“發錢”了?為啥港澳總是發錢?

在疫情的影響下,香港和澳門紛紛為百姓著想,提前發放“補助資金”。看到這裡,很多人是不是對“政府專門給百姓直接發現金”表示不能理解呢?而且,澳門一發還是10多年的時間?是不是聞所未聞呢?

那麼,為什麼香港和澳門政府會那麼喜歡給百姓發錢呢?其實,不僅僅是香港和澳門,新加坡,瑞士等國家都有給百姓發錢的政策,至於原因嘛......

香港和澳門“發錢”了?為啥港澳總是發錢?

首先,香港和澳門的本地居民在經濟活動中的佔比是不多的。他們的收入並不是靠當地居民而產生的,更多的都是依靠外來者,例如國際的貿易、金融、旅遊等。

在這種大環境下呢,居民的收入並不高,但是在湧入眾多的外來者時,卻會導致物價水平和當地生活水平較高。所以,政府考慮到這一點,就會利用採取一些手段來進行宏觀經濟的調節。這種“手段”,可以是關於稅收優惠,也會是直接發錢!

香港和澳門“發錢”了?為啥港澳總是發錢?

其次,發錢不僅僅是為了保障居民的生活,還有一點是為了提升當地的消費水平。要知道,當政府直接發錢的時候,那麼可能會引起一定的物價上漲,可能最後並不能解決民眾的生活問題。

但是,像上文說的,香港和澳門屬於特殊的經濟體,直接給居民發錢能在帶動居民福利水平的同時,還能提升當地居民的消費能力,幫助經濟增長,可謂是一舉兩得的好事情!

其實,國外也有直接給群眾發錢的國家,例如瑞士。但是,瑞士人民卻不希望國家直接給百姓發錢,雖然這筆錢會比普通人的月薪還要高上很多。為什麼呢?因為瑞士人民覺得,直接發錢會降低國民勞動積極性。

另外,瑞士人會想著這筆錢是從何而來,是以著稅收形式扣取呢?還是直接印鈔票呢?通過稅收,那麼大家肯定是不願意,而直接印錢發,又會導致通貨膨脹。總體考慮下來,超過78%以上的瑞士人都否決了這項提案。

所以說,每個地方的經濟都是不同的,自然會制定不同的政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