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萬元資金,是購買國有大銀行的理財產品好,還是選擇民營銀行智能存款呢?

財經者思


一般情況下,從安全等級上面來說,大型銀行短期理財產品的風險要比存款產品的風險稍微大一點點。因為畢竟存款還是受到存款保險制度的保障的。50萬元資金,購買理財還是新型存款呢?我們下面來認真分析一下。

銀行理財產品

現在大型銀行短期理財產品,一般情況下一年期限的產品年利率在4.3%左右。一般大型銀行的理財產品也是經過銀行精挑細選出來的,風險也不算大。下面是建設銀行理財產品利率表,從中可以看出有一款357天的產品,起購金額10萬元,年利率可以達到4.3%。還有一款266天的理財產品,年利率為4.15%,起購金額為10萬元。下面產品表中還有不少存款期限的產品,可以都研究一下。

新型存款

新型存款是民營銀行發行的存款產品。民銀銀行由於只能開設一家實體營業廳,有的甚至連一家實體營業廳都沒有,因此,民營銀行只能是依託網絡開展金融服務。於是民營銀行就依託網絡推出了新型存款產品。比如下列民營銀行存款產品表,從中可以看出一款5年期的存款產品年利率達到了5.8%,還有兩款五年期存款產品年利率達到了5.3%。這樣的新型存款產品也屬於普通存款,受到國家存款保險制度的保障,只要是50萬元以下都可以全額保障。

綜上所述,如果是50萬元存1年以下,那麼可以考慮大型銀行短期理財產品。如果是存長期5年左右,民營銀行的新型存款產品年利率較高。



睿思天下


這個問題見仁見智,不同的人會持有不同的看法。


有些人對民營銀行不太瞭解,也不信任,自然就不會把錢存在裡面。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習慣在銀行櫃檯辦理存款和理財,顯然他們就會更加信任銀行,尤其是國有銀行,所以就會去買他們的理財產品。


不過對我而言,我顯然會購買民營銀行的智能存款。


民營銀行的智能存款主要包括兩類:一類是能靠檔計息的智能存款,存的越久、利率越高;另一類是底層資產為3年期和5年期的創新型現金管理類產品。


之前有很多活期的,後來都下架了,現在只剩下百信銀行的智惠存,活期利率是3.5%,不過百信銀行不是民營銀行,是百度和中信銀行合作推出的直銷銀行,不過兩者性質差不太多。


現在這種現金管理類產品以1年期以內定期產品為主,利率大多在4%~5%之間。


我目前持有的民營銀行的存款包括富民銀行的富民寶和富多利,華通銀行的福e存+1號。富民寶我買的早,利率是4.6%,現在已經買不到了;富多利是靠檔計息,只有富民銀行或度小滿理財的老客戶才能買,存滿4天利率是3%,存滿14天利率是3.8%,存滿1個月利率是4.2%,存滿6個月利率是4.7%,存滿1年利率是4.75%。


以上是富多利計息方式


華通銀行的福e存+1號利率是4.1%,7天為一個週期,比如你存了50天,有49天是按照4.1%計息,多餘的1天按照0.4%計息。


可以看出,民營銀行的創新型存款利率非常高了,比國有銀行的理財產品利率還高。根據融360最新數據顯示,國有銀行的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僅3.87%。


民營銀行的安全性雖然比國有銀行差很多,但是民營銀行的存款實際上比國有銀行的理財還要安全。不管是什麼銀行,只要是存款,50萬以內就能保本保息,即使以後監管不讓民營銀行發售了,已經購買的投資者的利益也不會得到損害。


但是銀行理財要打破剛性兌付,今後國有銀行的理財產品都不能保證不虧損。


所以,綜上來看,我認為50萬元放在民營銀行的存款裡,比購買國有銀行的理財裡更合適。


歡迎關注“小斯筆記”,為大家提供通俗易懂的理財知識。


小斯筆記


如果說你的家庭僅僅只有這50萬元資金,那還是建議你採取穩健的手法,對理財產品來說無論是大銀行還是小銀行都存在風險,畢竟現在是打破剛性兌付的時代了,就是說你買的銀行的理財產品不再給你保本了,存在虧損的可能,其實這還不是主要的,最擔心的就怕理財產品到時候出現兌付問題,對於這種亂想必須要保持警惕的。

對於那些資金量比較大的,適當的配置一些銀行的理財產品,承擔風險的時候獲取一些高收益是可以的,而對資金量有限,尤其是如你只有這50萬資金還是做存款類比較好,獲取一些固定的利息比較穩健。

你可以把這50萬分為兩部分,其中的30萬用來做大型銀行的大額存單,這個利息相對比較高,一般都是三年期的年化利息可以達到4%,剩餘的20萬可以投資小型銀行的大額存單,這個利息比大型銀行的高一些,但是畢竟小銀行的信用程度與大銀行多少有點差異的。

至於說民營銀行的智能存款還是算了吧,這裡面主要牽扯到合規性的問題,特別是資金安全性應該作為第一考慮的因素。


春意萌生


大型商業銀行也有適合的存款產品,但是據多方媒體報道,監管層5月初召開會議,要求銀行業界自律,清理按日均規模分檔計息的活期存款產品。具體為,清理停辦利率和存款金額掛鉤的創新存款產品。清理停辦的產品屬性為“根據客戶活期存款賬戶日均餘額、參考定期存款利率、設置分檔利率的活期類存款創新產品”。

所謂“創新存款產品”,業內一般俗稱“智慧存款”或“智能存款”。它既能像活期存款那樣隨存隨取,又能跟定期存款有一樣甚至更高的利息,同時還能跟貨幣基金一樣利息每日結算,最大特點就是提前支取不是按照活期計息,而是選擇實際存期內最大化的定期存款利率靠檔計息。其中,門檻低、利率高、流動性高,成為吸引購買者的主要原因。

現在既然在沒有智能存款的情況下,50萬理財方式可以選擇保本或者非保本的類型。

保本的話,可以選擇結構性存款,現在一年期在3.9%的收益左右。

保本銀行理財已死:但結構性存款可以繼續。未來,具備衍生品交易資質的銀行會加大結構性存款發行。2018年前4個月,結構性存款發行量大幅度增長,主要是為了突破存款上限的假結構性存款增長迅猛。未來央行很可能加快存款利率市場化步伐,放開利率自律定價機制對存款利率上浮的倍數限制,從而大額存單會分流一部分當前保本理財的需求。

什麼是結構性存款

銀行結構性存款產品,是指由銀行通過在存款基礎上嵌入金融衍生交易(包括但不限於期權、調期、遠期等)而設計的一種產品,存款人(投資者)通過購買結構性存款產品可以使存款收益與匯率、貴金屬價格、利率、股價等特定金融指標掛鉤,在承受一定風險的基礎上有望獲得較高收益。

結構性存款由於存款收益與匯率、貴金屬價格、利率、股價等特定金融指標掛鉤,實際收益介於一個區間之間,區間的最低值為最低收益,最高值為最高收益。


立馬財經


50萬元,屬於存款保險制度保護的範圍之內,但需要注意的是,存款保險制度保護的是存款性質的存款,而並非銀行理財產品或信託產品等投資品種。因此,站在安全性與穩健性的角度出發,選擇存款性質的存款品種安全性更高。不過,從歷史情況分析,國有大銀行理財產品本身安全性也是很高,但需要注意理財產品自身的合規性與安全性,在購買的時候需要看清楚具體的條款與細則,千萬不要隨意聽信銷售人員的話,更需要有自己獨立的判斷能力。至於民營銀行智能存款,似乎更具有人性化的設計,關鍵還是取決於投資者自身的風險偏好以及投資選擇的需求。歸根到底,還是離不開合規性、安全性、流動性以及收益性的要素考慮。


郭施亮


關注路人蟻的世界,財下心頭,卻上眉頭,與你一起侃財經

1智能存款是存款屬性,互聯網渠道的便捷性結合。靈活性高,與傳統銀行同類存款產品相比只是渠道不同,都是受到儲戶50萬存款保障的。屬於保本型存款理財。傳統銀行主要的三大保本型存款理財是定存產品,結構性存款,大額存單。

2 理財產品銀行的都有風險等級劃分 比較常見的定期理財就是中低風險基本,比如經常在支付寶上看到的一些銀行定期理財產品。比活期和定存收益高些,風險也伴隨。

3 50萬資金保守人士,不懂理財的,可以選擇存款類理財產品,3-5年期的大額存單,利率4%,一些地方銀行可以到5%以上。根據自己地方選擇,這類存單都是本金保障的,而且存單也是銀行的一個資產憑證,有融資功能。如果想嘗試風險理財產品可以採取40萬大額存單,10萬配置銀行理財的模式。穩健和冒險結合。根據自己風格來定


路人蟻


聽巴菲特說的保住本金,就一招,知道咋弄了吧


空客600700


銀行的理財你還選擇啊?收益那麼低,都是代銷,直接去三方買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