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0多年前的《道德经》,对今天的启示

2600多年前的《道德经》,对今天的启示

2020年伊始,地球仿佛被谁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各种人间灾难接踵而至,千万网友也不禁发出灵魂拷问:到底怎么了?


这只是大自然向人类报复的一小步罢了。

世间万物,皆有因果轮回。历史车轮上一次次的教训都在提醒我们:大自然千百年来都遵循一种法则,那就是生态平衡。

这种生态平衡一旦被打破,人类终将为自己的行为买单。


2600多年前的《道德经》,对今天的启示

有关调查表明: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耗损与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病毒肆虐、灾难频发等威胁人类生存的问题,当今世界面临的生态危机,可以说是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结出的恶果,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地球上适合人类居住的生活环境正逐步消失。

现在人们认识到,人类的历史是在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中不断进步的,但与此同时,人们在改造自然活动中也会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2600多年前的《道德经》,对今天的启示

对此,老子在其著作《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

老子这里的说的"一"就是道,"得一"就是得道,道生化万物。今天我们可以简单地把他理解成"规律"。天失道(违反规律)将不能保持清明,难免崩裂;地失道将不能保持宁静,难免要震溃;神失道将不能保持灵妙,难免要消失;河谷失道将不能保持充盈,难免要枯竭;万物失道将不能保持生长,难免要绝灭。


若人类违背了产生天地万物的这个根本的"道",也就会导致与天、地、神、谷、万物及侯王相对应的"裂""废""歇""竭""灭""蹶"等恶果。

2600多年前的《道德经》,对今天的启示

可以说,2600多年前,老子即为后人发出了关于生态恶化的警世预言。


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老子十分崇尚和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老子认为:人是自然界即天地万物的一部分,人的一切行为都应当顺应自然。这一思想,便是老子的天人和谐思想。纵观历史,可以说最早、最系统的提出顺应自然的环境保护意识的,就是老子。


2600多年前的《道德经》,对今天的启示

所谓天人和谐,实际上就是天人一体(或天人合一),即要求人与天地(自然界)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而不是人与天地相分离,甚至于相对立。人类只有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性,并在与自然相处时顺应和遵循自然规律,才能实现人自身的和谐发展。

因此,老子生态伦理观首先给今人的启示是:守不住生态环境,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将面临老子所谓"裂""废""竭""灭"的恶果。今天的我们要时刻不忘老子对生态恶化的警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