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頂得住再進來:重口味的費城穆特博物館

費城(Philadelphia)作為美國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在華盛頓建市前的1790-1800年是美國的首都。現如今的費城雖風光不再,是美國東北走廊鐵路線:波士頓、紐約、費城、華盛頓,之中比較低調的一個。但提起費城,除了費城76人隊和八大常青藤盟校之一的賓夕法尼亞大學,還有一個重口味人士不能不去的奇葩博物館:費城穆特博物館。

當你在紐約或者華盛頓,看膩了高大上的各種雕塑、名畫藝術品,到達費城穆特博物館,並定驚呼辣眼睛。


確定頂得住再進來:重口味的費城穆特博物館

費城穆特博物館的創始人本是傑弗遜醫學院一名外科學退休教授,後來Dr. Thomas Dent Mütter為博物館捐贈了一大堆奇葩藏品,穆特博物館也因此得名。在那個醫生行醫靠直覺,治病靠放血,手術有圍觀,恢復自己扛的年代,生了大病的在重要環節往往是儘量不死在醫生手裡。

例如1870年,蘇格蘭刀使得最快的男人羅伯特·利斯頓, 在進行一場截肢手術。現場是人山人海,觀眾裡既有醫學生也有吃瓜群眾。羅伯特雖然刀使得快,3分鐘就完成了手術,但是他實在太快了,以至於病人的蛋蛋也被割掉了!不僅如此,羅伯特助手的手指也被他不小心切掉!這還沒完,快刀手羅伯特舞動手術刀的時候劃到了吃瓜群眾的外套,可能是這位觀眾心理素質不太好,被嚇得心臟病突發而死。加上後來死於壞疽的助手和死於感染(或許沒打麻藥的疼痛也貢獻了一部分)的病人,這就是著名的“一場手術死了三個人”。


確定頂得住再進來:重口味的費城穆特博物館

就算在那個獵奇的年代,穆特博物館的藏品也是奇葩中的奇葩。

1.愛因斯坦的大腦切片

一代天才愛因斯坦的大腦,沒能依照愛因斯坦的意願一起隨身體火化。而是被他去世時的當班醫生偷偷切走,其中的46片大腦切片後來在穆特博物館安家。這也是最受歡迎的藏品之一,來到博物館的遊客都想一睹天才的“腦袋”是什麼樣的。至於大腦的其他部分,則相對完整的被國家健康醫療博物館收藏,幾乎不能再見到了。


確定頂得住再進來:重口味的費城穆特博物館

2.終身在與便秘作鬥爭之人的結腸

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一個終生在與便秘做鬥爭,最後死於巨結腸症的人。他患有先天性巨結腸症,腸內部分神經細胞的缺失和發育不全,使得他的腸道無法感知和運輸糞便。到16歲時,他每個月才能大號一次,肚子是越來越大。後來他成為了著名的惡趣味“一毛錢博物館”的一員,外號“氣球人”。

確定頂得住再進來:重口味的費城穆特博物館

他死後,人們從他的肚子裡取出來重達18公斤的巨結腸,並製成標本送到了穆特博物館。



確定頂得住再進來:重口味的費城穆特博物館

3. 真的人皮書

死於線蟲病的Mary Lynch怎麼也想不到,她死後大腿的皮膚會被保存下來,做成了三本關於孕婦分娩的醫學書籍。

當然,論人皮書,還是穆特博物館隔壁的歷史醫學博物館最多。

4. 人體標本

以獵奇著稱的博物館,怎麼能少了各種人體標本呢。這裡有1300多個浸泡於甲醛中的人體標本。其中最嚇人的是生來就沒有頭骨的嬰兒,他的頭部被完整的製成了標本……


確定頂得住再進來:重口味的費城穆特博物館

5 還有各種畸形標本


確定頂得住再進來:重口味的費城穆特博物館

6. 病理眼球牆

這些眼球雖然是複製品,但裡面各式各樣的眼部病變都有涉及。紅眼病,壞疽,囊腫,眼癌樣樣齊全,說實話,細看不禁眼部一涼。


確定頂得住再進來:重口味的費城穆特博物館

7.肥皂女

這是一具在1875年,在建築工地發現的屍體。由於她生前脂肪含量很高,在缺氧環境下分解後成為大量屍蠟覆蓋住了屍體。因此被人們稱為“肥皂女”。她也是博物館最受歡迎的幾大藏品之一。圖片太重口,就不放了。

此外,穆特博物館還有頭骨牆、卵巢最大的人等等奇葩標本。如今展出的藏品只有博物館庫存的15%,其他的藏品說不定真的會讓重口味人士也難以招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