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號轉網馬上開始,你覺得哪家運營商最令人害怕?你會攜號轉網嗎?

老哥聊生活


要說攜號轉網哪家運營商最令人害怕?這個真不好說,畢竟只有真正使用當前運營商的人,才能更瞭解當前運營商的可怕之處。就好像很多人都對自己當前的運營商有所不滿,想要轉到別的運營商那裡去,實際上別的運營商那裡的用戶也想轉到你這邊來,事實就是如此。

說到三大運營商,在用戶看來,都希望它們在網絡、費用、服務等方面可以做的好一點。可是實際上呢,這家的網絡好,那家的費用貴,總之,很難有一個讓用戶滿意的運營商存在。

就拿電信來說,特別是寬帶用戶都知道,電信的網絡是最好的,可是價格實在是三家運營商裡最貴的。移動套餐也是一樣,價格確實比較高。

而聯通呢,網絡覆蓋率較低,但一般覆蓋到的地方也還是比較不錯的,價格來說的話也算是可以接受。

由於我是移動的老用戶,所以對中國移動還算是瞭解的比較深。這幾年因為各種原因一直使用的移動號碼,期間也和移動發生過很多不愉快,簡直是和移動鬥智鬥勇才到了現在。然而就在上個月,我居然有被移動“坑”了。

三大運營商這一年來也是在為留住老用戶做了不少努力,比如各種活動,可是似乎用戶最關心的流量問題、套餐價格問題變化並不是很大。所以,就有運營商使出“野路子”來留住用戶。

前幾天,移動客戶來電話說有個什麼活動邀請參加,結果我直接來了句“會不會影響到接下來的攜號轉網?”然後她低聲說了聲“會”,因為這個客服小姐姐當時幫我解決了一個問題,我很感謝她,而且她態度又特好,並且我這個號也沒考慮攜號轉網,所以就同意辦了。為什麼說是“坑”呢,因為辦理的時候是在電話上直接完成的,可是取消這項業務卻要讓我本人去營業廳辦才行,你說這是不是坑呢?

這裡提醒各位朋友,對於這種用活動的方式,刺激用戶辦理一些業務的一定要小心,因為這樣的業務很多都是有合約的,也就是說辦理了合約,那麼合約期內就不能辦理轉網了。想要轉網的朋友這一點要明確,最直接的就是在接到電話的時候直接明確的問她會不會影響轉網,從而避免“踩坑”。

那到底是那家運營商最令人害怕?其實國內就三家運營商,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家是大家心目中最好的,都或多或少有各種各樣的問題,轉網也無非是從這個“坑”裡爬起來然後跳到另一個“坑”罷了。所以,若不是對當前運營商失望透頂的話,建議還是自己斟酌一下,還有對攜轉的相關內容多做了解,免得轉網後遇到更多麻煩。


碼農聊科技


  攜號轉網馬上就要實施,筆者認為三家運營商中最擔心的是移動。

  工信部的數據顯示,國內手機用戶總數高達15.7億。在三家運營商中,截至今年6月份,中國移動的用戶數量最多,為9.35億,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兩家的用戶加起來,也沒有中國移動一家多。


  早在2G時代,憑藉信號覆蓋的優勢,中國移動收割了大量用戶,成為最大的移動業務運營商。隨著競爭的加劇,移動在信號覆蓋上的優勢被削弱。更重要的一點是,在三家運營商中,移動的套路最多,資費最高。

  以4G套餐來說,中國移動138元套餐中,包含6G國內流量,450分鐘國內通話,超出套餐後語音資費是0.19元/分鐘。

  同樣是4G套餐,中國聯通的129元套餐中,包含20G國內流量,500分鐘國內通話,超出套餐後語音資費是0.15元/分鐘。此外,中國電信的套餐也跟聯通類似。


  不難看出,中國移動的套餐比聯通和電信高出很多。資費的巨大懸殊下,一旦放開攜號轉網,大量用戶逃離移動也是必然的。為了挽留用戶,移動開始贈送流量,提高套餐內的流量和語音時長。


  雖說現在信號覆蓋方面移動優勢很大,但價格懸殊太大了。更重要的是,移動套路很多,客服經常打電話忽悠用戶改套餐,一不小心就會掉到坑裡去。所以,一旦攜號轉網開始,最擔心用戶流失的還是移動。


賈敬華


西安攜號轉網十一月30號,就可以全面開展,這是在營業廳仔細詢問過得到的結果,哪一家運營商最害怕?

對比三家運營商,電信,聯通,移動,目前口碑最差的也是討論話題最多的應該屬於中國移動,即便是中國移動,現在的5G網絡套餐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優惠或者吸引更多的用戶使用,但就在9月1號三大運營商陸陸續續取消了,所謂無限流量套餐,超過包月所使用的流量按照五元1 GB的流量價格,或者三元1 GB的價格進行收費,那麼也就意味著我們每個月所使用的流量資費將會上漲很多

客觀的來講,中國移動的網絡覆蓋,以及網絡質量優化相對其他兩家是有一定的優勢,不過,用戶在使用中國移動卡片的過程中遇到各式各樣的套路

就像前段時間網友分享的免費根據網齡領取流量,領取流量之後,想要攜號轉網,卻被告知需要等待15年的時間,那麼基本就告別了攜號轉網,誰會等待那麼久的時間才去攜號轉網就果斷註銷卡片,重新辦理其他兩家運營商

而且,據目前來看,聯通和移動都在爭搶五g用戶,現在的消費者,誰的套餐更優惠,誰的套路少,服務好,就會選擇那一家運營商進行使用

也希望移動在普及5G網絡,不要用4G網絡的套路以及各式各樣的方法,利用所謂的優惠套餐來忽悠用戶,別說是用戶再多,如果再使用4G的套路,用於五g網絡推廣,會不會被聯通或者是電信五?G網絡超越,將是一個很難說的話題

而且,三大運營商在4G網絡取消無限流量套餐,這個事情來講,100%也會用於五g網絡上,所以只能相對而言,進行合理選擇,選擇一家不影響通話質量以及網絡體驗的運營商


俠客挨踢數碼


問題:攜號轉網馬上開始,你覺得哪家運營商最令人害怕?你會攜號轉網嗎?

回答:我覺得移動的動作最為進取,我是否攜號轉網需要看套餐的安排。


移動的用戶數量和營收是最多的

或許你不知道,中國移動的用戶數量和營收是最多的。我們看看剛剛過去的2019年8月的數據,三大運營商公佈了數據:中國移動8月份淨增移動客戶數263.8萬戶,移動用戶總數達到9.41億戶。

我們看看其他兩個:中國電信8月份淨增移動用戶226萬戶,移動用戶總數累計達3.28億戶;中國聯通8月份移動出賬用戶淨增18.4萬戶,移動用戶總數累計達3.25億戶。

對的,中國移動的用戶數量比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加起來都多。

今年春季的時候,中國移動發佈2018年業績公告。2018年運營收入為人民幣7368億元,全年淨利潤1178億元人民幣,這也是三大運營商中最多的。

中國移動的用戶數量如此龐大,從理論上說,它也是最害怕用戶流出的。根據往常的經驗來說,移動的資費也是相對昂貴一點,很多朋友也想轉出。

同時,此前中國移動曾經被人民日報報道了亂收費的現象,引起了社會的反響。

是否攜號轉網

我覺得還是要看服務,如果信號好一點,貴一點點也沒有所謂,畢竟現在工作也需要依靠智能手機。

同時,我現在也是無限的流量,超過了20G的就限制速度,還有60分鐘通話時長,贈送騰訊會員,我感覺還是對中國聯通滿意的。

對於我來說,如果有更加好的套餐,我也會攜號轉網的。


太平洋電腦網


謝謝您的問題。攜號專網階段,運營商是乙方,談不上讓人害怕,但他們都壓力山大。

運營商壓力都很大。5G落地與攜號轉網雙重壓力之下,三大運營商面臨著5G建設成本高企、用戶流失的雙重風險。特別是攜號轉網全面實施,用戶可以自由選擇運營商,對運營商的網絡效率、資費高低和服務水平都提出了更高標準。三大運營商都要穩固老用戶,拓展新用戶,防止用戶流失,因為市場份額是此消彼長。


中國移動壓力更大。第一,中國移動是用戶最多、體量最大的運營商,用戶流失了多少的壓力是最大的。第二,三大運營商2019年的5G資本投入有410億元,其中中國移動就佔了240億元,中國移動今年要在50個城市建立5萬多個SA和NSA基站,網絡加速推廣的同時,必須要有足夠的用戶支撐。第三,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劃定區域,共建共享5G網絡,極大地減少了經營成本,對中國移動造成了競爭優勢。

運營商的優惠套餐體現誠意。中國移動為了留住老用戶,針對老用戶推出了資費折扣和網齡換流量等優惠活動,北京移動等還推出了5G手機優惠購、5G套餐優惠。中國電信推出了老用戶專享優惠福包。不過這些服務都為了延緩用戶攜號轉網,或者打消用戶寫好轉網的念頭。我們消費者有足夠的選擇權,攜號轉網有很多的原因,網絡完善、服務優秀、套餐實惠是根本,5G時代,運營商玩套路是行不通的。


歡迎關注,批評指正。


追科技的風箏


這幾年,我國通訊發展速度飛快,三大運營商的變革力度之大,遠遠超過了此前二三十年的幅度。如今,在以前,中國移動是一家獨大的,用戶數量多話語權都大,移動店大欺客,經常會用一些手段去套路用戶,而聯通和電信由於發展較慢的原因,用戶量少,還是比較良心的。但是這兩年聯通和電信的用戶量也上來了,也開始玩起了跟移動如出一轍的套路,讓人防不勝防。

運營商套路多、還存在亂扣費的現象,用戶們也想轉網了,移動的想換成聯通或者電信,相反電信的又想跑去移動或聯通,聯通的又想去移動或電信,總之,各有各的想法。自2017年以來,國家要求三大運營商提速降費,隨之而來的便是各種不限量套餐,我們確實也感受到現在的套餐比原來更便宜,速度也變快了。再加上前段時間又相繼取消了通話和流量漫遊費,給用戶帶來更多實惠。

但是,攜號轉網現在仍然是一個尚待解決的問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運營商的套路就沒消失過,再加上如今運營商又推出很多不限量套餐,而且移動、聯通、電信這三家存在很大的差異,兩個不同的運營商之間,套餐費相同,但是套餐含量和服務待遇不同,這就使得大家爭相羨慕,都想轉網,因為都被坑怕了。

工信部已經明確指出,要在2020年全面實現攜號轉網。當攜號轉網全面開放後,三大運營商之間必定會有一場“戰爭”,註定是有悲有喜,而受到衝擊最大的,應該就是中國移動了。目前,攜號轉網已經在部分地區試行,但因為運營商可不會讓用戶那麼輕鬆地溜掉,就拿中國移動而言,你可以轉網到聯通或者電信,但是有條件:攜號轉網的號碼必須是實名制、手機號轉網之前沒有參與任何活動、手機號碼沒有欠款。很顯然,這是移動在提高轉網門檻,阻攔用戶,因此,目前能夠成功轉網的只有極少數人。

眾所周知,移動的信號是最好的,但是資費又是最貴的,套路又是最多的;而聯通的資費便宜,而且套餐種類多,其實聯通最關鍵還是資費有優勢,這或許會吸引到不少用戶;電信方面,電信的寬帶是出了名的快,而且套路較少,目前信號也比較好,而且套餐也有吸引力,在之前攜號轉網試行的統計中,中國移動就是淨轉出的大戶,中國電信則實現了真正龐大規模的淨轉入。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筆者認為電信將會是攜號轉網的最大受益者。你現在使用的是哪個運營商的服務,如果平心而論,當攜號轉網全面開始的時候,你想從哪個運營商轉到哪個運營商?


醉星晨904110110


儘管誰家說的好,這像找婆家,雖然媒婆甜言蜜語給進了三個網絡其一,但是哄了人沒哄了飯,盡是辣味橫溢,巧詐簧榨,人都是感情動物,掩耳盜鈴不適用,我是一四年五月一日用上電信的,感到蠻好,不涉雞披毛,不鈍刀宰人,特別是名牌網絡,專門精研套取老人資費,今天餘額伍圓,趕緊又交二十,後天一查又少了五元,去網點,菅業廳查詢此事,簡單溫和,老人上網了,上了什麼,老人們不過就圖個電話!我鄭重表示,電信不詐騙,不虛偽,望所是有智能手機的中國人參與進來,共聊中國行![贊][贊][贊][贊][贊]


堅持總在其中


我有2張中國移動的號碼卡,已經停機保號超過2年了,之前使用了10年時間……這次希望能成功攜號轉網。

希望1張攜號轉網至中國聯通,

希望另1張攜號轉網至中國電信。

總之,拋棄移動、遠離移動,是攜號轉網工作的重中之重。


妙齡街坊


在這珍貴時間,很高興給大家分享我對這個問題看法,在這裡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那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關於這個問題。

在下面優質內容我為大家分享,首先我分享下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與想法,也希望我的分享能給大家帶來幫助和快樂,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對比三家運營商,電信,聯通,移動,目前口碑最差的也是討論話題最多的應該屬於中國移動,即便是中國移動,現在的5G網絡套餐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優惠或者吸引更多的用戶使用。

但就在9月1號三大運營商陸陸續續取消了,所謂無限流量套餐,超過包月所使用的流量按照五元1 GB的流量價格,或者三元1 GB的價格進行收費,那麼也就意味著我們每個月所使用的流量資費將會上漲很多。

客觀的來講,中國移動的網絡覆蓋,以及網絡質量優化相對其他兩家是有一定的優勢,不過,用戶在使用中國移動卡片的過程中遇到各式各樣的套路。

就像前段時間網友分享的免費根據網齡領取流量,領取流量之後,想要攜號轉網,卻被告知需要等待15年的時間,那麼基本就告別了攜號轉網,誰會等待那麼久的時間才去攜號轉網就果斷註銷卡片,重新辦理其他兩家運營商。

在以上我的精彩的分享是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我的真實想法與觀點,同時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於分享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解答,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與看法,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走進這話題。

我在這裡,發自內心真誠的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擁有身體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最後歡迎大家關於這個問題暢所欲言,有喜歡我的記得關注下哦,每天為大家分享與解答我的想法與見解哦。



科技有趣玩


這段時間在想一個問題,要不要幫爸媽轉網。目前他們都在用移動號碼,考慮到家人對短號集群網的長期依賴性,又動搖了一下想法。

於他們而言,其實費用稍高些是可以接受,關鍵在於方便。我的看法有所不同,哪家運營商不要緊,實惠才是吸引我為其“買單”的根本理由。

目前還仍有許多網友在吐槽攜號轉網工作只是一路在宣傳,而沒去真正落實。然而被忽略了的一個事實是:根據工信部部署,今年11月30日之前,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運營商將在全國範圍內提供攜號轉網服務。就各運營商來說也都在配合著這方面的工作。

身為聯通老用戶,也早有發現在聯通手機客戶端中已悄然新增了【攜號入網】入口。用戶可以在確認攜轉資格後提交申請,然後順利轉網。

攜號轉網可以說是近段時間以來的熱議話題了。而在閒聊之餘,我們似乎也在關注著哪家運營商會更加合適?

這段期間,各運營商都在不斷推行各種優惠政策。比如中國移動正在推出“查網齡送流量”活動,對於老用戶免費贈送流量。一邊又在推廣寬帶業務,對於移動持號者還可享受免費使用一年的待遇。

儘管優惠活動三家運營商都有“同步”進行,但中國移動的動作是最為突出的,因為“慌了”。能理解的是,長期以來中國移動“資費高、網速慢、“套路多””所給消費者們帶來的不滿意情緒。因此,在攜轉試點或者民意調查中消費者們多數都傾向於轉離中國移動。

其實,在我們看來這些都更像是“補救”活動,無非是為了攜轉大潮中儘可能留住老用戶罷了。但對於我們多數人而言,這些做法似乎也都晚了。

而目前我暫未有攜號轉網的打算,依舊會選擇聯通。至於以後如果其它運營商有更優惠的方案,還是會考慮轉網的。在我看來,資費實惠才是最具吸引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