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如何管理才能連年高產?

用戶8896594896639


花椒是一種在食材中非常重要的佐料,雖然直接食用的話它的味道經常被人們厭惡,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它對菜的風味還是有著非常大的影響的。栽植花椒的人數並不多,而且它的市場價格非常得高,所以說選擇栽植它是非常容易獲得比較高的經濟效益的。但是,想要把它們栽植好的話還是需要有足夠關心的,畢竟它的植株帶刺,比較難以進行管理。

花椒不但可以作為調味的佐料使用,還能夠用作香料或者是榨油。它對環境的適應能力非常得強,在我們國家的大部分地區都適合生長。不過呢,它的植株並不耐澇,大風天氣會對它的生長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在你做準備工作的時候就要綜合考慮,針對它的喜好,選擇適合它們生長的環境。

在栽植之前,需要挑選優質的花椒種子。目前市面上的花椒品種非常的多,對於新手來講選擇起來也比較的困難。但是,不管它們多麼的五花八門,你只需要挑選健壯的植株進行取種,在選種的時候一定要挑選那種個大飽滿的母樹,如果它具有高產的特性那麼就再好不過了。選擇好種子之後,要把它們自然風乾,注意不能暴曬,不然會導致種子水分流失過多而無法發芽。種子晾乾之後,需要對它們進行二次篩選,最常用的一種方式是把種子置於清水中,浮在水面上的種子需要盡數除去,剩下的種子大概需要十個小時左右的浸種處理,經過處理的種子更容易發芽。

在栽植之前,需要挑選優質的花椒種子。目前市面上的花椒品種非常的多,對於新手來講選擇起來也比較的困難。但是,不管它們多麼的五花八門,你只需要挑選健壯的植株進行取種,在選種的時候一定要挑選那種個大飽滿的母樹,如果它具有高產的特性那麼就再好不過了。選擇好種子之後,要把它們自然風乾,注意不能暴曬,不然會導致種子水分流失過多而無法發芽。種子晾乾之後,需要對它們進行二次篩選,最常用的一種方式是把種子置於清水中,浮在水面上的種子需要盡數除去,剩下的種子大概需要十個小時左右的浸種處理,經過處理的種子更容易發芽。

以上步驟做好之後就可以選擇將要栽種的地塊了。由於這種樹喜水而不耐澇,所以在尋找土地的時候需要檢驗它的排水系統,土質疏鬆透氣的土壤最佳。此外,花椒不耐大風,在選擇栽植地的時候不可以選擇向風面,如果是處在經常出現大風天氣的城市裡,最好是在高大建築或者是防風林地附近尋找栽植園。確定好栽植區之後,需要對土地進行耕作,這個步驟便於增加土地的疏鬆性,同時可以對深層土層進行消毒。土地晾曬三天之後,最好在園子中施肥,以每畝地五千斤為宜。

最後就是要注意及時的進行採收了,由於花椒樹枝條的特殊性,現在還不能進行自動化收割,所以在採摘的時候要注意防護,並且果實採摘之後要注意晾曬,晾曬之後的花椒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能夠長期的儲存。總之,花椒在市場上的前景是十分好的,不管你是新手還是老手栽植,切記要仔細且耐心,就可以收穫滿滿哦





信陽毛尖茶小邱


很高興同大家在新型冠狀病毒期間探討花椒怎樣才能高產的問題,花椒種植能否高產從技術的角度來看風險點比較多,下面結合我從花椒技術實施的角度進行分析,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1)從品種選擇的角度看花椒高產

優良的適宜於當地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的適生品種才是優良品種,溫度和海拔高度是進行花椒品種選擇時必須考慮的因素,選擇不當連年遭受凍害、寒害、倒春寒的影響,失去花椒種植的意義。在四川廣元,因靠近秦嶺就有的朋友被賣苗的人忽悠,大面積種植九葉青花椒,又採用每年更新結果枝模式,結果造成規律性的大小年,後來乾脆選擇每兩年掛一次果。2018年在我國西北有的省份,花椒遭遇倒春寒,大面積減產甚至絕收,因此選擇適應當地地理環境的氣候條件抗性強的品種才是優良品種。

(2)合理密植是高產的基礎

在保證通風透光的前提下合理密植,讓花椒的各大分枝和結果枝分別佔據各個方向,形成層次分明、分佈合理的樹形及群體結構,在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和土地利用率的同時,高產也就有了基礎和存在合理性。

(3)科學施肥是奪高產的關鍵環節

施肥是解決花椒生長需肥與土壤供肥不足矛盾的手段,肥是花椒樹生產的物質基礎。秋施基肥確保樹體正常越冬的同時,保證花芽分化及萌芽、開花、抽枝、展葉、幼果發育等營養臨界期各器官的營養供應。充足養分積累直接決定花芽分化、來年的坐果率、果穗的增大和果發育水平,是花椒生產中最重要的環節,同時也決定了樹體花芽分化的質量和次年花椒的產量質量,大家要充分認識其重要性。花前花後追肥目的是保證果實生長髮育的需要,根據情況確定N、P、K的比例,N素過量會引起大面積冒條,既增加用工成本又造成新梢與果爭水爭肥的情況。紅花椒樹採收前追肥對以磷、鉀肥為主,不僅提高花椒質量而且促進花芽分化,對採用每年更新結果枝的青花椒基地要以重氮肥為主促進來年結果枝的生長髮育,並及時補充磷鉀肥。

(4)實時防控病蟲草害

在花椒生產過程中從春季的保花保果、蚜蟲、紅蜘蛛、蚧殼蟲防控開始,一直到後來的防控紅鏽病保葉及其他的病蟲害控制、滅雜草、清園消毒等環節,應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根據病蟲害的發病規律科學把握最佳控制期,減少農藥使用,堅持功能相同或相近的藥只選一樣,每次用藥堅持靶向清楚、目的性強,不下大包圍。不同作用機理的農藥交替使用,既控制了病蟲草害又降低了用藥成本,既保證了藥效保證了食品安全又降低了藥物抗性,只有這樣花椒基地的管理才能進入高效的良性循環。

(5)適時採收

花椒的實時採收非常重要,要想清楚我們為什麼種植花椒,是為種植而種植還是為了加工和經濟效益而種植。對紅花椒產區而言,適時採收既能保證花椒的品質又保證了當年花椒的產量,同時也確保了來年的產量,紅花椒在樹上不採摘的時間越長,因種子當中大量的赤黴素,抑制花芽分化,容易人為形成大小年。

對青花椒產區而言就更重要,按目前普遍採用每年更新結果枝模式,花椒完全沒有成熟就開始採摘,否則沒有足夠的生長時間來保證次年結果枝形成和老化,為調節生長而濫用植物生長調節劑,不僅花椒質量沒有保證,經濟效益低下,採摘晚一點的來年無法結果,近年來還造成部分產區花椒樹體生理紊亂,很多產區出現花椒開黃花的怪事,每年有大面積的花椒樹因修剪過重無法度過高溫高溼的7~8月而死亡,掠奪式的生產方式值得行業有識之士深思。

(6)修枝整形確保來年高產量

修枝整形 本人認為修剪作用的實質是“調節”,通過調節枝、芽、葉、花、果的分佈位置、數量和密度,來改善樹體內部的營養物質狀況和外界生態環境條件,提高各器官的發育質量,實現優質豐產,因此修剪在花椒生產中極其重要。

目前修剪搞得好的不多,也就是在廣大農村普遍缺乏技術支撐,目前漢源、陝西韓城這樣的老產區技術相對掌握得好,其他新產區相對較差。尤其青花椒產區到了非要認真審視修枝模式的時候了。經本人大面積實驗,採用“三套枝”修剪模式,就是“老中青三結合”,讓⅓的壯年枝條結果,讓⅓的新梢生長為來年結果作準備,每年淘汰⅓的老枝條,不僅保證了每年的高產量,也保持了樹體的健壯,還延長了結果壽命,值得推薦。

(7)冬季清園

所謂清園,就是在休眠期前後給花椒園搞一次大掃除,剷除越冬病蟲害,減少病蟲害越冬基數,減輕花椒樹生長期病蟲害的發生。進入秋末冬初,絕大多數病蟲害在病枯枝梢、落葉和樹皮裂縫、雜草、土壤中越冬休眠,此時花椒樹抗藥性增強,病蟲害的抗藥能力和活動能力減弱。我們可以利用絕大多數病蟲害集中越冬的特點,進行塗白、刮老翹皮、結果枝用及地上表噴施石硫合劑、松脂酸鈉等措施,對病蟲害進行一次綜合防治,剷除大部分越冬病蟲害,大大降低花椒園內病蟲害的基數,降低其次年發生的程度,減少生長季用藥的次數和用藥量,因此應高度重視。

綜上所述,花椒要實現連年高產,應該綜合眾多的影響因素,進行綜合管理,抓好每一個環節的把控,把工作做實在,技術措施落實到位,自然而然就會贏得連年高產了。


花椒部落


花椒樹如何管理才能高產,要注意以下幾點:一,定幹:移植後當苗木長到高60公分以上時,要及時定幹,定幹高度一般在50~60公分,在剪口下部留飽滿芽,剪口距離剪口下芽0.5公分,剪口為斜平切面。如果苗木高度在六十公分以下,則暫時不需要定幹處理。

二,灌水和追肥:栽植後要及時灌水或在樹盤覆蓋薄膜保墒,達到栽植成活和生長對土壤水分的要求。成活後在五六月份合灌水一次,同時要追施少量氮肥或葉面追肥,灌水後要及時鬆土除草,有利於根細生長。在九月上旬可以噴施0.5%的磷酸二氫鉀,每隔十五天噴一次,連續噴三次,促進枝條組織成熟,提高抗寒能力。在萌芽前追肥適量尿素和磷酸二胺,開花後追肥適量的尿素或硝銨。

三,病蟲害防治:一般蟲害在五月上旬開始,要及時噴灑50%的滅蚜淨乳液4000倍液或者40%的樂果乳劑1500倍液,連續噴灑三次,不能連續噴灑一種藥劑,防止害蟲產生抗藥性。

四,其它措施,花椒防寒很重要,在比較寒冷的地區,要用捆草把樹幹裹住,外面用塑料布包扎。通常進入盛果期的花椒樹大多數新梢頂端生長花序,這樣對新梢不利,應該摘除三分之一的花序,達到植柱有良好的營養生長,只有正確處理營養生長和生長生植關係,才能優質高產和穩產。




寶媽金子


花椒樹,多年生落葉小喬木,主要分佈於我國西南、西北等廣大地區,在甘肅、四川等省份有大面積種植。小編家就是傳統的花椒種植戶,根據這些年的現場栽種經歷,結合現場經驗,我覺得的影響花椒樹產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供大家參考。

影響花椒產量的因素從大的方面講有兩個:一是客觀因素,光照、土壤、水分等;二是可控因素,壓枝、修剪、施肥、防凍、防蟲等。




一、光照、土壤、水分對花椒產量的影響。

1、光照對花椒樹的影響。



花椒樹是喜光樹種,光照時間、強度直接影響了花椒樹的生長髮育和掛果,例如生長在陰暗不採光地帶的花椒樹往往就會出現光長樹不掛果或者掛果稀疏的情況。所以在栽植花椒樹時,必須選擇向陽地帶以確保日照時間的充足。另外修剪疏枝、壓枝、樹間距也是確保花椒樹擁有充足光照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2、土壤的選擇

由於花椒樹根系不發達,主要分部在離地面60公分左右的土壤內,加上枝葉繁茂,需要根系提供大量的水分和營養物質,這就使得花椒樹喜歡肥沃的土壤。另外花椒樹適合生長於偏鹼性的土壤,從相關文獻資料可知ph值7.0-7.5最佳。所以花椒樹日常土壤管理中儘量滿足其嗜肥好氣、偏鹼的特性。

3、土壤溼潤度的把握

花椒樹雖然抗旱,但由於其根系較淺所以對土壤的含水量依賴性很強,如果土壤水分不足可能會導致無法掛果甚至樹木枯死。根據年份降雨量的多少和花椒樹季節特點進行適量的灌溉尤為重要。其中在花椒樹需要大量水分的發芽期、掛果期、成熟前期、冬季休眠期這四個階段進行灌溉,對保持花椒產量具有很大的作用。

二、花椒樹壓枝、修剪、施肥、防凍、防蟲管理。

1、壓枝



壓枝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保證花椒樹能夠均勻採光和擁有良好的通風性。總結起來現場我們一般採用以下三種方法進行壓枝。①拉:就是將枝條用繩子、鐵絲等綁起來固定在其他樹枝或木樁上;②墜:即在枝條上繫上繩子,並在繩子的另外一端綁上石塊、木墩等承重物件;③撐:用木棍等將花椒樹較粗的枝幹撐開來。

2、修剪



修剪的方法很多,但是萬變不離其宗,根據現場經驗主要有以下兩種方法。一是修剪主枝,將主枝截掉,使得水分、營養、生長素更均勻的傳輸到更多的側枝上,從而促進花椒樹的枝葉繁茂和掛果。二是側枝的疏密修剪,使得枝葉間通風良好,採光均勻。

3、施肥


跟對水分的需求一樣,由於花椒樹根系較淺,在發芽、開花掛果期需要大量的營養,故肥料的施加時期和用量、種類直接影響著花椒的產量和品質。花椒樹的施肥在不同季節、不同時期需求都不盡相同,施加那種肥料需要根據現場情況而定,但是施肥最好把握住“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的原則,這樣可以在保證花椒樹連年高產的情況下最大程度的保持土壤和微生物群的活性,保證花椒樹正常的生長。

4、防凍



花椒樹的凍害主要有兩類。一是發生在花椒樹越冬期,由於強烈的降溫和持續的低溫使得花椒樹植株凍死凍傷。預防這種凍害的最好辦法就是越冬前給花椒樹做好保溫,比如在根部上方覆蓋厚實的草木灰、用保溫材料給花椒樹根部上方的主幹做保溫等。二是倒春寒對正在抽芽、揚花的花椒樹的侵害。這類凍害就得椒農們多多關注當地的天氣預報做到未雨綢繆,在凍害來臨前採取噴灑防凍藥水等方式,幫助花椒樹度過倒春寒。

5、防蟲



花椒樹蟲害主要有兩種。一是遍佈於花果枝葉的蚜蟲等病害,這類相對危害較輕也比較好治,發現病害即使噴灑相應的殺蟲藥水即可。二是發生於花椒根部的蟲害,這類病害前期大多比較隱蔽,不易察覺,而且根部的病害往往能導致花椒樹的枯萎,所以危害也是相當大的。預防這種病害一般採用生石灰對樹幹進行塗刷,對根部周圍的土壤採用化學藥品進行消毒等。值得指出的是從現場來看草木灰對預防這種蟲害具有很好的效果!

以上內容就是作為椒農的小編在現場種植中摸索到的一點經驗,希望對您有所幫助!總而言之一句話,科學的方法和您對花椒樹無微不至的照顧才是花椒樹連年高產最好的保證!


三農日記


花椒樹是常見的經濟樹種,要達到高產栽培還是在管理方面要下功夫。

一,定幹

栽植後當苗木長到高60公分以上時,要及時定幹,定幹高度一般在50-60公分,在剪口下部留飽滿芽,剪口距離剪口下芽0.5公分,剪口為斜平切面。如果苗木高度在六十公分以下,則暫時不定幹處理。

二,灌水和追肥

栽植後要及時灌水或在樹盤覆蓋薄膜保墒,達到栽植成活和生長對土壤水分的要求。成活後,在五六月份各灌水一次。如果是山地,可以修樹盤聚集雨水灌溉。水量以灌透但不積水為好。灌水後要及時鬆土除草,有利於根系生長。

栽植成活的幼樹追肥不宜太早,應該在六月份結合灌水或降雨追施少量氮肥,或者進行葉面追肥,要注意防止由於追肥過早果多引起焦梢甚至死亡。在九月上旬可以噴施0.5%的磷酸二氫鉀,每隔15天噴一次,連續噴三次,促進枝條組織成熟老化,提高抗寒能力。盛果期的大樹追肥在萌芽前和開花後進行,在萌芽前每株追施肥0.3-0.5公斤尿素和0.5-1.0公斤磷酸二胺;開花後每株追肥0.5-1.0公斤尿素或硝銨。

三,病蟲害防治

花椒危害比較重的有蚜蟲、鳳蝶、紅蜘蛛等。一般蟲害在五月上旬開始發生,要及時噴灑50%的滅蚜淨乳劑4000倍液,或者40%的樂果乳劑1500倍液,或50%的馬拉松乳劑1000倍液,或三氯殺蟎醇1200倍液,每隔十天噴灑一次,連續噴灑三次,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藥劑可以交替使用,不能連續使用一種藥劑,防止害蟲產生抗藥性。在七月份後主要觀察,如果發現病蟲要及時防治。

四,其他措施

花椒樹防寒很重要,在一些比較寒冷的地區,在冬季可以在樹幹捆草裹幫,外面用塑料布包扎。

大樹的疏花蔬果,通常進入盛果期的花椒樹絕大多數新梢頂端生長花序,這個對新梢不利,對這個樹勢生長也不利。應該根據結果枝條的新梢長度進行疏花蔬果,一般五公分以上的結果枝佔50%以上時,應該間隔摘除五分之一左右的花序;在五公分以上的結果枝佔50%以下,應該摘除三分之一左右的花序,達到植株有良好的營養生長。只有正確處理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關係,才能優質高產和穩產。






黃山同城微圈


花椒如何管理才能連年高產?

花椒是分佈比較廣泛,栽培歷史悠久的香料、油料樹種,用途多,經濟價值高。花椒種植後如何管理才能連年高產?


1、中耕除草和施肥,花椒的根系淺,種植後與雜草爭水爭肥現象嚴重,因此中耕除草是非常重要的,種植花椒老農的高產經驗是”花椒不鋤草,當年就枯老“,枯枝的形成就會減少結果枝,產量就會下降。因此,從花椒種植的第一年開始,每年要在春夏和果實採收後各鬆土除草一次,帶狀整地種植的幼林,可以在林間種植豆類、綠肥作物,實行以耕代撫。


花椒是喜肥樹種,要適當增施肥料,促使花椒豐產和高產穩產。在萌芽到開花時期,以氮肥為主。坐果後新梢旺盛生長期,以施磷、鉀肥為主。果實採收後到落葉前,可以施一次有機肥。隨著樹齡的增加,施肥量酌情增加。

2、整形修剪。進行整形修剪是花椒豐產、優質的主要技術措施之一。一般以自然開心形的豐產性比較好。4—5年完成整形。在果實採收到次年春天發芽前都可以進行修剪,其中以採椒季節修剪最好。這時有利於改善光照條件,提高光合作用機能,積累養分,充實花芽,促進分化和緩和樹勢,不容易萌發徒長枝等。


對花椒的結果枝是逐步疏除多餘大枝,完成整形,對冠內枝條進行細微修剪,以疏為主,疏除病蟲枝、交叉枝、重疊枝、密生枝、徒長枝,為樹冠內通風透光創造良好條件。對結果枝要去強留弱,交錯佔用空間,做到內外留枝均勻,處處能伸進拳頭,便於採收花椒。並結合短截營養枝,拉出來,壓回去,放出去的辦法,也就是對生長中庸的營養枝先進行緩放,結果後縮成枝組,對有空間生長的旺枝先輕短截,第二年去強留弱,培養成枝組。


另外,為了減少樹體營養消耗,提高坐果率,還可以在樹體發芽後進行抹芽,抹除背上旺枝、徒長枝和背下細弱枝,剪去周圍萌櫱枝等,抹芽還有利於樹體通風透光,定向培養枝條,減少秋季修剪量,一般全年內抹芽除萌2—3次。


老周說三農


一,定幹

栽植後當苗木長到高60公分以上時,要及時定幹,定幹高度一般在50-60公分,在剪口下部留飽滿芽,剪口距離剪口下芽0.5公分,剪口為斜平切面。如果苗木高度在六十公分以下,則暫時不定幹處理。

二,灌水和追肥

栽植後要及時灌水或在樹盤覆蓋薄膜保墒,達到栽植成活和生長對土壤水分的要求。成活後,在五六月份各灌水一次。如果是山地,可以修樹盤聚集雨水灌溉。水量以灌透但不積水為好。灌水後要及時鬆土除草,有利於根系生長。

栽植成活的幼樹追肥不宜太早,應該在六月份結合灌水或降雨追施少量氮肥,或者進行葉面追肥,要注意防止由於追肥過早果多引起焦梢甚至死亡。在九月上旬可以噴施0.5%的磷酸二氫鉀,每隔15天噴一次,連續噴三次,促進枝條組織成熟老化,提高抗寒能力。盛果期的大樹追肥在萌芽前和開花後進行,在萌芽前每株追施肥0.3-0.5公斤尿素和0.5-1.0公斤磷酸二胺;開花後每株追肥0.5-1.0公斤尿素或硝銨。

三,病蟲害防治

花椒危害比較重的有蚜蟲、鳳蝶、紅蜘蛛等。一般蟲害在五月上旬開始發生,要及時噴灑50%的滅蚜淨乳劑4000倍液,或者40%的樂果乳劑1500倍液,或50%的馬拉松乳劑1000倍液,或三氯殺蟎醇1200倍液,每隔十天噴灑一次,連續噴灑三次,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藥劑可以交替使用,不能連續使用一種藥劑,防止害蟲產生抗藥性。在七月份後主要觀察,如果發現病蟲要及時防治。

四,其他措施

花椒樹防寒很重要,在一些比較寒冷的地區,在冬季可以在樹幹捆草裹幫,外面用塑料布包扎。

大樹的疏花蔬果,通常進入盛果期的花椒樹絕大多數新梢頂端生長花序,這個對新梢不利,對這個樹勢生長也不利。應該根據結果枝條的新梢長度進行疏花蔬果,一般五公分以上的結果枝佔50%以上時,應該間隔摘除五分之一左右的花序;在五公分以上的結果枝佔50%以下,應該摘除三分之一左右的花序,達到植株有良好的營養生長。只有正確處理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關係才能增加產量



衢州老吳


俗話說:“花椒要高產,關鍵在冬管”利用花菽冬季休眠時節進行冬管有很多好處,特別對防治花椒病蟲害,省工省藥,簡便易行,防效較好。對降低病蟲越冬基數,減輕第二年的防治壓力,確保花椒產量和質量都有重要作用。

一是“剪”,就是整形修剪 冬季是進行花椒修剪的大好時節,在修剪時必須剪除“七枝”,即:徒長枝、乾枯枝、病蟲枝、過密枝、交叉枝、重疊枝、纖弱枝。然後將剪除的枝集中燒燬,可消滅枝幹上越冬的害蟲和病菌。通過對花椒整形修剪,可調整樹勢,促進樹體發育,延長花椒樹壽命,提高花椒產量和品質,增加經濟效益。

二是“刮”,就是刮除粗皮 在椒樹的粗皮裂縫中寄生著很多蟲卵越冬,樹幹上寄生著桑白蚧。刮除的粗皮和流膠斑,集中燒燬,再擦上流膠威、索利巴爾農藥,後抹上稀泥覆蓋傷口,可消滅病菌和蟲卵。採取這種方法,還具有復壯樹勢的作用。在高寒地區,應在春季進行為好。

三是“塗”,就是樹幹塗白 塗白可以減少凍害;延遲樹的萌芽和開花,使椒樹免遭春季晚霜的危害。此外,還可殺死樹皮內隱藏的越冬蟲卵和病菌。塗樹幹的農藥有“高效塗白劑”,效力極高。

四是“噴”,就是噴霧農藥 有的病菌和蟲卵除在枯枝落葉和雜草上越冬外,還可在樹杈等部位處寄生越冬。因此在椒樹發芽前普遍噴一次索利巴爾兌搇och99攠殺蟲淨農藥,最好在花椒葉未落時噴藥,防效極佳。同時,還要對椒園周圍的其它樹木也要噴藥,以防病蟲傳播。

五是“清”,就是清椒園 椒樹的一些病菌和蟲卵寄生在枯枝爛葉上越冬。在冬季可於翻園前將椒園中的雜物打掃乾淨,集中燒燬,可消滅越冬病菌和蟲卵。

六是“施”,就是換土施肥 對花椒樹基部刨開舊土見根,剪除病根,撒上根腐散農藥,再換上新土埋好,可防治根腐病。然後在花椒樹冠下采用環形狀、放射狀、條形狀的施肥法,施入農家肥、磷肥、鉀肥,適當施些氮肥。





靈壽那些事


1、採種:選擇樹勢健壯、無病蟲害、高產且無隔年結果現象的中齡樹作為採種母樹,於8~9月份待果實充分成熟後藉助剪刀手工採摘。採收後的種子置於通風乾燥處自然陰乾,切忌暴曬,以免影響發芽率。待果皮開裂、籽粒自行脫出後收集。

2、育苗:花椒種子在播種前進行催芽處理,一般用1%的洗衣粉浸泡2天或用濃硫酸浸泡片刻,撈出後用清水搓洗乾淨即可播種,育種苗圃以排水良好、背風向陽處的沙土或壤土為佳。花椒種子不可深播,一般2~3釐米即可。播種後用腐熟有機肥覆蓋,1~2天澆1次水,以利保墒、防板結,提高出苗率。

3、定植:春、秋兩季均可定植,需挖坑定植,坑的大小以根系舒展為宜。入坑的土最好經風吹日曬熟化,然後與肥料混合填人坑內。花椒宜稀不宜密,在幹早、半乾旱地區成齡後的密度應在每畝100~120株的範圍內,在土層深厚、土質好、雨量適中的地區成齡密度為每畝60株左右。

4、肥水:花椒根系發達,保持水土能力強,因此在乾旱地區應有保墒措施,輔以必要的基肥和少量葉面肥即可滿足花椒對肥水需要。一般在秋後和春耕時,各施1次圈肥、堆肥等有機肥。施肥量依樹齡和結實量多少而定,一般株施20千克以上。根外追肥從花期開始,1個月左右1次,清晨或傍晚噴施,共噴2~3次。

5、修剪:花椒樹喜光、發枝快,合理整形修剪可使樹體骨架牢固,枝條健壯,連年豐產、穩產。修剪以秋末進行最好,除去基部的多餘枝條,留3~5個主枝,經4~5年完成整形,最後去掉中心枝,開膛即可。中齡樹要疏除冠內病蟲枝、交叉枝、徒長枝,25年左右的衰老樹修剪時要除去大枝、弱枝、病枝。

6、防病

①褐斑病:病初在葉面上出現淡黃褪綠斑,後逐漸擴大成不規則的褐色大斑,發病嚴重時可導致葉片枯黃脫落,可在發病初期噴灑波爾多液、多菌靈等防治。

②幹腐病:加強肥水管理,合理修剪以增強樹勢,可減輕該病的發生。發病後用滅菌刀切割樹皮至木質部,塗抹波爾多液或甲基託布津可有效防止病斑蔓延。

③蚜蟲:蚜蟲常大量密集於嫩枝梢和葉片上吸食汁液為害,影響光合作用,使葉片發黃捲曲,嚴重時可造成花椒提前落葉,可噴施辛硫磷、殺滅菊酯等進行防治。

④花椒鳳蝶:以幼蟲取食芽、葉等幼嫩部位,嚴重時可將整株葉片吃光。冬、春季人工摘除越冬蛹,可減少來年蟲口密度。發生危害時,可噴施敵百蟲、敵敵畏防治。

⑤天牛:天牛的成蟲有午間靜息於枝條的習性,可震落捕殺,也可用鐵絲鉤殺幼蟲或把磷化鋁(0.6克片劑的1/8~1/4)塞入蟲孔後用粘泥壓緊封口,還可用敵敵畏、敵百蟲噴霧防治。





姜陸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一、選址條件及栽植要求 :

搜狗問問

  

花椒林地應選山坡下部的陽坡或半陽坡,土壤以疏鬆,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最好,也可四旁零星栽植。在山頂或地勢低窪易澇之處和重粘土不宜栽植,造林前要細緻整地,山坡上實行等高線帶狀整地,帶寬1米,帶間距2米,每隔5米修一條截水堰,以防沖刷。

花椒植苗造林,以冬春栽植較好,冬栽在“立冬”前後,春栽宜在椒苗芽苞萌動時,穴內先填溼土,有條件時應澆水。花椒要求在移栽時窩大底平,深挖淺栽,重施基肥,肥土填窩,切忌捶打。花椒成片造林行距2米,株距1.5米,窩深、長、寬均0.5米,每畝222株。此外,在苗圃、果園、機關、學校、公園周圍用花椒栽成生籬,可防止牲畜為害,美化環境,又獲得收益。

造林當年應除草鬆土二次,天旱時,及時灌水。也可間種豆類,綠肥作物,結合間種作物撫育幼林,花椒結實後,每年要鬆土、除草、施肥、防止病蟲害。

二、整形修剪

整形是獲得花椒高產、優質的主要技術之一,合理整形修剪,可使骨架牢固,層次分明,枝條健壯,配合合理,光照足,通風好,既可提高產量,又可增延樹齡,花椒主要特點是喜光,發枝強,壯枝座果好,由於分枝多,養分過於分散,果枝生長細弱,結果能力相應減弱,果穗變得小而輕;分枝過多,樹冠稠密,內膛光照不良,致使小枝枯死。只有通過修剪來解決生長髮育與營養條件之間的矛盾,達到連年豐產的目的。

1、修剪時間:採收後至第二年開春發芽前均可,以採椒季節最好。

2、樹形:一般採用自然開心形、叢狀形、圓頭形三種。自然開心形培養方法:定植後定於30釐米處留一側枝,4—5年完成整形,最後去掉中心枝開膛即可,叢狀形培養方法是栽後截幹,從根頸部抽出較多枝長或一穴栽枝2—3株,全部成活後自然生長而成。圓頭形即有明顯主幹,主幹上自然分佈較多的主枝,小枝較密集的樹形。

3、修剪方法:花椒對修剪有良好的反應,按不同生長階段,採用相應的修剪方法。

  幼齡樹: 掌握整形和結果並重的原則,栽後第一年距地面要求高度剪截,第二年在發芽前除去樹幹基部30—50釐米處的枝條,並均勻保留主枝5—7個進行短截,其餘枝條不行短截,疏除密擠枝、競爭枝、細弱枝、病蟲枝、長放強壯枝。

結果樹 :疏除多餘大枝,冠內枝條以疏為主,疏除病蟲枝、交叉枝、重疊枝、密生枝、徒長枝,為樹冠內通風透光創造良好條件。

老年枝: 以疏剪為主,抽大枝、去弱枝、留大芽,及時更新復壯結果枝組,去老養小,疏弱留壯,選壯枝壯芽壯頭,以恢復樹勢。

主要病蟲害防治

1、蚜蟲:危害嫩梢,幼芽、花等,用40%樂果乳劑1500倍液噴殺。

2、花椒天牛:危害枝幹,採用剪除蟲害枝梢,鐵絲鉤殺幼蟲或將殺蟲農藥注入樹幹的蟲口處。

3、黃鳳蝶:幼蟲食嫩葉,用敵百蟲或50%馬拉松乳劑1000倍液噴殺。

4、黑金龜子:200倍40%樂果乳劑澆根。

5、金花蟲:敵百蟲500—600倍液噴殺成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