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書李剛的防控日記|腳粘泥土 心裝希望

日期:3月6日 天氣:晴 地點:高青縣

沿著正在開挖的通往徐家自然村土地的灌渠走了一圈,李剛再回到車上已經是下午6:30,新買的皮鞋沾滿泥土,回頭想想一天的工作,可以說算是“奔波的一天”。

聽說淄博市鄉村振興服務隊高青縣三隊即將迎來新隊員填補李剛遴選村書記後的空缺,李剛一早就開車前往常家鎮三和管區,整理自己還沒來得及搬走的個人物品,恰遇齊英玉、王軍、張雷三位市派隊員趕來用餐。齊英玉隊長和往常一樣把李剛讓到原來與張雷並坐的座位上,王軍研究員知道李剛吃了早餐還是勸說著盛上了一個荷包蛋和一碗麵條湯,邊吃邊敘,不一會話題就轉到了迷迭香試種上來了。

飯後,李剛看到三和管區院子裡的那塊有15米見方的荒地已經平整完畢。這就是他們所說的迷迭香試種“mini”基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說不定這種已經納入徐耿村“養生農業”規劃的植物,還真能給有待破題的村集體經濟發展與帶動農民增收找到一條路子。

8點半,其他鄉村振興服務隊隊員悉數到齊,寒暄之後,分別近兩月的隊員們又是一陣依依惜別。李剛收到了高青縣花溝鎮黨委副書記張傑發來的信息:“9:10到縣委組織部。”

因為疫情防控需要,李剛除了圍著志願者和兩個村莊轉,還沒有邁進縣委大院一次。這是李剛非常熟悉的一棟樓,此前他在這裡從事宣傳工作將近10年。李剛和分管基層組織的高青縣組織部副部長邵曼、淄博市鄉村振興服務隊高青縣的總領隊、縣委常委盧琳領著田鎮街道鄒龍灣村第一書記孫前在一間小會議室,各自圍繞自己的工作情況和心得談了起來,李剛彙報的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土地流轉、五面紅旗創建、黨員發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和星火學院運行、疫情防控物資配給等想法都得到了明確的建議,同時疫情防控日記也得到了鼓勵:“記錄好這一奮戰歷程,進一步發揮好引領作用。”

走出縣委大院,已經11:40,為了去縣交通局找盧局長諮詢戶戶通等相關問題,中午留在縣城吃飯,下午3:10,又心急火燎跑到鎮政府面見鎮黨委委員秘敏亭請示工作。4:00,到管區領取黨員黨費申報表。4:35,北耿自然村村南橋面拓寬,緊急徵召志願者,耿在波、耿慶漢、耿在江、耿在貞、耿保衛、耿立崗、耿永,9員“大將”幾分鐘就到位,鐵鍁、鋼鎬一起上,再堅硬的灰土也被挖了起來。李剛看揮鎬很吃勁,想上前幫一把,耿慶申、耿長春就是不讓。負責調集混凝土的耿巖很納悶,沒見過,李書記你給這些志願者吃了什麼藥?耿長春說:“40年前見到過,40年後又見到了!”

雖然經過管區書記楊濤的協調,三個自然村聯合開挖清淤的溝渠正在施工。但是,依然有些沒有達成最終協議。4:45,李剛從北耿橋南開車直奔工地。施工中的溝渠正中間有一座橋涵,過去由於爭水,有人用混凝土把管道封了將近一半,這是李剛最不放心的,果不其然,李剛折了一段楊樹枝探測,橋下管道里面的空間依然只有20多釐米高,而管道外面的溝渠,水深卻有80多釐米,如果不敲掉這個阻水淤堵,勢必影響下游的徐家自然村的灌溉。李剛做了對比錄像,發給了守候在水渠末端的支部委員徐保東,一併研究解決辦法。

李剛循著水渠往前看,腳下的土已經很鬆軟,綠油油的麥田一眼望不到邊,傍晚的田園還算寂靜,前方就是挖掘機械的轟鳴聲……

(大眾報業記者 馬景陽 趙博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