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認字,4歲識字破千”,其教育祕訣在這3點,值得家長們借鑑

教孩子識字一直為家長們所困擾的一個難題。

看著別人家的孩子早早開始識字,並已經能掌握一些簡單的文字,心裡便開始著急。身邊從不缺少很小就能認識上千字的孩子,感嘆別人家的孩子怎麼都是“神童”。

青青身邊也有這樣一個孩子,2歲開始認字,等到4歲時識的字已經破千,早早成為家長口中“別人家的孩子”。在《中國詩詞大會》上一展身手的小選手王恆屹也是這樣一個孩子。


“2歲認字,4歲識字破千”,其教育秘訣在這3點,值得家長們借鑑

而王恆屹更是讓人驚歎,3歲時識字就已經破千,5歲時認字已經超過3000,能熟背的詩詞更是達到了580首,被稱為“行走的小詩詞庫”,讓很多大人都感到望塵莫及。

看著詩詞量如此豐富的小神童王恆屹,很多家長不禁好奇是什麼樣的教育方法,能培養出這般優秀的孩子。其實王恆屹的父母並沒有刻意教孩子識字,王恆屹大多時間都與爺爺奶奶在一起。

而真正造就小神童王恆屹的秘訣,來自於奶奶的這3點教育方式,值得每個家長借鑑。


“2歲認字,4歲識字破千”,其教育秘訣在這3點,值得家長們借鑑


激發孩子的興趣,先鍛鍊語言能力

主動學習最大的前提是興趣,如果孩子對識字或對詩詞根本寫不起興趣,那不管用什麼方式、怎麼學,孩子都不會真正掌握。

王恆屹的奶奶並沒有特別的為了教育而教育。

“2歲認字,4歲識字破千”,其教育秘訣在這3點,值得家長們借鑑

在孩子語言能力開始發展的階段,便讓孩子慢慢接受一些結構簡單、發音容易的漢字。在背古詩詞時,王恆屹的奶奶都是選擇用出考題的方式增加孩子的興趣。

這種類似比賽的學習模式,讓王恆屹對詩詞、文字更感興趣。


“2歲認字,4歲識字破千”,其教育秘訣在這3點,值得家長們借鑑


讓孩子接觸“古詩國學”

因為王恆屹的奶奶比較喜歡詩詞,所以家中經常會有一些詩詞朗誦的讀本。在奶奶的影響下,王恆屹從小就對詩詞感興趣。

古詩詞最開始被製作出來是為了吟唱,大多都是為了配合音樂作為歌詞。

“2歲認字,4歲識字破千”,其教育秘訣在這3點,值得家長們借鑑


因此最簡單的古詩,讀起來也是朗朗上口,特別容易記憶。這不僅能減少孩子死記硬背的可能性,還方便了孩子記憶。同時古詩詞中蘊含的旋律與美感,還能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

像《弟子規》、《百家姓》等中式啟蒙,不僅可以讓孩子識字更容易,也會為孩子的知識儲備打下基礎。


“2歲認字,4歲識字破千”,其教育秘訣在這3點,值得家長們借鑑


循序漸進,每日堅持

學習貴在堅持。

3歲前的孩子,大腦的海馬體記憶大多以短期記憶為主,如果不加深記憶,孩子很快就會忘了。

只有堅持反覆學習和背誦,讓孩子真正理解才能形成長期記憶,並儲存在大腦皮層形成永久記憶,這樣孩子才是真正掌握了文字,記得更牢。

身為小神童的王恆屹也是如此,在記憶一首古詩詞時會一個字一個字的讀上三四遍,王恆屹的奶奶也會對這些進行講解,讓孩子理解著去記憶。

“2歲認字,4歲識字破千”,其教育秘訣在這3點,值得家長們借鑑


但很多家長在教孩子認字時,只是讓孩子死記硬背,並沒有真正理解字的含義,孩子認字就會比較困難。認字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孩子從結構簡單、容易記憶的文字開始識字。青青為家長和粉絲們推薦2套書——《兒童國學啟蒙全書》以及《幼兒學前1000字》。


“2歲認字,4歲識字破千”,其教育秘訣在這3點,值得家長們借鑑


《兒童國學啟蒙全書》包括《論語》、《三字經》、《成語故事》、《弟子規》、《百家姓》以及《千字文》。文字對照、大字注音,有全面的註釋方便孩子理解。《幼兒學前1000字》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設置不同的難度,分為入門篇、基礎篇、提高篇以及拓展篇,讓孩子循序漸進地識字。

“2歲認字,4歲識字破千”,其教育秘訣在這3點,值得家長們借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