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秋雨:關於友情

我們都會有很多的朋友,但在我們生命中分量比較重的朋友恐怕也僅僅有幾個罷了。

餘秋雨:關於友情

在餘秋雨的霜冷長河中有這麼一段關於友情的經典:

常聽人說,人世間最純淨的友情只存在於孩童時代。這是一句極其悲涼的話,居然有那麼多人贊成,人生之孤獨和艱難,可想而知。

我並不贊成這句話。孩童時代的友情只是愉快的嬉戲,成年人靠著回憶追加給它的東西很不真實。友情的真正意義產生於成年之後,它不可能在尚未獲得意義之時便抵達最佳狀態。

以前我也認為最純淨的友誼應當是在孩童,因為那時候我們是單純的,

願意分享自己喜歡的,

擁有最簡單的快樂,

但那不是友誼,因為我們不懂得。

“君子之交淡如水”,這種高明的說法包藏著一種機智的無奈。怕一切許諾無法兌現,於是不作許諾;怕一切歡晤無法延續,於是不作歡晤,只把微笑點頭維繫於影影綽綽之間。

一個無言的起點,指向一個無言的結局,這便是友情。

真正的友情不依靠什麼。不依靠事業、禍福和身份,不依靠經歷、方位和處境,它在本性上拒絕功利,拒絕歸屬,拒絕契約,它是獨立人格之間的互相呼應和確認。它使人們獨而不孤,互相解讀自己存在的意義。因此所謂朋友,也只不過是互相使對方活得更加溫暖、更加自在的那些人。

看到了友情之所以珍貴,是彼此的心靈相通,

是不夾雜太多本不屬於友情的東西,

是讓彼此活的更暢快,自由,是彼此的坦誠相待和敞開。

古人云:“逢人只說三句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意思就是勸人不要把心裡話都說出來,要有所保留,保留的成分要多於說出來的真話,說話說三分就可以了。

很多時候身邊的朋友都是淺交,我不喜歡和陌生人聊天,也不會去主動建立關係,

剛畢業的時候大學的朋友還一起聚餐,後來慢慢地都有了工作,也忙碌了起來,慢慢的淡出了視線……

那樣的談笑風生感覺突然就進入了大人的圈子,慢慢地發現我們變成了自己最討厭的那個人,

認識自己不容易,堅守本心更難,但我就要迎難而上。

也有一些人是亦師亦友的,雖然都是生命中的過客,但卻留下了炫麗的色彩。

對於特別要好的朋友,即使很久不見,見了也不覺得尷尬,只是彼此聯絡太少,在彼此成長的路上少了對方的參與。

我喜歡餘秋雨寫的友情,喜歡簡單,純粹。

在2020年,讓自己不留遺憾,願我對友情有不一樣的看見和行動,願我愛的人能夠努力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

在2020年的開端充滿了各種天災人禍,在災難面前,我們微不足道,才更加知道所擁有的要格外珍惜。

生命中有一些人與我們擦肩了,卻來不及遇見;遇見了,卻來不及相識;相識了,卻來不及熟悉;熟悉了,卻還是要說再見。對自己好點,因為一輩子不長;對身邊的人好點,因為下輩子不一定能遇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