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真了不起!”Papi醬產子後的一句話,引無數媽媽淚崩


“我可真了不起!”Papi醬產子後的一句話,引無數媽媽淚崩


3月4日下午,papi醬產子的消息,一下子衝破重圍直達熱搜榜第一。


她說:


大家好,我卸貨了,母子平安。啊,我可真了不起!


除了恭喜聲,“我可真了不起!”,這六個字更是成為網友熱議的重點:每一個當媽的都了不起,你們必須自己誇誇自己。


是啊,每一對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每一個“母子平安”的背後,都是媽媽的劫後餘生。


從懷孕那天起,媽媽們就如同唐玄奘取經一般,歷經七七四十九難,難難膽戰心驚;新劫舊劫一劫更勝一劫,卻劫劫都只有自渡。


面對這次疫情,準媽媽們就更是難上加難了。


就如新京報評論的:

沒有一個準確的數據,說明現在武漢有多少正在準備分娩的孕婦,但她們的生活被這場疫情徹底打亂了。


“我可真了不起!”Papi醬產子後的一句話,引無數媽媽淚崩

這一屆媽媽真的太難了


隨著各省市多例嬰兒確診後,國家衛健委通知,將孕產婦歸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易感人群。


外加多地的綜合醫院都投入“抗疫”工作後,孕婦們停掉孕檢、產檢後,有問題只能在網上“雲問診”。

“大夫您好,我想問一下,如果孕婦有發熱現象,會不會影響胎兒?”


“現在有點發熱,請問醫生我可以吃退燒藥嗎?”


……


類似的問題,在“湖北(武漢)孕產婦免費諮詢群”裡,每天都重複著。


丁香園曾採訪過一個32歲的二胎媽媽,座標武漢,在她孕 29 周的時候疫情爆發。


她說,隨著周圍確診人數的增多,朋友圈裡全是醫院爆滿、無法住院、沒地方隔離的求助消息。


儘管疫情還不是很嚴重,但每天都有她認識的人被感染。


而那時,她做產檢的綜合性醫院以被改成了發熱門診,給她產檢的醫生也上了一線“抗疫”,原本預約好的2月9號小排畸也被取消了。


她原想著實在不行就去私立婦產醫院檢查,可結果卻是連莆田系的私立婦產醫院,都被政府收了床位,安排發熱病人入住了。


武漢當時唯一可以做產檢的婦幼保健院,不僅需要提前預約,她更擔心去醫院後被感染。


她不想去做產檢,但又擔心對孩子不好。於是,便在網絡上求助,有醫生回覆她說,去醫院要做好的幾個防護:口罩,消毒液,酒精。


而當時,連醫生都沒有口罩,她們普通人就更不用想了。


她說,她閨蜜孕36周,更是焦慮得要死,卻只能自己在家用胎心儀聽心跳,準備先在網上問清楚醫生,住院待產時若萬一感染了就剖腹產。


相比那些能撐到足月生產的,她們這種孕中期的就更害怕了。若如孕婦不幸感染,除了引產別無他法。


所有身處疫區重區的準媽媽們,不僅產檢難,營養難,擺在她們面前的還有生產這一大關。


除了入院難,產後無人照料的心酸更不足外人道。


周女士,於2月2日在重慶一家婦幼醫院產下一名女嬰。但由於婦幼醫務人員不足,原定的刨腹產手術日期整整推遲了3天。


在手術期間和手術之後,都禁止陪護人陪護。


產後,她被安置在一個和60位新媽媽及新生兒在一起的房間進行隔離,醫院只配備了兩名醫護人員和護士看護。


所有產婦的直系親屬,每天只允許陪護一個小時。整個房間都是嬰兒的哭聲,孩子想要吃奶,但沒有醫護和家人在身邊幫忙,連續一週,她幾乎完全是一個人 :“每天都在哭著陪我的孩子”。


疫情難,孕產難,疫情之下的孕產婦,更是身處水深火熱之中。


自身或家人的一點風吹草動,都足以使她們戰戰兢兢。


“我可真了不起!”Papi醬產子後的一句話,引無數媽媽淚崩

生育,就是一道鬼門關


面對生育,女性到底在經歷著什麼?


電影《生門》的導演陳為軍說:

“孕婦在生一個嬰兒的同時,自身也承擔著極大的生命危險。所謂‘門’,對孕婦和新生兒來說都是一道坎。跨過來,就獲得新生;跨不過去,面臨的就是一片黑暗。”


只有真正經歷過的女人,才明白什麼叫做“劫後餘生”。


生產時,媽媽們不僅要忍受生理上的劇痛,還可能面臨羊水栓塞、子宮破裂、胎盤早剝、大出血、感染、子癇、難產等數十種可能讓自己因此與世長辭的病因。


“我可真了不起!”Papi醬產子後的一句話,引無數媽媽淚崩


《世界衛生組織》的一組數據表明:全球每天約有830名婦女,死於妊娠或與分娩有關的併發症,換言之就是,幾乎每一分半鐘,就有一個媽媽的生命在消逝!


微博上有個關於生孩子的話題,評論區裡是數百位媽媽的血淚訴泣:

@楠楠:

“生孩子的時候陣痛了三天,順產時陰道撕裂嚴重縫針縫了兩個多小時,在病床上動都動不了,大小便失禁,躺在溼漉漉的床單上,覺得自己不像個人,像個破麻袋。


@W:

“回想起生娃的時候第一產程接近21小時,只能用“凌遲”形容了。


所謂生產,實際上就是媽媽們在以命換命。

秋瓷炫在生子時,先是因為癲癇陷入昏迷,緊急送醫後又發生產後痙攣,導致分泌物流入肺部,引發吸入性肺炎,只能靠氧氣罩維持呼吸,在加護病房一待就是12天。


大s生二胎時,癲癇發作缺氧昏迷後,差點命喪手術檯,後經兩次急救和一整晚的ICU觀察,才安全度過危險期。


霍思燕在《妻子的浪漫旅行》裡,自曝生兒子嗯哼時大出血,30多塊止血紗布,鋪滿了手術室的地面。醫院還下了病危通知書,讓她簽字。她說,那是離死亡最近的時候。


而劉強東的妹妹,更是因為生產,躺在了冰冷的手術檯上再沒有醒過來。


每個女人生孩子都是闖鬼門關,闖過了,是皆大歡喜,闖不過,就是陰陽兩隔。


“我可真了不起!”Papi醬產子後的一句話,引無數媽媽淚崩

別再讓媽媽獨自面對


知乎上,有個熱議話題:“為什麼女人生完孩子後,就判若兩人?”


話題下方,有丈夫抱怨,說自己的妻子生完孩子後就性情大變,不僅做家務潦草了,還極其易怒,只要稍有不適,就雷霆大發。


他搞不懂,不就生個孩子嘛,怎麼從前溫柔賢惠的妻子,竟變成了一觸即發的潑婦。


有位媽媽的回答,說出了廣大女性的心聲:


“我可真了不起!”Papi醬產子後的一句話,引無數媽媽淚崩


是啊,男人當爸爸後自己始終還是自己,既可以為事業全力以赴,也可以為躲避家庭瑣事時時“加班”。


而女人,卻完全不一樣。上班時,她們是員工,回到家裡,她們是母親、是妻子、是媳婦……從懷孕那一刻起,她們就再也不是從前的自己了。


只可惜,除了經歷過的女人,卻很少有人再能感同身受。


就連主持人馬丁,也曾在《我是演說家》裡說過,自從有了孩子後,他原本溫柔賢良的妻子,也變成了一個蠻不講理的“矯情太太”。


她不僅衝馬丁大喊大叫,還經常摔家裡的東西。


有天晚上,妻子撞到他在房間裡打遊戲,結果她二話不說,直接把端著的一碗鯽魚湯,連湯帶碗摔到電腦上。


馬丁氣急敗會的回擊:“你有病吧,能不胡鬧嗎,那麼多媽媽都坐過月子,怎麼偏你這樣!”


兩人大吵一架後,妻子甚至向他提出離婚。


在馬丁摔門而去後,妻子給他發了一條微信:


“你能不能陪我坐一天月子,我幹什麼,你就幹什麼,就一天就行。”


馬丁毫不猶豫的答應了,帶個孩子而已,能有多難。


可結果,一天還沒過完,馬丁就感覺快要崩潰了。


白天還好,晚上才要命,好不容易把孩子哄睡著了,結果睡了不到一個小時,孩子又哭了。


餵奶、換尿布、哄睡, 一個回合折騰下來,一個小時過去了。一個晚上,真正能安穩睡覺的時間,約等於零。


馬丁這才理解了妻子的不易。


他說:

“我們男人沒機會生孩子,沒機會去體會生孩子的十級疼痛,但是我們可以嘗試著坐月子、陪月子。只有你真正體驗過了,才知道什麼叫設身處地,什麼叫感同身受,什麼叫將心比心。”


“我可真了不起!”Papi醬產子後的一句話,引無數媽媽淚崩


比起懷孕生產時的疼痛,讓媽媽們獨自面對產後育兒的所有困難,才更易讓人感到涼薄。


“我可真了不起!”Papi醬產子後的一句話,引無數媽媽淚崩

不要只看媽媽的偉大


詹青雲曾在《奇葩說》中提出質疑:

為什麼媽媽要做超人,爸爸只是人?


為什麼結婚是男性的加分項,而女性卻要在家庭和職場做抉擇?


為什麼結婚生子會使很多女性的收入降低20%,而卻能給男性帶來正向影響?


是啊,這到底是為什麼?


因為古往今來,我們都習慣了謳歌媽媽的偉大,卻忘了分擔她們的辛勞,忘了關心她們的需求。


久而久之,大眾也就形成了一種對媽媽的認知偏差:任勞任怨才是媽媽的象徵,“甩手掌櫃”就不配為人母。


而事實上,靠一個人活成一支隊伍的媽媽,才是世間最大的悲哀。


去年年初,四川那位帶著3個兒子跳河溺亡的媽媽,曾在遺書裡絕望的寫道:

“我真的撐不下去了,真的太累了。每一次,不管什麼事,只要娃娃一生病或者是發生什麼,第一責任必定是我,是我照顧得不好,我知道。”


為何家人的譴責,竟成了壓死這位媽媽的最後一棵稻草?


那是因為,從不曾有人告訴她,照顧孩子,從來不是媽媽一個人的責任。


相比漫天飛舞的歌頌,我們更渴望實實在在的溫柔:


請允許我們做個70分媽媽,偶爾犯錯、偶爾懶惰,時不時耍耍小性子,也依舊被笑著呵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