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中的“乘生氣”究竟指什麼?

郭璞《葬經》:“葬者,乘生氣也。”


風水中的“乘生氣”究竟指什麼?


什麼是“生氣”呢?古人認為,生氣是一元運行之氣,在萬物之始就已經存在,無處不在,時時刻刻在運行著。生氣可化生陰陽,拆分五行。《葬經》裡說:“夫陰陽之氣,噫而為風,升而為雲,降而為雨,行乎地中而為生氣。”生氣的流動運行可生髮萬物,生氣凝聚就象山川融結,所以土是氣的外在表現,水為氣的外部形態,山和水的形態就是生氣運行的狀態。

古人還認為,子女是由父母身體的生氣凝聚而成,體氣有相通之處。父母亡後,葬之於靈氣聚鍾之地,父母之本骸得氣,子嗣則因體氣相通而能感受生旺之真氣。

一般來講,怎樣就算“乘生氣”呢?無外乎八個字——龍真穴的,砂環水抱。龍真,即山脈似龍之行走,生動活潑,生氣流動不息;穴的,即結穴位置正確,結穴之處是生氣凝聚的地方;砂環,即周圍砂體環抱,護衛穴場,使穴場凝聚的生氣不被風吹散;水抱,穴位附近有水流或水聚,以水聚氣。

風水中的“乘生氣”究竟指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