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國際乒聯改則每隊男女各一人蔘奧單打,請問我國國乒該是何人?

五穀豐登2


真是這個規則的話,我只能對不起小棗了,選擇陳夢、樊振東。

奧運會給每個協會2個名額已經是非常苛刻了,再縮減名額,這就是想讓其他協會拿冠軍呀!這種可能性,想想,說說,娛樂一下而已。

為何選擇陳夢與樊振東?

對不起小棗的原因是她戰伊藤沒有陳夢有把握,大頭藤在陳夢跟前,是四連敗,勝率為0,這是陳夢巨大的心理優勢。

陳夢技術全面,實力雄厚,打法能抑制伊藤的套路,看看卡塔爾賽,伊藤的彈擊、拍擊,在陳夢面前,壓根就使不出來,陳夢的前三板質量高,扛住伊藤的三板斧,相持就是咱們的優勢了。

陳夢的技術、實力,是小棗畢不了的,如果有,那就是小棗大賽經驗豐富,再豐富的經驗,在硬實力面前,顯得蒼白無力呀!大頭藤打敗丁寧就是這樣的例子。

目前,樊振東是國乒最穩的選手。

馬龍,受年齡大,傷病多,狀態大不如前,且他打張本、林昀儒上,不如許昕,龍隊,沒了往日的強勢了。

許昕,實力強,但是他打歐洲選手,不是很擅長,比如弗朗西斯卡、皮切福德等,卡塔爾公開賽上,許昕的套路被皮皮蝦摸清了,結果,被打敗了。

而樊振東呢?自從去年9月從低谷中走出來之後,就在前不久的德國賽輸給了奧恰洛夫,其他比賽,樊振東全部取勝。現在的樊振東,只要自己不犯錯,什麼類型的選手,他都能打得來。

當然了,題主之說,是一種娛樂而已。奧運會每個協會2個單打名額沒變,這就給國乒帶來便利,那就是讓一個奧運經驗的人帶著陳夢出征,劉詩雯就是那樣的人,同理,樊振東,也需要馬龍再帶一帶。

有馬龍、劉詩雯這樣的定海神針在,樊振東、陳夢這樣的選手,打得才更有自信,更安心!


小言球事


呵呵,這個問題雖然是個娛樂性質的問題,有點體育比賽最小化的味道了,我還是願意湊個熱鬧發表一下個人看法。如若改規則各國只准派男女各一名隊員參加單打,我國最佳選手應該是:男 樊振東;女 陳夢。這兩位選手歷經今年的各項大小賽事,尤其是本次卡公賽,重要的倒不是ta們都獲得冠軍,而是在奪冠的歷程中,表現出來的那種堅韌那種霸氣,那種處驚不亂態勢,這是優秀運動員必備的體育精神和品質,這次比賽兩位都展現的淋漓盡致讓大家歎服和驚豔,是奧運男女單打冠軍的不二人選!其實我想說的是,奧運比賽人多還是比人少要好,因為參與的人多更加的符合奧運精神,更加的符合體育是人民體育的根本目的,所以說,改則只是笑談,我想其他國家也不會同意這樣的改則。[我想靜靜][淚奔][呲牙]





快槍手


如果國際修乒聯改規則每隊男女各一人參加奧運會單打,我國國乒該是何人?那還用問麼?劉詩雯和樊振東啊,因為國乒2016年奧運會就欠他們一個奧運會名額。

特別是愧對劉詩雯,2016年奧運會前劉詩雯連續八個月排名世界第一,貴為2015年世界盃女單冠軍,2016年亞洲盃女單冠軍,國際乒聯指名邀請參加奧運會單打的選手,就因為不是2015年世錦賽女單冠軍愣是被換成丁寧。而且2015年蘇州世錦賽女單決賽還一直讓人眾說紛紜,還有比劉詩雯更冤屈的人麼?下面說一下為啥男女如果只選一個人,為啥這個人是樊振東和劉詩雯。



首先說小胖樊振東,2019年世界盃單打冠軍 ,總決賽男單冠軍,亞洲盃男單冠軍,劉國樑主席常說的是以大賽成績選拔奧運會標準,2019年樊振東大賽成績僅僅次於馬龍的世錦賽男單男雙冠軍。可是為啥說2020年奧運會為啥不選馬龍呢,不是龍隊不優秀,而是因為龍隊有傷病,很難說恢復到巔峰。2019年輸給張本智和與林昀儒就是證明。而許昕大賽僅僅有一個世界盃單打冠軍。樊振東是2016,2018和2019三個世界盃單打冠軍,2017年世錦賽男單亞軍,大賽成績明顯優於許昕,許昕2019年世錦賽輸給西蒙-高茨,2016年奧運男團決賽輸給水谷隼,其實都是減分項。而且剛過去的卡塔爾公開賽,許昕輸給皮切福德,而樊振東則戰勝皮切福德奪冠,所以如果一個國家或協會選一個人的話,肯定是樊振東啊。



再說了,2016年奧運會前夕,樊振東排名世界第二(馬龍排名世界第一),在馬龍憑藉亞洲區奧運會預選賽獲得一個單打名額後,根據世界排名,國際乒聯邀請的是樊振東和排名世界第一的劉詩雯參加奧運會男女單打的,可是中國乒協讓張繼科和丁寧頂替了樊振東劉詩雯的名額,所以當年馬龍和李曉霞的名額沒任何問題,反而是丁寧張繼科受到質疑。尤其是丁寧,2016年4月15日亞洲盃預選賽輸給不滿16歲的伊藤美誠,劉詩雯輸給杜凱琹就是問題,丁寧輸球沒問題,照樣憑藉2015年蘇州世錦賽女單冠軍,上2016奧運會單打。



既然奧運會前的那屆世錦賽單打冠軍鐵定上下一年的奧運會單打,那劉詩雯2020年奧運會單打沒任何疑問,因為劉詩雯是2019年世錦賽女單混雙雙料冠軍,而且還是2019年世界盃女單冠軍,還有比劉詩雯大賽成績更好的運動員麼?沒有,因為丁寧新東京奧運會週期,只是獲得了2017年世錦賽女單冠軍,2018年世界盃女單冠軍,時效性太差,而且自2018年世界盃奪冠後丁寧17個月單打冠軍荒。剛剛結束的卡塔爾公開賽0-4再次慘敗伊藤美誠。是新東京奧運會週期輸外戰最多的主力。這樣的競技狀態,別說單打,團體都成問題。



而陳夢沒有世界大賽女單冠軍,連一個洲際賽事的女單冠軍都沒有,奧運會單打這樣的大舞臺,壓力和公開賽不可同日而語,這就是為啥劉國樑常說公開賽打的是技術,世錦賽奧運會打的意志和技術,打得是人。而且奧運會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沒有洲際賽事冠軍女單冠軍的人就參加奧運會單打的。即使是2004年奧運會有三個單打名額情況下,牛劍鋒作為第三單打,人家也有亞錦賽女單冠軍在手,還是2003年國際乒聯總決賽女單女雙冠軍得主,而且那時候是三個奧運會單打名額。換現在兩個名額情況下,牛劍鋒也上不成單打,況且是一個單打名額。



所以如果奧運會只有一個單打名額情況下,國乒一定會派出樊振東劉詩雯,而不是馬龍許昕或者丁寧和陳夢,這個大家明白了麼?


欣溪6


又改了?問的有點意思!


國際乒聯一直針對中國改變比賽規則,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呀!

國際乒聯排名榜:

男子第一、許昕

女子第一:陳夢

個人建議:

女單:陳夢

男單:樊振東

國際乒聯規定:不許兼項,行不行!哈哈😃😃😃😃!


東邪體壇泰山


如果男女只能派一個人的話,女隊很容易選擇,但是,男隊相對要難一些~但是,這裡有一個基本原則可以遵循,那就是:以「中生代球員」為選擇標準。



因為:任何一支球隊都是由「老中青」合理搭配組成的:老將壓陣、中生代主打、新生代補強,只有這樣的球隊,才是一支年齡結構最合理的球隊~既有穩定性,又有衝擊性,還有作戰能力。

其中,無論何時何地,都是「中生代球員」在起著中流砥柱的作用,是球隊最有戰鬥力的頂樑柱,無論是經驗、技術、心態都處於一個最佳狀態,是職業生涯的黃金時期~所以:「中生代球員」應該是主力、是主打,如果只能派一個人的話,就只能是中生代球員中的佼佼者。



如果根據這個標準來選擇中國國乒的參賽人選就很明確了。

男女乒最成熟、最有實力的「中生代球員」有誰?

1)男隊:樊振東;

2)女隊:陳夢。

這種選擇應該是最合理的選擇。




星夜明瞳


這個假設雖然不不可能發生,但是挺有趣,我認為如果只能有一人參加奧運會單打的比賽,那麼男隊應該是樊振東,女隊應該是陳夢。

從目前的球員實力來看,男隊這邊需要扛起大旗,同時也是實力最巔峰的當屬樊振東,拿下卡塔爾公開賽男單冠軍已經再次證明了他出色的個人實力。

其實奧運會名單男隊就是馬龍,許昕和樊振東,前兩位老將更多的是保駕護航吧,許昕雖然在單打表現出色,但在混雙和男雙項目中更被需要,馬龍依舊全面,但在年歲逐漸增長實力略有下滑和傷病影響的情況下,單打的唯一名額應該給到樊振東,他也有能力應付各類對手,走向最高領獎臺。


再說女隊,其實我認為兩個名額的情況下應該給劉詩雯和陳夢,前者是世乒賽女單冠軍,單是這一項就可以拿穩名額,但是她近來傷病很多,狀態難以保證。而陳夢就不一樣了,她是女隊目前的中堅力量,從實力上說是最全面最均衡最出色的,她的能力在一眾隊友之上,隨著心理素質的加強,陳夢已經越來越成熟。

更重要的是,面對目前的主要競爭對手,日本隊的伊藤美誠,陳夢未嘗敗績,這一點十分重要,因為在奧運會中日本隊主場作戰,對於國乒來說挑戰很大,伊藤近來又有很大的進步,在卡塔爾公開賽女單決賽中陳夢擊敗伊藤頂住了壓力,全面發揮了自己的技術壓制了伊藤,這一場困難局面下拿下的勝利足夠為她贏得一個奧運會女單的席位,如果僅有一個名額,我認為只能是陳夢。


一言不合聊個球


單選題,這個題目有些意思!

說下個人的觀點,女單我選擇劉詩雯,男單我選擇樊振東。

現在奧運會的規則是單打兩人,國乒以往都是以老帶新,雙保險;假設國際乒進一步修改規則,誰能上?

劉詩雯、樊振東

這兩人的綜合條件應該是最好的,為什麼這麼說?

奧運會現在是兩個名額,雙保險的陣容,國乒都是慎之又慎。假設只有一個名額,這壓力有多大,可想而知。參考下現在的混雙陣容就知道了,國乒每次提到最多的就是這個了。只有一個名額,如果這名球員大賽經驗上,或者說沒有大賽經驗,或者說奧運會經驗,不確定性真的很大。男隊裡面經驗比較豐富的球員,無非就是龍、蟒、胖了;女隊這裡劉詩雯、丁寧。龍蟒不用多說,里約奪冠的功臣,來說說樊振東,樊振東是里約的p卡,17年世乒賽的亞軍,也拿過世界盃的冠軍,經驗方面也是沒的說。

馬龍的身體剛剛恢復,還不是最佳,打林昀儒、張本智和的把握性不如樊振東;許昕近期的狀態也不錯,對張本和林昀儒保持全勝,但許昕打歐美選手不穩定,這個不容忽視,世乒賽輸給西蒙高茨,這次比賽輸給皮切福德。

孫穎莎、王曼昱這兩位小將,基本沒有什麼大賽經驗可言,20左右的年齡正處在一個沉澱期,心態的波動比較大,現階段直接上奧運會的可能性並不大。

大夢確實也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大夢雖然也26歲了,但是她的大賽經驗也不多,三大賽的參賽經驗少得可憐,被很多球迷稱為“公開賽之王”。丁寧狀態的下滑還是比較明顯的,劉詩雯確實是個比較合理的選擇,世乒賽的冠軍,經驗也有,狀態也可以。

大賽對於心態的考驗比較大,更可況還是這種單名額的情況下。綜上所述,個人認為劉詩雯、樊振東比較合適!


小哥聊體育


這個問題確實有點奇葩。奧運會每個協會只2個單打名額就已經夠苛刻的了,如果是縮減一人,那中國男女隊你會推薦誰呢?我的答案是:劉詩雯、樊振東。


女單為什麼不是陳夢、孫穎莎,而是29歲的劉詩雯?

首先,如果是陳夢作為奧運單打第一人,參加東京奧運會的話,那她將破了國乒一個記錄。那就是沒有任何洲際比賽女單冠軍的選手,代表中國隊參加奧運會。孫穎莎是亞錦賽女單冠軍、王曼昱是亞運會女單冠軍,朱雨玲是世界盃女單冠軍,而陳夢的最高成績是巡迴賽總決賽冠軍。進入國家隊13年,連一個亞洲盃、亞錦賽這樣洲際比賽的冠軍都未曾染指過,甚至還不如新生代,陳夢在大賽中的習慣性的心理崩盤,太像“女版王皓”。奧運會這樣級別的賽事,不但是考驗個人技術實力,還有心理關。13年都沒有拿過一個像樣的女單冠軍,陳夢這個世界第一全是靠公開賽級別的冠軍刷出來的。她打大賽你放心嗎?

孫穎莎確實技術非常先進,入國家隊僅3年時間。她就當年剛進隊時的劉詩雯,早年小棗19歲時就拿到了世界盃的女單冠軍,而風頭正勁的莎莎20歲也只是亞錦賽的冠軍,她還沒有經過更多大賽的歷練。如果奧運有2個名額的話,我寧願贊同是陳夢、孫穎莎,不認同年齡更大的劉詩雯。但奧運大賽考驗的是綜合實力,我相信如果選奧運單打1個名額,劉國樑肯定會選劉詩雯。

男單為什麼不是馬龍、許昕?而是小胖樊振東?

馬龍被譽為“六邊形戰士”,劉國樑也稱讚他的技術像捆大閘蟹,他用技戰術一層層將你包裹之後再殺對手殺死。這裡邊一個說明他的技術有力,但說明他戰術的執行能力。但眼下關鍵的是,馬龍的傷病和年齡是個大問題,連輸張本智和、林昀儒這樣的小將,馬龍的競技能力是呈下滑狀態。許昕上奧運單打的呼聲也非常高。2019年一個人三線作戰,拿到18個冠軍也說明了他的實力。

但是,卡塔爾公開賽跟西蒙、皮切福德打得如此艱難,幾乎沒有任何優勢,也反映了他直板打法的漏洞,還是反手殺傷力不足。小胖樊振東擁有驚人的爆發力,速度、力量幾乎是男子選手中擊球質量最高的。特別是他走出低谷之後,對臨場的應變,扭轉困難局面的能力還是有了很明顯的提升。如果選1個人出任奧運男單,我認為90%以上會選樊振東。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如果東京奧運男、女只選一人上單打,你會選擇劉詩雯、樊振東嗎?歡迎各位留言、評論,感謝關注!我是騎馬寺的少年。

騎馬寺的少年


請問您這是向國際乒聯提建議嗎?

國乒長期統治世界乒壇,其實不光外協,國乒球迷有時候都會有這樣一種感覺,比如在巡迴賽中,國乒的內戰確實不如外戰來的好看,比如說王曼昱和朱雨玲的比賽,和伊藤美誠和陳夢的比賽同時進行,我想很多人都會去看伊藤美誠和陳夢的比賽,這也許就是外戰的魔力。總覺得國乒球員和外協會球員打比賽,會更加刺激,球迷也更喜歡看。

顯然這不光是國乒球迷,外協球員也許更有這方面的想法,但是國際乒聯已經在年年修改規則針對國乒,如果真是男女各一人參加奧運會,這樣的話,可能性不是沒有,但是實施的可能性不大。

2008年奧運會,國乒讓三面紅旗同時升起,這也讓國際乒聯顏面盡掃,因為這樣的情況下,會讓外協會對這項運動失去希望,甚至絕望,所以國際乒聯在奧運會改成每個協會兩個,這樣至少會往外協會得到一枚銅牌。

這不,真的成了這樣,2012年,2016年,國乒全部包攬男女單打冠亞軍,但是這樣的話外協獲得了一枚銅牌,看似正合國際乒聯之意。但是如果乒乓球無法良性循環,國乒一家獨大,仍舊堅挺,那麼很多球迷和外協真的會對乒乓球失去希望。國際乒聯真的會如題主所說。每個協會男女單打各一人,這樣就會有外協獲得銀牌,甚至會爆冷獲得金牌。

但是這也要看外協會的發展,如果外協會的發展不佳,和國乒的實力差距很大,巡迴賽國乒多名主力參賽,比賽激烈好看,這樣的話奧運會就會成為雞肋比賽,所以我想奧運會暫時不敢修改規則讓每個協會僅僅一人參賽。

如果說真的是一人參賽的話,國乒必須要拿出最強的那一個。比如說吧,這屆東京奧運會,國乒男隊和女隊陣容中,目前最有實力參加奧運會的選手,是樊振東和陳夢,如果真是一人參賽,我覺得應該是他二人。


老樂說球


國際乒聯為了這項運動的能夠普及,也在想盡一切辦法,阻止和削弱我們的優勢,國外選手也在努力的適應不同的打法,儘量與我們周旋,紛紛拾起我們曾經的長膠~顆粒~削球~倒板來~真可謂:師夷長技以制夷啊。

針對此,一國一人,決不能派出老好好式選手,要有功底,要有殺氣,要有健康的身體,要有與困難做鬥爭的勇氣與智謀,要有啥我其誰的霸氣與魄力。男單~樊振東,女單~陳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