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雁帶領群雁飛 千年古村換新顏

據著名歷史學家東南大學博士生導師雲波先生考證,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區高良澗街道越城村至今已有2500年的歷史。近年來,越城村在洪澤區第十五屆人大代表、越城村黨組織書記楊雷帶領下,充分發揮和利用獨特地理資源優勢,全力打造農旅融合型旅遊區,全村各項工作呈現出蒸蒸日上、欣欣向榮發展勢頭,先後獲江蘇省衛生村、水美鄉村、淮安市和諧示範社區等榮譽稱號。

帶領村民一起富

今年44歲的楊雷是土生土長的越城村人,曾在北京服兵役16年,期間因工作成績突出,先後榮立三等功4次,多次被評為優秀士兵、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13年,從部隊退伍回鄉後,他放棄政府優越的安置條件,選擇自主創業,經過多方考察論證,他瞄準商機,用30多萬退役金作為本金,簽訂可口可樂洪澤區總代理,帶動村裡12名青年一起創業,3年下來一算賬,人均每年都掙了七、八萬元。在楊雷帶動下,目前,全村先後湧現出袁安忠、王明等80多人分別從事農村淘寶新零售、旅遊公司飯店旅館、家庭農場等創業成功人士,帶動300多名村民一起富。

模範作用凝聚強

2016年9月越城村黨組織換屆選舉,楊雷得到全村76名黨員的一致認可,以滿票成功當選為黨組織書記。在選舉大會上,他莊嚴地承諾:“將以一名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帶領全村人一起富。”俗話說:“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支書”,走馬上任後,楊雷帶頭主動履行主體責任和第一責任人,重大事項一律先經黨總支醞釀討論,再按照程序組織實施。工作中,他大膽發揚軍人優良傳統和過硬作風,嚴肅黨內政治生活,認真落實“三會一課”、談心談話等規定,增強黨組織凝聚力、號召力和戰鬥力。在全區重點項目保障中,楊雷帶領村兩委成員先後圓滿地完成方特、區醫院、井源水務等地塊徵收任務,確保工程順利實施。

疫情防控衝最前

2020年1月,面對洶湧而來的新冠肺炎疫情,1月26日(大年初二),楊雷緊急召集村“兩委”成員佈置疫情防控工作,他將任務劃分到各個黨小組,分片包乾、責任到人,並在村口設立2個檢查站,24小時嚴把入村路口,每天帶領村兩委幹部進行拉網式排查,全面完成全村616戶的摸排登記工作,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全方位、無死角。越城村是高良澗街道的南大門,每天南來北往車輛特別多,為阻止疫情輸入,在洪三路設立疫情防控檢查點,對過往行人、車輛、進行全面排查、登記、檢測,不漏一人,一車,為全區新冠肺炎疑似數和確診數保持著“封零”作出了貢獻。

招商引資活經濟

近年來,楊雷充分利用同學、戰友這一優勢,先後到南京、山東壽光、淮安等地拜親訪友,幾年來,先後成功引進長青草莓園、吉祥梨園、洪華桃園、好人家葡萄園等農業採摘觀光項目落戶。目前,全村葡萄、草莓、淺水藕和蔬菜大棚等現代觀光農業已發展到1200多畝,稻蝦生態共養塘口800畝。為進一步推進興村戰略,楊雷邀請洪澤區委宣傳部的一名退休老部長擔任發展顧問,聘請相關單位專門設計了具有越城特徵logo,首開全區村有形象標識的先河,成功打造300多平米的越城村民俗展示館,如今越城的名氣越來越大,旅遊旺季時,每天來旅遊觀光采摘人數達千人以上。

興辦實事得民心

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楊雷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積極興辦民生實事、惠民項目。幾年來,先後投入資金,開發復墾老莊臺60.4畝、疏浚河道4500米;改造鋪設河道生態坡6250米、新建農橋7座、路涵50多處、配套涵閘21處;新鋪水泥路面2400餘米、種植綠化樹木2000棵、改造旱廁504座,危房改造12戶,完成全村農戶自來水安裝。建檔立卡戶55戶142人,至2019年底,全部脫貧。此外,他還通過減少非生產性開支,通過興建農家書屋、文體活動室、健身小廣場、籃球場等娛樂場所,豐富村民業餘文化生活。

崔德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