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浪漫之旅


武漢浪漫之旅


浩瀚長江水,錦繡武漢城。革命聖地瀟灑一走,爽哉快哉!

承武漢速讀聯絡站領導之邀,我與邳州速讀聯絡站站長黃興洲老師及會員書法愛好者孟慶勤老師一到,於2019年12月28日下午乘坐K1626邳州至漢口直達列車,直逼美麗的大都市武漢。一路上我們三位談笑風生,對杯暢飲,經過十個小時的長途跋涉,於第二天凌晨四點三十分,到達心扉嚮往的城市——武漢。

得知我們到達,聘請為武漢速讀聯絡站副站長,七十六高齡退休軍旅作家路興錄老將軍,不畏嚴寒冒著黑夜,路途十幾公里,風塵僕僕前來漢口火車站相迎。這是何等的熱情、何等的真切、何等的讓人感激,千言萬語化成一句話——溫暖。

路將軍帶著我們吃過早飯,安頓好住宿,便邀請我們去遊覽名揚世界的歷史古蹟——“黃鶴樓”。“黃鶴樓”是武漢市有名的地標式建築,坐落在浩瀚的長江岸邊,威武壯觀。據史料記載:“黃鶴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長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巔,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天下絕景“之稱。黃鶴樓是武漢市標誌性建築,與晴川閣、古琴臺並稱“武漢三大名勝”。

  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代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唐代詩人崔顥在此題下《黃鶴樓》一詩,李白在此寫下《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歷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使得黃鶴樓自古以來聞名遐邇。

  黃鶴樓坐落在海拔61.7米的蛇山頂,京廣鐵路的列車從樓下呼嘯而過。樓高5層,總高度51.4米,建築面積3219平方米。黃鶴樓內部由72根圓柱支撐,外部有60個翹角向外伸展,屋面用10多萬塊黃色琉璃瓦覆蓋構建而成。

  黃鶴樓樓外鑄銅黃鶴造型、勝像寶塔、牌坊、軒廊、亭閣等一批輔助建築,將主樓烘托得更加壯麗。主樓周圍還建有白雲閣、象寶塔、碑廊、山門等建築。整個建築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散發出漢族傳統文化的精神、氣質、神韻。它與蛇山腳下的武漢長江大橋交相輝映;登樓遠眺,武漢三鎮的風光盡收眼底”。

我們帶著好奇急迫的心情,乘坐公交車火速前往。公交車剛剛駛到武漢長江大橋北岸,透過車窗一眼我就看到宏偉醒目壯觀的“黃鶴樓”,昂然屹立在長江南岸,大氣恢宏魅力四射。

下車後,我們四位來到景區拾階而上,邊走邊觀景,邊走邊用手機留下美好的瞬間記憶。當天可能是星期天的緣故吧,遊客特別多,你歡我笑你逗我鬧,景美人靚花香魚躍,把美麗的“黃鶴樓”景區襯托的無比熱鬧壯觀。漫步“黃鶴樓”附近,瞬時被矗立在樓前兩隻銅仙鶴所吸引,銅鶴身姿飄影亭亭玉立,傲立在百花叢生之中,猶如守衛戰士,又如迎客仙女,霧氣騰昇仙氣環繞,鶴樓相映如痴如醉,好似鶴騰樓威大氣磅礴景象。

信步“黃鶴樓”,環樓而上,一層一景觀,一層一故事,極目遠眺城市風景一覽眼下,相映“一覽眾山小”的舒心感覺。

第二天,隨黃興洲老師前往武漢古今傳奇《速讀》雜誌編輯部,面見領導彙報工作,受到編輯部主任李新梅及部分編輯成員熱情接待。在歡快氣氛中,談發展謀未來定計劃,為讓《速讀》雜誌在新的一年裡,越辦越好倍受讀者歡迎,獻計獻策積極努力,共奮鬥添錦繡。之後又隨路興錄老師到《軍休風采》雜誌社,交友、奉墨、獻文,喜搭友誼之橋。


武漢浪漫之旅


第三天,喜往任務之地“武漢速讀聯絡站”,受到站長李秋堂及工作人員熱烈歡迎。環視站堂,文化氛圍極濃 ,有書法有繪畫有音樂有影視,琴棋書畫談笑風生,處處展現老人文化氣氛和風采。

下午二點半,“武漢速讀聯絡站建站週年慶暨迎春聯歡會”正式開始,廳堂滿座喜氣芬芳。會上,今古傳奇《速讀》編輯部主任李新梅主任致賀詞,仙桃速讀聯絡站及邳州速讀聯絡站紛紛獻書籍和墨寶表示祝賀。隨後,武漢速讀聯絡站會員們,各盡所能各獻絕技,奉上豐富多彩文藝節目,詩朗誦一浪高一浪,優美歌聲繞梁迴盪,小胡琴動人旋律撩人心扉,眾多歡快曲目讓與會觀眾興奮歡呼,會終總結一個字——“爽”。

2019年12月31日晚十八時二十六分,我們三位乘坐武漢至邳州K1624次直達列車回家,於第二天凌晨四點半到達邳州。細心回想,不虛此行,意義極佳,一跨三省,夜渡兩年,紀念深遠啊!

武漢浪漫之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