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帝君的仙界成長史:從散仙到至尊,還有人說他是太乙真人

引言:

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和《三生三世枕上書》系列劇中,東華帝君是四海八荒最高的神。那麼,其神話形象從何而來,又是怎樣被古人一步步推到最高的神壇的呢?請聽爛柯人君的講述吧!


東華帝君的仙界成長史:從散仙到至尊,還有人說他是太乙真人

(三生三世 劇照)


一、誰是"東華帝君"?

東華帝君這一名稱,唐代時開始出現在道教的神仙譜系當中。唐朝末年的道士杜光庭在《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中記載:"仙人葛玄日:吾得真道,曾誦此經萬遍。此經是天人所習,不傳下士。吾昔受之於東華帝君。東華帝君受之於金闕帝君,金闕帝君受之於西王母。"這裡揭示了東華帝君的師承關係,其師傅是金闕帝君,而其師祖則是眾神之主西王母。同時杜光庭另外解釋道:"東華者,按《上清經》雲,東方有飄雲世界,碧霞之國,翠羽城中蒼龍宮,其中宮闕並是龍鳳寶珠合就,上有五色蒼雲覆蓋其上,故號蒼龍宮也。乃是東華小童所居之處。"

東華帝君的仙界成長史:從散仙到至尊,還有人說他是太乙真人

(三生三世 劇照)


可見,東華帝君又名東方小童,在魏晉前的道教經書中,又稱東華青童君。按照《上清經》記載,青童君主管仙人修行的檔案,所有得道成仙的人,都要先到東華方諸青宮拜見青童君。《洞真上清青要紫書金根眾經》說:"凡學道,道成應真人,皆先詣東華方諸青宮,投簡謁青童君也。"在拜見青童君錄入仙籍之後,便可以受封仙號和獲得仙界碟書玉扎。之後拜謁青童君師傅金闕正君,接受"真仙"封號。五代時期的《續仙傳》還記載東華帝君負責委派仙官,來管理不同等級的仙人,如天仙、地仙、山仙等。

東華帝君的仙界成長史:從散仙到至尊,還有人說他是太乙真人

(三生三世 劇照)


中國傳統觀念中,有一方神靈保佑一方人民的說法,故東南西北各方位都有各自的統治者。道教在唐代塑造出其四方神靈,分別為東華、南極、西靈、北真四位帝君。而東華帝君因為掌管仙界人事檔案,所以求仙修道之人特別推崇他,被譽為眾仙之主。


二、"東皇帝君"形象的豐富

南宋成書的《賓退錄》一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宋徽宗有天晚上夢到自己受到東華帝君的邀請,去神霄宮遊玩,感到十分欣喜。於是醒來後下詔改天下道館名字為神霄玉清萬壽宮,設置長生大帝、青華大帝像。而這裡的青華大帝,就是東華大帝。因為在古代五行觀念中,東方主青色,所以東華與青華意思相同。

東華帝君的仙界成長史:從散仙到至尊,還有人說他是太乙真人

(三生三世 劇照)


金元時期,全真道興起。全真道祖師爺王重陽並沒有創造出全真教系統的理論,即沒有給這個新的教派創立屬於自己的譜系。王重陽弟子,全真七子之一的王處一為了全真教與傳統道教接軌,進而促進全真教的傳播,將全真教與東華帝君聯繫起來,認為東華帝君是全真教的創道始祖。據傳世碑刻記載,王重陽弟子馬鈺也曾建立東華宮。全真教的第三代道人宋德方作《全真列祖賦》,將東華帝君尊為全真道的開創祖師。

東華帝君的仙界成長史:從散仙到至尊,還有人說他是太乙真人

(三生三世 劇照)


宋德方弟子秦志安進一步豐富了東華帝君的形象,並給其塑造了凡間形象。在他的描述中,東華帝君本姓王,字玄甫,道號東華子。因為長相非同一般,又愛好道術,被白雲上仙帶入山中,傳授給他各種道經和法術。後來因修行出眾,自己開宗立派教授弟子。因為功德圓滿,所以天帝封其為東華帝君。其教授的弟子為鍾離權,鍾離權的弟子就是赫赫有名的呂洞賓,呂洞賓再傳兩代,即為王重陽。

東華帝君的仙界成長史:從散仙到至尊,還有人說他是太乙真人

(東皇帝君 動漫)


明清時期,東華帝君的形象更加複雜。先秦秦漢時期,曾流行東王公信仰,這是當時人為了與西王母陰陽對應,而創造出來的神仙形象。明清時期,人們乾脆將東王公形象雜糅入東華帝君形象當中。這一時期的神仙譜系中,人們甚至將《封神演義》塑造的崑崙十二金仙中的太乙救苦天尊(太乙真人)都與其對應起來。


讀史淺說:

明朝人編撰的《三教搜神大全》中《東華帝君傳》講道:東華帝君或號東王公,或號青童君,或號方諸君,或號青提君,名號雖殊,即一東華也"。由此可見,東華帝君有很多的別名,這是因為東華帝君的道教形象不斷被人塑造,其形象越來越豐富,故事越來越完整。魏晉南北朝時期,道教初立,其被稱為青童君,負責仙界檔案掌管。唐朝皇帝把道教始祖老子李耳視為遠祖,鼓勵道教發展。這一時期,道教神仙構建也逐漸體系化,將其晉升為東華帝君。到了北宋,因皇帝的冊封,影響更加擴大。金元時期,經全真教的闡釋,東華帝君的形象與故事更加完整。到了明清時期,更是將先秦兩漢與西王母對應的東王公形象融入東華帝君形象中,其地位可謂無與倫比。


參考文獻:

尹志華:《全真教主東華帝君的來歷略考》,輯刊:齊魯文化研究,2008 年12月刊。

趙衛東《東華帝君與金元全真道》,輯刊:齊魯文化研究,2008 年12月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