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注意的相關必考知識點

注意的概念及特點

心理學——注意的相關必考知識點

(一)注意的概念

注意(attention)就是心理活動或意識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

(例如,學生在教室裡聚精會神地聽課,而不管其它無關的刺激,就是把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到老師的講述上了。)

(二)注意的特點

注意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首先,注意是心理活動的指向性。(強調方向性)

其次,注意是心理活動的集中性。(強調中心)

再次,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動的共同特徵。

注意的功能

(一)選擇功能

(二)維持功能

(三)調節功能

注意的外部表現

注意的最明顯和較普遍的外部表現主要有:

(一)適應性運動

例子:側耳傾聽,目不轉睛,舉目凝視……

(二)無關運動停止

學生安靜聽課,小動作停止

(三)呼吸運動的變化

屏住呼吸

第二節 注意的種類與規律

注意的類型

無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後注意。(分類依據:根據產生和保持注意時有沒有預定目的和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

無意注意

也稱不隨意注意(又稱消極的注意、被動的注意),是沒有預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例如,學生正在上課,忽然有人推門進來,引起大家的注意,這種注意便是無意注意。)

引起無意注意的原因來自客觀刺激物的特點和人的主觀狀態這兩個方面。

(一)客觀刺激物的特點

強烈的刺激

強烈的刺激(巨大的聲響、強烈的光線、濃郁的氣味)都會引起人們的無意注意。

新異的刺激

刺激物的新異性很容易引起無意注意。(剛到一個新環境,各種新鮮)

變化的刺激

活動變化的刺激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閃爍的霓虹燈、教師講課時,聲調的高低變化。)

對比的刺激

刺激物之間的強度、形狀、大小、顏色或持續時間對比很容易引起人們的無意注意。(教師用紅筆批改作業)

起指示作用的刺激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常會使用指令性詞語引起學生的無意注意(諸如“請看黑板”、“請注意聽”、“這條原則很重要”、“請注意這個”、“看著那個”等。)

(二)人的主觀狀態

人的主觀狀態對無意注意的影響因素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需要和興趣

情緒狀態

主體的知識經驗

有意注意

概念:也稱隨意注意,是有預定目的,必要時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的心理學家也稱它為積極的注意、主動的注意。(如我們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或環境中出現種種干擾學習的因素時,我們通過意志的努力,使注意力保持在要學習的東西上。)

有意後注意有意後注意是有預定目的,卻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後注意是有意注意的一種特殊形式。它是人所特有的注意形式。(例如,人們熟練地騎車,熟練地打毛衣。)


分享到:


相關文章: